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律師勞社三寶媽兼職上榜心得/自製試卷紙

一、背景&前言
原 PO 聯絡資訊:
FB:樹理律師
IG:eduxlaw
Email:surixlawyer@gmail.com
如標題所述,我是三個小孩的媽媽,是一位基督徒,大學畢業於政大教育系,10年前教師實習完拿到教師證,再全職半年後考上教育行政高考,之後就當著小公務員並生兒育女+讀了國北教大的文教法律碩士班,10年後的現在考上律師,對我而言是很值得記念的10年。
#文長慎入可直接下載試卷紙
點擊連結
答題行的長寬高都是照考選部公布的,只有批註欄考選部沒有給大小,所以憑感覺。可以雙面列印成A4就跟考試用紙一樣大了,附帶說我覺得高普考試卷大小(印象中B5)比較友善,考試的桌子太小了,A4試卷好大。
高中考大學的時候法律系完全是我直接排除的科系,原因是覺得好像很無聊,而且我不太能接受死刑,想到要掌握他人的生殺大權就覺得很可怕(後來才發現法律人很多都是反對死刑的,而且要考上司法官才能掌握人家的生殺大權阿,根本想太遠),一直到為了準備教育行政高考,因為有一科行政法,我才第一次接觸法律,才發現我的天啊法律也太有趣了吧!!完全相見恨晚,從那時就一直很希望再更深入進修法律,只是中間接連生了三個小孩,一直到108年我才去報考了國北教大的文教法律碩士班,從教育跨進了法律領域(感謝有這麼棒的所讓我能如願無痛跨入法律領域),而109年因為實習課跟著律師接觸了一些案件確定了我想要當律師–我喜歡法律,也很喜歡這樣的工作,於是就開始投入律師的考試。
#工商一下敝所入學考試12/21(三)報名截止
筆試憲法,另交備審資料(12/29前繳交),有面試(筆試面試都在2/12)。文教法律大概可以想像成專攻文化和教育的科法所,法律系畢業和文化教育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大約一半一半。我自己三年的研究所時光真的快樂又充實,老師同學感情都很好,也如願從法律的門外漢漸漸有點像個法律人,真心推薦。
二、考試成績
110一試(落榜)
- 綜合法學一(刑法、…、法倫)108
- 綜合法學一(憲法、…、國私)112
- 綜合法學二(民法、民訴)100
- 綜合法學二(公司、…、法英)62
總分 382
錄取標準 410
111高考法制(落榜)
- 國文61(申45測16)
- 民法51(申13測38)
- 法英64
- 立法程序與技術37
- 行政法82(申34 測48)
- 刑法67
- 商事法38
- 民訴刑訴51
總成績 55.97
排名 143
錄取標準 62.03
111一試(錄取)
- 綜合法學一(刑法、…、法倫)100
- 綜合法學一(憲法、…、國私)106
- 綜合法學二(民法、民訴)110
- 綜合法學二(公司、…、法英)74
總分 390
錄取標準 372
111二試(及格)
- 憲法行政法116(51.5/64.5)
- 刑法刑訴107.5(52/55.5)
- 國文62(29/33)
- 民法民訴一79(55/24)
- 民法民訴二76.5(37/39)
- 公司證交保險49(21/12.5/15)
- 勞社58
總分 548
及格標準509
三、準備方式
回到主題,一開始我還自信滿滿,因為當年教育行政高考的名次還滿前面的(當年心得在ptt國考版精華區),我想我應該是擅長考試的人,But!就是這個But,考律師要讀的書實在是多太多太多太多了,而且當年是全職考生,現在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陪孩子(還好已經不用把屎把尿,都上學了,而且跟老公已經磨合出滿和諧的家務育兒分工),我根本沒有時間,而且10年的差距體力也下滑許多(大家要把握年輕啊!),所以真的是每天擠擠擠,最多可以擠出3小時唸書,但多半就是1~2小時或者更少,並定期看中醫看能不能解決容易累的的問題(稍微有用,其實應該還是需要運動啦,只是我沒動力也沒時間QQ),最後幾個月再跟老公小孩商討讓我假日都去圖書館(小孩平日晚上看功課&睡覺需要我,平日我多顧一點,假日交給老公這樣),在每天都覺得讀不完的焦慮當中,放棄了很多計畫中的進度終於讀到我所能讀的最大限度。
一試二試大家都說有寫不完的問題,但我完全沒有,一方面是有控制時間(見後述),一方面是我真的噴不出太多東西,能寫出來的已經是盡我所能了,除了二試的公法覺的寫得很順之外,一二試各堂我腦中都一直浮現我要+365了,考完二試又餓又累又下雨又狼狽回家直接大哭,覺得自己考砸了(謝謝網路上很多人一起崩潰,心情感覺有好一點),之後只能一直禱告,其實主耶穌也有回答我,答應讓我考上,備考期間也有許多恩典,但人的焦慮還是正常發揮,等待放榜期間就是在選擇相信主耶穌及很軟弱覺得考不上的心情中搖擺,最後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那一刻還是覺得不敢相信,我想真的是神蹟,感謝主。
110一試前我只念完刑訴、民訴、公司、證交的體系書,你沒看錯就是其他科都還沒讀,連最高限額抵押權是什麼都不知道,硬著頭皮買高點綠皮書練考古題+訂正練一個月,延期後又回頭念原本的體系書,最後382錯失一次二試練筆機會但得到一個平靜的聖誕節(?)
111法制基本上就是以一試總複習記得的所有實務見解上場,每題都掰一個相反說再以實務見解做結,民法我覺得我掰得超好結果成績廢到笑,行政法有一題他問性質(答案應該是分析是否是國賠或補償等等),我看錯寫成這是一個行政處分,結果成績竟然還可以,心得就是閱卷老師的心證是個謎,另外就是聽說法制能考55以上律師就有機會上榜,去年上榜的讀書會同伴說他同年法制400多名後來律師也上了,因此懷抱一線希望(不過後期被讀不完的壓力壓爆就沒有這種信心了)
司律心得如後述
(一)動機與動力
要能夠跑完國考的馬拉松我覺得動機和動力非常重要,我會一直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考律師?」,除了喜歡法律之外,主要是因為實習課接觸了律師的工作真的很喜歡,查了其他人的分享,知道當了律師之後還是必須一直學習,我也喜歡學習喜歡閱讀,對我而言還有更重要的就是禱告問我天上的老闆主耶穌,中間發生過我原本立志當非訟律師(因為日文有N1),但裡面一直覺得似乎是跟天上老闆的意見相左,心裡滿不平安的也不想問祂,想說祂一定是不讓我考(鬧脾氣),但一直活在教會中,在一次聚會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心就被摸到,就轉向想說我目標還是自己開業好了,從此之後心裡就非常平安,我知道這條路有主耶穌帶領了就安心繼續往前
如果沒有動機又需要這張執照,或是有動機還是需要持續下去的動力,可以自己製造,我看很多人的上榜心得文,一方面學習讀書的方法,一方面也會激勵自己,另外還有看律師執業的分享,增加對未來的想像也可以激勵自己
(二)讀書計畫
一、進度安排
我研究了近年榜首榜眼的上榜心得,包括ptt的、Dcard和youtube上的,雖然我沒有榜首的腦袋,也沒有榜首的時間,但至少要偷學榜首的方法補自己的不足,另外再研究跟我生活比較相似的兼職上榜心得,也有媽媽考生的,最後參考了各方的上榜經驗,決定在考前需要完成三件事:打底(需要最長時間)、抓爭點、練題,書最好看3遍以上(隨次數所花時間要遞減)。
推薦的上榜心得:點擊連結
三件事主要參考這個:點擊連結
爭點筆記(雖然我只有建在腦內)的方式參考第二位海海榜首,貼標籤不做筆記的方式參考最後一位媽媽考生
確定要讀多書之後,再用考前剩下多少時間除以所有要念的書,分配到各個月、再細分各星期、每天…但事實上我的時間太零碎了,我沒有辦法平均分配所有該讀的書分到這麼細,所以我只有大略列出以月為單位的計畫,配合自己的速度微調。
最後時程大概如下:
110年整年:修課配合該科打底(只念了刑訴、民訴、證交)
111年1~6月:打底-看體系書
111年7月:準備一試
111年8~9月:抓爭點-看解題書或爭點書+上二試總複習
111年10月:複習8~9月看過的所有書包含總複習講義
咦?說好的練題呢??………我。沒。有。時。間。所以完全靠老本(高考經驗、初期有參加讀書會研究的解題模版)上場,虧我還自製了試卷結果沒用到幾張。
最後的複習非常重要,必須果斷放棄任何新東西,把握已經讀過的,10月的兩週內我快速地複習了一遍爭點,趕到爆炸,考前一天還再次瘋狂複習了第二遍。
二、登記每日讀書內容
以前我是會照讀書計畫列出每日進度完成就打勾打勾,給自己一點回饋呼應上一段會增加動力,但因為時間太零碎沒辦法將讀書計畫切到每天,就改為「登記」,看看自己念了些什麼也是一種回饋感,另外也客觀的知道自己到底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今天真的唸了不少,給自己一點督促。最後兩個月就沒做了,因為壓力爆棚已不需要任何督促或回饋…
登記表用google試算表做成這樣,一週統計一次頁數和時數,做成雲端表單的好處是手機電腦平板隨處都可同步登錄。

備註是為自己解釋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時間只讀了這麼少頁XD 最後一格時數0.27真的是有夠心酸,但是媽媽的時間不只是零碎根本是粉碎,我猜大概是讀一讀就被呼喚去仲裁小孩爭吵那類的吧(最後兩個月假日都去圖書館才有好點,之前都是在家裡讀的)。
最後大概是一個月念完一科體系書,因為最開始幾個月還沒抓到唸書的感覺以及研究所課較重,可能要兩三個月才念得完一科(債編債各物權都各算一科),所以等我全部念完已經6月了!!!而且還把最開始念的科目忘得差不多了,不過再選一次我還是得分科念(有人是同步進行每科都會讀到),不然我沒有辦法有整體的理解。
每月進度有跟登記表做在同一個檔案,不過只是理想中的計畫,家事保險身分其實都沒看,一試也沒有看學習式六法,最後的解題書/爭點書也是看得零零落落(後述)

(三)一試準備
7月開始聽一試總複習,好像很多人都沒聽一總,但是因為我沒有買全修班(我覺得我自己閱讀比看影片快,並且也還算能理解),最早打底的科目也快忘光了,必須靠總複習幫我回憶(也是為了幫助二試),而且小科也沒準備,所以除了英文之外我全部都聽了,大概花了半個月,最後剩半個月練一試考古題稍嫌不足但還好低空飛過,重來一次的話我會選擇提早半個月準備一試比較保險,因為去年分數飆高我覺得今年大家應該會更努力準備一試,未來應該還是會有這個趨勢吧?我覺得一試的準備期應該要從1個月拉長至少到1.5個月。
(四)二試準備
一、理解吸收
打底階段求的就是理解,再讓我考一次我應該會買全修班,之前有板友分享測驗學習類型的網站(有人是聽覺、有人是文字、有人是圖像),我是平均型的,文字雖然選對書+對法律的愛(X)可以理解吸收,但聽覺的吸收的效率好像再高一點點,而且閱讀久了容易分心,如果可以聽覺視覺交替著對我來說效率會提高(後期上總複習才發現)。
二、做筆記X
還是老話一句:我沒有時間,所以沒有做筆記(不然我應該會選擇做爭點和模版),但是準備方向是相同的,讀書時用螢光比不同顏色抓出一整塊的爭點/甲乙丙說/關鍵字
藍色:爭點(不明顯的話自己寫一個「Q:……」)
紅色:甲說乙說丙說
黃色:關鍵字(當作模版)
然後在腦中run一遍如果出到這個爭點的話我會怎麼寫,就是沒有寫出模板筆記只有腦內模板這樣…上面紅色原子筆則是讀第二遍第三遍時再精簡成關鍵字中的關鍵字來背誦,相當於簡要的爭點筆記。

複習的時候就只看有顏色的部分,認為特別重要的大爭點就貼一張標籤紙,最後的最後複習時就只看有標籤的頁數。手邊剛好有程樂都拍這本,但其他本也差不多,總複習講義也一樣。

三、看/聽總複習
買了讀享總複習,選擇一樣是參考網路上各方經驗,然後上youtube試聽,整體而言我覺得還不錯。最後幾乎大科都有完整的看完,看總複習的時候才發現天哪怎麼好多觀念我好像第一次聽到,真的欲哭無淚但總是最後把它們補上了
還有只要有搭車走路我就會聽一些小科例如身分法、勞社的總複習,以及youtube的免費資源,在此要感謝思法人,我沒有買他們的任何東西也不是業配,但是因為他們youtube上的試看影片都十分佛心,打底階段我都是自己讀,偶而還是有看不懂的觀念,都是靠youtube上的免費資源,考試兩天舟車勞頓路上都在聽十分鐘讀判決,才被我聽到了袋地通行權不然我根本寫不出來,再次感謝。
(五)各科書單及準備心得
每科以1體系書1解題書(或爭點書)為原則,選書就是博覽各家上榜心得之後選的,幾乎都直接網購,後來覺得有些還是不太適合自己,所以書還是去書店翻過一次比較好。
一、財產法
- 體系書:債總、債各-張台大;物權-張台大(物權不推,但頭洗一半了還是把他看完)
- 爭點書:賴川(推)
- 解題書:張璐(沒時間看)
- 總複習:賴川(推)
基本上賴川宇宙滾瓜爛熟,能理解能吸收的都吸收了,但還是覺得民法博大精深還有很多不太了解的。
二、身分法
賭今年考家事法又完全沒時間念,吃在學期間上課的老本+坐車時把程穎當podcast聽,結果最後還真的給我考出來,嚇死。
三、民訴
- 體系書:李淑明(雖然看得懂但抓不到體系)
- 爭點書:爭點here(很棒大推)
- 解題書:喬律師(跳著看,家事部分有看完)
- 總複習:李甦
李甦猜題式總複習讓我非常惶恐,我喜歡鉅細靡遺的快速地毯式總複習,但還是幫我釐清很多觀念很感謝,最後兩個月主力還是放在爭點here。
解題書買了薏偉、李淑明、喬律師,三本應該都是好書,但最後覺得喬律師的解法我最能接受,就只有看喬律師,書真的要親自看過才知道。
四、刑訴
- 體系書:黎律師(最早打底的,記憶已消除,應該就是能理解還不錯這樣)
- 解題書:Jango(跳著看,主要是總複習的爭點我自己想不出該怎麼放入解題時看)
- 總複習:Jango(推)
Jango一二試總複習鉅細靡遺的地毯式複習讓我非常安心,事實上我發現了好多我好像第一次看到的內容QQ,在最後兩個月飛速讀了三次總複習講義,雖然考了從來沒看過的詰問,雖然我翻不到告訴乃論,但這個爭點其實有上到,簡易簡式也一樣,感謝感謝
五、刑法
- 體系書:周易(推)
- 解題書:周易(推)
- 總複習:周易(難度加深我刑總苦手實在聽不太懂)
六、行政法
- 體系書+解題書:程樂(大推)
- 總複習:徐偉超(隨便亂聽一通)
行政法是教育行政有考的科目,謝謝當年的林清老師。我們所上又特別多公法老師,所以公法的底子比其他科都好,最後沒時間的時候都是優先放棄讀公法,結果考試還是公法寫得最順,分數也過半最多,謝謝國北文法所的各位老師(跪)。
最後程樂讀了兩遍就上場了,今年的憲法題考人身自由其實是靠程樂的詳盡介紹,不然我讀憲法其實沒什麼注意到這幾個釋字。
七、憲法
- 體系書:歐律師(推)
- 解題書:歐律師(沒時間看)、題破plus(看了一點補憲判字)
- 其他:好齊好多
- 複習:徐偉超(適合複習架構,不深)
這科同行政法,只要沒時間一定是優先放棄,又因為賭會考憲判字所以有認真讀每一個字號,徐偉超總複習有些認真聽有些當podcast聽,靠公法底子以及出題老師的佛心(公法考卷上的資訊幾乎都可以拿來涵攝),有背幾個字號不過考場上也忘記集會自由的號碼就沒寫了。
八、公司法
- 體系書:蕭雄(覺得抓不太到重點,重來一次我會考慮看陳楓)
- 解題書:題破(沒時間看)
- 總複習:陳楓(推)
主力放在總複習,陳楓太有體系感也是我喜歡的鉅細靡遺式,可惜沒時間練題的結果就是在考場上看不出爭點又翻不到法條,錯失了本來應該會的爭點,若重來一次我會選擇要認真練題的。
九、證交法
- 體系書:黃程國(推)
- 解題書:題破(沒時間念)
- 總複習:陳楓(推)
證交法爭點單純(?)看黃程國就很足夠了,陳楓總複習算是幫我回憶一次,商法三小科就這題寫得最有把握。
十、保險法
- 體系書+解題書:高宇(沒時間念)
- 總複習:高宇
只看了總複習而且高宇是跳著上的,真希望老師同一個觀念講一次就好這樣,不用從另一個角度再解釋一次了,這樣可以多講好幾個觀念阿!!!最後我也沒時間自己看講義,虧今年聽說出得很基本,但我不知道這個爭點阿哭,最後就是憑著一點印象+翻法條竟然也拿了12分謝謝閱卷老師。
十一、勞社法
- 體系書+解題書:游(沒時間念)
- 總複習:游(當podcast聽)
勞社最後就是完全沒時間念,當初有考量到這個點所以才選了有修過的課,修課時真的滿認真的,老師也教得超棒(告白鄭川如老師),所以就是吃老本+翻法條。
十二、國文
有人問所以補充一下。
分段就是起-承-轉-合,有點像申論題擬答要先稍微想一下每段要寫什麼然後就下筆
起-破題,放點名言佳句或用一個小故事開頭,短短的
承-重要內容1,長
轉-重要內容2,長
合-簡單結論可以再放點名言佳句,內容短
不過切記要放棄法律的論述方法,我中文系畢業的同學表示要寫到老師哭,我是無法啦不過盡量放點真感情,小秘訣是放一點生活經驗還可以敘事佔點篇幅
哲學家那題我寫保羅,聖經那個保羅,因為教會上學期讀使徒行傳,我對保羅生平和思想超熟,而且他的故事真的很令我感動,這題寫到自己都快哭了
牽絆那題寫了遇到老公學會被愛,生了小孩學會愛人,然後以後要當律師幫助人延續牽絆什麼的也是肉麻的不行
總之就是要加一點生活經歷去寫比較有感動,或是自己熟悉的東西比較好發揮,當年高考沒名言佳句我就寫了班杜拉什麼的,因為整年都在讀教育只認識教育名人…
(六)解題技巧
一、分配時間
每科考試一開始我就會立刻分配時間,例如民事法(二)考2小時共兩大題,1題就是寫1小時,1題裡面有3小題就是1題分配20分鐘,實際上還要扣掉審題時間,所以隨機應變,審題15分鐘的話就剩45分,1小題只能寫15分鐘。
法制考試好分配很多,每科都是4題,又幾乎不用審題,1題就是寫30分鐘不用考慮太多
律師考試事前我都有沙盤推演一遍,發現公司證交保險其實可以寫最多內容(100分/2小時,1分可以寫1.2分鐘),民事法會最趕(300分/4小時,1分只能寫0.8分鐘),刑事法和公法持平,但是小題題數不定,題目複雜度也不一樣,審題時間不一定,所以當場都必須立刻判斷這小題還可以寫多久,時間快到一定要收尾,草草收尾也沒辦法一定要換下一題,大概是因為這樣,我的分數不管是會寫的或是不會寫的都滿持平的,只有一個誤判就是民法(一)竟然是第一題100第二題50,我卻沒發現,分配了一樣的時間,但也剛好我第一題大概就只能寫那樣,第二題身分法我留時間還是得開加速才寫得完。
二、答題模板
雖然我沒有真正做出模版筆記,但我腦中設有三種模版,第一種是「前言-1.肯定說-2.否定說-3.個人見解-結論」,第二種「前言-1.我反對的說法-2.惟~我贊成的說法+結論」,時間多就用第一種,時間少就使用第二種,更少時間就用第三種「我採的見解的理由+結論」。
實際操作下來,法制考試前兩種模版用到的次數大概各半,第一種模板每一說我會另下標題讓版面更清楚。
律師考試幾乎都只能使用第二種,因為審題時間太長了,剩下的時間要用最精簡的文字講到要講的內容,所以最後會長這樣:
本件涉及OOOOOOO, OOOOOO(其他內容,逕敘本題結論或看題目可以寫涉及規定的立法理由或稍微再簡述一下題目的事實),爭點在於OOOOOO,茲分述如下:
- 按OOOOOOOO(大前提)
- 有認為OOOOOOOO(甲說,我不採的)
- 惟OOOOOO(乙說,我採的,時間不夠就這段直接涵攝並結論)
- 又OOOOOOOOO(涵攝及個人見解的其他加強補充,時間不夠就省略或與下段合併)
- 查(事實)OOOOOO故OOOOOOO(結論)
有時間就再這裡再加一段結語,內容與前言大致相同的換句話說,一定要寫的是2和3,其他都視情況省略
以上是「一個爭點」的狀況,實際上題目中可能有好幾個爭點,都要開標,有時還要先整理一下事實,另外就是題目問幾個問號就要開幾個標這應該大家都知道了,手邊沒有考卷,分享一下考前因為讀書會同伴有去考二級,回來跟我們討論,我手癢就練了一題(強者不要鞭我拜託,內容我沒自信,主要是分享架構)。


紅字是我後來檢討的,漏掉的爭點和我覺得版面可以怎麼移動,藍字和黑字就是擬答。
不會的題目就算是翻法條也是照樣要列出這樣的架構,用法條當大前提,再用文義解釋、目的解釋看能不能列出肯否兩說,最後個人見解結論。
(七)考試當天
- 了解自己身體的情況
盡量調整到頭腦最清楚的狀態,包括食物、睡眠…當然如果你夠緊張,腎上腺素會大分泌,其實腦子會比平常清楚一點,只是要小心,聽過很多人前一天睡不著的。 - 中午吃簡單的食物
我是吃飽了就很容易想睡覺頭腦昏沈,所以我兩天幾乎沒吃什麼東西,只有吃早餐因為出門還要搭車有消化時間,但也不能血糖過低所以帶了無糖優酪乳、蘋果、金莎,看情況吃,咖啡自己煮濃一點小口喝以免想上廁所(學姊去年來分享說他直接吃咖啡粉,因為怕想上廁所,我是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食物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但真的建議自己帶而且是可以拿在手上的食物,可以邊吃邊看書,不要中午還三五好友出去買便當聊天,要留在教室抱佛腳或休息 - 帶薄薄的書
因為我沒有做筆記,所以我帶的是總複習講義,臨時抱佛腳還可以看幾個貼標籤的地方的爭點,短期記憶還是很有用的,說不定就被你看到了 - 不要放棄,不要看任何考題討論
今年考的時候很多人都大崩潰,但真的拚死都要掰出東西,刑訴我怎麼翻都翻不到那個告訴乃論,最後我還給他寫說「本罪並非告訴乃論故無影響」,要是我第一天回家跟別人討論應該會信心全失吧,但最後也沒糟到被刷掉,總之寫到最後都有機會。到第二天完整考完之前,不要看任何讀書會的line也不要上Dcard,除非你是有社會支援比較能增加動力的類型,不然還是考完後再取暖以免影響心情。 - 睡飽
為了最後一次快速翻過民法民訴,第一天考完我有比平常晚睡一點,第二天靠著腎上腺素是還不至於太誇張,但腦子還是有不清楚一點,要是清楚一些可能公司法可以寫更多吧,如果不是像我這樣真的讀不完還是建議睡飽第一,睡眠反而幫助記憶。
(八)其他
前面的試卷分享可以看到我用了藍筆開標,我上考場真的用兩種顏色寫,我有用部長信箱問過考選部能不能在同張試卷「同時」使用藍筆和黑筆(考試規則是寫「作答時請用藍色、黑色之鋼筆或原子筆作答…」,得到回復如下。

我會用兩種顏色主要是覺得版面越清楚老師越輕鬆,或許分數上會得到一點點的利益,但也或許沒有(學校老師說沒有,他也不在乎字的美醜,重點是內容),所以如果筆速不夠快的不建議再多此一舉,我是因為已經習慣了,筆速快、換筆也很快,律師考試實際上也只有最大標會用到藍筆,其他小點都直接論述就一路黑色到底。重點還是開標和分點分項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寫得像作文一塊一塊的。
考試用筆也要特別挑,考教育行政的時候用的是三菱0.38,寫得很順,當年高考答案卷只有7頁,備用頁1頁,我每科都爆寫到備用頁,只是0.38都會把立可帶戳破,導致我在考場上上完立可帶還要把它壓實浪費時間,考律師就重新尋覓,聽說水性筆寫看起來會更乾淨,可是分秒必爭還是滑順最重要,大家推薦的筆我都有去文具店試用,最後覺得最順的是百樂的輕油筆,用了好一陣子,但後期又覺得三菱的溜溜筆更好用,最後以溜溜筆上場。
四、總結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考試的目標就是考上,法學的素養是很好的根基,但考試還是需要一點技巧,總結我自己是1.有個強烈動機2.徹底了解遊戲規則3.持之以恆堅持到最後一刻,這些雖然也不是上榜的保證,但總是盡力去做,文章中我寫了很多「重來一次的話」,我真的很想當律師,今年落榜我也會再考,所以想了很多重來一次的話可以改進的地方,現在真的上榜了,我也還是很想當律師,因此會繼續充實自己的法學素養,一步一步,考試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希望大家都早日上岸,可以往下一步前進。
- 勞社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