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法院-懲戒法庭年度鑑字第 13686 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違法
- 案件類型公懲
- 審判法院懲戒法院-懲戒法庭
- 裁判日期105 年 02 月 19 日
- 當事人吳元培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書 105 年度鑑字第 13686 號被付懲戒人 吳元培 上列被付懲戒人因違法案件經法務部送請審議本會議決如下 主 文 吳元培申誡。 事 實 甲、法務部移送意旨: 一、違法之事實: (一)被付懲戒人吳元培於 88 年 8 月 31 日任公職前即擔任統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統嘉公司)董事,該公司從事土地、建築相關業務,因主客觀因素,業務未達到預期的目標,爰於 90 年 6 月申請停業至今。 (二)被付懲戒人遲至 104 年 5 月 11 日經服務機關告知上開違失情事後,於同年月 14 日完成解任登記。 (三)被付懲戒人身為公務人員,於任公職時,未立即辭去統嘉公司董事,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但投資於非屬其服務機關監督之農、工、礦、交通或新聞出版事業,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兩合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或非執行業務之有限公司股東,而其所有股份總額未超過其投資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十者,不在此限。」之規定,案經本部 104 年 12 月 25 日人事甄審及考績委員會第 36 次會議決議,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2 條、第 19 條之規定移付懲戒,但不先行停職。 二、證據(均影本在卷): (一)法務部矯正署 104 年 12 月 18 日法矯署人字第 10401842300 號函及 104 年 12 月 14 日 104 年度第 22 次考績委員會會議紀錄節錄本各 1 份。 (二)法務部矯正署雲林第二監獄 104 年 11 月 9 日 104 年度第 5 次考績委員會會議紀錄。 (三)董事解任登記核准函、未支領薪資及參與公司事務證明書、停業登記准予備查函各 1 份。 乙、被付懲戒人申辯意旨: 一、申辯事項: (一)統嘉公司成立於 83 年,當初本人服務於私人醫院,係基於友情相挺的立意而贊助資金,實際上完全沒有參與公司運作,亦從未過問,也未曾領過任何薪水或報酬。日後本人轉任公職,亦無人告知有此規定。本人自任職後,經常會被提醒專業證照不可外租的規定,本人亦克盡職守未曾踰越。直到機關人事室通知才曉得有此情事,本人立刻連繫當初邀約的董事長夫人(董事長已往生)了解情況,請她立即處理此問題,故她即刻到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辦理解除職務。 (二)經查統嘉公司 83 年成立後,由於主客觀的因素,業於 90 年 6 月申請停業迄今,除因更換負責人及 99 年處理部分資產而短暫復業外,逾 14 年均處於停業中並無營業事實。 (三)兼職的定義,係指有報酬的受益行為,惟該事件本人並未受益,且本人從未參與實際經營或支領報酬之實質上兼職行為,並且當服務機關通知後,立即辦理該職務解任。 二、證據(均影本在卷): (一)統嘉公司證明書。 (二)被付懲戒人 88 年至 103 年之綜合所得稅核定通知書或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三)經濟部 104 年 5 月 14 日經授中字第 10435056540 號函。 (四)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嘉義縣分局 105 年 1 月 12 日南區國稅嘉縣銷售字第 1051240199 號函。 理 由 一、被付懲戒人吳元培係法務部矯正署雲林第二監獄科長,於 88 年 8 月 31 日開始擔任公務員前,即擔任統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統嘉公司)董事,惟於擔任公務員後,並未辭卸該董事職務。統嘉公司自 90 年 6 月起,曾多次申請停業,分別為:(1)90 年 6 月 11 日至 91 年 6 月 10 日(2)91 年 7 月 1 日至 92 年 6 月 30 日( 3)92 年 7 月 2 日至 94 年 6 月 30 日(4)95 年 5月 27 日至 98 年 5 月 26 日(5)98 年 9 月 25 日至99 年 9 月 24 日,惟於其間之 99 年 5 月 5 日申請復業(6)99 年 8 月 31 日至 100 年 8 月 30 日(7 )103 年 2 月 10 日至 104 年 2 月 9 日(8) 104年 4 月 21 日至 105 年 4 月 20 日,被付懲戒人則於最後一次停業期間內之 104 年 5 月 13 日辭卸該董事職務,同年月 14 日完成解任登記。 二、以上事實,有統嘉公司歷次變更登記表、被付懲戒人於 97 年 3 月所具「董事願任同意書」影本,及經濟部中部辦公室 105 年 1 月 15 日經中三字第 10533031830 號函在卷,詳載上開統嘉公司停業、復業之情形甚明,被付懲戒人對於其任統嘉公司董事之事實,亦不爭執。至於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嘉義縣分局 105 年 1 月 12 日南區國稅嘉縣銷售字第 1051240199 號函所稱:統嘉公司「申請自 90 年 6 月 12 日停業至 91 年 6 月 11 日申請復業,91 年 7 月1(日) 再申請停業,迄 99 年 5 月 5 日申請復業,99 年 9 月 2 日申請停業至 105 年 4 月 21 日止」,因其所為記載未如上開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函翔實,爰以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函文為認定之基礎。 三、被付懲戒人雖以前開申辯意旨欄所載各語為辯,並提出統嘉公司證明書(記載被付懲戒人未支領任何津貼,且未參與公司事務)及被付懲戒人 88 年至 103 年之綜合所得稅核定通知書或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為證。惟查: (一)現任官吏當選民營公司董監事,雖非無效,但如充任此項董監事,以經營商業,即屬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 13 條第1 項之規定,有司法院院解字第 3036 號解釋可按。故公務員如經選任登記為私人公司之董監事,即屬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前段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之規定,而不論其是否實際參與經營活動,亦不問有無支領報酬或其他獲利。 (二)被付懲戒人於任職期間,擔任統嘉公司董事,該公司雖自90 年 6 月起,多次申請停業,但在 10 年追懲期間內之 99 年 5 月 5 日至 99 年 8 月 30 日,既經復業,100 年 8 月 31 日至 103 年 2 月 9 日,及 104年 2 月 10 日至 104 年 4 月 20 日止,統嘉公司均未停業,已如上述,故被付懲戒人申辯意旨所稱:統嘉公司自「90 年 6 月申請停業迄今,除因更換負責人及 99 年處理部分資產而短暫復業外,逾 14 年均處於停業中並無營業事實」各語,即非可採。移送意旨所稱統嘉公司自 90 年 6 月即申請停業迄今一節,亦有未合。被付懲戒人於統嘉公司復業,及上述非停業期間,兼任統嘉公司董事,自應負公務員經營商業之違法責任。 (三)至於其他申辯事項,僅得作為處分輕重之參考,不得作為免責之依據,其違法之事證明確。 四、核被付懲戒人於 10 年追懲期間內所為,有違公務員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前段所定,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之規定。爰審酌公務員懲戒法第 10 條所列各款事項等一切情狀,議決如主文所示之懲戒處分。 據上論結,被付懲戒人吳元培有公務員懲戒法第 2 條第 1 款情事,應受懲戒,爰依同法第 24 條前段、第 9 條第 1 項第6 款議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2 月 19 日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主席委員長 謝 文 定 委 員 林 堭 儀 委 員 楊 隆 順 委 員 黃 水 通 委 員 沈 守 敬 委 員 彭 鳳 至 委 員 姜 仁 脩 委 員 劉 令 祺 委 員 廖 宏 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2 月 22 日書記官 李 唐 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