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高等庭(含改制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一年度簡字第一六九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廢棄物清理法
- 案件類型行政
- 審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高等庭(含改制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裁判日期91 年 07 月 17 日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簡易判決 九十一年度簡字第一六九號 原 告 台灣石化合成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甲○○ 董事長 訴訟代理人 盧俊誠律師 被 告 高雄縣燕巢鄉公所 代 表 人 乙○○ 鄉長 訴訟代理人 丙○○ 右當事人間因廢棄物清理法事件,原告不服高雄縣政府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二十九 日府訴字第一五0六七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左: 主 文 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緣高雄縣政府所屬環境保護局(下稱高雄縣環保局)於民國(下同)九十年五月 二十二日,至被告所屬垃圾掩埋場稽查,查獲原告未依規定先行與處理機構即高 雄縣燕巢鄉掩埋場簽訂代處理契約或持有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認定之相關文件, 即將不可燃之一般事業廢棄物委託崑銘環保企業有限公司(下稱崑銘公司)清運 至該掩埋場處理,高雄縣環保局遂開立告發單並移送被告處置,被告乃據以科處 原告新台幣(下同)六千元罰鍰,原告不服,提起訴願遭駁回,遂提起本件行政 訴訟。 二、原告起訴略以:⑴按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涉及人民權利之限制,依憲法 第二十三條及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應以法律定之。又若法律授權 以命令為補充規定者,授權之目的內容及範圍,應具體明確,始得據以發布命令 ,此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九O號解釋可資參照。而依九十年十月修正前廢棄 物清理法第十五條規定僅授權中央主管機關得於事業廢棄物之貯存「方法」、清 除「方法」、處理「方法」或貯存「設施」、清除「設施」、處理「設施」等範 圍內制訂行政命令,並未授權行政機關得訂定規範事業機構委託清除機構或處理 機構清除、處理事業廢棄物時,應成立契約關係或應如何簽訂契約,而後始得進 行清除或處理;且事業廢棄物應如何委託清除、處理機構進行清除處理,廢棄物 清理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三款已有明確規定。然中央主管機關即行政院環境保護 署(下稱環保署)於所制定之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以下簡 稱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係規範事業機構應在何種情形下,始得 委託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清除、處理,此與事業廢棄物之清除「方法」 、處理「方法」或清除「設施」、處理「設施」毫無關係,顯然逾越法律授權、 法律保留原則及法律優位原則。⑵又依廢棄物清理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 ,事業機構將其事業廢棄物委託公、民營廢棄物清除機構清除時,事業機構僅須 與清除機構簽約並給付清除費用即可,而由清除機構自行將處理費用交付處理機 構,或若事業機構委託同時有清除及處理執照之處理機構處理時,亦僅付一次費 用即可。惟依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則事業機構除與清除機構簽 約外,尚須與處理機構簽約,如此事業機構勢將給付二筆費用,除不當加重人民 (即事業機構)之負擔外,顯然有利用此命令規定圖利處理機構之嫌。⑶依廠外 清理申報聯單及被告衛生掩埋場開立之計價單,該掩埋場對於原告產生之事業廢 棄物既有收受事實,與委託清除機構崑銘公司所收受核准最終處置地如無不符, 難謂與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管制事業廢棄物最終流向之立法意 旨未合。另觀環保署函釋,環保署同意隨水費徵收並交由清潔隊清除處理之收費 憑證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而本件被告所屬掩埋場係屬執行機關,何 以其開具之計價單之「收費憑證」,訴願機關不認其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 件」,其區別標準何在?等語,求為撤銷原處分及訴願決定之判決。被告答辯略 謂:查原告未依規定先與高雄縣燕巢鄉掩埋場簽訂代處理契約或持有經中央主管 機關核准認定之相關文件,即將不可燃之一般事業廢棄物委託崑銘公司清運至該 掩埋場處理,高雄縣環保局以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十五條暨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 十條第二項規定開立告發單,被告據該告發單依法處六千元罰鍰,並依據行政程 序法於行政處分前通知廠商陳述意見,揆諸首揭規定,並無違誤等語,並求為判 決駁回原告之訴。 三、按「事業廢棄物之貯存、清除、處理方法或設施,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 」「貯存、清除或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違反第十五條規定者,處二千元以上一 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善,仍未遵行者,按日連續處罰。」行為時廢棄物 清理法第十五條及第二十四條定有明文。次按「本標準依廢棄物清理法(以下簡 稱本法)第十五條規定定之。」「事業機構如委託經主管機關許可、核備清除、 處理該類廢棄物之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或執行機關清除、處理時,應 先與廢棄物處理機構或執行機關簽訂書面契約或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載明 事業廢棄物種類、數量及期限,始得自行或委託廢棄物清除機構或執行機關清除 至該廢棄物處理機構或執行機關處理。」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一條暨第五十條 第二項亦定有明文。其中,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四條「違反第十五條規定者」, 係指事業廢棄物之清除處理,如有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之補充規定者(即上開方法 及設施標準),則須受罰鍰處罰,故廢棄物清理法第十五條乃同法第二十四條行 政罰之構成要件,即所謂「空白處罰規定」,法律本身不予明定或不為完整之規 定,而授權行政機關補充訂定;此因行政法上之義務種類繁多,且有因時因地制 宜之客觀情況存在,無法於制定法律時絕對明確訂立其義務之內容,然而以罰則 強制義務之遵守,又為實際所需要,是以法制上有空白處罰規定之設(參見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九十年八月增訂七版,頁四六一)。第按「對人民違反 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科處罰鍰,涉及人民權利之限制,其處罰之構成要件及數額 ,應由法律定之。若法律就其構成要件,授權以命令為補充規定者,授權之內容 及範圍應具體明確,然後據以發布命令,始符憲法第二十三條以法律限制人民權 利之意旨‧‧‧。」「對於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予以裁罰性之行政處分 ,涉及人民權利之限制,其處罰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應由法律定之,方符憲 法第二十三條之意旨。故法律授權訂定命令,如涉及限制人民之自由權利時,其 授權之目的、範圍及內容須符合具體明確之要件;若法律僅為概括之授權者,固 應就該項法律整體所表現之關聯意義為判斷,而非拘泥於特定法條之文字,惟依 此種概括授權所訂定之命令,祇能就母法有關之細節性及技術性事項加以規定‧ ‧‧」亦分別為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一三號解釋及第四O二號解釋理由書揭示 在案。是憲法第二十三條及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五條固規定,限制人民之基本權利 ,應以「法律」定之,此即法律保留原則,然依據授權明確性原則,上述法律不 限於形式意義法律,否則無異以有限之立法資源欲詳盡規範無窮之行政任務,勢 將窒礙難行,而足以動搖法律保留以保障人民權利為本旨之根基;據此,凡干涉 人民自由權利之管制措施,應不以法律直接依據為限,即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命 令亦得為之,且法律之授權如不明確,雖為法所不許,但亦非謂法律對於任何細 節事項,均須自行規定,蓋明確與否不能僅就字面解釋,而應就該項法律整體所 表現之關聯意義為判斷,以免動輒宣告法規命令違憲,而有違法律保留之本旨並 損及法安定性。則廢棄物清理法之行政處罰規定,既係藉由罰鍰等行政制裁以管 制事業廢棄物之清除處理行為,達成改善環境衛生、維護國民健康之立法目的, 而廢棄物清除處理之方法、設施標準,不僅牽涉專業知識、更涉及國內外整體經 濟社會條件與結構之判斷,本身具有高度專業性與不確定性,實不宜強由法律鉅 細靡遺規範,而應許於符合授權明確性之前提下,由行政機關補充訂定。準此, 本件有關違反事業廢棄物清除處理之行政處罰,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四條既已就 違反行為義務之制裁與罰鍰額度加以明定,則同法第十五條授權行政機關訂立者 僅係事業廢棄物清除處理方法、設施標準,此不涉及行為制裁與罰鍰額度等本質 性規範,核屬執行母法之技術性事項,而需藉由行政機關以專業知識加以補充者 ;另廢棄物清理法乃授權母法,觀諸該法第一章第一條乃該法之立法目的、第二 條為有關事業廢棄物之定義規定,第三章係規範事業廢棄物之清理,第四章則為 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之管理規範,均屬原則性之重要規定,而足以特 定授權子法即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之目的、範圍與內容,進而符合前揭釋字第三 一三號暨第四O二號解釋理由書授權明確性之意旨。是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 十條第二項,即有關事業機構委託清除或處理機構清除、處理事業廢棄物,須分 別與該清除、處理機構訂立契約之規定,乃主管機關即環保署,於符合授權明確 性之前提下,考量國內整體社經環境,為求確實管制事業廢棄物而補充規定者, 亦屬事業機構清除、處理事業廢棄物程序之一環,此觀諸附卷之環保署八十九年 八月十七日(八九)環署廢字第OO四四一五五號函釋:「‧‧‧二、事業機構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三款及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 準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委託清除、處理事業廢棄物時,應先與廢棄物處理機構或 執行機關簽訂書面契約或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載明事業廢棄物種類、數量 及期限,始得自行或委託廢棄物清除機構或執行機關清除至該廢棄物處理機構或 執行機關處理,其目的係要求事業機構與清除機構及處理機構分別簽約,且未來 清除費用與處理費用分別交付,以避免清除機構之清除費用包含處理費用,卻未 實際交付處理機構處理之弊端。‧‧‧」自明,而無悖於母法之授權意旨與立法 精神。從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之內容,係 違反「法律優位」及「法律保留」,並逾越「法律授權」云云,揆諸上開說明, 容有誤會,合先敘明。 四、又授權命令是否合法,除應具備授權明確性之前提外,尚須符合比例原則,蓋限 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尚且不得超越必要程度,授權命令更應遵循此一原則(參 見吳庚,前揭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頁二七O)。按所謂比例原則,參酌行政程 序法第七條規定,係指:「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 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 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經查,基於環境法「污染者負責」 之法理,環境污染者應避免、減輕或排除對其所可能造成之環境污染或負擔,並 對已處理而仍殘餘之負擔或污染,應由其付出一定費用來予以處理,使其對環境 之危害降至最低或被排除(參見陳慈陽,環境法總論,二OOO年六月初版,頁 二一一),是以事業機構就其追求利潤所產生之各種廢棄物,既屬最為了解其原 料、製程及處理方式,自不應袖手旁觀,而應採取積極防制之態度,至少應負有 高度配合管制法規之義務,以避免政府被迫片面進行污染防制。據此,依前揭方 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事業機構須先與廢棄物處理機構簽訂書面契約或 取得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始得自行或委託清除機構清除廢棄物至該處理機 構進行處理,其規定目的依上開環署廢字第OO四四一五五號函釋之說明,係為 避免清除機構收取之清除費用包含處理費用,卻未實際交付處理機構處理之弊端 ,已如前述。此乃鑑於基層環保執法單位能力有限,為確實執行廢棄物清理法之 相關規範,須有賴事業機構協助監督廢棄物清除處理之程序,乃觀諸前揭方法及 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為達成該目的所採取之手段,即事業機構須先與處理 機構訂約或取得「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方得進場處理,均未對事業機構 權利行使造成重大限制,而其違反之法律效果亦僅科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之 罰鍰,亦屬合理,是難謂有違比例原則,乃原告另陳稱該規定不當加重人民負擔 並有圖利處理機構之嫌等語,參諸上開論述,亦有誤解,亦併指明。 五、至原告起訴主張其所執廠外清理申報聯單及被告垃圾掩埋場開立之計價單,足證 該掩埋場對於原告產生之事業廢棄物確有收受事實,則難謂與上開方法及設施標 準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管制事業廢棄物最終流向之立法意旨未合。且環保署同 意隨水費徵收並交由清潔隊清除處理之收費憑證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 ,而本件之處理機關即被告所屬垃圾掩埋場係屬執行機關,何以其開具之計價單 之「收費憑證」,訴願機關不認其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其區別標準 何在?實相互矛盾乙節。經查,前揭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係規定事 業機構若未與處理機構先行訂約,則須取得「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方得 將事業廢棄物運至處理機構處理,否則即須科處罰鍰。姑不論「中央主管機關認 可之文件」該要件是否賦予行政機關過廣之裁量權限,而有違反法明確性之虞, 另審視環保署八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八九)環署廢字第OO一七九八八號函釋, 同意隨水費徵收並交由清潔隊清除處理之收費憑證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 」;及同機關八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八九)環署廢字第0000000號函釋, 則係對屏東縣環保局所檢附之垃圾衛生掩埋場或焚化場同意進場處理證明文件, 如係直接出具予產生事業廢棄物之事業機構者,亦同意其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 之文件」,凡此皆有上開函釋附卷可稽。據上,環保署為何又於附卷之九十年十 一月二十二日(九O)環署廢字第OO六九三O八號函釋,對同屬地方自治團體 之行政機關即被告所屬垃圾掩埋場開具之計價單及蓋有該機關進場確認戳章之廠 外清理申報聯單,一方面承認「申請聯單加蓋進場確認戳章」係屬確已送交處理 機構處理之證明,另方面卻仍對上開具有官方確認效力之文件不予認可?而徒以 該文件乃事後證明,與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乃要求委託處理 前即須簽訂同意處理之承諾文件有異為由,置上開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 項規定乃在管制事業廢棄物最終流向之訂定意旨於不顧,足徵環保署為此區別, 顯無正當理由。上開環署廢字第OO一七九八八號、第0000000號等函釋 ,係以闡明法規之含義為主旨,性質上屬於解釋性行政規則,原則上固僅對內發 生效力,然解釋性行政規則既為行政實務所依循,行政機關如無正當理由,自不 得對相同之事件,為不同於該行政實務之處理,從而構成行政自我拘束原則(參 見陳敏,行政法總論,八十八年十二月二版,頁五O九以下),是環保署否認上 開計價單及「申請聯單加蓋進場確認戳章」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即 違反行政自我拘束原則,顯非妥適。從而,本件被告以原告所取得其所屬垃圾掩 埋場之上開計價單及「申請聯單加蓋進場確認戳章」,並非「中央主管機關認可 之文件」為由,遽認原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科處原告罰鍰,洵 屬無據,而難謂適法。 六、末按,「人民違反法律上之義務而應受行政罰之行為,法律無特別規定時,雖不 以出於故意為必要,仍須以過失為其責任條件。但應受行政罰之行為,僅須違反 禁止規定或作為義務,而不以發生損害或危險為其要件者,推定為有過失,於行 為人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過失時,即應受處罰。‧‧‧」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二七五號解釋在案,乃行政罰雖不以故意為必要,仍須以過失為其責任條件,是 為行政罰之罪責原則。行為時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四條之處罰規定,係對事業機 構違反作為義務所為之制裁,該作為義務依據同法第十五條授權規定,係指前揭 方法及設施標準所制定之規範。末查,原告既已執有前揭被告所屬垃圾掩埋場開 立之計價單及「申請聯單加蓋進場確認戳章」等文件,則是否果如環保署於上開 函釋所言,並非「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實屬可疑,已如前述。準此,原 告以其所執上開文件應屬「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故其委託清除機關運送 事業廢棄物至處理機關處理,應屬正當為由主張論辯,實非無據,乃縱認原告未 於委託處理前取得同意處理之承諾文件,僅取得事後證明事業廢棄物最終流向之 文件,亦足認原告就被告所抗辯未取得「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即進場處 理事業廢棄物之違規事實,並無故意過失,揆諸前揭釋字第二七五號解釋,本件 原告就被告所指稱違規事實,既欠缺主觀可歸責性,被告自不得科處原告罰鍰, 是被告未見及此,猶科處原告罰鍰六千元,顯屬違法。 七、綜上所述,本件原告於其事業廢棄物已由處理機構處理之事實,既已持有被告所 屬垃圾掩埋場開立之計價單及「申請聯單加蓋進場確認戳章」之文件,則訴外機 關環保署雖否認上開文件為「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然已違反「行政自我 拘束原則」,而難謂妥當適法,且本件原告就被告所稱違規事實,亦無故意過失 可言;是被告以環保署認非「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文件」為由,據以認定原告違 反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而依廢棄物清 理法第二十四條科處罰鍰,即有違誤。訴願決定予以維持,亦非適法。原告起訴 指摘,即屬有理,爰將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予撤銷,以昭公允,並不經言詞辯論 為之。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有理由,爰依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三十 三條第一項、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項前段、第九十八條第三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一 年 七 月 十七 日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第三庭 法 官 江 幸 垠 右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 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當 事人人數附繕本)。 提起上訴應預繳送達用雙掛號郵票七份(每份三十四元)。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一 年 七 月 十七 日 法院書記官 李 建 霆 附註: 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 對於適用簡易程序之裁判提起上訴或抗告,須經最高行政法院之許可。 前項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性者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