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 臺南分院113年度再易字第5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臺南分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8 月 21 日
- 當事人梁惟茜、陳俊名即永記煙燻滷味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再易字第5號 再審原告 梁惟茜 再審被告 陳俊名即永記煙燻滷味 訴訟代理人 陳建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再審原告對於中華民國 113 年 4 月 18 日本院 112 年度智上易字第 1 號確定判決提起再 審之訴,本院於 113 年 7 月 3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再審原告係就本院 112 年度智上易字第 1 號民事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主張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13 款、第 497 條所規定之再 審事由,向本院提起再審之訴,依同法第 499 條第 1 項之規定,專屬本院管轄;又原確定判決係不得上訴三審之案件,該判決係於民國(下同) 113 年 4 月 18 日作成,再審原告於 113 年 5 月 6 日具狀向本院提起本件再審之訴( 見再審卷第 23 頁),顯未逾民事訴訟法第 500 條第 1 項所規定 30 日之不變期間,合先敘明。 二、再審原告主張:再審被告前以兩造於 107 年間簽立系爭加 盟契約書,由伊加盟再審被告所經營「永記煙燻滷味」之「平通店」,嗣經兩造同意提前於 109 年 12 月 26 日終止 系爭加盟契約,詎伊竟於系爭加盟契約存續期間之 000 年 0 月間,與伊配偶鄭傳吉共同開設森火煙燻滷味,且於系爭加盟契約終止後之 2 年內,仍繼續經營森火煙燻滷味並開 設扒趴鴨共 11 間店,違反系爭加盟契約第 1-1 條競業禁 止約定,以每間店加盟權利金及技術移轉費新臺幣(下同)20 萬元計算,11 間店至少有 220 萬元損失,爰依系爭加 盟契約第 11 條約定,求為命伊給付 30 萬元本息之判決,經原確定判決駁回伊所提上訴,命伊如數給付。惟伊並未於系爭加盟契約終止後兩年內從事相關行業,原確定判決竟認有此情事,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又伊係販售炸物,原確定判決竟認伊有販售滷味,其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另原確定判決漏未斟酌本件再審起訴狀所附影音檔及 113 年 5 月 27 日補提之影音檔資料,本件即有發現未經斟酌可受較有利裁判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及就足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之再審事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13 款、第 497 條規定,對原 確定判決提起本件再審之訴,聲明:原確定判決廢棄。再審被告在前訴訟程序第一審之訴駁回。前訴訟程序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及再審訴訟費用,均由再審被告負擔。 三、再審被告則以下列情詞置辯,並求為判決駁回本件再審之訴:本件再審原告所提影音資料全無拍攝時間,無法證明其於原確定判決前並未有違反競業禁止約定情事,況再審原告既得於原確定判決後改變其製程,再據以拍攝製程影音資料,本件所提影音資料自不足為有利於再審原告之判斷,本件不符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13 款、第 497 條之規定等語。 四、再審原告主張原確定判決有如前所述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 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13 款、第 497 條之再審事由,惟為再審被告所否認。經查: (一)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 款 之再審事由: 1.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 款所謂適用法規 顯有錯誤,係指確定判決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現尚有效或大法官會議之解釋顯然違反,及確定判決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判者而言(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 177 號解釋、最高法院 60 年台再字第 170 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不包括漏未斟酌證據、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失當、判決不備理由、學說上諸說併存致發生法律見解歧異等情形在內(最高法院 57 年台上字第 1091 號、63 年台上字第 880 號、90 年台再字第 27 號判決意旨參照)。再解釋意思表示,屬事實審法院之職權,事實審法院解釋意思表示,縱有不當,亦不生適用法規顯有錯誤問題(最高法院 64 年台再字第 140 號判決意旨參照)。故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1 款「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再審事由,僅以原確定判決認定事實後所為之法律上判斷,有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為限,至事實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調查證據欠周或判決不備理由,雖得於判決確定前執為上訴之理由,究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別,當事人不得據之提起再審之訴。 2.再審原告雖主張:伊並未有違反系爭加盟契約第1-1條 競業禁止約款之行為,原確定判決竟誤認伊於兩造間系爭加盟契約終止後之2年內,經營森火煙燻滷味並開設 扒趴鴨共11間店,違反系爭加盟契約第1-1條競業禁止 約款,因認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 款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情事云云。惟查,原確定判決認定再審原告係與其夫鄭傳吉共同經營森火煙燻滷味並開設扒趴鴨共11間店,於兩造間系爭加盟契約終止後之2年 內,繼續從事或經營販賣滷味等商品之相關業務,與再審被告加盟店之顧客群應屬大致相同,互為競爭對手,可能掠奪再審被告既有交易市場之商業利益,就再審被告日後推廣加盟之發展性顯有相當影響等情,已詳述其認定之依據,有該判決之記載可稽(見原確定判決第6 至8頁)。再審原告此部分之主張,僅係就前程序事實 審法院認定事實、取捨證據之職權行使加以指摘,依上說明,尚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要件有間。再審原告據此主張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適 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再審事由,要無可採。 (二)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2 款 之再審事由: 1.次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判決理 由與主文顯有矛盾,係指判決依據當事人主張之事實,認定其請求或對造抗辯為有理由或無理由,而於主文為相反之諭示,且其矛盾為顯然者而言(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再字第 21 號、113 年度台再字第 2 號、113 年度台再字第 10 號判決意旨參照)。 2.查原確定判決於理由項下,係認定再審原告於系爭加盟契約終止契約日起 2 年內,與其夫鄭傳吉共同經營森 火煙燻滷味、扒趴鴨共 11 間店,販售與再審被告相同類似之商品,違反兩造所訂立系爭加盟契約第 1-1 條 之競業禁止約款,再審被告得依該約款請求再審原告賠償 30 萬元本息(見原確定判決第 6 至 9 頁),因認該案第一審法院判命再審原告應給付再審被告 30 萬元本息,並無不合,再審原告之上訴為無理由,而於主文諭示駁回再審原告此部分之上訴。依上說明,並無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之情形。再審原告主張原確定判決誤認伊有販售滷味,致使其主文諭知上訴駁回,而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2 款之再審事由云云, 難認可採。 (三)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3 款之再審事由: 1.再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3 款所謂發現未經斟酌或得使用該證物者,係指前訴訟程序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已存在之證物,因當事人不知有此證物,或雖知之而未能使用,致未經斟酌,現始知之或現始能使用者而言。倘當事人於前訴訟程序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已知之而不為主張,或非屬知有此而不能使用,自不得據為提起再審之訴之理由(最高法院 85 年度台上字第 314 號、98 年度台上字第 1258 號、101 年度台上字第 1063 號判決意旨參照)。且發現未經斟酌或得使用之證據為理由者,除當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者外,尚須以該證物如經斟酌,當事人可受較有利益之裁判為要件,如該證物縱加斟酌,仍不能認為當事人可受較有利之裁判者,即難認再審之訴為有理由(最高法院 81 年度台上字第 2727 號判決意旨參照)。 2.本件再審原告雖提出如本院卷第 29 頁所示影片截圖、113 年 5 月 27 日當庭所提製程影片光碟及製程相片 ,主張上開證物係屬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3 款所規定之證物云云。惟查,再審原告自承該等影 片或製程相片係伊配偶於 113 年年初所拍攝(見本院 卷第 126 頁),可知該等證物既係再審原告配偶所拍 攝,衡情,應無「再審原告不知有此證物,或雖知之而未能使用,致未經斟酌,現始知之或現始能使用」之情,依上說明,已難認與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13 款規定之要件相符。更何況該等影片或製程相片既 係再審原告之配偶於本件涉訟期間所自行拍攝,其所拍攝之情節是否與真實相符,亦非無疑,則該證物縱加斟酌,是否足認再審原告可受較有利之裁判,非無疑義,亦難認與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3 款規定之要件相符。再審原告據此主張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 13 款之再審事由云云,亦無足採。 (四)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之再審事由: 1.又按依民事訴訟法第 466 條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 事件,除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規定外,其經第二審確 定之判決,如就足以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者,亦得提起再審之訴,固為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前 段所明定。惟該條所謂「就足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係指足以影響於判決基礎之重要證物,於前訴訟程序業已提出,然未經確定判決加以斟酌,或不予調查或未為判斷,且該項證物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之基礎者而言。是本此規定提起再審之訴者,以原確定判決未斟酌再審原告於前訴訟程序所提出之證物為要件,倘再審原告未於前訴訟程序提出該證物,或原確定判決已斟酌該證物,或原確定判決曾於理由中說明其為不必要之證據,或該證物縱經斟酌亦不足影響原確定判決基礎,均與本條規定之要件不符。 2.再審原告雖提出如本院卷第 29 頁所示影片截圖、113 年 5 月 27 日當庭所提製程影片光碟及製程相片,主 張上開證物係屬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前段所規定之證 物云云。惟查,再審原告自承上開證物於原確定判決前程序中,從未提出於法院(見本院卷第 62 頁、第 126頁),則再審原告既未於前訴訟程序中提出該等證物,原確定判決本即無從斟酌上開證物,自無「漏未斟酌」上開證物之情,依上說明,再審原告據此提出再審,核與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規定之要件不符。更何況該等 影片或製程相片縱加斟酌,是否足認再審原告可受較有利之裁判,顯無疑義,已如前述,亦難認與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規定之要件相符。再審原告據此主張原確定 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 497 條之再審事由云云,仍非可 採。 五、綜上所述,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496 條第 1 項第1 款、第 2 款、第 13 款、第 497 條之再審事由,再審原告據此提起本件再審之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對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詳為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 78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1 日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金龍 法 官 孫玉文 法 官 劉秀君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