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43號
關鍵資訊
- 裁判案由更生
- 案件類型民事
- 審判法院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裁判日期112 年 06 月 06 日
- 當事人邱瑞勝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4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邱瑞勝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徐豪鍵律師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翁健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法定代理人 龐德明 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債 權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平川秀一郎 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 債 權 人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李伯璋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中壢分局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之次月起給付。 聲請人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件二之生活限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可認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本條例)第64條第1項前段、第6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更生方案意旨略以:聲請人現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同)2,026,532元,第1期至第28期每期7,588元、第29期至第77期每期9,088元,並自認可方案裁定確定之翌月起,以1個月為1期,每期於15日前給付,共計清償78期,清償總金額為657,776元,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 受清償成數為32.45%。。 三、次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目的,除保障債權人集團性滿足之最大化及公平化外,並為賦與債務人重建復甦其經濟生活之機會,故消費者債務清理程序制度之構築首需強調生活再建及破綻預防,提高債務人工作意願並改善其生活習慣,使能重新出發,從而保障其生存權,並促進其義務遂行能力,儘可能永續性回復信用。是若還款額度逾越所能負擔之極限過大,債務人勢必無以清償,終至喪失其還債之意願,則債權人因實際受償的金額降低,反蒙受實際不利益。因而更生方案是否已盡力清償,應視債務人財產狀況(含現有資力與將來收入來源)、清償能力及經濟信用等評估,另為兼顧債權人公平受償權利,亦應併同考量債權人之受償額度(本條例64條第2項第3、4款參照)、債務人之清償數額(本條 例第64條之1參照)等事項予以綜合判斷,始不違背本條例 之意旨。 四、經查: (一)本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受償總額為657,776元,而 聲請人聲請更生前二年間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餘165,912【參本院111年度消債更字第102號裁定,計算式:(27,688-15,422)x24=293,856】,另聲請人聲請更生時名下有西元2001年出廠之汽車一輛、以及國泰人壽保單,汽車出廠迄今已逾財政部公告之固定資產使年限,再衡其使用折舊狀況,應可認已不具清算價值,保單部分依更生程序中國泰人壽向本院陳報之保單資料,保單價值為103,280元 ,故堪認本件無本條例第64條第2項第3、4款之適用,先 予敘明。 (二)聲請人現任職於營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張每月薪資收入27,000元,經核聲請人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勞保投保明細及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清單等資料,堪信屬實。 (三)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用為19,172元,已合於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所訂之計算標準(即桃園市最低生活費15,977之1.2倍19,172元),故應無奢侈浪費情事,准 予列計。。 (四)經上計算,聲請人每月收入27,000元,扣除更生方案履行期間每月必要支出為19,172元後,餘7,828元,另就其名 下保單價值103,280元亦願提出清償,以72期平均攤算, 每期1,434元,合計共9,262元,其願提出分77期清償總金額為657,776元之更生方案,已高於本條例第64條之1第1 款視為盡力清償標準【計算式:(27,000-19,172)x72x0.9=507,254,元以下四捨五入】,則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 ,本院認屬已盡力清償。又雖聲請人每月收入減支出之餘額有低於第29期至第77期還款金額之情,惟考量聲請人名下保單具有變現性,可透過終止保險契約以取得保單解約金或保單質借之方式籌款,故更生方案仍應具有履行可能,併予敘明。 (五)另本件債權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之健保費債權及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中壢分局使用牌照稅債權均屬有優先權債權,依本條例第68條、70條第1項之規定,有優先 權之債權非更生方案效力所及,且得於更生方案認可確定後,開始或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是本件更生方案之受償爰不列入上開優先債權,聲請人於本裁定確定後,應依本裁定附件一所示方式為更生分配,併予敘明。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所提之更生方案雖未能經全體債權人書面可決,惟本件聲請人確有薪資固定收入,所提更生方案條件已達盡力清償,亦無同條例第63條、第64條第2項所定不應 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揆諸本條例之立法目的,為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則本件更生方案自應予認可,另依本條例第62條第2項之規定,在聲請人 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6 月 6 日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附件一:更生方案 壹、更生方案內容 1.第1至28期每期清償金額:新台幣(下同)7,588元;第29至77期每期清償金額9,088元 2.每1月為一期,每期在每月15日給付。 3.自更生方案認可裁定確定之翌月起,分6年,共72期清償。 4.清償比例:32.45%。 5.債務總金額:2,026,532元。 6.清償總金額: 657,776元。 貳、更生清償分配表 編號 債權人 第1至28期每期可分配金額: 第29至77期每期可分配金額: 1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43 291 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6 31 3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5,051 6,050 4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25 749 5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50 299 6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393 1,668 1.債務人於履行更生方案前,應自行向債權人查詢還款帳號依 期履行並自行負擔匯款費用,或逕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請求統一辦理收款及撥付款項之作業。 2.各債權人每期可受分配金額=每期還款總金額×各債權人債權比例(元以下按四捨五入方式優先進位受償,倘依前開計算式致每期清償總額有增、減之情事,則酌情改為無條件進位或捨去,並在1元之範圍內予以增減。)。 附件二:更生債務人之生活限制 准許更生之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完全履行完畢前,應受下列之生活限制: 一、不得為奢靡浪費之消費活動(如購買單價一萬元以上之非生活必需品)。 二、不得為賭博或為其他投機行為。 三、不得購置不動產。 四、不得為金錢借貸之行為。 五、不得搭乘計程車、高鐵及航空器、四星級以上飯店之住宿,但因公務所需且由公費支付者不在此限。 六、不得從事國外遊學或出國旅遊等消費行為。 七、不得投資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 八、不得從事逾越通常生活程度之贈與。 九、每月應製作收入支出帳目。 十、其他經本院限制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