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9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84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更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0 年 03 月 29 日
- 當事人彭康錦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9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8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彭康錦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郭釗偉律師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00000000 代 理 人 王行正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莫兆鴻0000000 代 理 人 何新台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陳正欽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債 權 人 張良一即天誠當舖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劉育坤0000000 債 權 人 劉富逵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蔡宗城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之次月起給付。 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件二之生活限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可認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4條第1 項前段、第62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前經前置調解,以108年度消債調 字第645號調解未能成立而聲請更生,嗣經本院以108年度消債更字第406號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在案,債務人提出如附件 一所示之更生方案,其條件為第1 至38期每期清償金額新臺幣(以下同)10,000 元、第39至72期每期清償金額19,000 元,每1 個月為1 期,還款期限為6年(72期),總清償金 額為1,026,000元,清償成數為20.12%,經本院審酌下列情 事,認其條件已屬盡力清償,更生方案應予認可:: ㈠債務人名下有西元2017年出廠之機車1輛,現仍積欠合迪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合迪公司)抵押貸款2,061,071元,可認無 殘值,另有存款737元,惟係各金融帳戶之總額,且金額均 甚少,不予列入財產,另於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有股票238股,為零股,金額甚少,亦無處分實益,此外無其他財產 ,有其提出之綜合所得稅所得資料清單、財產歸屬資料清單、存摺影本、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查詢結果表及本院職權調閱債務人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附卷可參,是本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受償總額,並未顯低於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時,依清算程序所得受償之總額。又據前開所得清單顯示自106年至108年所得均各為847,745元、811,302元及758,955元,是債務人聲請前兩年即106年10月起至108年9月止所得總額為1,592,454元,經扣除債務人與其依法應受扶養之 人每月生活必要支出34,604元(本院108年度消債更字第406號裁定內容參照),即低於上開更生方案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受償總額,則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之受償金額不致過低。 ㈡債務人任職於長榮國際儲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桃園機場接駁車之駕駛員,據債務人陳報因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其自109年4月以後薪資降低甚多,現平均每月薪資收入約46,660元,加計安全駕駛獎金3,000元(尚未扣除勞健保、福利金 等費用),共約49,660元,並提出薪資明細表附卷為憑。復據債務人陳報,其原有兼職外送,惟遭主管警告已不得再為兼職,加以因健康檢查血壓偏高,身體已無法負荷,故目前已無兼職,併提出服務守則影本為證,堪認債務人所述應屬實在,是若強以債務人過往平均之薪資數額,作為其更生方案履行期間收入之判斷基準,恐使本件更生方案生無履行可能之困境,為免過於高估債務人之薪資數額,致生前開疑慮,爰以其前開平均薪資收入狀況列計。另債務人109年度領 有分紅獎金為14,622元,並領有年終獎金,又其尚育有2名 子女,以108年、109年度所領獎金計算平均約57,940元,予以酌留百分之30,以應年節所需,則依上開分紅獎金及年終獎金扣除酌留金額後每月平均4,598元計入收入,是以,就 債務人更生方案履行期間之收入狀況以54,258元計算,尚堪可採。 ㈢債務人所列之更生方案履行期間必要支出,包括個人生活必要支出每月16,993元(含膳食費、通信費、交通費、生活雜支、電費、勞健保費及福利金等)及租金6,700元、子女扶 養費分擔額18,000元,共計41,693元。經查,債務人名下無可供居住不動產,足認確有另行租賃房屋居住之必要,債務人,每月租金6,700元併提出租約影本1件附卷可參,且此金額亦無明顯過高之情事,尚稱合理,故准予列計;債務人就個人生活費之提列,於扣除勞健保費及福利金共1,911元後 為15,082元,已低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布之110 年度桃園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數額15,281元,則無奢侈浪費之情事,准予列計;債務人與前配偶育有2名子女,分別為93年及98年出生,觀之離婚協議書內容記載,債務人負擔扶養費分 擔額為20,000元,此有債務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離婚協議書影本在卷為憑,就2名未成年子女教育扶養費共18,000元之 提列,已低於前開桃園市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之1.2倍即18,337元(18337×2÷2),況依日常生活經驗判之,扶養一名未成年子女所需費用,縱節衣縮食,亦難以前開費用支應餐費、學費及其他支出,故債務人就子女扶養費及教育費之提列亦屬合理,均准予列計,又債務人長女將於113 年6月(即 更生方案履行第38期)成年,該時起毋須支付長女之教育扶養費,債務人所提更生方案並自第39期起將所減省支出列入還款,亦已足徵還款誠意。則債務人前開費用之支出皆屬必要,其於每月固定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已提出餘額之84.75%納入還款,已達用以清償之標準,足證其確有清償之誠意,債務人所提之更生方案,本院認屬已盡力清償而應認可。【計算式:1026000÷(54258×72-41693×38-32693×34)=0.8 4745,小數點以下五位四捨五入】 四、綜上,債務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雖未能經全體債權人書面可決,然本院審酌債務人確有固定薪資收入,而以其收支情形,可資判斷其確已盡清償能事,始能提出總還款金額1,026,000元之更生方案,自難以期待債務人能提出更 高之還款金額,債務人所提更生方案且無本條例第63條、第64條第2 項所定不應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故應予裁定認可更生方案,並依前揭規定,就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為相當之限制,爰裁定如主文。又債務人後續提出之更生方案未記載各債權人每期可分配金額,及還款期數,為求還款金額之正確,爰依職權更正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 五、末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細則第16條第1 項、第2 項明定,有擔保之債權人,就其行使擔保權後未能受償之債權,非依更生或清算程序,不得行使其權利。前項債權依更生程序行使權利,以行使擔保權後未能受償額,列入更生方案;其未確定者,由監督人估定之,並於確定時依更生條件受清償。本件債權人合迪公司,其行使抵押權後未能受償之債權金額尚未確定,依上開規定,其債權自應待其行使抵押權後,不足受償額確定時,始按實際不足受償額依更生方案所定清償比例(即20.12%)受清償,故其每期可受分配金額應暫 予保留,併此敘明。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3 月 29 日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