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簡易庭110年度北小字第4358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北簡易庭
- 裁判日期110 年 11 月 22 日
- 當事人梁崇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北小字第4358號 原 告 梁崇民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綺心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428條規定,第244條第1項第2款所定事項,原告於起訴時得僅表明請求 之原因事實(依同法第436條之23規定,小額程序準用之) ,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之;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第2項亦分別定有明文。且 上揭規定於小額訴訟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同 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以張綺心為被告,請求被告賠償其損害,經本院於民國110年11月8日裁定命其於收受送達後7日內補正 本件之原因事實,具體敘明被告行為符合民法損害賠償之要件事實,原告雖於110年11月12日提出民事補正狀,陳稱: 被告明知林奇郁、吳志光違法執法,卻認證吳志光從輔大到教育部參與多個委員會,誤導全國教育法規,危害國家法益及個人法益,被告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應為告發而未告發,且編列不可閱卷加以隱瞞,被告違失使原告枉失輔大、臺師大教職,應予賠償慰撫金10萬元等語,惟原告對於被告行為之時間點、被告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而不予告發之具體內容、被告之行為係侵害原告何種權利,及被告之行為與原告之權利受侵害間之因果關係等,均尚未具體敘明,是尚難謂原告前揭書狀即已補正本件之原因事實,揆諸前揭規定,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22 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22 日書記官 林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