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251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傷害等
- 案件類型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9 月 24 日
- 當事人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呂青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251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青育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54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呂青育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呂青育於民國112年10月13日17時55分許,至苗栗縣○○鎮○○里00 鄰○○000○0號由曾清龍及其配偶王鈴偉共同經營之昱昇汽車修配 廠,先在維修區向員工王崇瑋稱先前王崇瑋對其之態度不佳,王崇瑋不予置理,進入辦公室欲打電話報警,呂青育竟分別為下列之行為: ㈠呂青育基於傷害之單一犯意,進入辦公室內對王崇瑋拳打腳踢,待其毆打完王崇瑋後,兩人又回到維修區理論,呂青育復接續以右手揮打王崇瑋臉部,使王崇瑋受有左眼、人中、前胸、左下肢多處擦傷、頭部外傷、兩眼眼球挫傷及左眼角膜擦傷等傷害。 ㈡嗣因王鈴偉聞訊趕回該維修廠,王崇瑋之姑姑王鈴月亦剛好路過該維修廠,王鈴偉、王鈴月遂上前擋在呂青育、王崇瑋中間,呂青育竟基於恐嚇之犯意,向王崇瑋、王鈴月、王鈴偉恐嚇稱:你們還敢報警,我等一下就要來放火燒工廠,王崇瑋要小心一點,不會放過他等語,分別以此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事,使王崇瑋、王鈴月心生畏懼;以此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事致王鈴偉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 理 由 一、本判決參考司法院「刑事判決精簡原則」製作,本件認定被告呂青育有罪之相關證據之證據能力部分,檢察官及被告於審理中均未爭執,是就證據能力部分即無庸說明。 二、有罪判決,諭知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易科罰金、罰金 或免刑者,其判決書得僅記載判決主文、犯罪事實、證據名稱、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及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10 條之1 第1 項定有明文。本件有罪判決諭知之刑度符合上開規定,爰依上開規定記載犯罪事實、證據名稱及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如下。 三、證據名稱: ㈠被告於警詢、偵查中、審理中自白(關於傷害部分)及供述(關於恐嚇部分) ㈡證人即告訴人王崇瑋於警詢、偵查中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 ㈢證人王鈴月於警詢、偵查中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 ㈣證人王鈴偉於警詢、偵查中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 ㈤證人曾清龍於警詢、偵查中之證述 ㈥證人耿高峰於警詢、偵查中之證述 ㈦證人彭文鴻於警詢、偵查中之證述 ㈧監視器截圖 ㈨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苑裡李綜合醫院診斷證明書 ㈩視保眼科診所診斷證明書 現場監視器光碟 四、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無。 五、就起訴書犯罪事實補充之說明: 被告所述「你們還敢報警,我等一下就要來放火燒工廠」之恐嚇言語,不僅係針對告訴人王崇瑋及被害人王鈴月,因上開汽車修配廠之經營者王鈴偉亦在場,而該汽車修配廠係王鈴偉與其夫曾清龍共同經營,故該等言語亦致在場之王鈴偉心生畏懼,因此不時擔心被告隨後或日後可能對該汽車修配廠放火,經證人王鈴偉於審理中證述在案,故此言語部分亦係對在場之王鈴偉為恐嚇行為,爰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所載之恐嚇對象補充如上開犯罪事實欄所載。 六、應適用之法條及量刑理由: ㈠核被告上開犯罪事實欄㈠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 罪;上開犯罪事實欄㈡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 全罪。被告所為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 論併罰。 ㈡爰審酌被告係成年且智識健全之人,理應知悉在現代民主法治社會中,對於任何糾紛之處理,應本諸理性、和平之手段與態度為之,詎被告因至上開汽車修配廠修車時認在場工作之告訴人態度不佳,而與告訴人發生口角後,竟為本案傷害犯行,行為脫序,致告訴人受有上開傷害,缺乏尊重他人身體法益之正確態度,又以如犯罪事實欄㈡所示之言詞恐嚇告訴人及在場之被害人王鈴月、王鈴偉,致使告訴人及被害人等深感恐懼不安,對告訴人及被害人等造成非輕之精神危害,所為應予非難,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傷害犯行,惟否認恐嚇犯行,且犯後迄今仍未與告訴人及被害人等達成和解或調解或賠償,亦未取得告訴人及被害人等之原諒,兼衡其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所生危害;暨其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生活狀況(詳本院卷第106頁)等一切情狀,就被告所犯上 開罪名,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10條之1第1 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智勇提起公訴,檢察官張智鈴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4 日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瀅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許雪蘭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4 日 附錄論罪科刑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