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2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免責事件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8 月 07 日
- 當事人潘宗麟、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邱月琴、鄭俊煒、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郭倍廷、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郭明鑑、蔡政宏、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雷仲達、星展、伍維洪、陳正欽、滙豐、紀睿明、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賴進淵、謝政達、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周添財、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曹為實、許文山、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楊文鈞、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吳東亮、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文明、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吳統雄、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呂豫文、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莊仲沼、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今井貴志、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宋耀明、唐曉雯、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2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潘宗麟 代 理 人 張家榛律師 複代理人 梁曉雲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鄭俊煒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蔡政宏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雷仲達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謝政達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許文山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明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統雄 代 理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唐曉雯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樓、13樓及68號1樓、2樓、2樓之1、7樓、9樓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下: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潘宗麟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一、於七年內曾依破產法或本條例規定受免責。二、故意隱匿、毀損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權人之處分,致債權人受有損害。三、捏造債務或承認不真實之債務。四、聲請清算前二年內,因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所負債務之總額逾聲請清算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半數,而生開始清算之原因。五、於清算聲請前一年內,已有清算之原因,而隱瞞其事實,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六、明知已有清算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七、隱匿、毀棄、偽造或變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致其財產之狀況不真確。八、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33條及第134條定有明文。前三條情形 ,法院於裁定前應依職權調查,或命管理人調查以書面提出報告,並使債權人、債務人有到場陳述意見之機會,消債條例第136條亦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前於民國111年11月1日聲請清算,經本院以111 年度消債清字第61號裁定自112年3月30日11時起開始清算程序,嗣因聲請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算程序所需之財團費用及債務,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2年12月25日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9號裁定本件清算程序終止並確定在案,債權人未受 任何分配,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明屬實。依首揭規定,本院應裁定是否准許聲請人免責。經本院通知全體債權人及聲請人到場及函詢各全體無擔保債權人,並無任何債權人同意聲請人免責。 三、本件清算程序終止後,本院即應審酌聲請人有無消債條例所定不免責之情形。經查: ㈠、聲請人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為不免責之情形: ⒈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消債條例第133條定有明文。從而,審認本件聲請人是否有消債條例 第133條所定不應予免責之事由,即應符合「於清算程序開 始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及「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此二要件。 ⒉聲請人開始清算程序後之收支情形:聲請人於112年3月30日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接續任職於附表所示之公司,領取如附表所示之薪資,有聲請人提出之存摺影本、薪資單為證(卷第145-147、165-199頁),平均月收入新臺幣(下同)29,020元。又聲請人陳報其必要支出並無變動(卷第149頁),是聲請人每月支出數額仍應以本院准予清算裁定認 定之29,734元為準。從而,聲請人每月收入29,020元,扣除必要支出29,734元後,已無餘額,不符消債條例第133條前 段要件,自無庸審酌後段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 從而,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聲請人並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 規定之不免責事由存在,已堪信實。 ㈡、再者,消債條例關於清算程序係以免責主義為原則,不免責為例外,復按關於更生或清算之程序,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消債條例第15條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 ,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故債權人如主張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行為,自應就聲請人合於上開要件之事 實,舉證以實其說。部分債權人雖已表示不同意聲請人免責,惟未具體說明或提出相當事證,證明聲請人符合本條例第134條不免責之規定,是其主張聲請人不應免責等語,即無 足採。此外,本院復查無聲請人有何消債條例第134條其他 各款所定之不免責事由,應認聲請人並無消債條例第134條 所定不免責事由之存在。 四、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經法院為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且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或第134條各款所定之不應免責情形存在,依同條例第132條之規定,自應裁定免除聲請人之債務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7 日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7 日書記官 凃庭姍 附表: 編號 任職公司 工作期間 工作期間領取之總薪資 1 優仕人力銀行派遣至德萌有限公司 112年3月27日至112年4月13日 15,440元 2 佳富興業有限公司 112年4月17日至112年5月4日 10,847元 3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12年5月8日至112年7月20日 82,568元 4 高健雷射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112年7月24日至113年3月6日 237,194元 5 日玖人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派遣至博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13年3月13日至113年3月26日 11,778元 6 晟德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113年4月8日至113年6月30日 77,476元 共計 435,303元 平均月收入 29,020元(計算式:435,303元÷1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