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應屆律師上榜心得(海海)

一、背景&前言
能夠有幸應屆上榜,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因此決定寫一篇心得文,希望可以幫助他人,達成善的循環。即使本篇可能不具什麼參考價值,還是希望能幫助到迷茫的考生,哪怕只有一個也好。
我自己是讀書坐不太住、不喜歡被計畫綁手綁腳的人,如果你比我自律且努力,這篇心得文應該能成為你的定心丸,你一定會上榜!和板上其他神人的心得文相比,這篇不算入流,文筆也不是很好,跳來跳去的打,可能有點像流水帳,還請見諒。另外會比較希望大家可以看文末的雜感與建議,準備方式就當作負面教材參考就好。
113年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現就讀成功大學法研所民商法組碩一。大學在校成績曾經有倒數十名,也有前十名過,最後畢業系排名39%。大學期間平常不太會唸書,只有期中、期末考前會認真讀,只求不被當就好。
整體準備上是以律師為目標,沒有打算拼司法官。研究所純粹是為了練筆而報名,對研究毫無興趣,原先也沒有規劃讀研究所,想說如果僥倖上了就去讀,當作國考的避風港,避免被吉普車載走。如果都沒上應該會考法警,再兼職準備律師。選擇民(商)法組純粹是因為司律民事法分數佔比較多,加上覺得刑法讀不太來。無意拼台政也不想看文章,最後報了北大、東吳、成大、中正、中興。推薦有兵役考量的男同學,如果沒有非台政北不讀的話,可以多報考幾所學校。
研究所放榜後,又報名四等書記官,為自己留一條論文寫不出來+考不上律師的後路。
二、考試成績
(一)司律考試成績


(二)書記官考試成績

(三)研究所
- 北大民法組:落榜
- 東吳民法組:落榜
- 成大民商法組:正取4
- 民法:52(30%)
- 刑法:18(10%)
- 商事法:35(30%)
- 民事訴訟法:56(30%)
總成績:44.7
最低正取:40.1
最低備取:36
- 中正民商法組:榜首
- 民法:60(50%)
- 商事法:62(50%)
總成績:61
最低正取:53
最低備取:42
- 中興(不分組):正取12
- 刑法及公法:62(*1)
- 民法:64(*1)
總成績:126
最低備取:106
三、準備方式
(一)讀書習慣
我自己是個大P人,不是很喜歡被計畫綁手綁腳,所以不會很詳細的安排讀書計畫,只會大概抓接下來1-2週要讀完哪些範圍,也沒有在用YTP這種程式。讀書時常常坐不住、分心,記憶力也不好,很容易讀完過幾天就忘。因此我習慣先快速讀過整本書,先對整個體系、架構有個大致的印象後,再透過反覆閱讀重要部分來加強記憶。如果沒有卡住的話,一小時大約可以讀30頁。另外,在備考前期比較有餘裕時,部分科目會將參考書讀完後把內容濃縮成筆記,加深印象,也比較不會有不知道讀進去什麼的感覺。(如下圖)


(二)作息
我不喜歡早起,如果沒課或假日,基本上都睡很晚,常睡到飽再去學校讀書。大概從中午待到晚上10點,但實際讀的時數也不算長,6.5小時差不多就是極限了。(這個時長對我來說剛好達成study-life balance)但也間接導致我書讀不太完。研究所開學後讀書時間變少,又接了系辦打工,平日只有晚上3小時能讀,這段時間大概只看總複習。假日作息則是和前述一致。
(三)輸出
備考研究所時,有參加學長姐開的讀書會練習題目,一週兩次(民法民訴各一次,商法沒參加),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邊,並加以改進。而且也可以從學長姐給的回饋獲得成就感!不然自己埋頭苦讀需要有點回饋才有動力繼續讀下去。除此之外便沒有自己再另外練題目,因為我覺得在沒有人幫你批改檢討的情況下寫題目只是白忙一場。但自己還是要至少看過解題書,學習解題架構。
研究所放榜後有參加朋友開的讀書會,但實際上只有練習刑法,其他科都還是自己唸居多。一試到二試有點匆忙,也沒有練習二試考古題,甚至連看都沒看。
(四)準備時程
提供時程給各位參考,對於各科詳細的準備方法倒沒有什麼特別心得(覺得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可能要麻煩右轉其他大神心得文。
主要是先將函授先跑完有個印象之後,再進參考書。
2022/09-2023/07
這段時間以高點函授為主,詳細的時程忘記了。看了韓台大憲法、行政法、易台大刑法、黎台大刑訴、蘇台大民法。基本上一天最多看1.5堂(=3部影片)。一開始是抱著輕鬆的心情看,讓自己慢慢進入備考的感覺。
2023/08-2024/02(研究所備考期)
這段時間都在讀研究所考科,之前有稍微記錄因此打得比較詳細,如下:
- 民法(財產法):
大四下時就已經看完蘇台大函授,所以直接進參考書。由於進度安排比較倉促,怕會看不完,所以當時沒有購買解題書,但有稍微從賴川那本參考解題架構。那時候感覺其他科快看不完,物權就只有看賴川裡面的物權章節,導致我的物權基礎有點薄弱(似乎也反應在分數上)。另外有參加讀書會練習輸出。 - 民法(身分法):
8月看完高點許政大函授,直到12月快1月才拿上課用書出來複習,有點手忙腳亂。考前有特別練習一遍剩餘財產分配、遺產的計算方法。 - 民訴:
大約9-10月開始看民訴函授。看完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吸收,所以打算看喬律重新打底,比較會考在司律一試選擇題的章節就直接跳過,但看到一半覺得有點快看不完,就直接去看爭點here,以爭點式的方式去讀。如果有不熟的基礎觀念再回去翻喬律,也會回去翻閱高點侯台大的講義對照。之後就看溫語,複習比較重要的部分,順便練習解題架構,還有參加讀書會練習輸出。 - 商法:
10-11月看公司法函授,之後看陳楓程穎那本。12月看保險法函授和講義,沒有再另外看書。證交部分之前修課沒有認真學,等於是從0開始,邊看邊把一些爭點整理後貼在法典上。因為時間緊迫不算有熟讀就直接去考試了。
*成大要考票據、海商,票據放推,海商則是之前有修過課,考前有翻一下辛律師。
2024/03-06(研究所放榜後)
研究所放榜後,開始打底刑事法、公法。這段時間讀了易台大刑總、武言的解題書、Jango刑訴、歐律師憲法和鍾禾行政法。另外有練習刑法的輸出。
2024/07-08(一試前一個月)
大約一試前一個月,開始刷考古題。從107一路刷到112。但沒有比照正式考試時程全真模擬。寫完後每題每個選項都訂正,直接寫在題目旁邊。總複習怕看不完,所以沒有買。考前一週有拿七小科立大功出來翻。
2024/08-10(二試前)
考完一試當天心態有點崩,直到週一對完答案後感覺有機會過,才匆匆地買之前沒買的解題書和二試總複習。(只比一+二試合買便宜500元,虧爛)
這段時間經歷搬家、研究所開學,又因為想賺外快接了系辦打工,導致讀書時間嚴重不足,幾乎都在看總複習。解題書只有稍微翻幾頁而已,直接看總複習講義的解題,把架構大致記一記,老師的技巧學一學。幾乎等於是只看完總複習就上考場了…但是每一科(包含選試)都還是有壓線看完。越接近考試越覺彈性疲乏,逐漸怠惰,想說今年就當作試水溫就好了,反正應屆的都是天選之人不會是我,明年一定要重新認真安排讀書計畫,抱著這樣的心態就去考二試了。
(五)書單
(一)民法
- 陳聰富《民法總則》
- 張志朋《民法債編I、II》⭐️⭐️⭐️
- 《賴川的財產法爭點地圖》⭐️⭐️⭐️
- 《張璐的物權法有聲解題書》
- 張璐《債法題型破解》
- 許恆輔律師《民法(親屬、繼承)》
- 高點蘇台大財產法函授⭐️⭐️⭐️
- 高點許政大身分法函授
- 讀家程穎財產法、身分法二總⭐️⭐️
(二)民事訴訟法
- 喬律師《民事訴訟法》
- 勝平、瑞希《爭點HERE民事訴訟法》⭐️⭐️⭐️
- 溫語《8週破解民事訴訟法學霸筆記書》⭐️⭐️⭐️
- 高點侯台大函授
- 讀家李甦二總⭐️⭐️
(三)商事法
- 陳楓、程穎《公司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
- 黃承國《證券交易法爭點解讀》
- 高點程政大公司法、證交法、保險法函授⭐️⭐️
- 讀家星于公司法、證交法二總
- 讀家柏達保險法二總
(四)刑事法
- 易台大《刑法總則》+函授 ⭐️⭐️
- Jango《刑事訴訟法》⭐️⭐️
- 武言《刑法體系考點解題書》
- 高點黎台大刑訴函授+《刑事訴訟法研析》
- 讀家Jango刑訴二總
(五)公法
- 歐律師《憲法爭點解讀》⭐️⭐️⭐️
- 《鍾禾的行政法完全打擊》⭐️⭐️⭐️
- 高點韓台大憲法、行政法函授⭐️⭐️⭐️
- 讀家鍾禾憲法、行政法二總⭐️⭐️⭐️
(六)選試-海商法
- 辛律師《海商法爭點解讀》⭐️⭐️
- 讀家千嵐二總
二試心得及作答情況
先說一下那兩天的感想。我是在高雄考,考場非常舒適,和我自己在國家考場考書記官的感受非常不同,當天天氣也不錯,推薦中部的朋友南下考試。進入考場後剛開始覺得身邊都是強者,應該是要+365了。後來開始作答後,也許是大腦有某種生理機制,開始洗腦自己說只要拿五成左右分數就好,有好好寫完就好。遇到看不懂的題目(地球之友)則再洗腦自己說我不會的,別人也不會,逐漸自信膨脹。也有可能是考前就先打好預防針,抱持「反正今年不會上」、「我沒差我是Chill Guy」的想法,反而使我沒有什麼得失心,因此心態也沒有因為題目看不懂而受影響,就安份的寫完收工回家。
就作答篇幅而言,公、刑、民每一大題(即每一本答題本)都寫到第三面,只有刑法第一題因為罪名很多有寫到第四面。相同時間內我就是只能寫出這麼多東西,所以不用過度追求篇幅多寡,重要的還是作答內容。
另外附上本次二試的作答情況,可以和我實際得分參照。時隔已久,以下答題內容已盡量還原,可能有跟實際作答不符的情況,請見諒🙏🏻
公法:
第一題(沒引釋字)
(一)法院得拒絕適用行政命令,甲有理由
(二)判斷餘地,法院例外得審查,往本件得審查的方向寫。
(三)標準的違憲審查,解題模板直接印上去
第二題
(一)
- 忘記了
- 可附附款,且無違反不當連結禁止
(二)
- 行政法院應駁回丙之訴訟
- 依J469保護規範理論,涵攝出丙非利害關係人,欠缺當事人適格
- 先從法律保留的內涵開始掰,後面忘了
- 一樣掰法律明確性的內涵,後面忘了
- 掰說涉及人民權益重要事項未舉行聽證,似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故法院得審查合法性
(三)不知道在問什麼,直接違憲審查,未討論是否符合憲訴法§59聲請要件
刑事法:
第一題
瘋狂開罪名,打廣不打深,只記得放火部分有特別討論蔡聖偉老師提出的包含層升關係。
第二題
(一)從對質詰問權的法理去寫,完全沒有寫到181-1的條文及無效反詰問。
(二)先說犯罪挑唆分為創造犯意型/提供機會型,我證據章節不太熟,後面就盡量往無證據能力的方向去掰。
(三)112憲判9(字號有寫出來)保障被告與律師間溝通之祕匿特權。
民一:部分理由似乎交代得不太好,所以沒有很高分
第一題
(一)沒開二說,直接寫基於保護債權人等等…撤銷有理由
(二)贈與契約撤銷權得繼承,有理由
(三)採取偏向袋地非屬權利瑕疵的立場,理由亂掰
第二題
(一)違約金給付與否不影響法院是否得以酌減,無理由
(二)忘記了…
(三)丙第一次讓與債權予戊有效,並從題示情形導出甲較需受保護,認為甲向庚清償有效,戊無理由
民二:
第一題
(一) 1. §255一項二款「基礎事實同一」開三說,可以追加 2. 聲明代位乙請求丙塗銷A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未提及訴之客觀合併
(二)忘記了,應該也是寫程序保障、避免裁判矛盾等理由認為應列為共同被告。
(三)採許師見解,問就是及。
第二題
(一)好像沒有明確寫出不當得利不能連帶…往甲無理由寫,法院應闡明甲變更聲明
(二)原本不知道怎麼下筆,剛好被我翻到民法339侵權行為債權不得抵銷,不生抵銷效果,亦不違反既判力。
商法:
第一題
公司法 完全忘記寫什麼,都在瞎掰。只記得最後一個問號好像寫法院應受既判力拘束,不得為不同之判斷⋯(??)
第二題
保險法
(一)亂算,沒寫到那幾個理論,最後數字和差額理論得出的剛好相反。
(二)住院日額給付,屬於傷害保險,準用人壽保險不得代位。
第三題
證交法
(一)(二)套法條
(三)112年修法後,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成員不再準用公司法223,應由審計委員會合議決定。
海海:
第一題
不知道有大法庭裁定,抄法條硬寫。
第二題
翻法條一個一個對照,看分數應該是沒有寫錯啦。
第三題、第四題
亂抄法條。
作文:
(一)先說不支持法官的做法,認為法>情,並舉例批評違停仔常常把情理法掛在嘴邊,我停一下而已又沒礙到你為什麼不能體諒我。後面再圓一點回來說也不能完全不考慮人情。
(二)先敘述故鄉村子中的人情味,以一個(瞎掰的)溫馨小故事讓所謂的人情味具體化。後來到北部讀書,再舉一個同樣溫馨的小故事,發現冷漠的城市也能看得到故鄉的人情味,原來這就是陌生中的熟悉,寫得很煽情。
一些雜感與建議
比起上述的準備方法,更想請大家好好參考以下建議:
(一)天塌下來也要寫完
以去年考了8次申論的經驗,我覺得最有感的心得就是:「就算遇到不知道在出什麼的題目,千萬不要空白!」如果有抓到爭點但不知道怎麼寫,可以嘗試多用不同的解釋方法找出不同方向,沒有其他想法也沒關係,其實有的題目我也都只有寫一個見解而已。就算你覺得你寫的本文見解連你自己都沒辦法說服,還是要硬寫出來,說不定你寫的東西剛好對到改題老師的胃口,成為上榜的關鍵!好好寫完,把本分做好,剩下就交給命運了。但是要練成瞎掰的功力,也是要透過大量閱讀才能練成,所以還是要老老實實的打底。
另外,掰的時候可以從上位法理推演,或者哪個當事人比較需要受到保護始符公平、某某權利須受保障等方向思考。對自己掰的東西沒把握時,我習慣使用「似有…之虞」之類的模糊用字,讓自己的論述看起來不像很直接的告訴老師我在瞎扯,而是帶有一點猜測、可能可以往這個方向走的感覺。
時間分配也很重要。我覺得鍾禾老師在二總提到的方法很不錯。在各子題旁邊依照配分x0.9,寫上預計要寫完的時間,超過了就趕快收尾不要再留戀。我記得二試實際作答各子題幾乎都有在時間內完成,頂多delay了五分鐘。
附帶一提,題目給的一字一句都要仔細看,一些案例事實、參考法條都可以作為寫作素材。雖然這很基本,但考試時一緊張就很容易漏掉。
(二)心靈上的富足很重要
我的理念是心靈上的滿足永遠要擺在第一。大五沒課或寒暑假的時候都睡到自然醒,差不多從中午或下午才開始讀書。晚上讀到餓了就去吃宵夜。反正就是不要為了讀書廢寢忘食。在準備考試之餘也要適時的放鬆。個人認為,除非嚴重壓縮到你讀書的時間,不然不需要放棄原本的娛樂,備考期間我沒有特別關版、刪除社交軟體,我覺得那樣太痛苦了。喜歡的韓團照追,讀累了滑個臉書活一下網,保持輕鬆但不鬆懈的心態準備考試對於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三)非常推薦進考場練筆
我自己覺得多考幾次試對心態調適很有幫助,不論是研究所、高普考、司特都可以報名。以我自己考試經驗而言,111年考法警、112年考普考法律廉政、113年考了五間研究所還有三次國考,考到後面已經很習慣考試的氛圍了,也比較不會緊張(只會想著考完試要吃好吃的,然後大睡一覺)單純練考古題沒辦法達到那種效果,還是建議花一點報名費上考場體驗一下。
(四)作文盡量寫多
作文有時候會成為上榜的關鍵,撇除文筆,唯一建議就是篇幅盡量寫多,先讓老師感受到你的誠意!我自己考了三次國考,作文幾乎都能拿到至少6成分數。
話說今年學測後發現「桂花釀」這個萬用素材,可能可以參酌使用(?)
四、總結
其實上大學之後自我懷疑的時候還挺多的,常常覺得自己很廢,別人都比我強,我怎麼這麼爛啊,也會覺得我法律念這麼久,好像都沒有讀進去。(即使現在上榜了還是會這樣想)每次和別人討論法律問題,其他人對於各家學說見解張口就來,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聽。要我批判一個議題,也吐不出自己的見解。沒參加過什麼理律盃、沒寫過國科會研究計畫、法服社面試被刷掉,大學經歷像一片白紙,搞得自己很沒自信。如今很幸運的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樣子,也終於證明自己其實做得到。所以想跟大家說不要看輕自己,有志者事竟成!
感謝東吳地閱的戰友們,有的是從大一就一起蹲地閱,有的是後來慢慢認識的,沒有你們一起努力,我不可能走到這裡。也要謝謝父母還有其他願意相信我、鼓勵我的朋友們!
最後(私心)推薦一首歌送給考生們,備考期間無論遭受外界什麼樣的冷嘲熱諷,都要保持內心的堅定,相信自己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IVE- REBEL HE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6q0ZLvygQ&t=1s
無論身在何處
我都會保護我的心
被誤解的時候
就任其自由飛翔吧
總有一天世人會明白的
所以你可以愛我,恨我 但你永遠不會成為我
(我們家IVE 2/3 回歸 請多多支持)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
- 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