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744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加重竊盜等
- 案件類型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11 月 07 日
- 當事人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陳志豪、乙○○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744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志豪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550號、113年度偵字第8093號、113年度偵字第8271號、113年度毒偵字第1085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以簡式審判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改以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之刑 及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名稱,除補充「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之自白」作為證據外,餘均引用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 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被告乙○○(下稱被告)前於民國112年間,因施用毒品 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毒聲字第213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施以觀察、勒戒後,於112年12月1日因無繼續施用傾向出所,並經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841號、第879號、第1180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此有卷附之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按。故被告於前次觀察、 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毒品罪,揆諸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23條立法意旨所示,本案既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自應依法論處。 ㈡核被告就附表編號1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附表編號2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同法第354條之毀損罪;附表編號3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3款之攜帶兇器竊盜罪;附表編號4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被告附表編號2犯行,係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罪,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竊盜罪處斷;又其施用毒品前持有 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所為本案4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 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㈢被告於112年間,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苗簡字第7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於112年12月19日執行完畢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存卷為憑,是被告 前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 刑以上之各罪,均為累犯,本院審酌被告前案與本案所犯,罪質相同,且施用毒品者常伴隨竊盜之財產性犯罪,二者仍有高度相關,足見有其特別惡性,可見前罪之徒刑執行無成效,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 規定,均加重其刑。 ㈣爰審酌被告前有犯多次犯竊盜罪之犯罪科刑紀錄(累犯部分不予重複評價),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附 卷可查,素行非佳。被告先後竊取他人財物既遂,其所為蔑視他人財產權,影響社會治安,又其於經觀察勒戒後,猶不思戒除毒癮,再度施用足以導致精神障礙及生命危險之成癮性毒品,顯見其缺乏拒用毒品之決心及悔改之意,應予非難,並考量其各次竊取財物之價值,兼衡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自陳職業為水泥工,日收入新臺幣(下同)1,400元、智識程 度為國中畢業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之刑,另就附表編號1、2、4所犯之罪,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 ㈤關於數罪併罰之案件,如能俟被告所犯數罪全部確定後,於執行時,始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所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無庸於每一個案判決時定其應執行刑,則依此所為之定刑,不但能保障被告(受刑人)之聽審權,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更可提升刑罰之可預測性,減少不必要之重複裁判,避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情事之發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刑事裁定意旨參照)。經查,被告本案所犯數罪與其所犯他案各罪間,日後有可合併定執行刑之情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佐,依前揭說明,俟被告所犯數罪全部裁判確定後,由檢察官聲請裁定為宜,爰不予定應執行刑,附此敘明。 三、沒收: ㈠被告附表編號1所竊得之現金150元,附表編號2所竊得之現金 6,300元,附表編號3所竊得之現金4,500元,均為其犯罪所 得,且未扣案,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及第3項規定 諭知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被告為附表編號3攜帶兇器竊盜犯行所用之尖嘴鉗、附表編號 4施用第二級毒品所用之玻璃球,雖分別為被告供犯罪所用 之物,然據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供稱:尖嘴鉗、施用毒品器具都丟掉了等語(見本院卷第72頁),並未扣案,且非違禁物,取得價值不高,不具備刑法上之重要性,爰不另為沒收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智勇提起公訴,檢察官蔡明峰到庭執行職務。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刑事第二庭 法 官 郭世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呂 彧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宣告刑 1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 乙○○犯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佰伍拾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 乙○○犯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陸仟參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㈢ 乙○○犯攜帶兇器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肆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4 附件犯罪事實欄二 乙○○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7550號113年度偵字第8093號113年度偵字第8271號113年度毒偵字第1085號被 告 乙○○ 男 4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7鄰淡文湖23 之5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涉犯竊盜案件,經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苗簡 字第7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入監執行後,於民國11 2年12月19日徒刑執行完畢出監。詎仍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 ,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6月10日0時46分許,在苗栗縣○○市 ○○路000號洗多屋自助洗衣店內,徒手竊取丁○○所有,放置 於該處保險箱內之現金新臺幣(下同)150元,得手後旋即離開 現場。嗣丁○○察覺上開現金遭竊,並通報警方處理,且經調 閱監視錄影畫面確認後,始循線查悉上情。 ㈡基於竊盜、毀損之犯意,於113年6月28日1時17分許,在苗栗 縣○○市○○路000號ONE桌遊店內,徒手扳開丙○○所有,放置於 該處POS繳費機錢箱,致令不堪用,且竊取箱內現金6,300元, 得手後旋即離開現場。嗣丙○○察覺上開POS繳費機錢箱遭破壞 及竊取現金,並通報警方處理,且經調閱監視錄影畫面確認後 ,始循線查悉上情。 ㈢基於攜帶兇器竊盜之犯意,於113年6月26日1時許,攜帶客觀 上可供為兇器使用之尖嘴鉗1支(未扣案),在苗栗縣○○鎮○○路 0段000號愛衣淨自助洗衣店內,竊取甲○○所有,放置於該處 兌幣機內之現金4,500元,得手後旋即離開現場。嗣甲○○察覺 上開現金遭竊,並通報警方處理,且經調閱監視錄影畫面確認 後,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乙○○前因多次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苗栗地方 法院以109年度聲字第95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確定,入監執行後,於111年4月29日縮短刑期執畢出監。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苗栗地方法院裁定令入勒戒處所施以觀 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112年12月1日執行 完畢釋放出所,並由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841、879 、1180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 完畢釋放後3年內,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3月3 0日10時許,在苗栗縣○○鄉○○村0鄰○○○00○0號住處旁某田地 ,將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置入玻璃球點火燒烤吸食煙霧,施用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同年4月1日6時15分許,在苗栗縣○○鎮○○街00號前,因另案為警查獲,並經其同意採集其 尿液檢體送驗結果,係呈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三、案經丁○○訴由苗栗縣警察局頭份分局及丙○○、甲○○訴由苗栗 縣警察局竹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㈠就犯罪事實欄一㈠部分,業據被告乙○○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 不諱,且經告訴人丁○○於警詢時指訴纂詳,並有監視錄影截 圖畫面與錄影光碟及現場照片等在卷可稽,其犯嫌堪以認定。 ㈡就犯罪事實欄一㈡部分,業據被告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且經告訴人丙○○於警詢時指證纂詳,並有監視錄影截圖畫 面及錄影光碟等附卷足憑,其犯嫌洵堪認定。 ㈢就犯罪事實欄一㈢部分,被告經傳喚未到庭應訊,惟該犯罪事 實,業據被告於警詢時坦承不諱,復經告訴人甲○○於警詢時 陳述纂詳,亦有監視錄影截圖畫面與錄影光碟等在卷足佐,其犯嫌應堪認定。 ㈣就犯罪事實欄二部分,業據被告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且被告為警查獲後,經採集其尿液檢體送驗結果,係呈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並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驗科藥物檢測中心尿液檢驗報告(尿液編號:0000000U0031 號)、苗栗縣警察局竹南分局偵辦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尿液鑑驗代碼對照表、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及自願受採尿同意書等附卷可考,其犯嫌自堪認定。又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苗栗地方法院裁定送觀察、勒 戒後,已因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獲釋,有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在監在押紀錄表等可查,顯 見其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毒品,自 應依法訴追。 二、核被告就犯罪事實欄一㈠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就犯罪事實欄一㈡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及同法第354條毀損等罪嫌。就犯罪事實欄一㈢所為,係犯 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3款之攜帶兇器竊盜罪嫌。就犯罪事實 欄二所為,係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 級毒品罪嫌。被告就犯罪事實欄一㈡部分,係以一行為觸犯上 開2罪,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處斷 。而被告就上開犯行,其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 。又被告前有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全國 刑案資料查註表1份可徵,其於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 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各別加重其刑。另犯罪事實欄一㈠至㈢所示未扣案 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沒 收或追徵其價額。 三、至告訴及報告意旨認被告乙○○於犯罪事實欄一㈡所示時地係 竊取1萬3,950元及犯罪事實欄一㈢所示時地係竊取2萬元之現 金款項部分,此為被告於警詢時或偵查中所堅決否認,辯稱:犯罪事實欄一㈡部分,我只有拿6,300元,剩下的沒有拿走 ;犯罪事實欄一㈢部分,我印象中僅偷取4,500元餘,沒有2萬元那麼多等語。經查,犯罪事實欄一㈡㈢所示時地於案發後 ,因被告立即離開現場,致警方事後未能即時查扣告訴人丙○○ 所指之1萬3,950元及告訴人甲○○所稱之2萬元等款項。又卷 內未有其他積極或補強事證可供參憑,尚難遽為不利於被告之 認定。然此等部分倘成立犯罪,核與前揭提起公訴部分係屬同一事實,應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 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8 日檢 察 官 黃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