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第 5 條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1. 有事實足認被告犯罪嫌疑人有下列各款罪嫌之一,並危害國家安全、經濟秩序或社會秩序情節重大,而有相當理由可信其通訊內容與本案有關,且不能或難以其他方法蒐集或調查證據者,得發通訊監察書: 一、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二、刑法第一百條第二項之預備內亂罪第一百零一條第二項之預備暴動內亂罪或第一百零六條第三項、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及其未遂犯、第四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三項、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二百零一條之一、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項及其未遂犯、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項及其未遂犯、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二項及其未遂犯、第三百條、第三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三百零二條之一第一項、第三項、第三百十九條之一第二項、第三項及該二項之未遂犯、第三百十九條之二、第三百十九條之三、第三百十九條之四、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九條之三、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或第三百四十六條之罪。 三、貪污治罪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四項關於違背職務行為之行賄罪。 四、懲治走私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條之罪。 五、藥事法第八十二條第一項、第四項或第八十三條第一項、第四項之罪。 六、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罪。 七、期貨交易法第一百十二條第五項或第一百十三條之罪。 八、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及該二項之未遂犯、第四項或第十三條第二項及其未遂犯、第四項之罪。 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罪。 十、農會法第四十七條之一第一項或第四十七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一、漁會法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或第五十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及該三項之未遂犯、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四項及該二項之未遂犯、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三項及第四項之罪。 十三、洗錢防制法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一條或資恐防制法第八條、第九條之罪。 十四、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一項後段、第四條、第六條或第十一條第三項之罪。 十五、陸海空軍刑法第十四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三項、第十九條第三項、第二十條第五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前段、第四項、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二十四條第二項及其未遂犯、第四項、第五十八條第五項、第六十三條第一項之罪。 十六、營業秘密法第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七、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八、廢棄物清理法第四十六條之罪。 十九、國家安全法第七條第二項、第三項及該二項之未遂犯之罪。 二十、反滲透法第三條、第四條之罪。 二十一、人口販運防制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之罪。 二十二、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四十四條之罪。
  2. 前項通訊監察書,偵查中由檢察官依司法警察機關聲請依職權以書面聲請該管法院發。聲請書應記載偵、他字案號及第十一條之事項,其監察對象電信服務用戶,應予載明;並檢附相關文件及監察對象住居所之調查資料,釋明有相當理由可信其通訊內容與本案有關,且曾以其他方法調查仍無效果,或以其他方法調查,合理顯示為不能達成目的或有重大危險情形。檢察官受理聲請案件,應於四小時內核;如案情複雜,得經檢察長同意延長四小時。法院於接獲檢察官核轉受理聲請案件,應於四十八小時內核復。審判中由法官依職權核發。法官並得於通訊監察書上對執行人員為當之指示。
  3. 前項聲請不合法定程序、不備理由、未經釋明或釋明不足者,法院應予駁回。其聲請經法院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4. 執行機關應於執行監聽期間內,每十五日至少作成一次以上之報告書,說明監聽行為之進行情形,以及有無繼續執行監聽之需要。檢察官或核發通訊監察書之法官並得隨時命執行機關提出報告。法官依據經驗法則論理法則自由心證判斷後,發現有不應繼續執行監聽之情狀時,應撤銷原核發之通訊監察書。
  5. 通訊監察書之聲請,應以單一監察對象為限,同一偵、他字或相牽連案件,得同時聲請數張通訊監察書。
共同筆記
AI 白話文
立法理由
相關法條
最新筆記
rexlaw
2 years ago
法律類科系(法律系、法研所、科法所)
I 有事實足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有下列各款罪嫌之一,並危害國家安全、經濟秩序或社會秩序📌情節重大(列舉重罪情節重大),而有相當理由可信其通訊內容與本案📌有關(相關性),且不能或📌難以其他方法蒐集或調查證據(必要性)者,得發「通訊監察書」。 一、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二、刑法第一百條第二項之預備內亂罪、第一百零一條第二項之預備暴動內亂罪或第一百零六條第三項、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三項、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二百零一條之一、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第三百條、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九條之三或第三百四十六條之罪。 三、貪污治罪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四項關於違背職務行為之行賄罪。 四、懲治走私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條之罪。 五、藥事法第八十二條第一項、第四項或第八十三條第一項、第四項之罪。 六、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罪。 七、期貨交易法第一百十二條或第一百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八、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或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之罪。 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罪。 十、農會法第四十七條之一或第四十七條之二之罪。 十一、漁會法第五十條之一或第五十條之二之罪。 十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之罪。 十三、洗錢防制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 十四、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後段、第六條或第十一條第三項之罪。 十五、陸海空軍刑法第十四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三項、第十九條第三項、第二十條第五項、第二十二條第四項、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二十四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十八條第五項、第六十三條第一項之罪。 十六、營業秘密法第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七、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十八、廢棄物清理法第四十六條之罪。 II 前項通訊監察書,偵查中由檢察官依司法警察機關聲請或依職權以書面聲請該管「法院」核發(🥣釋字631,法官保留)。聲請書應記載偵、他字案號及第十一條之事項,其「📌監察對象非電信服務用戶,應予載明」;並檢附相關文件及監察對象住居所之調查資料,釋明有相當理由可信其通訊內容與本案有關,且曾以其他方法調查仍無效果,或以其他方法調查,合理顯示為不能達成目的或有重大危險情形。檢察官受理聲請案件,應於四小時內核復;如案情複雜,得經檢察長同意延長四小時。「法院」於接獲檢察官核轉受理聲請案件,應於48小時內核復。審判中由法官依職權核發。法官並得於通訊監察書上對執行人員為適當之指示。 III 前項聲請不合法定程序、不備理由、未經釋明或釋明不足者,法院應予駁回。其聲請經法院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IV 執行機關應於執行監聽期間內,每十五日至少作成一次以上之報告書,說明監聽行為之進行情形,以及有無繼續執行監聽之需要。檢察官或核發通訊監察書之法官並得隨時命執行機關提出報告。法官依據經驗法則、論理法則自由心證判斷後,發現有不應繼續執行監聽之情狀時,應撤銷原核發之通訊監察書。 V 「通訊監察書」之聲請,應以「單一監察對象」為限,同一偵、他字或相牽連案件,得同時聲請數張通訊監察書。 一案一票 18-1 3
erondiar
3 years ago
律師事務所
一.通保法第5條第4項之期限係指陳報至該管法院之時間而非報告作成之時間。 二.因通訊監察無論在發動前或執行中,監察對象均無從得知,故而無行使防禦權或聲明不服、尋求救濟之機會。且因通訊之雙向本質,必將同時侵害無辜第三人之秘密通訊自由。故而通訊監察之發動,應由獨立、客觀行使職權之法官事前審查外,亦應隨時監督通訊監察執行情形。而執行機關之期中報告義務,即係通保法回應上開憲法之誡命,為強化監聽進行中之外部監督機制,使法院得適時判斷是否有不應繼續執行監聽情狀。 三.違反期中報告義務前(下稱期限前)監聽所取得之內容部分:期中報告義務並非針對「通訊監察書核發」合法性所設之中間審查制度,自不得以執行機關違反期中報告義務,致法院無從審查通訊監察書之合法性,否定期限前監聽所得資料之證據能力。 四. 違反期中報告義務後至監察期間屆滿前監聽所得資料部分: (一)「保障人民秘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不受非法侵害」與「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同為通保法之立法目的。於二者發生衝突時,通保法規定就第5條第1項所列之重罪,於符合具有相當理由之關聯性,及最後手段性等實質要件時,准予實施通訊監察。就此業經立法者權衡,明確決定人民受憲法保障之秘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應為退讓之利益衡量結果,自應予尊重。則執行機關依法院核發之令狀監聽所得資料,原則上應得作為證據使用,倘因執行機關於執行監聽期間違反期中報告義務,即不問違反情節如何,均依通保法第18條之1第3項規定,予以絕對排除其證據能力,無異全盤否定立法者所為之權衡。 (二)是僅於執行機關在通訊監察期間完全未製作期中報告書,始實質違反期中報告義務之規範意旨 ,其期限後監聽所得資料,屬通保法第18條之1第3項「違反第5 條規定」,不得採為證據;反之於執行機關業已製作期中報告書,僅陳報至該管法院有所遲延, 因執行機關仍有履行其自我監督義務,且法官亦非無據以審查之可能,尚難謂期中報告義務之立法目的全然未獲落實。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58 條之4規定,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定之。
jacqueline
4 years ago
司法類科
且不能或難以其他方法蒐集或調查證據者,得發通訊監察書。 最後手段性原則
寫些筆記,幫助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