專利法 第 97 條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 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得就下列各款擇一計算其損害: 一、依民法第二百十六條之規定。但不能提供證據方法以證明其損害時,發明專利權人得就其實施專利權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減除受害後實施同一專利權所得之利益,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 二、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 三、依授權實施該發明專利所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為基礎計算損害。
- 依前項規定,侵害行為如屬故意,法院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
找編章節
最新筆記









rexlaw
2 years ago
法律類科系(法律系、法研所、科法所)
I 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得就下列各款擇一計算其損害:
一、依民法第二百十六條之規定。但不能提供證據方法以證明其損害時,發明專利權人得就其實施專利權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減除受害後實施同一專利權所得之利益,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
二、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
三、依授權實施該發明專利所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為基礎計算損害。
II 依前項規定,侵害行為如屬「故意」,法院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
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3倍。
懲罰性賠償金
🔵陳忠五師:
對被害人超額賠償,讓被害人有求償誘因,對加害人發生懲罰制裁功能

douzeng
3 years ago
檢警調單位
1. 具體損害說
2. 差額計算法
3. 總利益計算法
4. 合理權利金計算法
5. 懲罰性損害賠償

寫些筆記,幫助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