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8年度附民字第326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違反商標法附帶民訴
- 案件類型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02 年 12 月 24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98年度附民字第326號 原 告 微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瑞妍 訴訟代理人 洪堯欽律師 劉健右律師 被 告 楊家倫 許月蓮 上列被告等因本院98年度易字第1938號違反商標法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之法定代理人廖鎮漢於訴訟進行中離職,其職務由黃瑞妍接任,有臺北市政府民國101年12月20日函及所附股份有 限公司變更登記表可稽,並經黃瑞妍於102年11月4日具狀聲明承受訴訟,合於民事訴訟法第176條之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起訴之主張及聲明均詳如附件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三、被告等則否認有侵害原告商標權,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按審理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3條案件(即包括刑法第253 條至第255 條、第317 條、第318 條之罪或違反商標法、著作權法或公平交易法第35條第1 項關於第20條第1 項及第36條關於第19條第5 款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應以判決駁回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7條第1 項前段亦定有明文。 五、查本件被告等被訴違反商標權法之刑事案件,業經本院以98年度易字第1938號判決諭知無罪在案,是應依前揭規定,自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且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因本訴駁回而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至原告雖尚主張若本院認刑事訴訟有應公訴不受理之判決者,另聲請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該管民事庭云云,惟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7條第1項前段立法理 由已載明:「參考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第503條第1項之規定,爰於第1項規定法院認為附帶民事訴訟不合法,或 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又第1項既已特別規定於上開情形應駁回原告之訴, 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關於該項前段情形,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法院民事庭之規定,即不在準用之列,併此敘明。」準此,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3條刑事案件經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其附帶民事訴訟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並無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適用,原告聲請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民事庭,即非有據,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應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7條第1項前段,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2 月 24 日刑事第八庭 法 官 王鐵雄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游曉婷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2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