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922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聲請再審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3 年 07 月 15 日
- 當事人永晉股份有限公司、郭亦堅、展元貿易有限公司、朱振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922號 再審聲請人 永晉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亦堅 再審相對人 展元貿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振焜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再審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916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訴訟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再審聲請意旨略以:再審為原訴訟之再開或續行,對裁定聲請再審,亦係再開所由之聲請或聲明程序,兩造及法院在前訴訟所為之捨棄、認諾、責問、自認均不失其效力,伊聲請再審百次,法院有百種理由駁回,就是無民事訴訟法第279 條及219條,絕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依經驗法則是非法理 由。因性騷擾案而被解除法官之第一人陳鴻斌法官見相對人自認記載:「機器載來給我看又載回去了」等語,有筆錄可證。陳鴻斌見已穿幫竟未行使闡明權而反下令閉庭,伊以非洲法官也不致如此低劣而聲請再審,竟被3名女法官7天內駁回。臺南市稅務局表明33年來從未收受最高行政法院裁定書,推定33年來相對人也未收到裁定書。本院113年度聲再字 第916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係揣摩上意恐拆穿西 洋鏡之推諉之詞。就本件而言,司法院釋字177號解釋確定 判決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判者,屬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範圍,應許人民提再審之訴,以貫徹憲法保障人民權利之本質等語為由聲請再審。 二、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 第501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須表明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 由之證據,此為必須具備之合法程式。而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原確定裁定有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各款或第497條所列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如未合 法表明原確定裁定有何法定再審原因,即為無再審之事由,其再審聲請即屬不合法,毋庸命其補正,得逕以裁定駁回之(最高法院70年台再字第35號判決、64年台聲字第76號裁定參照)。且當事人聲請再審,雖聲明係對某件裁定為再審,但審查其再審訴狀理由,實為指摘原確定裁判或前次之再審裁判如何違法,而對該聲明不服再審之裁定,則毫未指明有如何法定再審理由;此種情形,亦可認為未合法表明再審理由,逕以其再審聲請為不合法駁回之(最高法院69年度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㈠參照)。又按再審聲請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507條準用第502條第1項規定甚明 。是聲請再審應就原確定裁定具備再審理由,法院始得再開或續行前訴訟程序,依序回溯歷次確定裁判是否合法、有無再審理由,及就本案有無理由為審判,非因聲請再審,即再開或續行前訴訟程序,依前開說明,仍應先審究再審之聲請是否已具體表明再審理由。本件觀諸再審聲請意旨,仍係對前訴訟程序之本院81年度簡上字第536號確定判決及前次之 再審裁判如何違法情節為指摘,而未就原確定裁定表明有如何法定再審理由,依上說明,難認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再遍觀聲請人通篇聲請再審狀,僅空言泛稱原確定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然就原確定裁定究有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具體情事並未指明,顯難認再審聲請人已表明有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之再審事由。 三、從而,再審聲請人既未具體表明原確定裁定有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其聲請 再審顯未具備再審合法要件,與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定要件有違,為不合法,應予裁定駁回之。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5 日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姜悌文 法 官 賴錦華 法 官 蔡政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5 日書記官 王緯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