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3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更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2 年 04 月 12 日
- 當事人林薇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林薇文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汪哲論律師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曾國烈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莫兆鴻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平川秀一郎 0000000000 債 權 人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石發基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榮鴻慶 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之次月起給付。 聲請人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件二之生活限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可認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本條例)第64條第1項前段、第6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更生方案意旨略以:聲請人現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同)9,273,816元,第1期至72期每期願清5,760元,並自認可方案裁定確定之翌月起,以1個月為1期 ,每期於15日前給付,清償總金額為414,720元,無擔保及 無優先權債權人受清償成數為4.47%。 三、次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目的,除保障債權人集團性滿足之最大化及公平化外,並為賦與債務人重建復甦其經濟生活之機會,故消費者債務清理程序制度之構築首需強調生活再建及破綻預防,提高債務人工作意願並改善其生活習慣,使能重新出發,從而保障其生存權,並促進其義務遂行能力,儘可能永續性回復信用。是若還款額度逾越所能負擔之極限過大,債務人勢必無以清償,終至喪失其還債之意願,則債權人因實際受償的金額降低,反蒙受實際不利益。因而更生方案是否已盡力清償,應視債務人財產狀況(含現有資力與將來收入來源)、清償能力及經濟信用等評估,另為兼顧債權人公平受償權利,亦應併同考量債權人之受償額度(本條例64條第2項第3、4款參照)、債務人之清償數額(本條 例第64條之1參照)等事項予以綜合判斷,始不違背本條例 之意旨。 四、經查: (一)本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受償總額為414,720元,而 聲請人聲請更生前二年間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餘283,464【參本院110年度消債更字第354號裁定,計算式:(32,000-20,189)x24=283,464】,另聲請人聲請更生時名下雖有中華郵政保單,惟依更生程序中該公司向本院陳報之資料,該保單無保單價值,故堪認本件無本條例第64條第2 項第3、4款之適用,先予敘明。 (二)聲請人陳稱現任職於立勝商行,每月薪資收入為28,000元,經核聲請人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本院111年11月16日訊問筆錄、聲請人勞保投保資料明細及稅務電子 閘門所得調件清單等資料,勘信屬實。又聲請人聲請更生時曾按月領有租屋補助乙節,經本院函詢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原補助單位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向本院陳報自110年10月起聲請人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辦租金補助),該 署於112年3月回覆稱聲請人自112年起已無申領該項補助 ,即自112年度起即無核撥,故可認聲請人現應無租金補 助收入,併予敘明。 (三)聲請人每月個人合理必要生活費用應為19,173元(即桃園市112年度最低生活費15,977之1.2倍19,173元)。另母親扶養費則應依本院110年度消債更字第354號裁定實質認定之1,852元為合理,是聲請人更生方案履行期間每月必要 支出為21,025元【計算式:個人必要生活支出19,173元+母 親扶養費1,852元=21,025】。 (四)經上計算,聲請人每月收入28,000元,扣除更生方案履行期間每月必要支出為21,025元後,餘6,975元,其願提出 逾八成之5,760元作為每月更生還款金額,依本條例修正 之立法意旨觀之,聲請人過往之消費情形及負債原因、清償成數非有考量之必要,僅需其所提之更生方案條件已屬盡力清償,法院即應認可更生方案,況確已依本條例第64條之1第2款之規定,提出視為已盡力清償之每期清償金額,則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本院認屬已盡力清償。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雖未能經全體債權人書面可決,惟本件聲請人確有薪資固定收入,所提更生方案條件已達盡力清償,亦無同條例第63條、第64條第2項所定不應 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揆諸本條例之立法目的,為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則本件更生方案自應予認可,另依本條例第62條第2項之規定,在聲請人 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4 月 12 日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附件一:更生方案 壹、更生方案內容 1.每期清償金額:新台幣(下同)5,760元。 2.每1月為一期,每期在每月15日給付。 3.自更生方案認可裁定確定之次月起,分6年,共72期清償。 4.清償比例:4.47%。 5.債務總金額:9,273,816元。 6.清償總金額: 414,720元。 貳、更生清償分配表 編號 債權人 每期分配金額(單位為新台幣元) 1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95 2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5 3 上海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879 4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7 5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429 6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88 7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71 8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16 参、備註 1.債務人於履行更生方案前,應自行向債權人查詢還款帳號依 期履行並自行負擔匯款費用,或逕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請求統一辦理收款及撥付款項之作業。 2.各債權人每期可受分配金額=每期還款總金額×各債權人債權比例(元以下按四捨五入方式優先進位受償,倘依前開計算式致每期清償總額有增、減之情事,則酌情改為無條件進位或捨去,並在1元之範圍內予以增減。)。 附件二:更生債務人之生活限制 准許更生之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完全履行完畢前,應受下列之生活限制: 一、不得為奢靡浪費之消費活動(如購買單價一萬元以上之非 生活必需品)。 二、不得為賭博或為其他投機行為。 三、不得購置不動產。 四、不得為金錢借貸之行為。 五、不得搭乘計程車、高鐵及航空器、四星級以上飯店之住宿,但因公務所需且由公費支付者不在此限。 六、不得從事國外遊學或出國旅遊等消費行為。 七、不得投資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 八、不得從事逾越通常生活程度之贈與。 九、每月應製作收入支出帳目。 十、其他經本院限制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