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應屆司法官前十名、律師海海組榜首、調查局法律實務組、112四等書記官上榜心得

一、背景&前言
113年從政大法律系畢業,在校成績算中等。升大四暑假有上榜四書,去年報考政大法研所民法組備取落榜,之後報考調查局法律實務組有錄取。我是屬於「穩扎穩打型」的考生,讀書按部就班、不會投機取巧,也不會因為學校考試而打亂讀書計畫。學習法律的這四年,深知自己不是特別具有天賦的類型,只能默默耕耘。尤其是在研究所落榜後對自己的實力有著不確定感,但還是秉持一步一腳印的走著。老實說放榜前對於自己能否考上司法官,也沒有把握,最後能考律師分組榜首是作夢沒想過的事。備考期間從前輩們分享的各種讀書心得經驗獲益良多,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夠帶給還在奮鬥的考生一些幫助與鼓舞。
二、考試成績
司律成績
一試
綜合法學(一)(刑法….法倫):124
綜合法學(一)(憲法…國際私法):122
綜合法學(二)(民法、民事訴訟法):114
綜合法學(二)(公司法、…、法學英文):76
總成績:436
二試
憲法與行政法:127.5(72/55.5)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133.5(59/74.5)
國文:76(41/35)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一):92.5(45.5/47)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二):84.5(48.5/36)
公司法、保險法與證券交易法:68(32.5/20/15.5)
海商法與海洋法:54.5(20.5/18.5/9/6)
律師總成績:636.5/排名:1
司法官總成績:582
三試
口試:81.66 總成績:663.67
排名:7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成績
總成績:61.12(筆試:53.9、口試:90),排名17
三、準備方式
一、讀書計劃
(一)日常作息:習慣成自然
喜歡一個人讀書,未參加學校的二試讀書會,亦沒去過底圖,習慣待在租屋處和家裡。平常自律性高,每天6點半起床,中午會小睡30分鐘以內,晚上固定11點睡。畢業前因為還要去學校上課,一天大概讀8小時,畢業後則大多落在10到12小時。一試後經常賴床,改成7點半開始讀書。
(二)讀書習慣+筆記方式
初學階段已讀過教科書(證交海海除外)及製作筆記,大科(民刑公)的筆記會比較詳細,為了節省時間,小科(商)筆記只會針對特定重要的部分(例如:保險法告知義務)。準備司律階段以「參考書與筆記」為主,二者至少熟讀過3遍以上,原則上每科一本參考書。
解題書亦至少看過3遍,前提是已經掌握住重要爭點,否則會有吸收不良的感覺,但並非所有題目都會反覆看,隨著實力的提升,會略過較基礎的題目。相對地,較繁雜或容易犯錯的題目就會被我特別標示,之後只會練習那些題目。
初學階段所製作的筆記在複習過程中將不斷地進化,我會漸漸刪除比較基本的部分,再補充一些進階的學說見解與近期實務判決,前揭素材來源多為參考書、解題書及學校老師上課教材,有時會加入自己的註解,幫助加深印象與理解。因為不喜歡一直盯著螢幕,筆記進化到一定程度後會印出來,若又有新鮮的資料,會直接寫上去或貼上便條紙,同時提醒自己要留意這些最新的東西。
(三)如何安排讀書計劃
在規劃進度前,應該先清楚目標為何,並參照各科「比重」、「主觀上難度」安排時間。我的目標是司法官,參考歷年錄取分數,只要總成績拿到「6成」,肯定能進入三試且高機率是安全區。再觀察考選部統計司法官二試錄取者各科平均分數,可知每科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
據此,我的讀書策略是「不要偏食」,切勿想說把火力放在相對擅長的科目,因為考試時可能發揮不如預期或被突襲,而弱科也要全力搶救,以期至少有拿一半以上分數的能力。
我是一個喜歡事先計劃的人,每天進度一定事先規劃好,一天以3到4科為單位,每科至少2.5小時,假日進度會稍微少一些,預留彈性補足平日落後的部分或是休息放空。
(四)大三下後(112.2):以四書為短期目標
開始進入備戰狀態,然此時真正學習完整的考科只有憲法、行政法(不含行政爭訟)、民法、刑法、公司法,而民訴、刑訴、保險法尚在學習階段。針對前者除了讀參考書與筆記,尚有依靠解題書熟練各爭點。後者則是勤讀教科書與製作筆記,以在期中期末考得到高分為主。升大四時報考四等書記官,一來是會為了督促自己在期間內讀完特定進度,二來是為了檢測輸出的能力,藉此評估讀書方法是否有必要調整。
(五)升大四暑假後(112.7):以研究所為分水嶺
會報考民法組單純是因為民事法在司律占分最重,打算先準備起來,並沒有特別擅長民事法。考研前以研究所為主、司律為輔,60%民事法、30%公法和刑法、10%商法,每天先讀完民事法的進度才讀其他科。考研後則是35%公法、25%刑事法、25%民事法、15%商法。因為覺得公法最難,每天早上精神最好時先讀。海海則是到暑假才開始加入讀書計劃,畢竟投報率太低。
(六)一試準備(113.7):始於考前一個月
每天練習兩份考古題,細心檢討、訂正,再複習不太熟的部分,小科只有稍微記住比較常考的法條,其他就是憑直覺作答。總共練了十年的題目,所以這一個月的讀書進度只有反覆寫題目與訂正而已,即使如此我認為對於二試準備仍然有幫助,因為如果對某個選項有一點遲疑,就代表還有不熟悉的部分,藉此可盡快補足。
(七)二試前最後衝刺(113.8)
每天聽總複習,一三五公法、刑事法,二四六民事法、商法。此階段藉由二試總複習迅速掃過各爭點,且之前大多是自己看書,難免會有沒注意到的地方或思考上的盲點,進而檢驗是否還有沒掌握好的地方。總複習也會補充最新的實務見解或學者文章,這也是容易忽略之處。9月中後開始看補習班的解題影片,寫出答題架構再對照擬答檢討,每天維持解題的手感。
(八)關於補習
個人比較喜歡自己看書,很懶得看影片,再加上之前有接收學長姐送的全修班教材,最後只有買二試總複習的函授。
二、書單+準備方式(含作文)
(一)憲法
- 書單:
歐律師憲法爭點解讀、歐律師解題書、韋軒憲法plus題型破解、鍾禾總複習講義 - 準備方式:
一直覺得公法抽象,尤其是憲法,即使了解基本權內涵與熟記重要釋字、憲判字,有時看到題目還是會覺得不容易。買兩本解題書是因為不同作者的答題內容會提及不同的觀點,尤其在審查標準的擇定,藉此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題。
鍾禾總複習講義裡針對基本權有解題模板與重點提示,還有歷屆試題的擬答,具有參考書與解題書的功能,我會將自己容易忘記的重點直接抄寫在上面,在總複習階段反覆熟讀。這次考試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權力分立的部分,沒想到正好派上用場,當下直接把背過的大前提寫上去。
對於憲法真的沒什麼天賦,但還是很努力的寫出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答題內容會成為笑柄,反正閱卷老師也不認識我。事實證明似乎是如此,即使對答題內容沒什麼自信,也不代表結果會很糟糕。
(二)行政法
- 書單: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鍾禾行政法完全打擊+總複習講義、柯龍行政法體系構建暨爭議回顧學霸筆記書、飛律師解題書 - 準備方式:
行政法對我而言稍微具體一點,但初學時依然費了不少功夫。很推薦閱讀李老師的基本十講,最初的章節有教導如何解題,可以先了解整個行政法脈絡為何,還有解題時要如何思考。
鍾禾行政法完全打擊很清晰明瞭,適合建立基礎,在一開始的複習階段大多仰賴之。之後有再看柯龍學霸筆記書加深加廣,並搭配自己繪製的體系圖,幫助記憶。解題方面,我覺得飛律師的書很好入門,有些大前提值得背起來,答題內容也會加入一些憲法的法理,讓我更能夠把憲法與行政法連結起來。
總複習我是聽鍾禾的函授,講義中涵蓋重要爭點,且會搭配歷屆試題的擬答,藉此可以直接記憶正反兩說與本文見解要怎麼撰寫,還有學習涵攝的部分。
(三)刑法
- 書單:
林鈺雄刑法總則、蔡聖偉案例解析方法論、周易就是這本刑法總則體系+解題書、周易就是這本刑法分則體系+解題書、周易的司律二試刑法解題書、楊過總複習講義 - 準備方式:
以掌握總則為首要目標,學習犯罪審查可參考蔡老師的書,邊讀邊筆記,先透徹的了解三階層。嗣後可在每一階層塞入爭點和自己的模板加深印象。至於分則主要是靠記憶,我有將重要爭點做成筆記,利用零碎時間反覆閱讀。
周易解題書題目完整,還有文章改編題可以補充學說見解,有些引註中的文章也很值得看,藉此更全面的理解學說見解。楊過總複習講義除了基本的爭點,亦有最近的文章與立法評析。老師講解爭點時會教如何去記憶有幾種見解,我覺得這很實用,解題時也比較不會先想到哪一說就先寫,而是有邏輯的排列各說。
考試時我花太多時間在甲的犯罪審查上,還沒寫完就已經超過預定時間,所以乙、丙和競合超級簡陋,只有幾句話帶過,這部分比較可惜。
(四)刑訴
- 書單: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林鈺雄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黎律師刑事訴訟法研析、Jango刑事訴訟法題型破解、Jango總複習講義 - 準備方式:
除了林老師的書必讀外,透過黎律師的書能補充一些美派日派的學說見解,整體章節的編排也能讓我更容易建立起刑訴的架構。Jango的解題架構很完整,雖然答題篇幅很多,但可以學習開小標和認識豐富的學說見解。我會特別注意漂亮的段落、用詞,摘錄下來用自己的話寫成可以在考場上發揮的版本。
(五)民法
- 書單:
王澤鑑民法總則、陳聰富民法總則、張志朋民法債編、張璐全修班講義、張璐債法題型破解、張璐物權法有聲解題書、程穎總複習講義、林秀雄親屬法講義、林秀雄繼承法講義、親屬法實例解說、繼承法實例解說、程穎身分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程穎總複習講義
(六)民訴
- 書單: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劉明生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勝平瑞希爭點here、溫語學霸筆記書、蘇試總複習講義、姜世明家事事件法、武律師家事事件法爭點解讀
(七)商法
- 書單:
祁明公司法全修班講義、陳楓公司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星于公司法總複習講義;陳楓證交法全修班講義、黃程國里昂證交法題型破解、星于證交法總複習講義;葉啟洲保險法、海青溫拿保險法題型破解 - 準備方式:
- 公司法:大三在學校上公司法時,因為是早8加上連續4小時,每次都會昏昏欲睡,複習階段是靠祁明的講義和陳楓的書救起來的,後者的解題架構很漂亮,所以之後也沒再買解題書。
- 證交法:在學校沒上過課,全仰賴陳楓的講義建立基礎,與公司法有連結的部分可以一起複習,所以要先掌握住公司法再複習證交法,效果會比較好。星于的講義內容完整,各重要爭點也都有收錄,已足夠應付證交法,上課時可以發現老師很注重新舊法的比較,此部分講解非常仔細,在去年也的確是考試重點。
- 保險法:初學時有跟著葉老師的上課進度熟讀教科書,自認基礎還不錯,所以之後只有透過解題書補充其他學說的見解。
(八)海海
- 書單:辛律師海商法爭點解讀、千嵐總複習講義
(九)作文
在這麼多書要讀的情形下,其實很難撥出時間加強寫作,同時又會擔心作文拖垮總成績。112年考完四書後,我對自己的寫作成績不太滿意,但又不喜歡閱讀落落長的文學作品,所以選擇報社藝文專欄上的短文當作素材,從中可以發現許多好文的用字平易近人,實則功力頗深,值得反覆咀嚼與學習。每天看個幾篇不會花太多時間,如果有喜歡的句子也可以抄起來。此外,我偶爾會投稿短文寫作的徵文,練習用字遣詞、減少冗言贅字,從打草稿到最後修改完畢僅須花費1小時,而且會越寫越快,用字也會更精準。
三、考試當天
(一)心態
既然沒有回到過去的能力,就應該好好把握住當下,切勿回想已經考完的科目。我會把注意力放在下個考科,並努力忘記剛剛到底寫了什麼。一天八小時很折磨人,要盡量免於被負面情緒掌控,影響答題狀態。
(二)答題技巧
我自己覺得「開小標」、「標註關鍵字」和「涵攝」特別重要,前二者可以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看到答題重點,後者則是展現自己與其他考生不同的絕佳機會,因為多數人的大前提可能都寫得差不多,如果能善用題幹給的線索,可大力增加本文見解的說服力,才不會有種與題目脫節的感覺。至於字體方面,由於我的字不算好看,有盡量「寫大、寫開」。
四、維持健康的方式
我不熬夜、生活規律,晚上會出門健走3.6公里,睡前練20分鐘的氣功。腸胃有時不佳,長期控制飲食。最大的困擾是失眠,為了長久健康著想,不依賴茶或咖啡提神,僅靠中藥慢慢調整。平時出門絕對會佩戴口罩,減少感冒的機率。身為考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走得久。
雖然難免會有焦慮和疲累的時候,但大部分的時間我不太會胡思亂想,也不常自我懷疑,當每天完成預定好的讀書計畫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這也是讓我一直保持動力的原因之一。此外,由於早上及午睡後的下午精神比較好,我的休息時間多集中在精神最不好的晚上,有會看卡通或和家人出門散步閒晃,轉移注意力。
五、調查局法律實務組準備
(一)筆試
沒特別看過考古題,仍然依照準備司律的進度讀書,而法政知識與英文中的「兩岸關係」、商事法中的「票據法」是完全裸考。
(二)體測
大概花三周的時間練習,每天早晚無論天氣如何各測一次1200公尺,下午鍛鍊核心。我在跑步時沒有隨身佩戴計時工具,是靠換氣次數和腳步數控制速度,跑久了大概會知道要怎麼抓節奏。正式測驗時要小心不要被別人影響到,我最後的秒數比平常的最佳紀錄快了15秒,甚至可以通過男生標準,除了腎上腺素的加持,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們這組幾乎都在6分內跑完,所以我也跑得比平常快。
(三)口試
在網路上找到同樣通過筆試的人組成讀書會,每人分配十幾題考古題寫擬答。平時須多關注調查局新聞與瀏覽官方網站,熟悉近期辦案成果。以下是當天被問到的題目:
- .什麼大學畢業?(自我介紹只說剛從法律系畢業)
- 為何不去當律師?
- 詢問的犯人是嚼檳榔小混混,對你下馬威該怎麼辦?
- 調查局不是坐在辦公室的工作,有體能上的要求,是否知曉?
- 辯護人筆記疑似抄錄個資,如何處理?
- 追問:刑訴245有修法知道嗎?如何救濟?
- 有考上司法官嗎?(回答有過二試後,委員說不影響評分)
- 追問:司法官和調查局會怎麼選擇?
- 未來工作壓力大,會不會在社群軟體抒發情緒?
- 對於職場霸凌、工作超時如何看待?怎麼跟長官說要休假?
- 讀研究所的打算是什麼?(書面報告有寫)
- 追問:今年有考研究所嗎?有考上嗎?
- 帶工作文件回來,家人發問關心,該怎麼辦?
- 民代關切辦案,長官擺爛不指示,如何處理?
四、總結
求學過程中我一直不是個特別會考試的人,經常無法以平常心應對,致結果不如預期。因此備考期間除了付出相當多的努力,嚴格執行讀書計劃,在心態調適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學習坦然面對壓力,以健康的身心靈準備考試,盡人事聽天命。身為考生的日子,感謝家人全心全力的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也謝謝幾位上榜司法官的學長姐毫不吝嗇的給予指點與建議。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早日上榜。
- 司律
- 司法官
- 司特
- 國考
- 心得
- 書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