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聲請人因傷害案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
主文
本件不受理。
理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上訴字第3604號刑事判決(下稱系爭判決)所適用之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下稱系爭規定),違反憲法第8條第1項之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第16條之訴訟權保障、憲法法治國原則、一事不再理原則、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司法權力之本質;系爭判決因適用系爭規定,亦有違反上開諸原則之違憲情事,並違反證據裁判原則、憲法上正當法律程序保障、無罪推定原則等,爰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等語。 二、查聲請人曾對系爭判決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645號刑事判決,以其上訴違背法律上程式,予以駁回確定,是本件聲請應以系爭判決為本庭據以審查之確定終局判決,先予敘明。 三、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自用盡審級救濟之最終裁判送達後翌日起之6個月不變期間內,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聲請不合法或顯無理由者,憲法法庭應裁定不受理,憲法訴訟法第59條及第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查系爭規定係以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為前提,明定起訴效力及於全部,因而法官應就全部犯罪事實為審理,其判決之既判力範圍,亦及於犯罪事實之全部。究其立法目的,首先應係在維護司法權之完整性,確保犯罪事實之真實發現,落實一罪一罰與一訴一判原則,兼顧訴訟經濟;其次,系爭規定亦有保障被告人身自由等相關基本權之意旨,避免被告因一次犯罪行為而受到國家多次行使刑罰權之不利。此外,依系爭規定起訴效力所擴張之犯罪事實或罪名,均屬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1款所定法院應闡明告知及負有訴訟上照料義務之範圍,法院須依法踐行告知程序,使被告得以知悉而充分行使其防禦權,以維護審判程序之公平。綜觀聲請人所陳,整體而言,實僅空泛主張系爭規定及適用系爭規定之系爭判決,違反不告不理、公平審判、憲法訴訟權之保障等原則而違憲,客觀上尚難謂聲請人已具體敘明系爭規定究有如何違憲之處,其聲請核屬顯無理由。爰依憲法訴訟法第32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憲法法庭 審判長 大法官 謝銘洋 大法官 呂太郎 楊惠欽 蔡宗珍 蔡彩貞 朱富美 陳忠五 尤伯祥
原分案號
114年度憲民字第923號
聲請人
吳德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