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76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更生事件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8 月 08 日
- 當事人陳慧盈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76號 聲 請 人 陳慧盈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慧盈自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八日上午十一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當初因無法如期繳納信用卡費用,而去辦理借貸,結果遭逢詐騙,名下帳戶均被列為警示戶之外,反而因此多了更多貸款,導致債務纏身無法償還。爰依法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程序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上開之主張,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務人清冊、債權人清冊、聯徵中心信用報告、綜所稅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戶籍謄本、勞保投保資料表、房屋租約、金融機構往來明細、薪資明細表、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債務人親屬財產資料、親屬系統表、員工在職證明書、薪資袋、金融機構往來明細、捷運月票、集保中心資料、保險資料查詢為證。查本件聲請人所積欠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且於聲請更生前1日回溯5年 內未從事每月平均營業額20萬元以上之營業活動,是聲請人所為本件更生聲請可否准許,應審究其現況是否確實具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而定。 ㈡聲請人陳稱目前任職幸福弄有限公司任職店員,近三個月薪資所得共約為45,000元,月平均收入為15,000元,有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員工在職證明書、薪資袋為證。是本院審酌暫以該金額計算伊每月可處分所得數額。聲請人復主張其每月必要支出為19,599元(含伙食10,000元、交通1,200 元、日常雜支2,000元、房租及水電瓦斯5,000元、電信網路費用1,399元)。是本院衡酌聲請人之家庭親屬狀況、工作 型態、目前社會經濟消費之常情,認上開必要支出費用項目未逾一般人生活程度,尚屬合理。故本院以該金額為其每月生活費用之必要支出及扶養費數額。 ㈢承上,本件聲請人每月可處分之所得扣除其個人每月必要之生活支出,已無餘額,以聲請人目前陳報之債務總額約74萬元(見調解卷),堪認客觀上處於不足以清償債務之經濟狀態,符合消債條例第3條所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其有無法清償債務之情事,又所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且 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本件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 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至於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盡其協力義務積極配合法院,陳報一足以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俾免更生程序進行至依消債條例第61條規定應行清算之程度。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8 日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連士綱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3年8月8日上午11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8 日書記官 游舜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