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重勞訴字第2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給付薪資等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3 月 11 日
- 當事人顏信緯、凱譯紗婚紗有限公司、潘欣慈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勞訴字第2號 原 告 顏信緯 訴訟代理人 高亦昀律師 被 告 凱譯紗婚紗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欣慈 訴訟代理人 林浥欣 林育如律師 蘇義洲律師 黃郁婷律師 高永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95,167元,及自民國112年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提繳新臺幣58,768元至原告於勞工保險局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三、被告應開立註記離職原因為非自願離職之服務證明書與原告。 四、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五、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應由被告負擔五分之四,由原告負擔五分之一。 六、本判決第一、二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各以新臺幣995,167 元、新臺幣58,768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經被告同意者,不在此限。被告於訴之變更或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項定有明文。原告起訴聲明如起訴狀所載(見 勞專調卷第13至14頁),嗣於民國113年1月15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聲明如後貳、三「訴之聲明」所示(見重勞訴卷二第223至224頁),被告於訴之變更、追加無異議而為言詞辯論,視為同意變更、追加,合先敘明。 貳、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於102年3月25日起受僱於凱驛紗婚紗有限公司(下稱凱驛紗公司),自106年11月15日起投保於被告凱譯紗婚紗有 限公司(下稱被告或被告公司),兩家公司之實際負責人均為林俊男,為其獨資,地址相同,所營事業亦相同。原告先後於公司網路部門、會計、門市工作。被告前違法終止與原告之勞動契約,原告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訴訟,本院以110年度重勞訴字第2號受理(下稱前案),經判決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原告收到前案判決後,於111年3月15日寄發存證信函予被告公司,表示依判決內容可知,被告未如實投保及林俊男對原告有重大侮辱,依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2、6款終止與被告間勞動契約,被告於111年3月16日收受。被告應給付原告資遣費新臺幣(下同)410,357元(年資自102年3月25日計算至111年3月16日,平均工資91,134元)、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且因投保薪資低報,被告應賠償原告失業給付差額34,200元。又被告短少給付106年12月至110年2月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 班費310,697元、平日加班費508,315元、特休未休折算工資36,138元,合計1,299,707元。及被告應補提繳106,115元至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原告勞工退休金專戶(下稱原告勞退專戶)。 二、對被告答辯之陳述: ㈠、原告否認每年1月收到被告給付之特休未休工資,若被告有給 付,為何薪資表無顯示(被告僅於110年2月有給付14天特休工資11,200元,原告請求已扣除該部分金額)。 ㈡、加班費部分: ⒈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兩造計算差異在於除「出勤紀錄(即被告提出之月打卡明細表,下稱出勤紀錄)」外,原告尚有未打卡但出勤或非排休之日數,共38日。被告提出之出勤紀錄111年10月28日列印,但實際出勤應每月製表 ,畢竟難免有外勤而無法在公司打卡,需手寫註記,故被告事後列印之出勤紀錄欠缺手寫註記,應以原告所提出勤紀錄為準。上述38日,包含原告需進行店外展場或指定活動,因無法進公司打卡,原告僅於展場簽到表簽名,及以Line回報工作情形。另員工旅遊日應為出勤日,不應算入原告排休。因公受傷請假不應算入原告排休。參加法會活動經被告同意給公假、公差,不應算入原告排休。則因原告無法於各月中休滿行政院公布之應休天數(含例假、休息日、國定假日),原告自得請求休息日及國定假日加班費。 ⒉平日加班費,兩造同意以30分鐘為計算單位(未滿30分者不計入),兩造差異在於「有無1小時休息時間」及按班表於 晚上時段下班者,被告於表定下班時間後先計算30分鐘休息及用餐時間,才開始算加班。被告對於員工管理,係上班打卡就禁止外出,原告無休息時間可言。被告提出勞資會議紀錄,原告否認真正。 ㈢、資遣費部分:原告先任職於被告之前身凱驛紗公司,林俊男請原告將勞工保險加保於職業工會(102年3月25日),於102年6月25日始加保於凱譯紗公司。凱驛紗公司與被告公司實質負責人都是林俊男,凱驛紗公司形式負責人為訴外人林文福,被告公司形式負責人為乙○○,其二人為夫妻。兩家公司 均透過台新銀行帳戶0000000000000000帳號(一對多的虛擬帳號,下稱系爭台新銀行帳號)給付原告薪資,應認二家公司具法人同一性,原告年資應予併計。被告辯稱原告於106 年8月中途離職超過3個月,無法併計年資云云,當時原告經林俊男同意轉為外展計時人員,被告將原告退保,嗣原告轉回原職,被告又為原告投保,恰巧遇上公司更名,始出現原告於106年8月11日退保於凱驛莎公司、106年11月15日加保 於被告之情形。原告此時期薪資,被告匯至訴外人甲○○銀行 帳戶,由甲○○交付原告。另原告負責外展業務之事前規劃, 並非現場銷售業務(工讀生、接單人員),原告無需在外展簽到簿簽名。且原告未曾於凱驛紗公司提出離職單。退步言,原告至少於106年11月10日已為被告提供勞務,未逾在凱 驛莎公司退保之106年8月11日3個月。原告年資應自102年3 月25日計算至111年3月16日(共8年11月20日);原告離職 前6個月平均工資經前案認定為91,134元,被告辯稱原告浮 報獎金,但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依此計算,資遣費為410,357元。 三、原告依勞基法、就業保險法、勞工退休金條例(下稱勞退條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見重勞訴卷二第223至224頁):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299,707元,及其中1,276,572元自民事追加聲明㈡狀送達之翌日(即112年2月5日,見勞訴卷第309頁)起,其餘自113年1月16日(即113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翌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㈡、被告應提繳106,115元至原告勞退專戶。 ㈢、被告應開立非自願離職之服務證明書予原告。 參、被告則以: 一、同意開立非自願離職之服務證明書;同意給付原告失業給付差額34,200元;被告於每年1月就特休未休工資進行結算並 給付,原告請求特休未休工資36,138元無理由;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經被告計算為206,827元,原告主張另 有出勤或非其排休之38日,皆無打卡紀錄,或為員工旅遊,或為原告參加私人法會,或原告所提Line對話紀錄未能證明真正,且原告提出之對話截圖、圖片無法證明在上班,故逾被告計算之金額均無理由;平日加班費經被告計算為223,717元,因原告將休息時間計入。被告曾舉行勞資會議,原告 為勞工代表,決議由各員工自行安排用餐、休息時間,每天有1小時休息時間。另班別為「10:00至19:00」時,因繼 續工作4小時至少應有30分鐘休息時間,加班應由19:30計 算,故原告請求平日加班費逾被告計算部分,亦無理由。 二、被告不同意給付原告資遣費: 原告於111年3月15日寄發存證信函予被告,表示依前案判決內容終止勞動契約云云,惟被告否認未如實投保及重大侮辱之事,縱有該等事由,原告終止勞動契約已逾30日除斥期間,故原告終止勞動契約無理由。嗣原告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3日,經被告通知終止勞動契約,自無庸給付原告資遣費; 退步言,原告主張自102年3月25日至111年3月16日止在職,惟凱驛紗公司、被告公司為不同法人,原告稱兩家公司給付伊之薪資均由系爭台新銀行帳號匯入,該帳號並非被告公司帳號。若原告請求資遣費有理由,年資僅為任職被告期間即106年11月15日至111年3月16日(共4年4月1日)。縱認二家公司法人同一,惟原告於106年8月11日自凱驛紗公司離職退保,於106年11月15日始至被告公司任職,依勞基法第10條 反面解釋,已離職超過3個月,不得主張年資前後併計。原 告主張此期間擔任外展計時人員云云,但此期間無原告出勤紀錄,原告提出甲○○薪資明細,此為原告自製,尚難採信, 且由被告匯款予甲○○之金額無法看出包含原告薪資。況外展 人員分為領時薪的工讀生及日薪的接單手,要在報到單簽名,原告未在報到單簽名。且106年8月至11月之排班表並無原告姓名,足認原告已離職超過3個月;原告以薪資表計算其 平均工資,但薪資表內容多筆業績獎金浮報,被告已對原告提出刑事告訴。 三、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肆、兩造不爭執事項(見重勞訴卷二第226至228頁): 一、原告受僱於被告(名義負責人為乙○○,實際負責人為林俊男 ),從事業務、會計工作,被告於110年2月28日以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為由, 終止與原告之勞動契約,原告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訴訟,本院以前案受理,被告於訟爭未定前,要求並催告原告於110年4月28日至被告提供勞務。前案判決主文略以:「⒈確認原告與被告間之僱傭關係存在。⒉被告應給付原告173,155 元本息。⒊林俊男應給付原告60,000元本息。⒋原告其餘之訴 駁回(指原告向被告請求110年4月28日以後薪資及請求林俊男給付逾60,000元部分)。」,前案被告、林俊男提起上訴未繳納裁判費,經裁定駁回其上訴,原告撤回附帶上訴,前案於111年5月27日確定(見勞專調卷第73至101頁)。 二、原告自110年3月1日以後即未至被告公司上班。 三、被告於110年3月3日將原告退保,並於110年3月4日以匯款方式給付原告資遣費59,714元。嗣因前案判決原告勝訴,原告已匯款返還上開資遣費。 四、原告於前案勞動契約終止前6個月之底薪、工作獎金、業績 獎金及被告實際匯款金額如前案判決附表所示(本院亦製作如附表四)。 五、原告106年12月至110年2月之薪資明細如原證5(見勞專調卷第113至127頁)、出勤紀錄如被證2(見勞訴卷第81至119頁)。但原告有增補原證9之出勤紀錄(見勞訴卷第193至301 頁,此部分有無理由為爭執事項)。原告勞退專戶明細資料如原證6(見勞專調卷第129至131頁)。 六、原告於111年3月15日寄發台南海佃郵局存證號碼000023存證信函予被告,表示依前案判決內容可知被告未如實投保及實際負責人林俊男對原告有重大侮辱,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 第2、6款終止勞動契約。被告於111年3月16日收受。七、原告於111年6月24日寄發台南文元郵局存證號碼000127存證信函予被告,表示將於000年0月00日下午1時至被告公司報 到復職。 八、被告於111年6月28日寄發高雄地方法院郵局存證號碼000881存證信函予原告,表示於111年3月21日已寄發存證信函主張原告曠工逾3日而終止勞動契約,原告111年7月18日復職實 有誤會。 九、被告同意給付原告失業給付34,200元。 十、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6年12月至110年2月之例假、休息日加 班費、國定假日加班費共計310,697元(見重勞訴卷二第171至175頁),被告不爭執206,827元,原告請求平日延長工時加班費508,315元(見重勞訴卷二第177至216頁),被告不 爭執223,717元。 、被告同意給予原告註記離職原因為非自願離職之離職證明書。 、凱驛紗公司於99年2月6日核准設立,林文福為登記負責人,於106年9月5日解散,公司地址在臺南市○○區○○路○段000號1 樓。被告公司於106年7月20日核准設立,乙○○為名義負責人 ,公司地址也在上址,林文福與乙○○為配偶。上開二公司所 營事業相同。 、原告之勞工保險於102年3月25日至102年6月30日加保於高雄婚禮設計服務人員職業工會,於102年6月25日至106年8月11日加保於凱驛紗公司,於106年11月15日至110年3月3日加保於被告。 、被告以原告於109年4月起將多筆業績獎金重複計算,浮報業績獎金而提出背信、詐欺等告訴,經臺南地檢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26628號為不起訴處分(見重勞訴卷二第69至77頁),被告聲請再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分署以112年 度上聲議字第2207號駁回,復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現尚由本院審理中。 伍、兩造爭執事項(見重勞訴卷二第228頁): 一、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6年12月至110年2月特休未休折算工資 金額36,138元,有無理由? 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6年12月至110年2月28日之加班費及補 提撥勞工退休金,應予准許之金額為何? 三、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有無理由,及其金額為何? 陸、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請求被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及賠償伊短少失業給付之損害34,200元,經被告同意(見重勞訴卷一第172頁), 是此部分原告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二、請求特休未休工資部分: ㈠、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6個月以上1年未滿者給予3日,1年以上2年未滿者給予7日,2年以上3年未滿者給予10日,3年 以上5年未滿者每年給予14日;勞工之特別休假,因年度終 結或契約終止而未休之日數,雇主應發給工資。勞基法第38條第1項第1至4款、第4項前段定有明文。 ㈡、原告主張伊自106年12月至109年11月,共有34日特別休假未休,分別依各該年度薪資計算其一日工資加總後,應有特休未休工資47,338元,扣除被告於110年2月給付11,200元,被告尚有36,138元未給付等語(見勞專調卷第63頁計算表)。被告對於原告各年度未休畢之特別休假天數、一日工資數額及計算結果不爭執,僅辯稱:每年1月會就特休未休工資進 行結算並給付原告等語。原告聲請傳喚之證人即被告公司前員工丁○○證稱:沒有領過特休未休工資(見重勞訴卷一第29 2頁),證人即被告公司前員工甲○○證稱:公司在年度終了 時沒有結算特休未休工資(見重勞訴卷一第314至315頁)。而被告聲請傳喚之證人即被告公司前員工己○○證稱:我都領現 金,會計統一通知大家,有空去領。原告一定會領到,因為辦公室就只有他跟會計兩個人(見重勞訴卷一第437至438頁),及證人即被告現職員工庚○○證稱:特休假休不完,公司 會以現金發放給我(見重勞訴卷一第325至326頁),及證人即現職員工丙○○證稱:特休假沒休完公司會補現金給我(見 重勞訴卷一第333頁),及證人即現職員工戊○○證稱:我特 休都換錢,是用現金給付(見重勞訴卷一第341至342頁)。顯見兩造傳喚之證人各自證稱對聲請者有利之證言,然證人丁○○、甲○○與被告有民刑事案件之糾紛(見重勞訴卷一第28 7頁、第306至307頁),證人庚○○、丙○○、戊○○則為被告公 司現職員工,與被告現存利害關係,是渠等證言既彼此對立,即難逕採一方證言作為認定。被告既不爭執原告未休畢特休日數,依法自應於年度終結發給未休之工資,此清償事實若有不明,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如原告110年2月之薪資表所示津貼明細(見勞專調卷第127頁),記載「年假*14天補11,200元」,反觀其餘年度之薪資表未顯示有給付特休未休工資,即難認被告確於各年1月有給付原告。被告除證人證 言外,未能提出如原告簽領特休未休工資之字據,復未見薪資表上已給付之記載,難認被告已給付原告請求之特休未休工資。是原告請求特休未休工資36,138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請求加班費部分: ㈠、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 間者,其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依下列標準加給:⑴延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3分之1以上 。⑵再延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 給3分之2以上;雇主使勞工於第36條所定休息日工作,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其工資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1又3分之1以上;工作2小時後再繼續工作者,按平日每小時 工資額另再加給1又3分之2以上;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 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第36條所定之例假、休息日、第37條所定之休假及第38條所定之特別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勞基法第30條第1項、第24條第1項第1、2款、第2項、第36條第1項、第37條第1項、第39條定有明文。 ㈡、106年12月至110年2月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部分: ⒈兩造爭議在於除被告提出之出勤紀錄外,原告主張尚有出勤未見於出勤紀錄,及公假、公傷病假不算入該月月休等情。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又事實有常態與變態之分,其主張常態事 實者無庸負舉證責任,反之,主張變態事實者,則須就其所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891號判 決意旨)。勞工請求之事件,雇主就其依法令應備置之出勤紀錄,有提出之義務;出勤紀錄內記載之勞工出勤時間,推定勞工於該時間內經雇主同意而執行職務,為勞動事件法第35條、第38條、勞基法第30條第5項所規定。是雇主有保存 及提出勞工任職期間出勤紀錄之義務,其既已提出出勤紀錄,僅能推定依該出勤紀錄應證之事實即兩造約定之工作時間勞工均有出勤工作,但尚難逕行推定兩造約定工作時間外,勞工亦有出勤工作。且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民事訴訟法第357條本文規定即明。是當事人提出之私文書,必先 證其真正,始有形式上之證據力,更須其內容與待證事實有關,且屬可信者,始有實質上之證據力(最高法院112年度 台上字第2272號民事判決意旨)。被告已提出出勤紀錄(見勞訴卷第81至119頁),「有打卡部分」為原告不爭執。衡 情,勞動現場多以打卡記載勞工出勤時間,原告不否認其為打卡上下班之勞工,則以原告之工作型態,在婚紗店上班為原則,於婚紗店外服勞務無法打卡應為例外。故在被告提出出勤紀錄情形下,原告主張應屬變態事實,應由其負舉證責任,且其提出之私文書,應先證明真正。就此: ①原告主張107年8月13日至16日、108年9月24日至26日、109年 8月25日至27日為員工旅遊,為被告不爭執。被告辯稱原告 參與員工旅遊,並非出勤等語。對此,原告主張員工旅遊係強制參加,被告應給付工資,並提出攝影部員工請假之證明(見重勞訴卷一第465至466頁),可見未參加員工旅遊者需向被告說明原因並請求准假,衡情應屬強制參加。則原告因強制參加員工旅遊,自屬提供勞務之型式,應認上述日期原告並非排休而屬出勤。 ②原告主張000年0月0日出席被告公司開會,應屬出勤等語,並 提出其與己○○、甲○○之Line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07 頁、重勞訴卷二第19頁)。證人己○○已到庭證稱對話紀錄之 真正,被告否認原告與甲○○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真正。就此 ,Line對話紀錄並非不能偽造,現今亦有「對話製造APP」 用以生成對話訊息,是原告未先證明證物之形式上真正,即難認內容屬實。再者,縱以內容觀之,原告傳訊給己○○表示 載甲○○去牽車,及甲○○傳107年9月3日會議紀錄給原告,尚 不能證明原告出勤之事實。 ③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外展等語,並提出其與己○○之Lin e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09頁、重勞訴卷二第20頁)。證人己○○已到庭證稱對話紀錄之真正,復證稱:我不知道是 誰傳給原告,會場接的單,很多人會傳給他,他回傳給我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439頁)。則原告是否在展場出勤工作 (楠梓家樂福)或單純轉傳現場接單手、工讀生之訊息予己○○,仍屬不明。且原告任職於婚紗界,確可能在非上班時間 處理現場同仁、客戶需求,而員工間彼此以Line討論工作,亦不乏因Line之聯繫低成本、無需即時回覆,可提供彼此聯繫之管道,成為同仁間聯繫不可或缺之一環,難認Line之對話內容已可證明原告於外展出勤工作。 ④原告主張107年10月7日、10月10日、11月17日、11月24日、1 2月21日、12月24日出勤外展等語,並提出其與訴外人婕兒- Rin、丁○○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13至215頁、第219至 221頁、重勞訴卷二第21至24頁、第27至30頁)。被告否認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真正,原告未先證明證物之形式上真正 ,難認內容屬實。況以對話紀錄中之簽到表觀之,10月7日 「小緯」、10月10日「緯」、11月17日「顏」、11月24日「顏」及12月24日原告稱右上角「成大旅展」為其字跡,但上述字跡運筆、書寫方式明顯不同,應非同一人書寫。況原告稱其於106年8月至11月間負責擔任外展規劃人員,並不會於現場簽到表上簽到,是事先規劃與安排場地等語,與證人己○○證稱:因為原告是網路部的出口,原告不管有無上班,他 要去安排人員,負責聯絡,看要進場或撤場,原告很少去外展,都是打電話、傳Line,現場會有接單的人員等語相符(見重勞訴卷一第441至442頁、第444至445頁)。則原告在主張資遣年資爭議時(詳下述),稱外展場地伊不需要簽名,然於主張未休而出勤時卻又以字跡不符之簽名為證,亦有主張矛盾之處。佐以被告提出107年11月、12月之外展班表( 見重勞訴卷一第475至477頁),於前述日期亦無原告姓名記載於上,雖被告提出之班表原告也否認其形式真正,惟兩造提出之證據皆無形式上證據力,復相互矛盾的情形下,依前述舉證責任分配之法則,原告主張於上開日期出勤工作,尚難採信。 ⑤原告主張107年12月14日至16日參加法會經被告同意給予公假 等語,並提出與丁○○、己○○之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2 5頁、重勞訴卷二第25至26頁)。被告否認Line對話紀錄之 形式真正,即難認內容屬實。況丁○○稱「靈修三天道長來電 算你公假」,則「道長」是否指公司實質負責人林俊男亦有不明,況原告參與宗教靈修活動與婚紗業務有何關聯,是原告主張伊因公出勤並請公假,尚難採憑。 ⑥原告主張108年1月24日、1月25日、1月29日、1月30日、2月1 4日因參加公司尾牙活動腳受傷,應給予公傷病假等語,並 提出與己○○、丁○○之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33至237頁 、第241頁、重勞訴卷二第31至32頁)。證人己○○證稱:原 告有跟我請假,但原告腳怎麼受傷的我不知道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451頁)。另被告否認原告與丁○○Line對話紀錄之 形式真正,即難認內容屬實。況丁○○傳送予原告之勞工保險 傷病給付申請書,其右下角非蓋被告公司印章,則原告受傷是否具有業務遂行性及業務起因性,被告是否給予公傷病假,均有不明,是原告主張上述應為公傷病假日期,不算其排休,難以採信。 ⑦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上班等語,並提出與丁○○之對話 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43頁、重勞訴卷二第33至32頁)。 被告否認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真正,即難認內容屬實。況內容亦難認原告確有出勤工作。 ⑧原告主張000年0月0日出勤外展等語,並提出其與甲○○、甲○○ 與家樂福林小姐之對話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51頁、重勞 訴卷二第34至35頁)。被告否認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真正,即難認內容屬實。況原告是否在展場工作或只是代傳現場同仁訊息,亦不明確,難認已可證明原告出勤。 ⑨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外展等語,並提出簽到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53頁、重勞訴卷二第36頁)。被告否認證物 之形式真正,原告未攜帶證物原本到院,復未能證明證物之形式上真正,難認具有形式上證據力。況其上原告之簽名亦與前述④簽到表字跡不同。且簽到表上出勤約3小時,又如何 證明原告休息日加班8小時。故此部分原告主張難認有理。 ⑩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外展等語,並提出與丁○○之對話 紀錄為證(見勞訴卷第257頁、重勞訴卷二第37至38頁)。 被告否認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真正,及Line對話紀錄並非不能偽造,即難認內容屬實。佐以被告提出108年6月之班表(見重勞訴卷一第423頁),於前述日期無原告姓名記載於上 ,雖被告提出之班表原告也否認其形式真正,惟兩造提出之證據皆無形式上證據力,復相互矛盾的情形下,依前述舉證責任分配之法則,原告主張出勤工作,尚難採信。 ⑪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等語,並以108年8月班表為證(見勞訴卷第263頁、重勞訴卷二第39頁)。被告否認證物之 形式真正,原告未攜帶證物原本到院,復未能先證明證物之形式上真正,難認具有形式上證據力。況原告若當日有上班,原告復未表示該日是外展活動,則為何原告當日到班卻未打卡,原告亦未陳述明確,難認原告主張可採。 ⑫原告主張000年0月00日出勤等語,並以其留存之班表、打卡明細表為證(見勞訴卷第285頁、重勞訴卷二第40頁)。被 告否認證物之形式真正,原告未攜帶證物原本到院,復未能證明證物之形式上真正,難認具有形式上證據力。況原告若當日有上班,原告亦未表示該日是外展活動,則為何原告當日到班卻未打卡,且註明「10:00拿單」,與證明出勤上班之證明力亦屬有間,是此部分尚難採信。 ⑬原告主張108年11月22至24日、109年12月4日至6日參加法會,獲准公差等語,未能提出證據以實其說,且難認參與宗教活動與工作有何關聯,是此部分主張為無理由。 ⒉原告以薪資表(見勞專調卷第113至127頁)記載之底薪加計津貼作為其每月工資,符合勞基法第21條第1項本文、勞動事 件法第37條之規定。另月休天數兩造同意以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為準(另五一勞工節應計入),無庸審酌原告休假是否符合「一例一休」,僅需計算原告月休日數是否足夠,此計算方式為被告不爭執。另原告主張月休若有不足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應休日數時,國定假日出勤以國定假日加班費計算(加給1日薪資),其餘以休息日計算加班費。因例假日本應 休息,且例假出勤依勞基法應予補休一日,又原告皆無補休情形,是若有原告例假出勤皆以休息日計算加班費,亦為被告同意。依上述說明,本院製作如附表一所示,認原告請求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236,654元為有理由,逾此 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 ㈢、106年12月至110年2月平日加班費部分: ⒈兩造爭議在於原告有無休息時間。出勤紀錄內記載之勞工出勤時間,推定勞工於該時間內經雇主同意而執行職務;勞工繼續工作4小時,至少應有30分鐘之休息。勞動事件法第38 條、勞基法第第35條前段定有明文。就勞工與雇主間關於工作時間之爭執,明定出勤紀錄內記載之勞工出勤時間,推定勞工於該時間內經雇主同意而執行職務;雇主如主張該時間內有休息時間或勞工係未經雇主同意而自行於該期間內執行職務等情形,不應列入工作時間計算者,亦得提出勞動契約、工作規則或其他管理資料作為反對之證據,而推翻勞動事件法第38條之推定,以合理調整勞工所負舉證責任,謀求勞工與雇主間訴訟上之實質平等。 ⒉兩造同意以被告提出之出勤紀錄計算上下班打卡時間,並以3 0分鐘為單位計算(未滿30分鐘不計入),則106年12月1日 至110年2月28日原告上下班打卡逾8小時之時數,如原告製 表所示(見重勞訴卷二第177至216頁),此時數之正確性為被告不爭執,惟辯稱有休息時間不能算加班費等語。就此,被告與勞方曾開勞資會議,討論事項第一案即表明依勞基法規定確實給予勞工休息時間,經說明一天工作以8小時為主 ,並經投票決議由各員工自行安排用餐、休息時間,有勞資會議紀錄在卷可按(見重勞訴卷一第85至88頁),且原告為參與會議之勞方代表,並有簽名。原告雖否認系爭會議紀錄之形式上真正,惟原告不否認伊之簽名及確曾開過這次勞資會議,僅是紀錄為被告拼接、竄改,復於被告提出原本時表示裝訂最後1頁有另外的裝訂孔,前3頁卻沒有,顯然前3頁 更換過云云。然證人甲○○證稱:會議紀錄是我記錄的,第一 案討論事項1,這是我記錄等語明確(見重勞訴卷一第317頁)。原告復未能證明被告究竟如何將休息時間之決議拼接、竄改,則被告即可以上述會議紀錄作為反對證據,而推翻勞動事件法第38條之推定,是應認定原告繼續工作4小時,至 少有30分鐘之休息時間。 ⒊至原告以店長己○○曾於公司Line群組通知「禁止出去買午、 晚餐,全部都用叫的」、「只要上班打卡就禁止外出」,證明公司無休息時間等情(見重勞訴卷一第185至187頁)。證人己○○證稱:公司制度有休息時間,有空檔就可以吃飯、喝 水,只是沒有辦法說固定準時5點、6點吃,有空檔就可以隨時去吃。原告提出我在群組中的訊息,是指外出要寫外出表,不然我不知道員工去哪裡,曾經所有員工都不見,後面才跟他們講要出去一定要寫外出。會發訊息「禁止大家出去買」是因為全部找不到人,一氣之下PO的,但傳完這個之後,隔天就直接寫外出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454至456頁)。衡情,婚紗店在營業時間隨時可能有消費者上門,並無門市午休,所以「輪流」休息,保持門市有人員服務,應屬合理,若員工未能協調而同時休息,可能造成門市無人服務,是原告僅擷取店長若干訊息,尚難推翻本院前述認定。另證人王湘茹固證稱:我在被告公司任職期間,沒有完整的休息時間,都要以客人為重(見重勞訴卷一第291至292頁),及證人甲○○證稱:在公司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午、晚餐只能找零 碎時間吃(見重勞訴卷一第312頁)。惟被告聲請傳喚之證 人庚○○則證稱:公司有宣導一天有1個小時可以休息,原告 是門市人員時,一天絕對有1小時休息時間(見重勞訴卷一 第322、324頁),及證人丙○○證稱:休息時間是自己調配, 要外出時寫外出本就可以了。基本上我都有看到原告在休息(見重勞訴卷一第334至336頁),及證人戊○○證稱:上班中 間有休息時間,由自己安排(見重勞訴卷一第343至344頁)。仍可見兩造傳喚之證人各自證稱對聲請者有利之證言,即難據以採信。且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即新冠疫情)在台灣約莫109年1月至112年期間爆發,在此期間鮮少結婚的 人辦婚宴,外出也要戴口罩,不乏婚紗店受疫情影響而倒閉、苦撐,殊難想像被告公司會於109年以後有門庭若市、接 單爆棚、員工無法安排1小時休息之情形。綜此,本院認被 告應符合勞基法第35條規定,原則上勞工工作4小時,有給 予至少30分鐘休息時間,但因門市營業之關係,由員工在工作時間內自行調配其休息時間。 ⒋至被告辯稱班別為「10:00至19:00」時,因繼續工作4小時 至少應有30分鐘休息時間,且員工應有合理用餐時間,加班應由19:30計算,此種情形應扣30分鐘等語。惟繼續工作4 小時有30分鐘休息時間,則早上10時上班理應於下午2時休 息至2時30分,復於2時30分上班至晚上6時30分,而休息至 晚上7時,是員工如繼續工作,應由晚上7時計算延長工時。況勞資會議決議「由各員工自行安排用餐、休息時間」,是8小時中共有30分鐘、30分鐘的休息時間由員工協調安排, 倘依被告所辯,反而變成上班8小時應給予90分鐘休息時間 才能延長工時,此與勞基法規定未盡相符,變相壓縮員工延長工時之起算時間,此部分被告所辯難認有理。 ⒌承上⒉,以被告提出之出勤紀錄計算上下班打卡時間,以30分 鐘為單位計算,並扣除1小時之休息時間,則106年12月1日 至110年2月28日延長工時之時數,如附表二所示。又原告平日每小時工資額,亦如附表二所示(其中108年9月至109年4月之月薪、每小時工資額,兩造均有計算錯誤之情形,原告表格見重勞訴卷二第177至216頁,被告表格見重勞訴卷二第85至163頁)。則以此計算原告各月份可請求之平日加班費 如附表二所示,認原告請求290,730元為有理由,逾此部分 之請求則屬無據。 ㈣、綜此,原告得請求之平日、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合計為527,384元。 四、提撥勞工退休金部分: ㈠、雇主應為適用勞退條例之勞工,按月提繳退休金,儲存於勞保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雇主每月負擔之勞工退休金提繳率,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百分之6。勞退條例第6條第1項、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依同條例第31條第1項規定 ,雇主未依該條例之規定按月提繳或足額提繳勞工退休金,致勞工受有損害者,勞工得向雇主請求損害賠償。該專戶內之本金及累積收益屬勞工所有,僅於未符合同條例第24條第1項所定請領退休金規定之前,不得領取。是雇主未依該條 例之規定,按月提繳或足額提繳勞工退休金者,將減損勞工退休金專戶之本金及累積收益,勞工之財產受有損害,自得依該條例第31條第1項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於勞工尚不得請 領退休金之情形,亦得請求雇主將未提繳或未足額提繳之金額繳納至其退休金專戶,以回復原狀(最高法院104年度台 上字第1031號判決意旨)。是雇主如有未足額提繳退休金之情形,勞工自得依上開規定,請求雇主就該退休金提繳至勞退專戶。 ㈡、依勞退條例第14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提繳之退休金,由雇主或委任單位按勞工每月工資總額,依月提繳分級表之標準,向勞保局申報。勞工每月工資如不固定者,以最近3個月工 資之平均為準。勞退條例施行細則第15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勞工保險條例所稱之月投保薪資,係指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投保薪資分級表之規定,向保險人申報之薪資;被保險人之薪資,如在當年2月至7月調整時,投保單位應於當年8月底前將調整後之月投保薪資通知保險 人;如在當年8月至次年1月調整時,應於次年2月底前通知 保險人。其調整均自通知之次月1日生效。勞工保險條例第14條第1項前段、第2項亦有明定。準此,月投保薪資仍以每 月實際受領之薪資作為申報投保勞工保險之依據。因此每年2月應以前一年11月、12月及當年1月,每年8月應以5月、6 月、7月之平均薪資申報勞保投保級距及提繳勞工退休金級 距,並自3月、9月生效。 ㈢、原告請求被告補提繳106,115元至其勞退專戶,係以實領薪資 被告提撥不足、尚有加班費未納入工資為由。就此,106年12月至110年2月,以原告薪資表每月實領薪資(底薪加計津 貼),並將每月之加班費計入工資總額,依月提繳分級表適用級距,並依上述㈡之方式計算,則原告上述任職期間,被告應提繳如附表三所示之勞工退休金124,056元至原告勞退 專戶,被告前已提繳65,288元,則尚應補提繳58,768元至其勞退專戶。是原告請求被告提繳差額58,768元至其勞退專戶,為有理由,逾此之請求則無理由。 五、原告終止勞動契約及請求資遣費部分: ㈠、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被告確有短付原告加班費及短少提撥勞工退休金之情事,經認定如前,則如不爭執事項六,原告於111年3月15日寄發存證信函予被告主張被告未如實投保,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終止勞動契約,被告於111年3月16日收受,則兩造間勞動契約於111年3月16日合法終止,自屬有據。至被告辯稱原告終止勞動契約罹於勞基法第14條第2項之除斥期間, 惟雇主有繼續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而違反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時,此一終止契約之形成權,並非一時性之權利,而係具有繼續性之權利,於雇主停止其違反勞工法令或勞動契約之行為前,勞工均有依法終止契約之形成權,故被告所辯難認可採。又原告雖以被告「未如實投保」作為終止契約之事由,然未如實投保,自會影響勞退提撥不足,其理自明。況原告原起訴請求確認兩造僱傭關係存在及繼續給付薪資,被告於111年11月2日提出原告於111年3月15日寄發之存證信函(被證一,見勞專調卷第195至197頁)辯稱原告已終止契約,且稱「因原告已終止契約,同意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見勞訴卷第75頁),致原告變更聲明改請求資遣費,不再確認兩造僱傭關係存在。未料,原告變更聲明後,被告遲至112年7月10日具狀稱「原告非法終止勞動契約不生效力」、「不得請求資遣費」(見重勞訴卷一第479至480頁)。由此觀之,原告合法終止勞動契約,已為被告自認,佐以被告同意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亦係因原告符合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3項屬勞基法第14條情事離 職,則被告訴訟行為既不符合「即時」撤銷或更正之規定,亦難認已舉證證明自認與事實不符,自不發生撤銷自認之效力,附此敘明。 ㈡、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基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第14條及第20條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23條、第24條之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發給2分之1個月之平 均工資,未滿1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基法第17條之規定。勞退條例第12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依勞基法第2條第4款規定,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 數所得之金額。查前案判決附表一即「原告於勞動契約終止前6個月之薪津數額」(即本判決附表四),平均為91,134 元,為兩造於前案所不爭執,自應以91,134元作為平均工資。被告以前案伊未委任律師、原告浮報業績獎金致薪津數額過高、已另提出刑事告訴等語置辯。惟被告不否認其依薪資表所示金額匯薪資予原告,且至言詞辯論終結,被告未提出證據證明薪資表內容有何錯誤。且其向檢察官提出告訴部分,經檢察官調查後予原告不起訴處分,難認被告有提出新訴訟資料足以推翻薪資表上工資金額及前案平均工資之判斷,是本件資遣費應以平均工資91,134元作為計算基礎。 ㈢、勞工工作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者為限,但受同一雇主調動之工作年資,及依第20條規定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之年資,應予併計;勞工工作年資自受僱當日起算。勞基法第57條、勞基法施行細則第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我國之工商事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無論以公司或獨資、合夥之商號型態存在,實質上多由事業主個人操控經營,且常為競爭、節稅等需要,同時成立業務性質相同之多數公司行號,而實質共用員工,工作地點亦相同,甚者為轉渡企業之經營危機,捨棄原企業組織,另立新公司行號援用原有員工,給與相同之工作條件,甚至仍在相同工作廠址工作,上開由相同事業主同時或前後成立之公司行號,形式上雖屬不同之企業,但經營之企業主既相同,工作廠址多數相同,且給與員工之工作條件亦大致相同,則自員工之立場以觀,難體認受僱之事業主有所不同,自社會角度檢視,亦難認相同之事業主可切割其對員工之勞動契約義務,從而計算勞工之工作年資時,對上開「同一事業」之判斷,自不可拘泥於法律上是否相同之人格僅作形式認定,而應自勞動關係之從屬情形,及工作地點、薪資約定、工作型態等勞動條件,作實質之判斷。亦即,為保障勞工之基本勞動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防止雇主以法人之法律上型態規避法規範,遂行其不法之目的,於計算勞工退休年資時,非不得將其受僱於「現雇主」法人之期間,及其受僱於與「現雇主」法人有「實體同一性」之「原雇主」法人之期間合併計算,俾符誠實及信用原則(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016號、106年度台上字第156號、107年度台上字第1057號判決意旨)。再參以勞基法第20條規定就不同事業單位之改組或轉讓,其留用勞工之工作年資,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則形式上公司名稱雖不同,然實質經營者同一者,其僱用勞工之工作年資,依舉輕明重原則,自應予以合併計算。查原告前任職於凱驛紗公司(勞工保險於102年6月25日至106年8月11日加保於凱驛紗公司),嗣任職於被告公司(勞工保險於106年11月15日 至110年3月3日加保於被告公司)。如不爭執事項所示,凱 驛紗公司於99年2月6日核准設立,林文福為登記負責人,於106年9月5日解散,公司地址在臺南市○○區○○路○段000號1樓 ,被告公司於106年7月20日核准設立,乙○○為名義負責人, 公司地址也在上址,林文福與乙○○為配偶,上開二家公司所 營事業相同。又被告前向丁○○提出返還不當得利訴訟,本院 以110年度重訴字第171號受理,被告公司法定代理人乙○○於 該案稱:我是97或98年在公司任職,我在那邊工作時就知道林俊男是老闆,他是獨資,大小事都會經過他等語,有該案言詞辯論筆錄附卷可考(見勞訴卷第305至307頁)。佐以證人丁○○證稱伊於91年間起任職於公司(見重勞訴卷一第289 頁),及證人甲○○證稱伊102年11月起任職於公司(見重勞 訴卷一第307頁),及被告公司以民事陳述意見狀內容敘及 原告、丁○○、甲○○三人多年來如何蒙騙林俊男之書狀內容( 見重勞訴卷一第267至274頁),均足以證明凱驛紗公司與被告公司均為林俊男獨資,且兩家公司具有實質同一性,故原告於凱驛紗公司之工作年資應予併計。 ㈣、至被告辯稱原告於106年8月11日自凱驛紗公司離職退保,於1 06年11月15日始至被告公司任職,依勞基法第10條反面解釋,已離職超過3個月,不得主張年資前後併計等語。然離職 退保是指投保單位於其勞工離職時填寫退保表至勞工保險局辦理退保,此僅是勞保面向,但勞工在職與否,非逕以公司是否將勞工退保為唯一認定依據,是被告僅以「退保」與「加保」間逾3個月即認原告已自凱驛莎公司離職,未必與實 際狀況相符。就此,證人丁○○證稱:106年8月至11月間,當 時原告由正職人員轉為外場人員,林俊男跟我說原告不能上正常班,變成機動性,原告去支援外場。當時原告負責外展工作,跟甲○○相互COVER,他們工作性質那時是重疊的。重 勞訴卷一第375頁是我和原告間的對話紀錄,106年10月26日原告傳收據給我,是原告去處理外展的收據,另如對話紀錄內容,我請原告106年11月10日到公司上班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288至290頁、第298頁)。及證人甲○○證稱:106年8月至 11月間,因為原告的身體狀況,林俊男調整原告職務,當時我跟他共同分擔網路行銷,包括外展跟狀況排除,我們職務內容大致相同,但那時老闆將他退保,我應該沒有退保,那時我居家辦公,我沒辦法執行時,老闆就會叫我指派原告去做,因為原告有退保,所以錢不能匯他戶頭,不然會被查。外展人員做場地勘察、安排、接洽還有狀況排除,不用簽到,工作直接對老闆。我印象原告於11月回歸正職人員,回公司上班。如重勞訴卷一第191頁的薪資表,106年8月到11月 的薪資表,是我本人的,如領了28,658元,其中15,000元是要給原告,因為那時我們都是外展人員,錢都匯給我。重勞訴卷一第377頁是我和原告的對話紀錄,照字面上看來,原 告在106年11月10日就回公司上班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309至310頁、第315至316頁、第319頁)。丁○○、甲○○固與被告 有民刑事糾紛,證言雖可能有偏袒原告之虞,惟渠等證述內容若有事跡可循、證物相佐,仍足以印證與事實相符。查原告提出甲○○106年8月至11月之薪資表(見重勞訴卷一第191 頁),雖經被告否認形式真正,惟被告既為雇主,自保有薪資清冊可供核對,若原告有偽造、變造薪資表或擅加紀錄,被告應可提出薪資清冊加以反駁,而非單純否認,且被告亦未否認匯入甲○○薪資帳戶金額之正確性,是應認卷存甲○○薪 資表為真正。則依薪資表上獎金明細欄之記載,均包含被告要給付「小緯PT-15,000元」之薪資,可認前述證人丁○○、 甲○○證稱原告與甲○○均負責外展業務,而將薪資匯入甲○○帳 戶乙情屬實,難認原告於106年8月至11月間有離職之事實。況被告不爭執原告提出伊與丁○○、甲○○Line對話紀錄之真正 ,則依106年10月26日原告與丁○○之對話,原告傳送活動攤 位使用繳費收據(見重勞訴卷一第375頁),亦堪認原告確 實受派負責外展業務。退步言,復依Line對話紀錄顯示(見重勞訴卷一第375、377頁),堪認原告至遲於106年11月10 日已回被告公司上班,亦未符合「106年8月11日自凱驛紗公司退保滿3個月」而年資無法併計之情形(差一天)。故被 告所辯尚難採信。 ㈤、至原告主張工作年資應自102年3月25日起算,因為林俊男先請原告將勞工保險加保於職業工會,伊當時已在職等語。就此,證人丁○○、甲○○均證稱渠等加保於被告公司前,曾先投 保於職業工會等語(見重勞訴卷一第296頁、第308頁),惟渠二人既與被告有民刑事糾紛之利害關係,且無其他事證相佐,即難認林俊男要求員工先投保於職業工會乙節必然為真。再以原告勞保紀錄觀之(見勞訴卷第41頁),原告前於100年9月19日曾投保於高雄婚禮設計服務人員職業工會,於101年10月31日退保,復於102年3月25日投保於同公會。衡諸 常理,凱驛莎公司應非原告第一次於婚紗業界任職,則尚難判斷其102年3月25日之投保是林俊男要求而非其先前亦有任職婚紗公司之情形,是此部分原告舉證尚有不足,自不予採信。 ㈥、準此,應認定原告自102年6月25日起任職於凱驛莎公司,至111年3月16日原告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止,勞退新制施行日起之資遣年資為8年8月20日,新制資遣基數為4+13/36{計算 式〔8+(8+20÷30)÷12)〕÷2},則原告主張依勞退條例第12條 第1項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397,445元【計算式:91,134元× (4+13/36)】,為有理由,逾此範圍,則屬無據。 柒、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995,167元(加班費527,384元+資遣費397,445元+失業給付損害34,200元+特休未休工資36 ,138元),及自民事追加聲明㈡狀送達翌日即112年2月5日起 (見勞訴卷第309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及被告應提繳58,768元至原告勞退專戶,暨被告應開立註記離職原因為非自願離職之服務證明書予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捌、本判決第1、2項係法院就勞工即原告之請求為雇主即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勞動事件法第44條第1項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條第2項規定,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 假執行。 玖、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本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為贅論,附此敘明。 拾、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11 日勞動法庭 法 官 羅郁棣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13 日勞動法庭 書記官 黃浤秝 附表一:例假、國定假日、休息日加班費(新臺幣) 年 月 月工資 休息日加班費 (1日) 國定假日加班費 (1日) 行政院公布 應休天數 實際已休天數 應計休息日加班費天數 應計國定假日加班費天數 應計休息日加班費 應計國定假日加班費 已給付金額 尚應給付加班費 106 12 28,400元 1,498元 947元 10 9 1 0 1,498元 0 0 1,498元 107 1 28,400元 1,498元 947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8 1 0 1,498元 0 0 1,498元 107 2 28,400元 1,498元 947元 13 (含5天國定假日) 10 2 1 2,996元 947元 0 3,943元 107 3 28,400元 1,498元 947元 8 4 4 0 5,992元 0 0 5,992元 107 4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2 (含2天國定假日) 6 4 2 6,452元 2,026元 0 8,478元 107 5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8 (含1天國定假日) 6 1 1 1,613元 1,013元 0 2,626元 107 6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0 (含1天國定假日) 6 4 0 6,452元 0 0 6,452元 107 7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9 5 4 0 6,452元 0 0 6,452元 107 8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8 4 4 0 6,452元 0 0 6,452元 107 9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1 (含1天國定假日) 8 2 1 3,226元 1,013元 1,600元 2,639元 107 10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8 1 0 1,613元 0 0 1,613元 107 11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8 8 0 0 0 0 0 0 107 12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0 10 0 0 0 0 0 0 108 1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8 0 1 0 1,013元 0 1,013元 108 2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3 (含5天國定假日) 9 3 1 4,839元 1,013元 1700 4,152元 108 3 30,400元 1,613元 1,013元 11 6 5 0 8,065元 0 0 8,065元 108 4 34,000元 1,804元 1,133元 10 (含2天國定假日) 3 5 2 9,020元 2,266元 0 11,286元 108 5 34,000元 1,804元 1,133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7 1 1 1,804元 1,133元 0 2,937元 108 6 34,000元 1,804元 1,133元 11 (含1天國定假日) 3 7 1 12,628元 1,133元 3,200元 10,561元 108 7 34,000元 1,804元 1,133元 8 3 5 0 9,020元 0 2,400元 6,620元 108 8 34,000元 1,804元 1,133元 9 4 5 0 9,020元 0 3,200元 5,820元 108 9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10 (含1天國定假日) 3 6 1 12,192元 1,280元 3,200元 10,272元 108 10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4 4 1 8,128元 1,280元 3,200元 6,208元 108 11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9 4 5 0 10,160元 0 3,200元 6,960元 108 12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9 5 4 0 8,128元 0 3,200元 4,928元 109 1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14 (含5天國定假日) 7 6 1 12,192元 1,280元 3,200元 10,272元 109 2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5 3 1 6,096元 1,280元 3,200元 4,176元 109 3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9 5 4 0 8,128元 0 3,200元 4,928元 109 4 38,400元 2,032元 1,280元 10 (含2天國定假日) 4 4 2 8,128元 2,560元 3,200元 7,488元 109 5 60,000元 3,175元 2,000元 11 (含1天國定假日) 4 6 1 19,050元 2,000元 5,600元 15,450元 109 6 60,000元 3,175元 2,000元 9 (含1天國定假日) 5 3 1 9,525元 2,000元 3,200元 8,325元 109 7 60,000元 3,175元 2,000元 8 7 1 0 3,175元 0 1,600元 1,575元 109 8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10 3 7 0 18,487元 0 3,200元 15,287元 109 9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7 5 2 0 5,282元 0 2,400元 2,882元 109 10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12 (含2天國定假日) 6 4 2 10,564元 3,334元 3,200元 10,698元 109 11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9 5 4 0 10,564元 0 3,200元 7,364元 109 12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8 7 1 0 2,641元 0 1,600元 1,041元 110 1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11 (含1天國定假日) 5 5 1 13,205元 1,667元 3,200元 11,672元 110 2 50,000元 2,641元 1,667元 12 (含5天國定假日) 7 4 1 10,564元 1,667元 3,200元 9,031元 總計: 236,654元 附表二:平日加班費(新臺幣)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6.12.01 107.01.01 107.02.01 107.03.01 0.5 106.12.02 107.01.02 107.02.02 107.03.02 106.12.03 107.01.03 107.02.03 107.03.03 1.5 106.12.04 107.01.04 107.02.04 107.03.04 106.12.05 2 1 107.01.05 107.02.05 107.03.05 2 0.5 106.12.06 107.01.06 0.5 107.02.06 2 1 107.03.06 2 1 106.12.07 107.01.07 107.02.07 107.03.07 0.5 106.12.08 107.01.08 1 107.02.08 107.03.08 106.12.09 107.01.09 2 1 107.02.09 107.03.09 106.12.10 107.01.10 107.02.10 1 107.03.10 1.5 106.12.11 107.01.11 107.02.11 107.03.11 2 2 106.12.12 2 1 107.01.12 107.02.12 0.5 107.03.12 106.12.13 107.01.13 107.02.13 107.03.13 2 1 106.12.14 107.01.14 107.02.14 1 107.03.14 2 106.12.15 107.01.15 107.02.15 107.03.15 0.5 106.12.16 107.01.16 2 2 107.02.16 107.03.16 106.12.17 107.01.17 1 107.02.17 107.03.17 106.12.18 107.01.18 0.5 107.02.18 107.03.18 106.12.19 2 1 107.01.19 107.02.19 107.03.19 106.12.20 107.01.20 107.02.20 107.03.20 2 1 106.12.21 107.01.21 107.02.21 1 107.03.21 106.12.22 107.01.22 107.02.22 1.5 107.03.22 106.12.23 107.01.23 2 1 107.02.23 0.5 107.03.23 106.12.24 107.01.24 107.02.24 107.03.24 106.12.25 0.5 107.01.25 107.02.25 1 107.03.25 106.12.26 107.01.26 107.02.26 0.5 107.03.26 106.12.27 107.01.27 107.02.27 2 1 107.03.27 2 1 106.12.28 107.01.28 107.02.28 107.03.28 106.12.29 1 107.01.29 107.03.29 106.12.30 0.5 107.01.30 2 1 107.03.30 106.12.31 107.01.31 107.03.31 合計 8小時 3小時 合計 11小時 5小時 合計 11小時 2小時 合計 18.5小時 6.5小時 本薪28,400元,時薪118元。加班1類:118元×1.34×8小時=1,264元。加班2類:118元×1.67×3小時=591元。1,264元+591元=1,855元。 本薪28,400元,時薪118元。加班1類:118元×1.34×11小時=1,738元。加班2類:118元×1.67×5小時=985元。1,738元+985元=2,723元。 本薪28,400元,時薪118元。加班1類:118元×1.34×11小時=1,738元。加班2類:118元×1.67×2小時=394元。1,738元+394元=2,132元。 本薪28,400元,時薪118元。加班1類:118元×1.34×18.5小時=2,923元。加班2類:118元×1.67×6.5小時=1,281元。2,923元+1,281元=4,204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7.04.01 107.05.01 0.5 107.06.01 107.07.01 107.04.02 107.05.02 107.06.02 107.07.02 1 107.04.03 2 1 107.05.03 107.06.03 107.07.03 2 1 107.04.04 107.05.04 107.06.04 2 2.5 107.07.04 107.04.05 107.05.05 107.06.05 2 1 107.07.05 107.04.06 1 107.05.06 107.06.06 0.5 107.07.06 107.04.07 107.05.07 2 1.5 107.06.07 107.07.07 107.04.08 107.05.08 2 1 107.06.08 107.07.08 107.04.09 107.05.09 107.06.09 107.07.09 107.04.10 2 4 107.05.10 107.06.10 107.07.10 2 1 107.04.11 107.05.11 107.06.11 2 0.5 107.07.11 107.04.12 107.05.12 107.06.12 2 1 107.07.12 107.04.13 107.05.13 107.06.13 107.07.13 107.04.14 0.5 107.05.14 107.06.14 107.07.14 0.5 107.04.15 107.05.15 2 1 107.06.15 107.07.15 107.04.16 107.05.16 1 107.06.16 0.5 107.07.16 107.04.17 2 2.5 107.05.17 1.5 107.06.17 107.07.17 0.5 107.04.18 107.05.18 1.5 107.06.18 107.07.18 107.04.19 107.05.19 107.06.19 2 1 107.07.19 107.04.20 107.05.20 107.06.20 107.07.20 107.04.21 107.05.21 107.06.21 107.07.21 107.04.22 107.05.22 2 1.5 107.06.22 107.07.22 107.04.23 107.05.23 107.06.23 107.07.23 107.04.24 2 3 107.05.24 107.06.24 107.07.24 2 1 107.04.25 107.05.25 107.06.25 107.07.25 0.5 107.04.26 107.05.26 107.06.26 2 1 107.07.26 107.04.27 107.05.27 107.06.27 107.07.27 107.04.28 0.5 107.05.28 107.06.28 0.5 107.07.28 0.5 107.04.29 0.5 107.05.29 2 1 107.06.29 107.07.29 1 107.04.30 107.05.30 1 107.06.30 107.07.30 0.5 107.05.31 0.5 107.07.31 合計 10.5小時 10.5小時 合計 16小時 6小時 合計 13.5小時 7小時 合計 10.5小時 3小時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0.5小時=1,785元。加班2類:127元×1.67×10.5小時=2,226元。1,785元+2,226元=4,011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6小時=2,720元。加班2類:127元×1.67×6小時=1,272元。2,720元+1,272元=3,992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3.5小時=2,295元。加班2類:127元×1.67×7小時=1,484元。2,295元+1,484元=3,779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0.5小時=1,785元。加班2類:127元×1.67×3小時=636元。1,785元+636元=2,421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7.08.01 107.09.01 107.10.01 107.11.01 107.08.02 2 2 107.09.02 107.10.02 107.11.02 107.08.03 1.5 107.09.03 107.10.03 107.11.03 107.08.04 1 107.09.04 107.10.04 107.11.04 107.08.05 1 107.09.05 107.10.05 107.11.05 107.08.06 1.5 107.09.06 107.10.06 107.11.06 107.08.07 2 1.5 107.09.07 107.10.07 2 1 107.11.07 107.08.08 1.5 107.09.08 107.10.08 107.11.08 107.08.09 107.09.09 107.10.09 107.11.09 107.08.10 107.09.10 107.10.10 2 107.11.10 107.08.11 107.09.11 107.10.11 107.11.11 107.08.12 107.09.12 107.10.12 107.11.12 107.08.13 107.09.13 107.10.13 107.11.13 107.08.14 107.09.14 107.10.14 107.11.14 107.08.15 107.09.15 107.10.15 107.11.15 107.08.16 107.09.16 107.10.16 107.11.16 107.08.17 107.09.17 107.10.17 107.11.17 2 107.08.18 107.09.18 107.10.18 107.11.18 107.08.19 107.09.19 107.10.19 107.11.19 0.5 107.08.20 107.09.20 107.10.20 107.11.20 107.08.21 2 1 107.09.21 107.10.21 107.11.21 107.08.22 107.09.22 107.10.22 107.11.22 107.08.23 107.09.23 107.10.23 107.11.23 107.08.24 107.09.24 107.10.24 107.11.24 107.08.25 107.09.25 107.10.25 107.11.25 107.08.26 107.09.26 107.10.26 107.11.26 107.08.27 107.09.27 107.10.27 107.11.27 107.08.28 2 1 107.09.28 107.10.28 107.11.28 0.5 107.08.29 1 107.09.29 107.10.29 107.11.29 107.08.30 2 2.5 107.09.30 107.10.30 107.11.30 0.5 107.08.31 107.10.31 合計 17.5小時 8小時 合計 0小時 0小時 合計 4小時 1小時 合計 3.5小時 0小時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7.5小時=2,975元。加班2類:127元×1.67×8小時=1,696元。2,975元+1,696元=4,671元。 無加班,0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4小時=680元。加班2類:127元×1.67×1小時=212元。680元+212元=892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3.5小時=595元。加班2類:127元×1.67×0小時=0元。595元+0元=595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7.12.01 108.01.01 108.02.01 108.03.01 0.5 107.12.02 108.01.02 108.02.02 108.03.02 107.12.03 108.01.03 108.02.03 108.03.03 107.12.04 108.01.04 108.02.04 108.03.04 107.12.05 108.01.05 2 1.5 108.02.05 108.03.05 2 1 107.12.06 108.01.06 108.02.06 108.03.06 107.12.07 108.01.07 108.02.07 108.03.07 0.5 107.12.08 108.01.08 1 108.02.08 108.03.08 107.12.09 108.01.09 108.02.09 108.03.09 107.12.10 108.01.10 1 108.02.10 108.03.10 107.12.11 108.01.11 108.02.11 108.03.11 2 1.5 107.12.12 108.01.12 108.02.12 108.03.12 2 1.5 107.12.13 108.01.13 108.02.13 108.03.13 0.5 107.12.14 108.01.14 0.5 108.02.14 108.03.14 107.12.15 108.01.15 2 1 108.02.15 108.03.15 107.12.16 108.01.16 108.02.16 108.03.16 107.12.17 108.01.17 0.5 108.02.17 108.03.17 107.12.18 108.01.18 0.5 108.02.18 108.03.18 1 107.12.19 108.01.19 108.02.19 108.03.19 2 1 107.12.20 108.01.20 108.02.20 108.03.20 107.12.21 108.01.21 1 108.02.21 108.03.21 107.12.22 108.01.22 108.02.22 108.03.22 0.5 107.12.23 108.01.23 108.02.23 108.03.23 107.12.24 108.01.24 108.02.24 108.03.24 107.12.25 108.01.25 108.02.25 108.03.25 107.12.26 108.01.26 1 108.02.26 108.03.26 2 1 107.12.27 108.01.27 108.02.27 108.03.27 107.12.28 108.01.28 108.02.28 108.03.28 107.12.29 108.01.29 108.03.29 107.12.30 108.01.30 108.03.30 107.12.31 108.01.31 108.03.31 合計 0小時 0小時 合計 9.5小時 2.5小時 合計 0小時 0小時 合計 13小時 6小時 無加班,0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9.5小時=1,615元。加班2類:127元×1.67×2.5小時=530元。1,615元+530元=2,145元。 無加班,0元。 本薪30,400元,時薪127元。加班1類:127元×1.34×13小時=2,210元。加班2類:127元×1.67×6小時=1,272元。2,210元+1,272元=3,482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8.04.01 108.05.01 108.06.01 2 1 108.07.01 1 108.04.02 108.05.02 108.06.02 108.07.02 2 3 108.04.03 108.05.03 108.06.03 2 2.5 108.07.03 0.5 108.04.04 0.5 108.05.04 108.06.04 2 1 108.07.04 1 108.04.05 108.05.05 108.06.05 2 1 108.07.05 108.04.06 108.05.06 108.06.06 2 4 108.07.06 1 108.04.07 108.05.07 2 2 108.06.07 2 3.5 108.07.07 108.04.08 108.05.08 1 108.06.08 1 108.07.08 108.04.09 2 1 108.05.09 108.06.09 2 0.5 108.07.09 108.04.10 108.05.10 0.5 108.06.10 0.5 108.07.10 108.04.11 108.05.11 108.06.11 108.07.11 1.5 108.04.12 108.05.12 1.5 108.06.12 1.5 108.07.12 108.04.13 108.05.13 0.5 108.06.13 108.07.13 108.04.14 108.05.14 2 1 108.06.14 1.5 108.07.14 108.04.15 108.05.15 0.5 108.06.15 2 108.07.15 1 108.04.16 2 1 108.05.16 108.06.16 2 108.07.16 108.04.17 2 108.05.17 0.5 108.06.17 2 1 108.07.17 108.04.18 108.05.18 108.06.18 108.07.18 2 0.5 108.04.19 108.05.19 1.5 108.06.19 1 108.07.19 108.04.20 108.05.20 108.06.20 2 2 108.07.20 108.04.21 108.05.21 108.06.21 108.07.21 0.5 108.04.22 2 108.05.22 0.5 108.06.22 108.07.22 2 0.5 108.04.23 2 1 108.05.23 108.06.23 0.5 108.07.23 2 0.5 108.04.24 1.5 108.05.24 108.06.24 0.5 108.07.24 108.04.25 1 108.05.25 108.06.25 108.07.25 1 108.04.26 2 0.5 108.05.26 108.06.26 1.5 108.07.26 2 2 108.04.27 1.5 108.05.27 108.06.27 0.5 108.07.27 108.04.28 1.5 108.05.28 2 1.5 108.06.28 2 1 108.07.28 108.04.29 2 2 108.05.29 108.06.29 2 108.07.29 108.04.30 2 1 108.05.30 108.06.30 108.07.30 108.05.31 1.5 108.07.31 1 合計 22小時 6.5小時 合計 14小時 4.5小時 合計 34.5小時 17.5小時 合計 18.5小時 6.5小時 本薪34.000元,時薪142元。加班1類:142元×1.34×22小時=4,180元。加班2類:142元×1.67×6.5小時=1,541元。4,180元+1,541元=5,721元。 本薪34.000元,時薪142元。加班1類:142元×1.34×14小時=2,660元。加班2類:142元×1.67×4.5小時=1,067元。2,660元+1,067元=3,727元。 本薪34.000元,時薪142元。加班1類:142元×1.34×34.5小時=6,555元。加班2類:142元×1.67×17.5小時=4,148元。6,555元+4,148元=10,703元。 本薪34.000元,時薪142元。加班1類:142元×1.34×18.5小時=3,515元。加班2類:142元×1.67×6.5小時=1,541元。3,515元+1,541元=5,056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8.08.01 2 1.5 108.09.01 108.10.01 108.11.01 2 3 108.08.02 2 2.5 108.09.02 1.5 108.10.02 108.11.02 2 108.08.03 2 108.09.03 2 1 108.10.03 2 0.5 108.11.03 1.5 108.08.04 108.09.04 108.10.04 2 108.11.04 2 0.5 108.08.05 108.09.05 0.5 108.10.05 1.5 108.11.05 108.08.06 2 3 108.09.06 108.10.06 2 108.11.06 108.08.07 108.09.07 0.5 108.10.07 0.5 108.11.07 0.5 108.08.08 0.5 108.09.08 1.5 108.10.08 108.11.08 1.5 108.08.09 108.09.09 108.10.09 2 1.5 108.11.09 0.5 108.08.10 108.09.10 0.5 108.10.10 2 108.11.10 2 1 108.08.11 108.09.11 2 108.10.11 108.11.11 1.5 108.08.12 108.09.12 108.10.12 1.5 108.11.12 108.08.13 2 1 108.09.13 108.10.13 0.5 108.11.13 1 108.08.14 1 108.09.14 1.5 108.10.14 2 2 108.11.14 1 108.08.15 108.09.15 108.10.15 108.11.15 108.08.16 108.09.16 1 108.10.16 108.11.16 108.08.17 108.09.17 2 1 108.10.17 2 1.5 108.11.17 1.5 108.08.18 108.09.18 2 2 108.10.18 2 1.5 108.11.18 2 1 108.08.19 1 108.09.19 2 1 108.10.19 108.11.19 0.5 108.08.20 2 1 108.09.20 108.10.20 2 108.11.20 1.5 108.08.21 2 1 108.09.21 108.10.21 1.5 108.11.21 108.08.22 1 108.09.22 108.10.22 108.11.22 108.08.23 108.09.23 2 1 108.10.23 2 2 108.11.23 108.08.24 108.09.24 108.10.24 108.11.24 108.08.25 1 108.09.25 108.10.25 1 108.11.25 108.08.26 0.5 108.09.26 108.10.26 2 108.11.26 1.5 108.08.27 2 1 108.09.27 1 108.10.27 2 108.11.27 1.5 108.08.28 108.09.28 1.5 108.10.28 0.5 108.11.28 1 108.08.29 108.09.29 1.5 108.10.29 108.11.29 1.5 108.08.30 2 1 108.09.30 1.5 108.10.30 108.11.30 108.08.31 1.5 108.10.31 1.5 合計 24.5小時 12小時 合計 24.5小時 6小時 合計 32.5小時 9小時 合計 26.5小時 5.5小時 本薪34.000元,時薪142元。加班1類:142元×1.34×24.5小時=4,655元。加班2類:142元×1.67×12小時=2,844元。4,655元+2,844元=7,499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24.5小時=5,243元。加班2類:160元×1.67×6小時=1,602元。5,243元+1,602元=6,845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32.5小時=6,955元。加班2類:160元×1.67×9小時=2,403元。6,955元+2,403元=9,358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26.5小時=5,671元。加班2類:160元×1.67×5.5小時=1,469元。5,671元+1,469元=7,140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8.12.01 2 1 109.01.01 0.5 109.02.01 2 109.03.01 2 108.12.02 1.5 109.01.02 2 109.02.02 2 1.5 109.03.02 2 1 108.12.03 1.5 109.01.03 2 0.5 109.02.03 2 3.5 109.03.03 108.12.04 0.5 109.01.04 2 109.02.04 1.5 109.03.04 108.12.05 2 2 109.01.05 1 109.02.05 1 109.03.05 1 108.12.06 109.01.06 2 109.02.06 1.5 109.03.06 108.12.07 109.01.07 109.02.07 109.03.07 108.12.08 1.5 109.01.08 2 3 109.02.08 2 109.03.08 0.5 108.12.09 2 0.5 109.01.09 1 109.02.09 2 109.03.09 0.5 108.12.10 109.01.10 2 1.5 109.02.10 2 1.5 109.03.10 0.5 108.12.11 2 109.01.11 2 0.5 109.02.11 1.5 109.03.11 0.5 108.12.12 0.5 109.01.12 1.5 109.02.12 109.03.12 108.12.13 109.01.13 2 2 109.02.13 0.5 109.03.13 108.12.14 0.5 109.01.14 109.02.14 1.5 109.03.14 2 108.12.15 109.01.15 1 109.02.15 1 109.03.15 1 108.12.16 109.01.16 1.5 109.02.16 0.5 109.03.16 108.12.17 109.01.17 1.5 109.02.17 1 109.03.17 108.12.18 2 1 109.01.18 1.5 109.02.18 109.03.18 2 1.5 108.12.19 109.01.19 1.5 109.02.19 109.03.19 108.12.20 2 2 109.01.20 2 1 109.02.20 0.5 109.03.20 2 108.12.21 1.5 109.01.21 0.5 109.02.21 109.03.21 2 108.12.22 2 109.01.22 2 0.5 109.02.22 0.5 109.03.22 108.12.23 1.5 109.01.23 1 109.02.23 0.5 109.03.23 108.12.24 2 1 109.01.24 109.02.24 2 1 109.03.24 0.5 108.12.25 0.5 109.01.25 109.02.25 109.03.25 2 2 108.12.26 109.01.26 109.02.26 109.03.26 108.12.27 1.5 109.01.27 109.02.27 109.03.27 0.5 108.12.28 1.5 109.01.28 109.02.28 0.5 109.03.28 1 108.12.29 2 109.01.29 1 109.02.29 109.03.29 108.12.30 2 109.01.30 2 2 109.03.30 1.5 108.12.31 109.01.31 109.03.31 合計 32.5小時 7.5小時 合計 35.5小時 11小時 合計 26小時 7.5小時 合計 21.5小時 4.5小時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32.5小時=6,955元。加班2類:160元×1.67×7.5小時=2,003元。6,955元+2,003元=8,958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35.5小時=7,597元。加班2類:160元×1.67×11小時=2,937元。7,597元+2,937元=10,534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26小時=5,564元。加班2類:160元×1.67×7.5小時=2,003元。5,564元+2,003元=7,567元。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21.5小時=4,601元。加班2類:160元×1.67×4.5小時=1,202元。4,601元+1,202元=5,803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9.04.01 2 109.05.01 1.5 109.06.01 2 1 109.07.01 1 109.04.02 1 109.05.02 1 109.06.02 2 1 109.07.02 2 0.5 109.04.03 2 2 109.05.03 1 109.06.03 2 1.5 109.07.03 1.5 109.04.04 1 109.05.04 2 2 109.06.04 2 0.5 109.07.04 2 0.5 109.04.05 109.05.05 109.06.05 2 0.5 109.07.05 109.04.06 0.5 109.05.06 0.5 109.06.06 2 109.07.06 2 0.5 109.04.07 2 1 109.05.07 109.06.07 2 0.5 109.07.07 109.04.08 1 109.05.08 1 109.06.08 0.5 109.07.08 2 1.5 109.04.09 0.5 109.05.09 1 109.06.09 109.07.09 109.04.10 1 109.05.10 109.06.10 2 0.5 109.07.10 109.04.11 0.5 109.05.11 1 109.06.11 1 109.07.11 109.04.12 109.05.12 109.06.12 1 109.07.12 2 0.5 109.04.13 2 109.05.13 109.06.13 2 109.07.13 109.04.14 1 109.05.14 1.5 109.06.14 109.07.14 109.04.15 109.05.15 109.06.15 109.07.15 2 109.04.16 2 0.5 109.05.16 2 1 109.06.16 2 1.5 109.07.16 2 0.5 109.04.17 109.05.17 2 1 109.06.17 109.07.17 109.04.18 109.05.18 2 109.06.18 109.07.18 109.04.19 0.5 109.05.19 1.5 109.06.19 2 4 109.07.19 2 0.5 109.04.20 2 1 109.05.20 1.5 109.06.20 2 0.5 109.07.20 109.04.21 109.05.21 2 109.06.21 1 109.07.21 109.04.22 109.05.22 2 109.06.22 2 1 109.07.22 2 109.04.23 109.05.23 2 1 109.06.23 109.07.23 2 0.5 109.04.24 2 4 109.05.24 1.5 109.06.24 2 1 109.07.24 1.5 109.04.25 2 109.05.25 2 2.5 109.06.25 2 1.5 109.07.25 2 109.04.26 109.05.26 109.06.26 2 0.5 109.07.26 109.04.27 2 109.05.27 109.06.27 2 0.5 109.07.27 2 0.5 109.04.28 109.05.28 0.5 109.06.28 1.5 109.07.28 109.04.29 109.05.29 2 109.06.29 2 109.07.29 1 109.04.30 2 109.05.30 109.06.30 109.07.30 109.05.31 1 109.07.31 1.5 合計 27小時 8.5小時 合計 32.5小時 7.5小時 合計 41小時 16小時 合計 30.5小時 5.5小時 本薪38,400元,時薪160元。加班1類:160元×1.34×27小時=5,778元。加班2類:160元×1.67×8.5小時=2,270元。5,778元+2,270元=8,048元。 本薪60,000元,時薪250元。加班1類:250元×1.34×32.5小時=10,888元。加班2類:250元×1.67×7.5小時=3,135元。10,888元+3,135元=14,023元。 本薪60,000元,時薪250元。加班1類:250元×1.34×41小時=13,735元。加班2類:250元×1.67×16小時=6,688元。13,735元+6,688元=20,423元。 本薪60,000元,時薪250元。加班1類:250元×1.34×30.5小時=10,218元。加班2類:250元×1.67×5.5小時=2,299元。10,218元+2,299元=12,517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9.08.01 1.5 109.09.01 109.10.01 1.5 109.11.01 2 1.5 109.08.02 1.5 109.09.02 1.5 109.10.02 2 2 109.11.02 2 1 109.08.03 2 0.5 109.09.03 1 109.10.03 2 2.5 109.11.03 109.08.04 109.09.04 2 1.5 109.10.04 2 0.5 109.11.04 109.08.05 2 109.09.05 1 109.10.05 2 1.5 109.11.05 2 0.5 109.08.06 2 109.09.06 0.5 109.10.06 109.11.06 2 3.5 109.08.07 2 2 109.09.07 2 2 109.10.07 2 109.11.07 2 0.5 109.08.08 1 109.09.08 109.10.08 1 109.11.08 0.5 109.08.09 2 109.09.09 2 1.5 109.10.09 2 2 109.11.09 2 3 109.08.10 1 109.09.10 1 109.10.10 1.5 109.11.10 109.08.11 109.09.11 2 0.5 109.10.11 2 2 109.11.11 2 0.5 109.08.12 1.5 109.09.12 1 109.10.12 2 0.5 109.11.12 2 109.08.13 109.09.13 2 0.5 109.10.13 109.11.13 2 3 109.08.14 2 1.5 109.09.14 109.10.14 2 1.5 109.11.14 1.5 109.08.15 109.09.15 1 109.10.15 109.11.15 2 109.08.16 1 109.09.16 1 109.10.16 2 2 109.11.16 2 109.08.17 1 109.09.17 1.5 109.10.17 1 109.11.17 109.08.18 1 109.09.18 109.10.18 109.11.18 1 109.08.19 109.09.19 0.5 109.10.19 2 3 109.11.19 2 109.08.20 2 0.5 109.09.20 1 109.10.20 109.11.20 2 2.5 109.08.21 2 2.5 109.09.21 2 109.10.21 109.11.21 2 1.5 109.08.22 1 109.09.22 109.10.22 2 1.5 109.11.22 1 109.08.23 2 109.09.23 2 1 109.10.23 109.11.23 2 2 109.08.24 1 109.09.24 0.5 109.10.24 2 4.5 109.11.24 109.08.25 109.09.25 2 1.5 109.10.25 2 1 109.11.25 2 0.5 109.08.26 109.09.26 1.5 109.10.26 2 2.5 109.11.26 2 109.08.27 109.09.27 0.5 109.10.27 109.11.27 2 0.5 109.08.28 2 1 109.09.28 0.5 109.10.28 2 109.11.28 2 2.5 109.08.29 2 109.09.29 109.10.29 1 109.11.29 109.08.30 1.5 109.09.30 2 0.5 109.10.30 109.11.30 2 109.08.31 1.5 109.10.31 2 1 合計 36.5小時 8小時 合計 32小時 9小時 合計 40小時 28小時 合計 44小時 23小時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36.5小時=10,184元。加班2類:208元×1.67×8小時=2,776元。10,184元+2,776元=12,960元。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32小時=8,928元。加班2類:208元×1.67×9小時=3,123元。8,928元+3,123元=12,051元。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40小時=11,160元。加班2類:208元×1.67×28小時=9,716元。11,160元+9,716元=20,876元。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44小時=12,276元。加班2類:208元×1.67×23小時=7,981元。12,276元+7,981元=20,257元。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日期 2小時以內 逾2小時 109.12.01 2 0.5 110.01.01 1.5 110.02.01 2 109.12.02 2 1 110.01.02 2 110.02.02 109.12.03 110.01.03 2 1 110.02.03 0.5 109.12.04 110.01.04 110.02.04 109.12.05 110.01.05 110.02.05 2 2 109.12.06 110.01.06 1.5 110.02.06 1 109.12.07 2 3 110.01.07 1 110.02.07 1 109.12.08 110.01.08 2 1 110.02.08 2 0.5 109.12.09 2 2 110.01.09 2 0.5 110.02.09 1.5 109.12.10 1.5 110.01.10 2 110.02.10 109.12.11 2 3 110.01.11 2 2 110.02.11 109.12.12 2 0.5 110.01.12 110.02.12 109.12.13 2 2.5 110.01.13 2 0.5 110.02.13 109.12.14 2 1.5 110.01.14 1.5 110.02.14 109.12.15 110.01.15 2 1 110.02.15 109.12.16 2 1 110.01.16 1.5 110.02.16 109.12.17 1 110.01.17 1.5 110.02.17 2 1 109.12.18 2 3 110.01.18 2 1.5 110.02.18 109.12.19 1.5 110.01.19 110.02.19 2 1.5 109.12.20 1 110.01.20 1.5 110.02.20 2 109.12.21 2 0.5 110.01.21 1 110.02.21 1.5 109.12.22 110.01.22 2 1 110.02.22 1 109.12.23 2 0.5 110.01.23 1.5 110.02.23 109.12.24 2 110.01.24 2 2 110.02.24 109.12.25 2 1 110.01.25 110.02.25 0.5 109.12.26 2 0.5 110.01.26 110.02.26 2 2.5 109.12.27 1 110.01.27 110.02.27 1 109.12.28 1 110.01.28 110.02.28 109.12.29 110.01.29 2 4 109.12.30 1.5 110.01.30 0.5 109.12.31 2 2 110.01.31 2 合計 40.5小時 22.5小時 合計 39小時 14.5小時 合計 22小時 7.5小時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40.5小時=11,300元。加班2類:208元×1.67×22.5小時=7,808元。11,300元+7,808元=19,108元。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39小時=10,881元。加班2類:208元×1.67×14.5小時=5,032元。10,881元+5,032元=15,913元。 本薪50,000元,時薪208元。加班1類:208元×1.34×22小時=6,138元。加班2類:208元×1.67×7.5小時=2,603元。6,138元+2,603元=8,741元。 106年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月 2,723元 2,415元 10,534元 15,913元 2月 2,132元 0元 7,567元 8,741元 3月 4,204元 3,482元 5,803元 4月 4,011元 5,721元 8,048元 5月 3,992元 3,727元 14,023元 6月 3,779元 10,703元 20,423元 7月 2,421元 5,056元 12,517元 8月 4,671元 7,499元 12,960元 9月 0元 6,845元 12,051元 10月 892元 9,358元 20,876元 11月 595元 7,140元 20,257元 12月 1,855元 0元 8,958元 19,108元 合計 1,855元 29,420元 70,634元 164,167元 24,654元 總計 290,730元 附表三:提撥勞工退休金(新臺幣) 年 月 月工資總額 加班費 更正後 月工資總額 3個月 平均工資 應申報 月提繳工資 應提繳金額 106 12 28,400元 3,353元 31,753元 31,800元 1,908元 107 1 28,400元 4,221元 32,621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2 28,400元 6,075元 34,475元 32,187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3 28,400元 10,196元 38,596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4 30,400元 12,489元 42,889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5 30,400元 6,618元 37,018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6 30,400元 10,231元 40,631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7 30,400元 8,873元 39,273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8 30,400元 11,123元 41,523元 38,974元 33,300元 1,998元 107 9 34,000元 2,639元 36,639元 40,100元 2,406元 107 10 30,400元 2,505元 32,905元 40,100元 2,406元 107 11 30,400元 595元 30,995元 40,100元 2,406元 107 12 32,800元 0元 32,800元 40,100元 2,406元 108 1 30,400元 3,158元 33,558元 40,100元 2,406元 108 2 32,100元 4,152元 36,252元 32,451元 40,100元 2,406元 108 3 31,900元 11,547元 43,447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4 34,000元 17,007元 51,007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5 34,000元 6,664元 40,664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6 37,200元 21,264元 58,464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7 37,400元 11,676元 49,076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8 37,200元 13,319元 50,519元 49,401元 33,300元 1,998元 108 9 41,600元 17,117元 58,717元 50,600元 3,036元 108 10 41,600元 15,566元 57,166元 50,600元 3,036元 108 11 41,600元 14,100元 55,700元 50,600元 3,036元 108 12 41,600元 13,886元 55,486元 50,600元 3,036元 109 1 41,600元 20,806元 62,406元 50,600元 3,036元 109 2 41,600元 11,743元 53,343元 57,864元 50,600元 3,036元 109 3 41,600元 10,731元 52,331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4 41,600元 15,536元 57,136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5 75,062元 29,473元 104,535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6 111,215元 28,748元 139,963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7 71,478元 14,092元 85,570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8 93,076元 28,247元 121,323元 110,023元 60,800元 3,648元 109 9 55,425元 14,933元 70,358元 110,100元 6,606元 109 10 81,246元 31,574元 112,820元 110,100元 6,606元 109 11 85,171元 27,621元 112,792元 110,100元 6,606元 109 12 110,000元 20,149元 130,149元 110,100元 6,606元 110 1 121,886元 27,585元 149,471元 110,100元 6,606元 110 2 80,308元 17,772元 98,080元 130,804元 110,100元 6,606元 備註:雇主提繳率6% 總計: 124,056元 已提繳: 65,288元 尚應提繳: 58,768元 附表四:計算資遣費之平均工資(新臺幣) 薪資月份 底薪 工作獎金 業績獎金 合計 109年8月 24,000元 5,600元 63,476元 93,076元 109年9月 24,000元 4,800元 26,625元 55,425元 109年10月 24,000元 5,600元 51,646元 81,246元 109年11月 24,000元 5,600元 55,571元 85,171元 109年12月 24,000元 4,000元 81,997元 110,000元 110年1月 24,000元 5,600元 92,286元 121,886元 平均 91,1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