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22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聲請免責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11 月 29 日
- 當事人張明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2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張明傑 住○○市○○區○○○路00巷0○0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相對人即債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0號1樓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王姍姍 住○○市○○區○○○路○段000號8樓相對人即債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66、168、170、186、188號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映均 住○○市○○區○○路00巷00號8樓相對人即債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0號1、2樓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住同上 相對人即債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0號及117號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住同上 代 理 人 葉佐炫 住○○市○○區○○○街00巷00弄00號相對人即債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1樓及地下1樓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金華 住○○市○○區○○路○段000號7樓相對人即債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住同上 代 理 人 羅建興 住○○市○○區○○路○段00號7樓相對人即債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住同上 代 理 人 陳冠翰 住○○市○○區○○路00號8樓相對人即債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號54樓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李賢慧 送達處所: 南港○○○0000○○○ 相對人即債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謝依珊 住○○市○○區○○○路○段00號7樓相對人即債 板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新北市○○區縣○○道○段00號法定代理人 謝娟娟 住同上 代 理 人 李佳珊 住新北市○○區縣○○道○段00號22樓相對人即債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20樓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李建昌 住○○市○○區○○路○段00號21樓相對人即債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4樓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住同上 相對人即債 磊豐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新北市○○區○○路○段000號17樓之2法定代理人 張司政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文福 住同上 相對人即債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15樓法定代理人 李文明 住同上 上列當事人間消費者債務清理免責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張明傑不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32 條定有明文。惟債務人如有消債條例第133 條、第134 條所列各種情形,除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外,法院即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二、經查: ㈠債務人於民國111年6月8日聲請調解債務清償方案,經本院11 1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45號受理,於同年7月26日調解不成立 ,其於同日以言詞聲請更生,本院於112年3月8日以111年度消債更字第237號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因更生方案未獲可決 及認可,本院於112年12月6日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243號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嗣全體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受償新臺幣(下同)332,153元(執清卷二第9頁),於113年6月6日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77號裁定清算程序終結等情,業經本 院核閱前開卷宗無訛。又本院函詢債權人陳述意見,債權人未表示同意債務人免責。 ㈡消債條例第134條 1.債務人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調卷第5頁)記載聲請更 生前二年之109年7月至111年6月期間均從事水泥工,每月平均收入約28,000元,後於聲請更生程序補充:109年7月1日 至111年10月31日在利固營造有限公司(下稱利固公司)工作 ,每月收入28,000元等語,並提出收入切結書(更卷第200頁),切結「茲依誠信原則聲明上述事項均無不實,如有虛偽 、隱匿聲明事項之情事者,願負一切法律責任」等語。並多次在書狀中陳稱被利固公司通知做到111年10月底離開等語(更卷第171、189頁) 2.然其實際上於111年10月3日至利固公司面試即就職,並要求給予在職證明,當日至工地現場後,因不符工作需求,隨時口頭請辭,因此債務人未在利固公司任職,此有利固公司回函可佐(更卷第168頁),並經債務人於免責審查與否之調查 程序陳稱利固公司回函正確等語(本案卷第160頁)。 3.由此可知,債務人實際上並未於聲請前二年期間在利固公司任職,至多僅有111年10月3日任職一日,卻在更生聲請程序中故意向本院陳稱其於聲請前二年之109年7月至111年6月期間均在利固公司工作,且111年7月至111年10月底亦任職在 利固公司,與金福億有限公司回覆本院債務人擔任品管人員,111年7月15日到職至同年月20日離職,支領薪資16,000元等情不符(見更卷第152頁),且若據此平均日收入約2,667 元(16,000÷8=2,667),若一個月工作20日,月收入可達53,3 40元。 4.參以其陳稱107年至109年期間多次出境,是因為擔任建築工人,職稱是工程師,在大陸地區的公司工作,從事廠商、園區之前提規劃等語(本案卷第126頁),並有入出境資訊連結 作業在卷可憑(本案卷第31頁),依其擔任規劃工程師之經歷,實難認其回臺後月收入僅有28,000元。 5.綜前,債務人所陳在利固公司工作期間及收入均為虛假,顯然有消債條例第134條第8款規定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致債權人受有損害之情事。 ㈢消債條例第133條 1.按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 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 2.因債務人有前開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記載之情事,致本院無從判斷其真實收入,難以認定是否有構成本條之情事。 三、從而,債務人符合消債條例第134條第8款所定事由,應不予免責。 四、債務人雖經本院裁定不免責,但法院為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債務人繼續清償債務,而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債權額之 20% 以上者(依執清卷一第207至212頁債權表顯示普通債權之債權總額為10,113,071元,20%則為2,022,614元), 法院得依債務人之聲請裁定免責,消債條例第142條定有明 文,故債務人繼續清償達該條所定程度後,仍得聲請法院審酌是否裁定免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民事庭 法 官 陳美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書記官 黃翔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