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年度消債全字第17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保全處分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8 月 30 日
- 當事人呂東駿即呂銘華即吳銘華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全字第17號 聲 請 人 呂東駿即呂銘華即吳銘華 代 理 人 李育碩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91 號),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權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規定向鈞院聲請前置調解(案號113年度司消債調字 第80號),嗣於民國113年4月23日調解不成立。惟債權人即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良京公司)依法對聲請人薪資聲請強制執行,並由鈞院命予債務人任職公司即住商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依扣押命令扣押債務人每月薪資中新臺幣(下同)1萬2,330元以清償良京公司債權。聲請人於調解未成立 已當庭聲請進行更生程序,良京公司於此對於債務人之薪資聲請強制執扣薪受償,就執行債務人所扣得薪資優先其他債權人受償,將有損於債務人所陳報債權人清冊中其餘債權人公平受償,亦有礙於債務人重建更生之機會。為此聲請准予於裁定更生程序開始前,裁定良京公司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之停止。具體內容為請求良京公司於債務人在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調解不成立後至更生期間,不得對債務人之財產及債權為強制執行受償之行為。 二、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前項保全處分,除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外,其期間不得逾六十日;必要時,法院得依利害關係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延長一次,延長期間不得逾六十日」,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惟參以該條例法理由,保全處分係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為防杜債務人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及使債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有依債權人、債務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一定保全處分之必要。是以,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自應依債務人之財產狀況,審酌保全處分對債務人債務清理程序之順利進行及保全處分對相關利害關係人所生影響,兼顧債權人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綜合全盤比較斟酌,決定有無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已具狀向本院聲請更生,且其薪資債權遭強制執行等情,業據本院調取113年度消債更字第91號更 生事件查明無訛,並據聲請人提出本院113年7月1日新院玉113司執孟字第30817號執行命令為證。然而,債權人之債權 如因強制執行程序而受償,債務人之債務亦相對隨之減少,則債務人財產(薪資所得)減少之同時,部分債務亦因清償而消滅。此外,更生程序之進行,原則上係以債務人提出之更生方案為基礎,經債權人會議可決,法院認可後,債務人即依該方案履行債務,以更生程序開始後之薪資或其他收入為償債財源,而公平分配予債權人,因此,於更生方案認可前,債務人既無履行更生方案之需要,債權人縱於債務人開始更生程序前就債務人之薪資債權聲請強制執行,僅造成債務人於開始更生前可運用之資金減少,無礙於更生程序之進行及債務人日後依更生方案履行之能力,對於債務人之重建更生自不生影響。再者,聲請人之其他債權人如認為有必要,亦得於上述強制執行程序中併案聲請強制執行,就債務人每月薪資債權三分之一之範圍內按債權比例公平受償,無庸由債務人代為主張受償不公而聲請保全。從而,本件聲請人聲請保全處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綜上,債務人聲請保全處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30 日民事第二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30 日書 記 官 郭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