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07年度重訴字第57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07 年 10 月 22 日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7年度重訴字第57號原 告 富全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展 訴訟代理人 吳尚昆律師 被 告 吳月春 鄭中平 鴻昇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翁自清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柏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合意本件訴訟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爰聲請將本件訴訟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等語。 二、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定有明文。所謂其他因不動產涉訟,係指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以外,與不動產有關之一切事項涉訟者而言(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抗字第538 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律之所以規定當事人得合意定管轄法院,乃係因法定管轄規定實際上常造成當事人諸多不便,若無公益上之特別考量(例如專屬管轄之規定),為兼顧當事人實行訴訟之方便,自應容許當事人得合意約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此亦係當事人程序選擇權之具體表現。再按所謂管轄之合意係指當事人兩造所為定管轄法院之意思表示合致而言,構成此項合意之意思表示,或為明示或為默視均無不可。定此合意之處所,或在訴訟外為之,或在訴訟中為之,亦無所問。定此合意之時期,得於起訴前或訴訟繫屬中〈吳明軒著中國民事訴訟法上冊第86頁以下〉。蓋若當事人約定管轄法院符合其等彼此之利益,且未造成公益之侵害,基於當事人係民事程序主體,自應尊重其等對程序選擇之權利,而應肯認其等得再合意約定管轄法院,並由原繫屬法院依職權或依聲請移送案件於約定之管轄法院。換言之,當事人是否可於訴訟繫屬後始約定合意管轄之法院,即應依上述標準予以審酌判斷。是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雖僅針對所繫屬之法院「無管轄權」時而為規定,與繫屬於「有管轄權」法院後始約定管轄法院之情形不同,惟其既同有移轉管轄之必要,本於「相同者應為相同處理」之法則,自應予以類推適用。 三、本院受理原告與被告間塗銷所有權移轉事件,尚未進行實體審理。依原告乃主張依民法第244 條第1 、4 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吳月春、鄭中平就坐落新北市貢寮區下雙溪段下雙溪小段176 之1 等98筆土地(按系爭98筆土地均坐落於新北市貢寮區)之贈與行為及所有權移轉行為,並請求被告鄭中平塗銷上開不動產於97年9 月16日以夫妻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另依信託法第6 條第1 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鄭中平、鴻昇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上開土地之信託行為及所有權移轉行為,並主張類推適用民法第244 條第4 項規定,被告鴻昇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應塗銷上開不動產於103 年4 月9 日以信託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回復登記予被告吳月春所有。依原告上開主張,核屬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以外與不動產有關之事項而涉訟。兩造既於民國107 年10月12日具狀表示合意約定本件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本院衡諸被告於起訴後既同意與原告合意另定第一審之管轄法院,被告就可能隨伴發生之程序上利益或不利益之程度已經權衡,及就其所受便利行使防禦權而提出攻擊防禦之內容亦有所評估,若不允許,兩造當事人均可能蒙受不應有之程序上不利益(如因其往返所生勞費)及實體上不利益(因較難行使防禦權所可能招致之敗訴危險),殊違管轄制度係為便利被告行使防禦權並應兼顧公平等意旨。本於尊重當事人程序選擇權之原則,且審諸被告住所均在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轄區,便利於兩造應訴之攻防,不致浪費過多勞費與司法資源,於兩造有利,且本件訴訟非屬專屬管轄,兩造復於本院行第1 次言詞辯論時當庭表明合意管轄法院,並具狀合意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無害於公益。本院自應受其等合意管轄之拘束,爰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規定,依聲請將本件移送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10 月 22 日民事庭法 官 黃梅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10 月 22 日書記官 王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