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0年度訴字第56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偽造文書等
- 案件類型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00 年 12 月 2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0年度訴字第56號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璦琦 選任辯護人 蔡調彰律師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99年度偵字第598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王璦琦行使偽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不法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處有期徒刑拾月,減為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不法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不法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王璦琦於民國94年間,同時為日本貞松公司(SADAMATSU COMPANY LIMITED ,下稱貞松公司)及臺灣莎意股份有限公司(為日本莎意公司在臺灣之子公司,下稱莎意公司)之員工,奉日本莎意公司董事長蛭田博美指示,並經貞松公司社長貞松隆弥同意,於同年9 月15日,以新臺幣(下同)500 萬元之出資額設立維璦國際有限公司(址設臺北市○○區○○路161 號9 樓,下稱維璦公司),彼時為維璦公司唯一股東且擔任董事職務,協助臺灣莎意公司進行清算,嗣王璦琦於同年12月12日,將維璦公司450 萬元之出資額轉讓登記予貞松公司,此時維璦公司有股東2 人(王璦琦、貞松公司2 人),貞松公司擔任董事,王璦琦擔任董事長乙職。詎王璦琦明知有限公司變更章程,應得全體股東之同意,維璦公司之章程於同年12月12日王璦琦轉讓股權與貞松公司時,內容如附表所示(即94年11月2 日修訂章程版本),僅有章程文件,並無電腦檔案,竟未經全體股東同意,於97年3 月間在維璦公司上址,指示不知情之員工吳思盈,將上揭章程第5 至8 條、第10條內容偽造修改(詳細偽造修改內容如附表所示),並製成電子檔案,後於98年2 月19日,在維璦公司上址,與不知情之員工林盈楹,向日商三井住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分行(下稱住友銀行)申請開立維璦公司第0000000 號存款帳戶時,於申請開戶文件中檢附上揭偽造章程而行使之,足以生損害於維璦公司及住友銀行判斷、評估存款客戶公司內部經營情形之正確性。 二、王璦琦於94年12月12日轉讓維璦公司450 萬元出資額予貞松公司後,擔任董事長乙職,係受維璦公司全體股東委託處理事務之人,明知其與維璦公司間,就擔任董事長之報酬應依其與維璦公司間年俸契約書約定,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利益,未依年俸契約書約定,分別於96年、97年、98年年初,指示不知情之會計,以支領前一年度(即95年、96年、97年)年終獎金名義,於96年2 月15日支領95年度年終獎金65萬8,000 元;97年2 月5 日支領96年度年終獎金8 萬9,300 元;98年1 月23日支領97年度年終獎金9 萬5,000 元,以此違背其任務,致生損害於維璦公司之財產。 三、案經維璦公司、貞松公司訴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部分: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另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4 條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第159 條第1 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同法第159 條之5 規定甚明。本案據以認定被告王璦琦犯罪事實之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被告、辯護人均同意具有證據能力(見本院卷一第100 頁);本院審酌該等言詞或書面陳述作成之情況認為適當,無不宜作為證據之情事,依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5 規定,均具備證據能力,得作為證據。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王璦琦固供認於上揭時間擔任維璦公司董事長,於事實一之時、地,指示員工吳思盈修改章程文件如附表所示,製成電子檔案,並與林盈楹持修改章程,向住友銀行申請開立維璦公司存款帳戶而行使;於事實二之時間,以95至97年度年終獎金名義,支領上揭款項等節,惟矢口否認有何行使偽造私文書、背信犯行,辯稱:我指示吳思盈將章程紙本改為電子檔,是為了更新公司最新資料,至於公司發放年終獎金部分,多年來都是我依據公司經營整體情況,決定發放金額,不需要貞松公司同意云云。辯護人則辯稱略以:被告所偽造之公司章程,並非公司法第98條所規定需全體股東簽名或蓋章之章程,不生任何法律效果,無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而該等修改內容僅為建議修正,縱令誤送建議修正之章程予住友銀行,亦不影響存款帳戶約定,無損害維璦公司、住友銀行;而被告與維璦公司間之年俸契約書並未明文排除被告領取年終獎金,被告身兼負責人、總經理及公司唯一擁有GIA 寶石鑑定師資格之專業經理,自得與公司員工依循公司往例、內部規則領取年終獎金,況被告所支領之年終獎金,於歷年財務報表中明確列載,告訴人貞松公司早已知情,並無任何違背職務及不法利益之背信行為。又告訴人貞松公司於98年6 月初,要求被告轉讓被告於維璦公司僅存之50萬元出資,告訴人貞松公司本應依照與被告間議定之出資轉讓契約、顧問契約書支付退職金、功勞金、顧問費,告訴人維璦公司現今無預警惡意解僱被告,拒未履約,所為告訴自屬無據云云。然查: ㈠、行使偽造私文書部分: ⒈被告於97年3 月間,在維璦公司上址,指示不知情之員工吳思盈,修改公司章程(即94年11月2 日修正版本)第5 至8 條、第10條內容如附表所示,並製作偽造章程電子檔案,後於98年2 月19日,在維璦公司上址,與不知情之員工林盈楹,持該偽造章程列印文件向住友銀行申請開立維璦公司存款帳戶而行使等事實,除據被告供認不諱(見本院卷一第63頁、第99頁背面至100 頁、本院卷二第9 至10頁),核與證人吳思盈於本院審理時證述、證人林盈楹於偵查中證述互核一致(見本院卷二第3 至5 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8年度他字第6239號卷〈下稱他卷〉第226 至227 頁),並有維璦公司登記案卷中維璦公司94年9 月6 日訂立之公司章程、94年11月2 日修正公司章程(見該案卷第2 頁背面至5 頁、32至33頁)、住友銀行99年1 月14日(99)三井住友字第002 號函文暨檢附維璦公司申請開立存款帳戶資料影本各1 份存卷可佐(見他卷第190 至221 頁)。檢察官雖認被告係變造章程行為,然按刑法上變造文書,係指不變更原有文書之本質,僅就原已完成之文書之內容,無改作之權,有所變更更改而言,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95 號、43年台上字第337 號判例意旨可資參考,而刑法第210 條之偽造私文書罪,以無制作權人而捏造他人名義制作該文書為構成要件,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7491號判決意旨亦可參照。查本案被告係提供業已註記應修改內容之章程紙本,指示證人吳思盈據之製作電子檔案,嗣再將電子檔案列印偽造章程文書,持向住友銀行申請開戶使用等節,為被告自承、證人吳思盈結證在卷明確(見本院卷二第3 至6 、9 至10頁),被告既非變更原有章程文書紙本內容,自與上開判例所示之變造行為有別,而應屬無製作權人捏造他人名義製作內容不實之文書之偽造行為。 ⒉被告雖辯稱偽造章程係為了更新資料云云,惟細酌被告所偽造之章程內容,除第5 條係就公司股東住所為修改外,餘第6 至8 條、第10條部分,係規範公司董事轉讓股權、公司股東表決權、選任董事長、經理人部分,第7 條之偽造內容,甚且變革公司股東表決權決議方式,將原有「出資1,000 元一表決權」,變更為「不問出資多寡均有一表決權」,影響公司決策甚鉅,顯與被告辯稱之更新資料無涉,此部分辯詞,顯無可信。 ⒊辯護人另辯稱:被告所偽造之章程,不生任何法律效果,且僅為建議修正,縱令誤送予住友銀行,亦不影響存款帳戶約定,無損害維璦公司、住友銀行云云。惟查: ⑴按文書者,定著文字於有體物上,而表明其思想,可以供證據之用者也;所謂供證據之用者,指該文書所有體裁,足以證明權利義務或事實而言,不問作成之時,有無供證據之用之意思也;而行使偽造文書,指以偽文書充真文書之用而言,刑法第15章偽造文書印文罪之立法理由可資參照。又刑法處罰偽造文書罪之主旨,乃以之保護文書之實質的真正;雖然尚以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為犯罪構成要件之一,亦祇以有損害之虞為已足。所稱足生損害云者,又指他人事實上有因此一偽造或變造文書之結果受損害之虞而言;至於此項文書在法律上是否有效,則所不問,最高法院26年度上字第2731號判例、83年度台上字第1039號判決意旨分別足資參考。觀以被告所持向住友銀行申請開戶之偽造章程(見他卷第208至該頁背面,即同卷第127至128頁),外觀為「維璦公司章程」,內文係就章程內容 細項條列,表彰並規範該公司股東決策方式、各該職位董事、經理人、會計之權利義務,況被告持以此向住友銀行申請開戶使用,向對方表彰據以充作真正文書而使用之意思,自屬私文書至明。縱令該文書係被告所偽造,未經全體股東同意而訂立,不具章程之法律上效力,然並不影響被告所為已該當行使偽造私文書構成要件,辯護人辯稱該章程僅為建議修正,不生任何法律效果云云,應非可採。⑵次按刑法第216 條所謂行使偽造之文書,乃依文書之用法,以之充為真正文書而加以使用之意,故祇須行為人就所偽造文書之內容向他方有所主張,即足成立,並不以他方已受其矇騙為必要,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754 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又刑法上偽造文書罪之成立,以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為特別要件,所謂足生損害,固不以實已發生損害為必要,然亦必須有足以生損害之虞者,始足當之,最高法院49年台非字第18號判例、89年臺上字第2278號判決意旨可供參考。查被告所偽造之章程內容,顯與真正章程規範有別,其中股東之決策方式由「出資1,000 元一表決權」,更改為「不問出資多寡均有一表決權」,倘依真正章程規範,貞松公司於94年12月12日受讓被告450 萬元出資額後,享有之表決權數量顯較被告為多,而依被告之偽造章程內容,出資450 萬元之貞松公司與出資50萬元之被告,均僅享有一表決權,股東決議之實際操作情形將生重大歧異,影響維璦公司經營決策方式甚鉅,亦對交易對象之住友銀行判斷、評估維璦公司內部經營情形之正確性,確有足以生損害之虞。 ⑶至住友銀行於100 年5 月12日(100 )三井住友字第036 號函文函覆「㈡、敝行於受理一般法人客戶之開戶申請時,係踐履確認客戶身分程序徵提其公司章程以為開戶第二身分證件,是以,敝行於收受客戶所提供之印有與其變更章程相同之公司印章及代表公司負責人印章之公司章程影本後,俟核章相符即予收執,本案維璦公司之處理程序亦同。承前所述,本案於申辦當時,維璦公司所提供之文件,亦旨在符合確認客戶身分程序,故就其所提供之不同版本章程,對敝行同意其申辦存款帳戶之認定或同意程序並未有具體影響。㈢、又維璦公司於98年2 月18日在敝行完成開戶程序,復於98年7 月27日辦理帳戶負責人資料變更,自敝行收文至覆文日止,尚難查察具體不利影響或損害,倘之後發現任何對敝行之不利影響及損害,將另行陳報鈞院。」等文句,有函文1 份存卷可查(見本院卷一第114 至115 頁),雖提及被告所提出之偽造章程,對於住友銀行迄今尚無具體損害,然就是否有「足生損害之虞」部分,隻字未提,故無從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而揆以上揭判例、判決意旨及前開說明,被告持偽造章程向住友銀行以行使,對維璦公司、住友銀行均有足生損害之虞,可堪認定。 ⒋綜上,被告行使偽造公司章程,足以生損害於維璦公司、住友銀行之行使偽造私文書部分犯行,事證明確,可資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㈡、背信部分: ⒈被告於95至97年間,時任維璦公司董事長,係受維璦公司公司委任,為公司處理事務之人,要無疑義。被告分別於96年2 月15日、97年2 月5 日、98年1 月23日支領95至97年度名義之年終獎金65萬8,000 元、8 萬9,300 元、9 萬5,000 元等節,為被告供認不諱(見本院卷二第10至11頁),並有維璦公司95年度年終獎金表、員工薪資列印報表、上海商業銀行儲蓄銀行世貿分行100 年9 月21日上世貿字第1000000174號函覆被告薪資帳戶明細各1 份存卷可查(見他卷第131至134頁、本院卷一第184至198之1頁)。 ⒉被告與維璦公司間,就可得支領之薪資報酬,係依照雙方年俸契約書約定(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5983號卷〈下稱偵卷〉第88至89頁),契約期間為3 年,被告可得請領之年俸有基本契約(年薪資)、特別契約之分,基本契約(年薪資)為第1 年220 萬元;第2 年240 萬元;第3 年240 萬元,特別契約則需視維璦公司於個別年度之年經常利益(即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後之營業淨利)達到6, 416,667元、8,000,000 元、72,000,000元情形下,始依特別契約內容請領獎勵給付,然維璦公司於95至97年間之營業淨利分別為-4,146,692元、-632,086元、-6,128,969元,有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100 年9 月27日財北國稅資字第1000259062號函文檢附維璦公司95至97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資料1 份在卷可憑(見本院卷一第200 至206 頁),該等年度既均為營業虧損,被告自無可能依照前揭契約所定特別契約部分請求獎勵給付。 ⒊至被告、辯護人辯稱年終獎金之領取,係本於公司往例、內部規則云云,然該「往例、內部規則」之存在,為告訴人貞松公司即維璦公司另一股東所否認,被告、辯護人就「往例、內部規則」內容究指為何?始終無法提出文書證據以資佐證(見本院卷一第282 頁背面至283 頁、本院卷二第10至11頁),是難認維璦公司確有此「往例、內部規則」存在,此部分辯解,亦難採信。 ⒋辯護人又辯稱:被告係本於身兼負責人、總經理及公司唯一擁有GIA 寶石鑑定師資格之專業經理,以員工身分請領年終獎金云云。然按公司法第235 條(股利之分派)、第267 條(發行新股與認股程序)規定所稱之「員工」,乃指非基於股東地位為公司服務者,如經理人;至基於股東地位而為公司服務者,即非此所稱之「員工」,如董事、監察人。董監事、經理人既乃分別基於「股東」或非基於「股東」地位而為公司服務,其與公司間之法律關係,自因其所立之地位而異,經理人之為此所稱之「員工」,應與是否由董事兼任無關,如董事兼任經理人,而公司章程盈餘分派之規定列有董事酬勞者,可各並受董事酬勞、員工紅立之分派及參與員工新股之認購,倘董事長依照公司法第29條第2 項(今為公司法第29條第1 項)程序經董事決議委任為經理人者,其以經理人之身分,尚非不可受員工紅利分派,經濟部(81)經商字第201725號函示內容意旨可資參照。經查,維璦公司除被告、貞松公司股東2 人,被告為董事長,貞松公司為董事外,並未依公司法第29條第1 項第2 款規定設置經理人職務,有維璦公司案卷1 份在卷可查,辯護人空言辯稱被告身兼維璦公司負責人、總經理或專業經理等職位云云,實屬無稽。而本案被告既身為董事長,且係本於股東地位為公司服務,自非屬「員工」,以此請領年終獎金,於法無據。至辯護人另稱:被告所支領之年終獎金,業於歷年財務報表中明確列載,告訴人貞松公司早已知情,告訴人貞松公司所為告訴,係為豁免給付被告退職金、功勞金、顧問費云云,然查,被告委由會計師製作維璦公司歷年之財務報表,並未就被告所支領「年終獎金」科目及金額明確列載,有會計師查核報告書1 份在卷可參(見偵卷第113 至144 頁),告訴人貞松公司自無從知情,亦難認告訴人貞松公司有默示同意、嗣後承認行為,至被告與告訴人貞松公司、維璦公司間之退職金、功勞金、顧問費糾紛,係被告於98年6 月間同意退出維璦公司經營後與維璦公司間所衍生之退職爭議,均核與本案被告於96至98年間支領95至97年度名義年終獎金之犯罪事實無涉,無從遽認告訴人貞松公司、維璦公司所為指訴有何偏頗情形,辯護人該部分辯詞,俱非有據,洵無可採。 ⒌從而,被告時任維璦公司董事長乙職,為維璦公司處理事務,明知自身董事長之報酬應依年俸契約書約定,竟未依上揭約定,分別於前述時間,擅以支領95至97年度年終獎金名義支領上開款項,致維璦公司受有財產上損害,此部分背信犯行事證明確,亦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部分: ㈠、核被告所為,足以生損害於他人,並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係分別犯刑法第216 條、第210 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及第342 條第1 項背信罪。 ㈡、被告利用不知情之員工吳思盈偽造章程,以遂其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並利用不知情之會計支領年終獎金,以遂其背信犯行,均為間接正犯。 ㈢、被告偽造私文書後復持以行使,其偽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為行使偽造私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檢察官雖認被告係行使變造私文書,然本案被告所為,應犯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已悉如前述,併予敘明。 ㈣、被告所為行使偽造私文書罪、3 次之背信罪間,共計4 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檢察官雖認被告3 次支領年終獎金行為,為接續行為應論以一罪,然此3 次支領年終獎金犯行,並非於密切接近時間所為,時間分別間隔幾近1 年,顯為獨立之3 行為,可明確區分,自應論以數罪,分論併罰,檢察官認為接續犯,容有誤會。至檢察官另以補充理由書補充起訴犯罪事實,認附表中「王璦琦於98年6 月初持向告訴人貞松公司員工行使之偽造維璦公司章程」部分,與被告持向住友銀行行使之偽造章程部分,2 行為屬接續犯,前揭事實亦為起訴效力所及。然查,被告於98年6 月初持向告訴人貞松公司員工行使之偽造維璦公司章程內容(即告訴狀中告證4 號,見他卷第11至12頁),顯與本案起訴書犯罪事實一,被告持以向住友銀行行使之偽造維璦公司章程內容(即告訴狀中告證7 號,見他卷第127 至128 頁),有明顯歧異(詳細內容如附表所示),並非同一文書,而被告持以行使之時間、對象、行使之原因,亦均不相同,且非於密切接近時間、地點所為,被害法益相異,應為獨立之2 次行使偽造私文書行為,無從論以接續犯,自非本案起訴效力所及,本院無從審究,應由檢察官另行偵查,併此陳明。 ㈤、爰審酌被告時任維璦公司董事長,因與另一董事即告訴人貞松公司間經營糾紛,偽造不實章程持向住友銀行申請開戶而行使,足以生損害於維璦公司、住友銀行,另意圖為自己不法利益,利用自身董事長職位,以年終獎金名義3 次支領上揭款項,致生維璦公司財產上利益損害,所為實屬不該,且犯罪後否認犯行,迄未返還支領金額,亦未與告訴人維璦公司、貞松公司達成和解,犯罪後態度不佳,暨其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智識程度,及各次支領款項數額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行使偽造私文書、第2 、3 次背信罪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㈥、又被告第1 次支領年終獎金之背信行為之犯罪時間為96年2 月15日,係在96年4 月24日之前,合於中華民國96年罪犯減刑條例第2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爰依同條例第2 條第1 項第3 款之規定,減其刑期二分之一,並依刑法第41條第1 項前段、中華民國96年罪犯減刑條例第9 條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並與上揭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其後2 次背信罪部分,定應執行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99 條第1 項前段,刑法第216 條、第210 條、第342 條第1 項、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8 項、第51條第5 款,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第2 項前段,中華民國96年罪犯減刑條例第2 條第1 項第3 款、第7 條、第9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23 日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桂英 法 官 黃志中 法 官 湯千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游雅鈞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23 日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210 條至第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42條 (背信罪) 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或其他利益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1 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 │ │維璦公司94年11月2日 │王璦琦於98年2月19日持 │王璦琦於98年6月初持向 │ │ │修訂之公司章程 │向日商三井住友銀行行使│告訴人貞松公司員工行使│ │ │(真正) │之偽造維璦公司章程(即│之偽造維璦公司章程(即│ │ │ │告證7 號,見他卷第127 │告證4 號,見他卷第11至│ │ │ │至128頁) │12頁) │ ├───┼──────────┼───────────┼───────────┤ │ │本公司資本總額定為新│本公司資本總額定為新 │本公司資本總額定為新臺│ │第5條 │臺幣伍佰萬元正,全額│臺幣伍佰萬元正,全額繳│幣伍佰萬元正,全額繳足│ │ │繳足。各股東姓名、出│足。各股東姓名、出資額│。各股東姓名、出資額及│ │ │資額及住所如下: │及住所如下: │住所如下: │ │ │日商SADAMATSU COMPAN│日商SADAMATSU COMPANY │日商SADAMATSU COMPANY │ │ │Y LIMITED 住所「日本│LIMITED住所「日本國東 │LIMITED 住所「日本國東│ │ │國長崎縣大村市本町45│京都目黑區中目黑2-6-20│京都目黑區中目黑2-6-20│ │ │8 番地9 」 │-2F」 │-2F 」 │ │ │王璦琦之住所「臺南市│王璦琦住所「臺北市信義│王璦琦住所「臺南市自由│ │ │自由路2 段125 巷52號│區○○○路○ 段238 號5 │路2 段125 巷52號」 │ │ │」 │樓之5 」 │ │ │ │ │ │ │ │ │ │ │ │ │ │ │ │ │ ├───┼──────────┼───────────┼───────────┤ │第6條 │本公司董事非得其他全│本公司股東非得其他全體│本公司股東非得其他全體│ │ │體股東之同意,不執行│股東過半數之同意,董事│股東過半數之同意,董事│ │ │業務之股東非得其他全│非得全體股東之同意,不│非得全體股東之同意,不│ │ │體股東過半數之同意,│得以其出資之全部或一部│得以其出資之全部或一部│ │ │不得以其出資之全部或│轉讓與他人。 │轉讓與他人。 │ │ │一部轉讓與他人。 │前項轉讓不同意之股東有│前項轉讓不同意之股東有│ │ │ │優先受償權。 │優先受償權。 │ ├───┼──────────┼───────────┼───────────┤ │第7條 │本公司股東每出資新臺│本公司股東不問出資多寡│本公司股東不問出資多寡│ │ │幣壹仟元有一表決權 │均有一表決權。本公司重│均有一表決權。本公司重│ │ │ │要事項除公司法另有規定│要事項除公司法另有規定│ │ │ │外,應經全體股東同意行│外,應經全體股東同意行│ │ │ │之。 │之。 │ ├───┼──────────┼───────────┼───────────┤ │第8條 │本公司置董事2 人,並│本公司置董事2 人,推定│本公司置董事2 人,推定│ │ │由股東互推一人為董事│一人為董事長,對外代表│一人為董事長,對外代表│ │ │長,對外代表公司。 │公司。 │公司。 │ ├───┼──────────┼───────────┼───────────┤ │第10條│本公司得設經理人,其│本公司得設經理若干人,│本公司得設經理若干人,│ │ │委任、解任及報酬依照│在授權範圍內,有為公司│在授權範圍內,有為公司│ │ │公司法第29條規定辦理│管理事務及簽名之權。經│管理事務及簽名之權。經│ │ │。 │理人之委任、解任及報酬│理人之委任、解任及報酬│ │ │ │依照公司法第29條規定辦│依照公司法第29條規定辦│ │ │ │理。 │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