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0年度附民上字第21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偽造文書等
- 案件類型智財
- 審判法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 裁判日期111 年 08 月 31 日
- 當事人朱川泰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0年度附民上字第21號 上 訴 人 朱川泰 訴訟代理人 李佩昌律師 郭俊廷律師 李昕律師 被 上訴 人 謝江瑞 上列當事人因偽造文書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上訴人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0年8月24日第一審附帶民事訴訟判決(109年度智附民字37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第二審訴之變更或追加,固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然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但書、第255條第1項第4款分別定有明 文。上訴人之上訴聲明原為請求被上訴人應負擔費用,將本件最後事實審判決主文以14號字體登載於「蘋果日報」全國版頭版壹日(本院卷第15頁)。嗣因蘋果日報已停刊,上訴人於民國111年4月25日具狀變更聲明,將「蘋果日報」部分變更為「自由時報」(本院卷第85至87頁),依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被上訴人與訴外人施○○共同基於行使偽造 私文書之犯意聯絡,由施○○於100年1月7日,以新臺幣(下同 )27,000元之價格,委由被上訴人印製數量不詳之空白作品 保證書,並偽刻「香港商漢雅軒有限公司」、「張○○」之印 章各1件、鋼印1件,其中鋼印因製作錯誤,復於100年7月21日,以增加1,000元之價格重新製作鋼印1件。被上訴人再分別於不詳時間、100年7月27日交付作品保證書、印章、鋼印予施○○後,由施○○於出售非法重製上訴人雕塑偽品時,拍攝 作品照片並填寫「作品編號、作者、年代、標題、尺寸、收藏家」等資料後,偽簽張○○之簽名、偽蓋上開「香港商漢雅 軒有限公司」、「張○○」之印文、鋼印後,交由「馬先生」 或其他不知名之收藏家而行使之,嚴重損及上訴人名譽權、姓名權及擾亂作品之市場行情,致上訴人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19條、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及第195條第1項, 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並聲明:㈠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9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被上訴人應負擔費用,將本件 最後事實審判決主文以14號字體登載於蘋果日報全國版頭版壹日。㈢就前項聲明㈠,上訴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二、被上訴人則以:一般公司指示刻印章,均不會告知用途,且施○○僅提供空白保證書,被上訴人亦不知其用途,而被上訴 人僅係從事正當業務行為,不認識「香港商漢雅軒有限公司」,亦未與施○○共同犯罪等語資為抗辯。 三、按審理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3條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同法第2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本 件被上訴人被訴偽造文書等案件,前經原審以108年度智訴 字第17號刑事判決諭知無罪,檢察官不服原判決提起上訴後,業經本院11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29號判決駁回上訴在案, 依首揭規定,原審駁回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經核並無不合,上訴人猶執陳詞,指謫原判決不當,求為判決如上訴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斷,應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刑事訴訟法第490條前段、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8 月 31 日智慧財產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洪英 法 官 王碧瑩 法 官 林怡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請勿「逕送上級法院」)。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9 月 5 日書記官 鄭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