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50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更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1 年 05 月 09 日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50號 聲請人即債 鍾慧真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務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利明獻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陳嘉賢 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石發基 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之次月起給付。 聲請人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件二之生活限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法院認更生方案之條件公允者,得不經債權人會議可決,逕依債務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4條第1項、第6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更生方案意旨略以:聲請人現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同)1,025,325元,每期願清償7,200元,並自認可方案裁定確定之翌月起,以1個月為1期,每期於15日前給付,共計清償72期,清償總金額為518,400元,無擔 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受清償成數為50.55%。 三、次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目的,除保障債權人集團性滿足之最大化及公平化外,並為賦與債務人重建復甦其經濟生活之機會,故消費者債務清理程序制度之構築首需強調生活再建及破綻預防,提高債務人工作意願並改善其生活習慣,使能重新出發,從而保障其生存權,並促進其義務遂行能力,儘可能永續性回復信用。是若還款額度逾越所能負擔之極限過大,債務人勢必無以清償,終至喪失其還債之意願,則債權人因實際受償的金額降低,反蒙受實際不利益。因而更生方案是否已盡力清償,應視債務人財產狀況(含現有資力與將來收入來源)、清償能力及經濟信用等評估,及考量債權人之受償額度(本條例64條第2項第3、4款參照)、債務 人之清償數額(本條例第64條之1參照),予以客觀判斷, 始不違背前述說明。 四、經查: (一)本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受償總額為518,400元,而 聲請人聲請更生前二年間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為137,256 元,【參本院110年度消債更字第189號裁定,計算式:(26,100-20,381)×24=137,256】,則可處分所得已低於受 償總額;而其聲請更生時之名下財產名下財產記有西元1998年出廠之汽車及2013年出廠之機車各一部、富邦人壽保單以及存款;汽機車部分出廠迄今分別已近25年及近10年,顯逾財政部公告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應不具清算價值,保單及存款部分保單價值準備金為92,706元(參債務人提交之保單查詢資料、本院110年度消債更字第189號裁定),存款為807元(參債務人110年9月6日提交之更生方案),合計共93,513元,故堪認本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之受償總額亦高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時,依清算程序可得受償之總額,先予敘明。 (二)聲請人陳稱自111年4月起開始職於台灣華可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每月基本底薪、伙食津貼、交通津貼加計共32,000元為其每月收入水準,經參酌聲請人提出錄取通知書(含薪資資料)、本院111年4月27日訊問筆錄、聲請人111 年5月4日陳報狀等資料,勘信屬實。 (三)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用18,337元及1名民國100年出生之未成年子女扶養費7,000元,共25,337元。個人 必要生活費用18,337元部分,已合於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所訂之計算標準(即桃園市最低生活費15,281之1.2倍18,337元),故應無奢侈浪費情事,准予列計。另就一名 未成年扶養費部分,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民法第1084條第2 項、第108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揆諸上開規定說明 ,聲請人自應與未成年子女生父依各1/2之比例負擔未成 年子女之生活必需費用,則聲請人提列較前揭標準並與未成年人生父平均分擔後更低之7,000元作為1位未成年子女扶養費,應予准許。綜上,本件聲請人個人及依法應受其扶養之親屬每月生活所必需之數額應為25,337元(計算式:個人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8,337元+1名未成年子女扶養費 7,000=25,337元)。 (四)經上計算,聲請人每月收入32,000元,扣除更生方案履行期間每月必要支出為25,337元後,餘6,663元,另聲請人 願提保單價值準備金92,706元及存款807元,合計共93,513元供清償,以72其平均攤算一期約1,299元,合計共7,962元,其願提出逾九成之7,200元作為每月更生還款金額,依本條例修正之立法意旨觀之,聲請人過往之消費情形及負債原因、清償成數非有考量之必要,僅需其所提之更生方案條件已屬盡力清償,法院即應認可更生方案,則聲請人上開各項費用既屬合理,其每月固定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已達應用以清償債務之標準,足證其撙節支出且確有清償之誠意,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本院認屬已盡力清償。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雖未能經全體債權人書面可決,惟本件聲請人確有薪資固定收入,所提更生方案條件已達盡力清償,亦無同條例第63條、第64條第2項所定不應 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揆諸本條例之立法目的,為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則本件更生方案自應予認可,另依本條例第62條第2項之規定,在聲請人 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5 月 9 日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