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字第1166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撤銷股東會決議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裁判日期101 年 03 月 13 日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99年度上字第1166號上 訴 人 藥華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青柳 訴訟代理人 王嘉寧律師 黃秀禎律師 黃福雄律師 洪郁棻律師 參 加 人 陳本源 張添 上 列 二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福雄律師 洪郁棻律師 被 上訴人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 法定代理人 尹啟銘 被 上訴人 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林聖忠 上 列 二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葉建廷律師 韓世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股東會決議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99年6 月18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01年2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起見,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1項 定有明文。該規定所稱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係指第三人在私法或公法上之法律關係或權利義務,將因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受敗訴判決有致其直接或間接影響之不利益,倘該當事人獲勝訴判決,即可免受不利益之情形而言,且不問其敗訴判決之內容為主文之諭示或理由之判斷,祇需其有致該第三人受不利益之影響者,均應認其有輔助參加訴訟之利益而涵攝在內,以避免裁判歧異及紛爭擴大或顯在化(最高法院94年度臺抗字第1183號、97年度臺抗字第414號、99年度 臺抗字第191號裁定意旨參照)。本件被上訴人係主張上訴 人公司第4屆監察人陳本源於民國98年11月26日召開之98年 度股東臨時會(下稱系爭股東臨時會),有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重大違法情事,起訴請求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之決議,陳本源則稱其召開系爭股東臨時會係為上訴人公司之利益且有必要;另張添稱其係上訴人公司之第4屆董事,其已數度 對第4屆董事會之決議事項表示異議,恐本件判斷將其論為 失職董事,致日後有遭股東追究法律責任之虞。查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應否撤銷,前提為監察人陳本源之召集程序是否為違法;而張添為上訴人公司之第4屆董事會成員,董事會 之決議內容是否妥適法,應否對股東負責,有無侵害第三人之權益,可能涉及張添應否與上訴人公司負連帶責任,是以陳本源及張添與上訴人公司存在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渠二人陳明為輔助上訴人公司而聲請參加訴訟(本院卷㈠第111-112、115-116頁),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次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分別定有明文。被上訴人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下稱國發基金會)之法定代理人原為劉憶如,已於101年3月1日 變更為尹啟銘,有行政院101年3月1日院臺人字第1010124879號函所附國發基金會委員改派名冊可憑(本院卷㈡第26-27頁),並於101年3月9日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本院卷㈡第23 頁),核無不合,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公司為非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為1億2,089萬8,534股。被上訴人國發基金會及耀 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下稱耀管會)均係上訴人公司之股東,長期持有上訴人公司股票,各持有上訴人公司股權2,182萬8,296股、1,000萬股,分別占上訴人公司已發 行股份總數18.06%、8.27%。上訴人公司於98年6月30日召開股東常會,改選第4屆董監事,任期自98年6月30日起至101 年6月29日止。所有董事於當選後,即致力於上訴人公司之 經營,正常召開董事會並執行職務。詎上訴人公司第4屆監 察人即參加人陳本源違反公司法第171條及第220條規定,明知上訴人公司董事會無不為或不能召集股東會之情事,亦無召開之必要,竟未知會董事會,亦未記載召集原因,逕行寄發開會通知予股東,定於98年11月26日在臺北市○區街3號F棟13樓召開上訴人公司系爭股東臨時會,提前改選董監事。被上訴人國發基金會乃指派訴外人林金標、呂立彥代表與會,被上訴人耀管會則指派訴外人趙劍梅、黃綺儷、楊鈺曌代表與會。林金標於系爭股東臨時會甫開始,即就系爭股東臨時會之召集程序違反法定程序乙情提出口頭及書面異議,要求載明於議事錄,然系爭股東臨時會主席未予置理,無視兩造間投資協議書第4條上訴人公司應置董事5至9人之約定, 且未於召集事由中明列將縮減董監事席次等情,率以臨時動議方式,將上訴人公司董監事席次由「5董3監」變更為「3 董1監」,再改選董監事,影響少數股東權益甚鉅,復使上 訴人公司須依公司法第199條第1項及第199條之1等規定,對無正當理由遭提前解任之董監事負賠償責任,而受有不利益。又系爭股東臨時會召開時,部分股東係出具委託書委託他人出席,依公司法第177條第3項規定,股東應於開會5日前 將委託書送達公司,然上訴人公司於系爭股東臨時會召開前5日,並未收到股東之委託書,系爭股東臨時會委託代理人 參與決議者,應屬違法。爰依公司法第189條規定,以系爭 股東臨時會有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重大違法情事,聲明求為判決:上訴人於98年11月26日召開之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應予撤銷。 二、上訴人則以:依現行公司法第220條規定,監察人祇須基於 為公司利益之必要情形召集股東會,即屬合法,非於董事會不為或不能召集股東會時,始能補充召集,此由該法文立法理由、最高法院95年度第14次民事庭會議決議不再援用該院77年臺上字第2160號判例即可得知。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 當選後即訟爭不斷,董事會運作成效不彰,嚴重影響公司營運,包括:㈠第4屆第1次董事會遲至98年8月12日始順利召 開並完成董事長選舉,延誤上訴人公司變更登記及相關財務作業二月餘,致延宕發放員工薪資、應付廠商款項,及就同一現金增資案之新股發行日等細節事項召開兩次董事會。㈡李連滋以耀管會法人代表身分當選上訴人公司董事長後,決策模式不佳,僅依其個人及少數股東意志執行職務,動輒在媒體刊登大幅聲明,未依公司法第204條規定召集董事會, 98年9月24日董事會議程原排定討論任用稽核經理「廖淑英 」案,竟在開會當日上午由律師團以電子郵件通知該人事案更換為健喬信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喬信元公司)之現任稽核主管「張淑貞」,原稽核經理人選廖淑英則轉任董事長特助兼董事會秘書,將與上訴人公司具有競爭關係之健喬信元公司稽核經理張淑貞借調至上訴人公司任職並為其加薪,目的為取得上訴人公司之營業機密資料,削減上訴人公司之競爭優勢,嚴重損及上訴人公司競爭力,影響全體股東之權利至鉅。上訴人公司與奧地利孤兒藥商AOP公司簽 署P1101歐洲孤兒藥授權合約,可在短期內取得高達200萬歐元授權金,日後亦可取得AOP公司銷售產品盈餘12%至16%之 授權金,李連滋明知董事會已同意授權由林國鐘代表簽約,竟於簽約後質疑由林國鐘代表簽約之正當性與效力,雖於98年9月9日即已簽准上訴人公司將所研發新藥P1001委託加拿 大臨床試驗機構Anaphann公司進行臨床試驗簽約之簽呈,並將該議案提交98年9月24日董事會討論,卻遲至98年10月28 日始在經營團隊督促下完成簽約,致該國際臨床試驗迄98年11月間方正式獲得雙方許可而開始執行,造成上訴人公司之商譽、信用、形象受損。㈢第4屆董事即訴外人林智暉為上 訴人公司第3屆董事長,於擔任董事期間,罔顧競業禁止之 職場倫理,兼任與上訴人公司同類業務之訴外人健喬信元公司及訴外人因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因華公司)之董事長,其兼任期間,上訴人公司研發與規劃之新產品(如美容保健Q10產品及抗癌新藥Gemcitabine等產品)甫上市未幾,健喬信元公司及因華公司亦接踵而推出同類產品,經股東於上訴人公司98年6月30日召開股東常會提出質疑。林智暉拒 絕揭露競業資訊致股東欠缺判斷是否應通過該解除競業禁止之議案以保障其投資權益之重要依憑,復以「鼓掌方式」強行通過解除競業之議案,嚴重背離股份有限公司資合本質及股東會多數決設計之精神,對上訴人公司利益及股東權益有重大影響。㈣系爭股東臨時會開會通知書第1項既載明會議 主要內容為「董事及監察人全面改選」,即已符合公司法第175條第5項規定,至有無關於席次變更之記載,則非所問;且選任「3董1監」,亦與上訴人公司章程第13條之規定相符。㈤依公司法第189條、第189條之1等規定,及第189條之1 之立法意旨,股東會之召集程序或決議方法縱有違反法令或章程之情形,法院仍應嚴格審查,在非屬重大且對決議無影響時,為保護多數股東之權益,仍不許撤銷該股東會決議。上訴人公司監察人陳本源於發現上訴人公司經營運作之困難後,召集系爭股東臨時會,並無違法或不當之處,縱有違法或不當之處,亦因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係經高達96.9%之股 東出席行使股東權及表決權所作成,顯見為上訴人公司最高意思機關之股東會對陳本源之召集行為係採取支持立場,且於決議內容不生影響。被上訴人訴請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 三、參加人亦以:陳本源係上訴人公司第4屆監察人,於98年11 月26日召開系爭股東臨時會,於法有據且有其必要性;張添係上訴人公司之第4屆董事,其已迭次對第4屆董事會之決議事項表示異議,恐本件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應否撤銷之判斷,將張添論為失職董事,致日後有遭股東追究法律責任之虞。被上訴人主張系爭股東臨時會有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重大違法情事,起訴請求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之決議,自有不當等語。 四、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除補稱:㈠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會諸多違法亂紀之舉,使向來看 好上訴人公司前景發展並積極參與增資計畫之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鼎公司)、健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亞公司)及懷特生技新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懷特公司)等向追求穩健投資之法人股東對上訴人公司斷失信心,遂於第4屆董事改選後紛紛撤資出脫全數持股;㈡系爭股東 臨時會決議若經法院判決撤銷,則自系爭股東臨時會後上訴人公司所進行之各項業務即失所附麗,上訴人公司營運及對外交易行為均將懸於不安狀態,尤以上訴人公司已進行有關肝炎新藥開發影響甚鉅,所生損害恐難回復,實非上訴人公司與醫療業界之福。被上訴人提起本件撤銷訴訟,是否確有權利保護之必要及系爭股東會決議撤銷與維持間之利弊權衡,不思即明等語。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五、兩造不爭執之事實: ㈠上訴人為非公開發行公司,資本總額為20億100萬元,實收 資本額為12億898萬5,340元,已發行股份總數為1億2,089萬8,534股。被上訴人國發基金會及耀管會係上訴人公司之股 東,長期持有上訴人公司股票,目前各持有上訴人公司股權2,182萬8,296股、1,000萬股,分別佔上訴人公司已發行股 份總數18.06%及8.27%。 ㈡上訴人於98年6月30日召開系爭股東常會,改選第4屆董監事,選任被上訴人耀管會法人代表即訴外人李連滋為董事長、訴外人健喬信元公司法人代表即訴外人林智暉、訴外人陳朝和、參加人張添、被上訴人國發基金會法人代表即訴外人黃昭蓮為董事;參加人陳本源、被上訴人國發基金會法人代表即訴外人詹方冠、訴外人懷特生技新藥股份有限公司為監察人,任期自98年6月30日起至101年6月29日止。 ㈢上訴人第4屆之董事會召開會議,監察人陳本源未請求董事 會召開股東臨時會。 ㈣上訴人公司監察人陳本源於98年11月26日召集系爭股東臨時會。 ㈤上訴人公司監察人陳本源召集之系爭股東臨時會出席股東達總股數之96.9%。 ㈥被上訴人所指派之代表於系爭股東臨時會會議甫開始,當場就系爭股東臨時會之召集程序違反公司法所定股東會召集程序乙事,提出口頭及書面異議,並要求載明議事錄。 ㈦系爭股東臨時會臨時由股東提議之方式,將上訴人公司原「5董3監」之席次,表決變更改選為「3董1監」。再將董事全面改選為訴外人詹青柳、被上訴人耀管會(嗣指派李連滋為代表)、訴外人閎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嗣指派陳朝和為代表),監察人改選為陳本源。此外,並無討論或表決其他內容,上開新選任董監事已辦理公司董監事登記完成。 ㈧上訴人公司與被上訴人之投資協議第4條約定上訴人公司董 事人數應為5至9人。 ㈨陳本源所發召集通知引用公司法第177條第3項本文,並載明「若委託代理人出席時,請填具第6聯委託書並加蓋印鑑或 簽名後,於開會5日前全聯折疊送達本公司(臺北市○○區 ○區街3號F棟13樓)」;且系爭股東臨時會部分股東係委託他人代理出席。 ㈩兩造就上訴人所提出系爭股東臨時會出席簽到卡及委託書之形式真正,不爭執。 六、兩造爭執之事項: ㈠上訴人公司監察人陳本源依公司法第220條規定召集系爭股 東臨時會及其召集程序,是否合法? ㈡被上訴人主張依公司法第189條規定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決 議,是否有理由? 七、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監察人除董事會不為召集或不能召集股東會外,得為公司利益,於必要時,召集股東會,公司法第220條定有明文。 是公司法於90年修正後,其規定監察人召集股東會之前提要件,係以為公司利益而有必要為前提,而非以董事會不能或不為召集股東會為前提。此觀該條修法理由:「一、依最高法院77年臺上字第2160號判例,原條文所謂『必要時』,應以『不能召開股東會,或應召集而不為召集股東會,基於公司利害關係有召集股東會必要之情形,始為相當。』爰予配合修正。二、除董事會不為或不能召集情形下,為積極發揮監察人功能,宜參考德國股份法之立法例,由監察人認定於『為公司利益,而有必要』之情形,亦得召集之。」自明。是公司法第220條賦予監察人股東會召集權之要件為「為公 司利益而有必要」,而與「董事會不為或不能召集股東會」為「為公司利益而有必要」同為得召集股東會之例示情形之ㄧ。公司法有關監察人召集股東會之事由,不侷限於董事會不能召開或應召集而不為召集股東會之時,僅需於「為公司利益而有必要時」,即可單獨召集股東會,以積極發揮監察人之功能。惟監察人召集公司股東會,仍須符合為公司利益,且必要之情形為要件。至所謂必要,即須符合比例原則,否則監察人僅為細故即召集公司股東會,而不循其他公司內部規程,或公司法之相關規範行事,將使公司及董事疲於應對股東會之召集,影響公司正常之營運。換言之,何謂「為公司利益,而有必要」,應採目的限縮,亦即監察人固有其監督之權,惟否應該召開股東臨時會,除法條列舉董事應召開而不召開之情形外,端視監察人可否透過正常程序,在董監事會議或股東會發聲表達意見,本於監督人之角色,針對公司不合宜之事項予以指證,或可透過之正常程序,在不影響公司之利益情況下,解決其發現之問題。反之,扣任意以「為公司利益」為由,隨意行使召開股東臨時會之權,恐流於個人一己之私,諒非公司法修定之立法原意。上訴人所抗辯監察人係公司股東多數決所選任以監督制衡董事濫權違法情事之必備機關,衡諸修法著重於積極發揮監察人監督權之意旨,監察人當具有實質認定召集股東臨時會必要性之裁量權限云云,仍須以符合比例原則為前提。 ㈡上訴人抗辯其監察人陳本源有召開系爭股東臨時會之事由,包括:⑴第4屆董事於98年6月30日選舉產生後,第1次董事 會之召開不順利,頻頻流會,延至96年8月12日始順利召開 ,完成董事長之選舉,並遲至96年8月28日始確定議事錄內 容,延誤上訴人公司變更登記及後續相關財務作業達二月餘,致員工薪資無法準時發放;⑵李連滋之決策模式不佳、僅依其個人及少數股東意志執行職務、動輒在媒體刊登大幅聲明、未依公司法第204條規定召集董事會、無故延誤上訴人 公司與委外臨床試驗機構之簽約時程、恣意聘任員工,造成上訴人公司之商譽、信用、形象受損。且於獲悉陳本源召集系爭股東臨時會後,違反公司治理原則,經任何董事會決議即擅自於媒體刊登大幅廣告,寄發信函予股東指摘陳本源召集系爭股東臨時會不合法要求股東毋庸出席等情。查上開各情均係就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長李連滋個人處理公司行政 事務及主持董事會能力之質疑,然處理行政事務之方式,個人風格及處事態度各異,或係授權公司員工,祇須經公司高階主管簽准即表贊同,或須徵詢相關意見後始為准駁之決定,尚難僅以李連滋處理事務較遲緩,或不認同其他公司主管或董事之意見,即認其有不法或能力不足以勝任董事長乙職。況董事會為合議組織,倘李連滋無法勝任董事長職務,非不得依公司法之相關規定,由董事會改選董事長,若造成公司之損害,亦得依公司法之規定向李連滋請求損害賠償,或訴請法院解任李連滋之董事職務。上開人事案須提經董事會同意,如董事會亦認同該人事案,自難僅以監察人不認同,即認李連滋有何不法。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董事會之趣旨,在使全體董事經參與董事會會議,互換意見,詳加討論後,決定公司業務執行之方針。是如董事長之決策與執行程序未違背董事會之決議,且符合公司章程之相關規定,即便執行方法有爭議,難謂董事長所為據未符合公司之利益,此時如監察人召開股東臨時會,係針對董事長個人處理公司行政事務及主持董事會能力所質疑,即非所謂有召開之必要性。上訴人上開所舉各由,均無召集股東臨時會之必要。 ㈢上訴人又抗辯⑴上訴人公司自98年6月30日股東常會後,即 迭有股東質疑該次股東會決議之合法性,陸續提出撤銷股東會決議之訴或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甚而有股東發函予上訴人公司及李連滋,指摘受詐欺而為增資付款,亦有股東提出假處分聲請,禁止該屆董事行使職權並聲請選任臨時管理人,均見第4屆董事未獲得股東信任,迭遭股東質疑,嚴 重影響上訴人公司之正常運作;⑵林智暉於擔任上訴人公司董事期間,入主與上訴人公司具有競爭關係且相同產品之因華公司,有競業事實而損及上訴人公司及股東權益;⑶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會第5次會議(98年9月1日)以及第6次會 議(98年9月8日)所討論關於發行新股764萬8,534股一案,乃同一件現金增資案,卻因新股發行基準日等細節,而召開兩次董事會,議事效力不彰,嚴重損及上訴人公司之競爭力等情。惟查,各別股東提起之訴訟,尚未經法院認定上訴人公司確有不法前,僅為個別股東之認知,不影響該上訴人公司及董事會之運作,而董事會議事效率不彰,或有檢討改進之空間,惟其原因不可一概而論,或為議題有爭議,或係參考資料不足,或須參考法律意見,且該第4屆董事甫經選任 ,董事會之運作尚處於磨合期,董事間彼此信任關係尚未建立,就議題之設定討論或議事錄之確認,須較謹慎,致會議冗長或確認議事錄較為延誤,尚難僅以甫產生之第4屆董事 ,短時間召集多次董事會,即推認該第4屆董事會之議事即 有議事效率不彰,且未來亦將如此而影響公司之營運。而依卷內資料,亦無法認定董事林智暉有無違反競業禁止之規定。至上訴人所指林智暉違反競業禁止之規定,並舉證人即上訴人公司股東兼行政副總黃正谷之證述為證(本院卷㈠第199頁背面-200頁),查其原為第3屆董事會之事,與召開系爭臨時股東會改選第5屆董監事無涉,況縱林智暉確有違反競 業禁止之規定,亦非不得依公司法第199條及第200條規定,由股東會決議解任,或由少數股東訴請法院裁判解任,或依公司法第209條規定,向違反董事請求給付違反競業禁止之 所得。上訴人上開所舉之事由,亦無召開股東會之必要。 ㈣上訴人另抗辯因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會違法亂紀之舉,致 中鼎公司、健亞公司及懷特公司等釋股云云,尚乏證據證明上開各公司釋股之原因與上訴人公司第4屆董事會之作為有 關,此部分上訴人之抗辯亦難採信。 ㈤準此,上訴人公司第4屆之監察人陳本源所召集之系爭股東 臨時會,並無召集之必要,其所召集之系爭股東臨時會,尚與公司法第220條所規定召集股東會之要件未合。其無召集 股東臨時會之必要而召集,其違反召集程序之事,難謂非重大。至系爭股東臨時會出席人數雖達96.9%,惟出席者並非 均係認同陳本源召集之系爭股東臨時會,此觀被上訴人所占上訴人公司股權達18.06%及8.27%,其等雖認系爭股東臨時 會之召集違法,惟為保障其權益,亦準時出席等情自明。難以系爭股東臨時會出席人數達96.9%,即認股東均認同此一 股東臨時會之召集,進而推論上開召集程序之違法即非重大。又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應否撤銷,乃就其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有無重大違法情事以為斷,至上訴人公司是否因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而受有損害,則非所問。上訴人抗辯法院應依公司法第189條之1規定,駁回被上訴人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決議之訴云云,即無可採。 八、綜上所述,上訴人公司前監察人陳本源於98年11月26日在臺北市○區街3號F棟13樓召開之系爭股東臨時會,其召集程序,既違反公司法第220條之規定,而此召集程序之違反係屬 重大,對決議顯有影響,則被上訴人訴請撤銷系爭股東臨時會之決議,即屬有據,應予准許。從而,原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審酌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十、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3 月 13 日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金村 法 官 周祖民 法 官 王麗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 書或第2項(詳附註)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 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3 月 13 日書記官 余姿慧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第2項): 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