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訴字第2291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04 年 11 月 05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4年度訴字第2291號原 告 許賢棋 被 告 南群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睿禎 訴訟代理人 劉志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04 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訴外人即璟霖企業有限公司(銳優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甲方,法定代理人李君瑞)因積欠原告及訴外人翁淑敏(下稱乙方)新臺幣(下同)2,000萬元(下稱系爭2,000萬元借款;原債權額為2,165萬9,700元,同意以2,000萬元和解。) ,為履行債務,甲方同意乙方委由訴外人富菱太平洋企業有限公司(下稱富菱公司)作為甲方之獨家代理商,於民國90年3月2日簽署3方備忘錄(下稱備忘錄1)。約定「由乙方指定富菱公司承接甲方業務運行以歸還系爭2,000萬元借款; 甲方則同意移交全部資產予乙方;富菱公司代理之中止或延長由乙方全權決定。」。嗣於同年3月9日甲方、乙方又邀同訴外人RI-TARENTERPRISES,INC.(下稱R公司,法定代理人 李蕙玲為李君瑞之妹)為丙方簽署第2份備忘錄(下稱備忘 錄2),約定「為履行系爭2,000萬元借款,乙方同意由甲方委由R公司代位清償,還計劃如附表…,R公司保證不會因甲方經營之任何緣由而終止付款。關於備忘錄1,係基於本約 各方為確保乙方債權及甲方之資產能夠運作之目的所簽定,公司之運作仍依備忘錄1由乙方監督各項財務、資產之運作 ,而公司營運業務之收支甲方派南群企業社李瑞禎(嗣更名為李睿禎,即被告公司法定代理人,為李瑞君之弟)負責應收應付事宜。實際償還依附件為之,備忘錄2的效力優於備 忘錄1。」。即備忘錄2之簽署,除確認R公司代償責任外, 關於甲方業務之運作,已由富菱公司變更為甲方及R公司指 派之南群企業社負責,但甲方資產仍依備忘錄1約定隸屬乙 方監管至系爭2,000萬元借款償還完畢止。 ㈡南群企業社依備忘錄2約定接管甲方資產、業務後,於90年8月3日更名為「南群企業國際有限公司」(設址地點與甲方 公司完全相同),又於R公司依備忘錄2約定代位清償系爭 2,000萬元借款之其中1,800萬元期間(即92年2月20日)因 變更登記事項後,除董事李睿禎外並無其他股東,故其餘股東與本案無關。 ㈢系爭2,000萬元借款已由R公司依備忘錄2清償1,800萬元,所餘200萬元借款,依備忘錄2所載則應由被告公司負清償之責。詎被告公司承接甲方所有生產設備後,並未為甲方清償所餘200萬元借款,顯然承接甲方資產後,受有並未給付任何 代價之利得,致乙方受有200萬借款無法受償之損害,爰本 於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返還100萬元及法 定遲延利息。 ㈣併為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 日(即104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 ㈠備忘錄2並未由被告公司或其法定代理人李睿禎簽署,被告 亦無於其中承諾代償甲方公司之債務,原告自不得向被告為給付之請求。且依備忘錄2所載,系爭2,000萬元借款乃約定由R公司依附件之償還計劃分期清償。原告既自承R公司已依償債計劃清償1,800萬136元,原告則將借款支票全數交還,則系爭2,000萬元借款債務已因清償而消滅,原告亦不得再 向甲方及R公司為請求。 ㈡實則璟霖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璟霖公司)於90年10月12日解散時之股東為周良嗣、李蕙玲、李燦輝、簡素玉、李瑞儀。被告則係於90年8月3日(即備忘錄2簽署之後)始完成設立 登記,股東為李睿禎、陳芷羚、彭煒翔、李瑞慶及周建睿。2家公司成員完全不同,顯係2家不同公司。僅因璟霖公司於90年間因經營不善倒閉後,其承租處所改由被告公司承租,始於同地營業,要與被告承諾承接甲方債務無涉。而備忘錄2上所載南群企業社乃於87年3月9日由李睿禎獨資設立,並 非被告公司更名而來,亦與被告公司無直接關聯。 ㈢併為答辯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項: ㈠原告提出備忘錄1(詳本院卷第38頁,立約人為甲方、乙方 及富菱公司)為真正。甲方並未依備忘錄1將甲方資產移交 予乙方或其指定之富菱公司等情,並有李瑞君訊問筆錄(詳本院卷第42頁)、原告訊問筆錄(詳本院卷第46頁)、巫仁傑訊問筆錄(詳本院卷第50、51頁)附卷可憑。 ㈡原告及被告提出備忘錄2(詳支付命令卷第5頁、本院卷第70及71頁,立約人為甲方、乙方及R公司)為真正。R公司已依備錄2所載償還計劃附表代償完畢,金額共計1800萬136元等情,並有「償債計劃附表」(詳本院卷第71頁)在卷可佐。㈢原告提出簽收單(原證1)、存摺影本(原證3)、訊問筆錄(原證4、原證9、原證10)、客票保管明細表(原證5)形 式均為真正。 ㈣南群企業社係由李睿禎獨資經營於87年8月19日完成設立, 現已歇業等情,並有商業登記查詢資料(詳被證5)附卷可 憑。被告公司係依法於90年8月3日設立登記而成立有限公司;璟霖公司,則係依法於81年7月30日設立登記而成立有限 公司,並90年10月17日為解散登記等情,則有公司基本資料查詢2份在卷可佐。 四、按民法第179條規定不當得利之成立要件,必須無法律上之 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且該受利益與受損害之間有因果關係存在(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722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主張被告受有100萬元不當利得,無非以:被告 無償承接璟霖公司生產設備,但未依備忘錄2記載清償甲方 負欠乙方之借款餘額200萬元,致原告受有債權未獲償之損 害云云為據。惟本件姑不論R公司已依備忘錄2約定償還計劃代償甲方債務後,乙方究否仍得向甲方請求所餘200萬元債 權(本件原告主張:就受償未足餘額,乙方並未拋棄對甲方之請求,是就系爭2,000萬元借款債務,經R公司代償後,甲方仍負欠原告100萬元等情。被告則以:R公司既依備忘錄2 約定債計劃代償完畢,就其餘部分,乙方已不得再向甲方為請求,故甲方並未負欠原告100萬元等語為辯。),即令確 如原告主張甲方就系爭2,000萬元借款債務尚負欠原告100萬元未償一節,可認為真正。前開「原告100萬元債權無法受 償」之損害,與原告主張「被告無償接收璟霖公司生產設備」所受利益,二者間,肇於被告從未與原告及璟霖公司簽署3方契約,應認原告基於借款契約關係所受損害,與被告基 於生產設備轉讓契約關係(或無法律上原因取得璟霖公司生產設備)所受利益,基於債之相對性及原告非前開生產設備所有人,即各與非契約事人(或生產設備所有人)之被告或原告無涉,而無相當因果關係。 五、末按一人單獨出資經營之事業,通常稱之為獨資事業,該事業為出資之自然人單獨所有,獨資事業之債務應由該自然人負全部責任。因此,契約之債務人倘係獨資時,債權人本於契約之法律關係對之為請求時,應向出資之自然人為之。依法經設立登記而成立之有限公司,則具有獨立之法人格。查備忘錄2所載「南群企業社」承前述係由李睿禎獨資經營於87年8月19日完成設立,按諸前開說明,該獨資商號對外權利義務之行使,應以出資之李睿禎個人為之。被告公司及璟霖公司,則係各依法於90年8月3日、81年7月30日設立登記而 成立有限公司,於法律上各具不同法人格。是其等間縱有原告所主張被告公司與璟霖公司係在同一處所營業、股東間具有親誼關係;被告公司於92年2月20日依其變更登記資料僅 餘李睿禎1人為董事兼股東等情,其等於法律上亦非屬同一 人,所各應負擔之權利義務,仍應由李睿禎個人、被告公司、璟霖公司各自負擔或行使,併此敘明。 六、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依其主張之事實,於法律上 即難認具相當因果關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兩造其餘主張及攻擊防禦方法,與本件判決之結果無涉,爰不逐一論列說明。 結論: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5 日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黃信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5 日書記官 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