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

  • 異動日期:110 年 03 月 10 日。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 法規類別:行政 > 教育部 > 國民及學前教育目
  • 附件:

本標準依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四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偏遠地區學校分為離島地區學校及臺灣本島偏遠地區學校,並依本條例第四條第一項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各分為下列三級: 一、極度偏遠。 二、特殊偏遠。 三、偏遠。

前條離島地區如下: 一、金門縣。 二、連江縣。 三、澎湖縣。 四、屏東縣琉球鄉。 五、臺東縣綠島鄉及蘭嶼鄉。

  1. 離島地區學校之分級,依行政區域,規定如下: 一、極度偏遠: (一)連江縣:東引鄉、莒光鄉。 (二)澎湖縣:望安鄉花嶼村。 二、特殊偏遠: (一)金門縣:烈嶼鄉。 (二)連江縣:北竿鄉。 (三)澎湖縣: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七美鄉、馬公市虎井里及望安鄉花嶼村以外之各村。 (四)臺東縣:蘭嶼鄉、綠島鄉。 (五)屏東縣:琉球鄉。 三、偏遠: (一)金門縣:金城鎮、金湖鎮、金寧鄉、金沙鎮。 (二)連江縣:南竿鄉。 (三)澎湖縣:馬公市虎井里以外之各里。
  2. 離島地區縣主管機關應依前項規定,擬具所轄學校名單後,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前項所定學校之級別有調整必要時,縣主管機關應檢具理由及相關證明資料,併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
  3. 國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由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逕予核定為偏遠地區學校。
  1. 中央主管機關應依第六條至第十條所定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及社會經濟條件因素之各款評估指標,按附表計量模型(probitmodel)計算臺灣本島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之極度偏遠、特殊偏遠及偏遠之各級別學校數。
  2.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前項各級別學校數範圍內,依第六條至第十條之指標分級認定,並擬具偏遠地區學校名單後,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因情況特殊,於前項所定各級別學校總數外,偏遠級別校數有增加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檢具理由及相關證明資料,併報中央主關機關審查核定。
  3. 國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由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之校數,及第六條至第十條之指標分級認定後,逕予核定為偏遠地區學校。

交通因素之評估指標如下: 一、學校所在地海拔高度。 二、學校距火車站、高速鐵路站、大眾捷運系統站、輕軌系統站之最短行車距離。 三、學校距直轄市、縣(市)政府首長辦公室所在地之最短行車距離。 四、學校距鄉(鎮、市、區)公所之最短行車距離。

文化因素之評估指標如下: 一、學校位於山地鄉或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二、學校所在村(里)之高等教育肄(畢)業人口比率。 三、學校所在鄉(鎮、市、區)之公私立幼兒園核定之招收人數。 四、學校所在鄉(鎮、市、區)圖書館、博物館及運動場館之總數。

生活機能因素之評估指標如下: 一、學校所在村(里)之人口密度。 二、學校所在鄉(鎮、市、區)郵政、金融機構及便利商店之總數。 三、學校所在鄉(鎮、市、區)醫療院所數目。

數位環境因素之評估指標如下: 一、學校所在鄉(鎮、市、區)行動通信基地臺數目。 二、學校所在鄉(鎮、市、區)中央行政機關室內公共區域免費無線上網熱點數目。

社會經濟條件因素之評估指標如下: 一、學校所在村(里)年平均家戶所得。 二、學校所在鄉(鎮、市、區)工商家數。 三、學校所在村(里)老化指數。

偏遠地區學校之分校或分班,應與本校分別認定、分級,並適用本標準之規定。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