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易字第430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詐欺
- 案件類型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2 年 09 月 26 日
- 當事人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包馨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易字第43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包馨媚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度偵緝字第12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包馨媚犯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拾玖萬壹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包馨媚與易庭安係朋友關係,包馨媚明知其無還款意願,亦無還款能力,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於民國109年2月中旬某不詳時日,向易庭安佯稱:急需用錢,但因個人信用不佳,無法向銀行借貸,希以易庭安名義,申辦信用貸款,並承諾會負責還款事宜云云,致易庭安陷於錯誤,而於109年2月22日某時許,由包馨媚帶同前往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7樓之2之承新有限公司(下稱速配貸 公司),委託該公司以易庭安名義,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下稱中信銀行)申辦信用貸款,嗣中信銀行核准貸予新臺幣(下同)30萬元(實際撥款金額為29萬970元),並於同年月27日,匯入易庭安所指定永和中山路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後,包馨媚遂偕同易庭安,於同年月27日、28日,前往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永和中山路郵局之自動提款機 ,分別提領15萬元、14萬1千元後,均交由包馨媚收執。嗣 易庭安接獲中信銀行催繳通知,轉知包馨媚後,包馨媚拒絕還款,亦否認有此借貸關係,方知受騙。 二、案經易庭安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報告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訊據被告包馨媚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均矢口否認涉有何詐欺犯行,辯稱:我沒有請告訴人易庭安用他的名義幫我向銀行貸款,當時是告訴人自己缺錢,找我陪他去辦理貸款,之後又怕一個人領錢危險,所以找我陪他去提款,告訴人沒有把錢給我,我還幫他付代辦費,他也沒有給我任何報酬等語(見本院卷第40頁)。經查: ㈠被告與告訴人於109年2月22日,一同前往速配貸公司,以「易庭安」名義,委託該公司代為向中信銀行辦理信用貸款,並簽具「專任委託貸款契約書」、「防詐騙確認單」、「客戶資料卡」、「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等文件,並以被告門號「0000000000」號,做為聯絡及對保電話,並提供被告友人楊聖智門號「0000000000」號作為補充事項,中信銀行人員撥打電話欲與借款人對保時,係由被告以「易庭安」名義,與銀行人員對保、確認借款額度及利息等,且中信銀行核貸後,係由被告陪同告訴人前往領取共計29萬1千 元,所領取款項當場均交由被告收執,且係由被告以其第一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支付本案代辦費3萬元等節,為被告所不爭執,核與證人及告訴人易庭安於警詢、偵訊及本院審理時(見109年度偵字第26192號卷【下稱偵卷】第8 頁至第9頁、第29頁、第53頁至第54頁、110年度偵續字第142號卷【下稱偵續卷】第21頁至第22頁、本院卷第63頁至第66頁)、證人羅靜雯、楊盛智於偵訊時(110年度偵續緝字第12號卷【下稱偵續緝卷】第55頁至第57頁、第125頁至第126頁)證述之情節大致相符,並有告訴人易庭安之内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其所提供被告身分證照片截圖、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郵局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錄影檔譯文及影像截圖、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北門派出所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告訴人易庭安與被告包馨媚至提款機提款之監視錄影畫面截圖、速配貸109年12月14日函暨所檢附告訴人所簽署專任委託貸 款契約書及防詐騙確認單影本、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9年11月23日陳報狀暨所檢附本案中國信託個人信用 貸款申請書、約定書及相關附件、第一商業銀行總行111年3月14日一總營集字第25593號函暨所檢附被告包馨媚帳戶交 易明細表、承新有限公司111年3月14日函暨所檢附客戶資料卡、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11年3月16日儲字第1110076453號函暨所檢附告訴人易庭安帳戶歷史交易清單、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事務官勘驗筆錄(見偵卷第13頁至第24頁、第57頁至第73頁、偵續緝卷第65頁至第79頁、第97頁至第105 頁、第137頁至第156頁)各1份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首堪 認定。 ㈡本案係被告以告訴人名義向中信銀行貸款,且告訴人有交付現金29萬1千元予被告之認定: ⒈證人易庭安於偵訊及本院審理時具結證稱:被告說他想要開店需要錢,拜託我幫忙,他就帶我去速配貸辦理相關手續,我沒有接到中信銀行對保的電話,後來被告於109年2月27日打電話給我,說錢下來了,但是我都不知道,因為我沒有收到通知,之後被告分兩天來找我,我就跟他一起去領錢,並當場把現金29萬1千元交給他,代辦費說好是 被告自行支付,但是被告沒付,所以就請被告到家裡談,被告當時坦承是他要借錢,也說他會還錢,還會負責支付代辦費,這部分都有錄影,就是卷附的錄影檔譯文等語(見偵卷第29頁、第53頁背面至第54頁、偵續卷第21頁至第22頁、偵續緝卷第19頁、本院卷第65頁),經核證人易庭安上開證述之內容,前後歷經多次偵、審訊問,其所陳述之被告借用其名義辦理貸款之過程、核貸後如何取款轉交予被告,乃至本案係由被告支付代辦費等節,均能為一致證述,且並無明顯悖於常情之瑕疵,並有錄影檔譯文及影像截圖、被告與告訴人至提款機提款之監視錄影畫面各1 份(見偵卷第20頁至第23頁)在卷可佐,佐以被告亦坦承有陪同告訴人前往提款,告訴人並將領得之現金交予被告收執,被告清點後即將款項放入其隨身包包內,且被告亦不爭執上開錄影檔譯文及影像截圖、提款機監視錄影畫面之真正(見偵卷第30頁),是可徵告訴人指稱其有將本件貸得款項中的29萬1千元交予被告等語,應與事實相符, 堪以採信。至被告辯稱事後有將告訴人交付之現金交還告訴人,及卷附錄影畫面係其受騙,方前往告訴人住處云云,然卷內並無相關事證以實其說,被告所辯已難盡信,更況乎,被告於錄影過程中,向告訴人之母承認本案貸款係其借用告訴人名義為之,承諾會還款及支付速配貸公司的代辦費,其後被告即以其第一銀行帳戶匯款3萬元予速配 貸公司等節,亦有上開錄影檔譯文及第一商業銀行總行111年3月14日一總營集字第25593號函暨所檢附被告包馨媚 帳戶交易明細表各1份(見偵卷第20頁、偵續緝卷第70頁 )在卷可考,倘若被告係被騙而為如錄影檔譯文所為之陳述,又何須事後依其承諾付款?倘若該筆借款與其無涉,其又何須支付多達3萬元之代辦費?是被告辯稱本件貸款 與其無關,其並未取得任何款項云云,要難採信。 ⒉再者,觀諸卷附承新有限公司111年3月14日函暨所檢附客戶資料卡,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9年11月23日陳報狀暨所檢附本案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 約定書及相關附件(見偵卷第60頁至第73頁、偵續緝卷第97頁至第100頁),上開客戶資料卡上「行動電話」欄, 及信用貸款申請書上「現居電話」、「行動電話」欄,均係被告所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而非告訴人所使用門號「0000000000」號,且中信行員撥打電話「0000000000」號,欲與借款人對保時,均係被告以「易庭安」名義與中信行員對話,過程中,關於核貸金額、分期期數、月付金額,均係被告直接與中信行員商談,未曾與告訴人商談或知會告訴人,是被告辯稱本案係告訴人向中信銀行貸款,而非其借用告訴人名義向中信銀行貸款云云,顯與常情不符,要難採信。又上開客戶資料卡上「客戶補充與約定事項」欄上,記載「0000000000 楊聖智 朋友(印刷)」等字樣,有上開資料卡在卷可佐,而證人楊聖智前於偵訊時具結證稱:被告是我的客戶,我有聽過易庭安,但是沒有見過,108年底,被告說他要開美髮店,他 跟別人借了20萬元,還差10萬元,所以要跟我借10萬元,他還說他正在申請青年創業貸款30萬元,等貸款下來,他就會還我錢,被告還說他要辦貸款,他朋友會借我當貸款的聯絡人,並要我在貸款公司打來確認時,表示有認識即可,速配貸客戶資料應該就是我所說,被告夢想開快剪100元的理髮店,他也一直說他要貸款來開店,當時被告有 問我貸款的事,我有告知他,因為他沒有工作,所以貸款一定不會過,我有跟他說我自己貸款的經驗,至少要有勞健保、薪資資料等,但是他都沒有等語(見偵續緝卷第125頁至第126頁),足徵本案貸款應係被告借用告訴人名義為之可明。 ㈢被告自始即無還款意願之認定: 本案係被告借用告訴人名義向中信銀行辦理貸款乙節,業經本院認定如前,佐以被告前於偵訊時提出其於109年3月23日辦理車貸之相關資料,以證明其並非全無辦理貸款之資力,有被告所提供車貸資料、東元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年3月24日陳報狀暨所檢附被告包馨媚簽署之分期付款申請契約書及還款紀錄各1份(見偵卷第43頁至第45頁、偵續緝卷第83頁至第89頁)在卷可考,則被告既有資力以自己名義辦理 貸款,卻刻意借用告訴人名義辦理貸款,且自始至終均否認本案貸款係其借用告訴人名義辦理,亦否認有收受任何貸得之款項,足認其本無還款意願,是其自始即具有詐欺取財、不法所有意圖甚明。 ㈣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所辯不足採信,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被告分次向告訴人取得財物之行為,係基於單一犯罪決意,利用相同機會於密接之時空實施,侵害同一法益,獨立性薄弱,應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而論以一罪。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非無謀生能力之人,不思以正當途徑獲取所需,向告訴人佯以借款而詐取財物,所為實不足取;並考量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造成之損害、犯後始終否認犯行,未與告訴人和解,亦未賠償其所受損害之犯後態度;暨斟酌被告素行,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紙在卷可考,於本院審理時自陳高中畢業之 智識程度、從事美髮業,與父親及奶奶同住之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卷第7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對告訴人施行詐 術,致告訴人陷於錯誤,而交付現金29萬1千元予被告乙節 ,業經本院認定如前,此為被告為本件詐欺犯行之不法所得,均未扣案,亦未實際發還告訴人,且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所定得不予宣告或酌減之情形,自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諭知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本案經檢察官朱柏璋偵查起訴,由檢察官朱曉群、陳建勳到庭執行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9 月 26 日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正偉 法 官 陳志峯 法 官 鄭淳予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汪承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9 月 28 日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