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算不算應屆雙榜的113年司律二試心得

一、背景&前言
小弟是頭上這間法律系,2022年畢業(延一年),在校內學到的東西和司律國考完全沒有關係,只是因為2019年時想家所以窩囊跑回去帝大交換了一學期,那時有接觸和國考內容有關的課程,有債總(陳忠五師)、身分法(陳韻如師)、物權(顏佑紘師),以及政治系開的中憲政權力分立部分。除了對民法有點基礎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是自己從頭念起。
原本受到朋友媽媽的鼓勵,112年就有投入考試的打算,也有報名當年的一試,但因為基本上算是沒有準備,所以考前一週去了沖繩,直接遇到卡努颱風死亡打擊,被困在沖繩九天而缺考。因此,今年上榜係初次準備考試,就有幸高分上榜甚至是進三試,真的運氣很好。
12/20更新:以下提供我備考期間的進度表,歡迎各位參考
點擊連結
二、考試成績





三、準備方式
(一)準備時程及方針
2023年農曆年後開始看跟朋友借的糕點民法函授,但後來因為做第一份正職實在有點力不從心,並沒有耐下性子把東西都看完。直到2024年2月後才確定開始密集準備,同年3月開始打底。後來發現全修班函授看下來時間會不夠,而且真的講太慢,所以索性決定自己從參考書開始看。因為追求速成,除了刑總有看玉皇大帝的教科書、行政法有看李建良師的十講系列以外,其他科目基本上都是看參考書打底加上解題書。
2024/03-08為兼職準備期,每週上班三天,做完事情就會湊零碎時間讀書。這段除了一試前的一個月開始用寫考卷、自己寫詳答水時間,而有辦法到每日讀書時間5至6小時以外,大多數的準備期間一天看書平均下來約3小時,維持著一天約150-200頁的進度,四五天可以啃完一本書。真是慶幸自己看書看比較快,不然以前在學校看英文書看超慢都很懷疑自己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
2024/08-10一試結束後,就緊鑼密鼓開始翻解題書、寫題目、看總複習,同時也有買遠端操作改題班。對於不想破費跑去狂做題班、極訓班的人來說,只要足夠自律、願意按時寫題寄回批改,即便寄回批閱分數難免令人受挫,遠端操作改題班仍然是相當好的練習機會。能夠有人幫自己改題的機會真的不多,要好好把握,也要好好寫題目。在此誠心推薦,真的不是業配。是業配的話三試落榜。
(二)準備書單
其實書單都大同小異,也都是參考板上各位前輩的學長姐的心得文,並沒什麼特別的地方。雖然一開始為了求安心,總共大概買了七十幾本書(絕大多數是二手),但考完試後統計,實際上有看完用到的書大概就是三十餘本。
一、憲法
歐律師全餐不解釋,沒有其他參考書,也沒看其他函授講義,甚至連總複習講義都是把模板看過一次而已。(尤其很怕考出來權力分立跟地方自治,基本上算是急就章,幸好最後突襲的是大家都無從準備的地球之友!)
真心建議大家要自己看過一些釋字、憲判字抓書寫違憲審查的感覺,而不是靠別人整理的摘要。二試準備期,若讀完書回家後仍然覺得有一點餘力,我就會開兩三號比較短的解釋出來看。若點開覺得打那麼多誰他媽看得完就直接關掉。實際上效果也有待商榷,看心安的。
二、行政法
教科書雖然有看李建良師的十講,但一開始看行政法基本十講覺得太簡單什麼都沒講到,看行政訴訟基本十講又覺得太難怎樣都看不懂,所以決定直接鬼轉體系書。 打底書靠程樂的體系書,我覺得寫得很溫柔,容易入口,只是第一次看的時候會覺得考點太多,會隨著深入科目後慢慢收斂。
考司律的話不推薦看柯龍的行政法學霸筆記書,太難了。 解題書看淺焙ISSUE,但其實我覺得幫助有限,看安心的,但若寫題目不太會寫架構可以拿來抄。
三、刑法
刑總真的要挑一本教科書開始看。原本是打算直接進榮律的透明書,但發現寫得太簡略了,沒有基礎的人根本沒辦法硬扛,所以才決定先回去看總則教科書。看完後覺得有領悟一些東西,但等到上總複習的時候我也發現之前總則的(尤其是錯誤論)的行為、論罪分析方式我全都忘光光。看完教科書後,有快速再掃一遍周易老師的體系加解題書,馬上看第二遍相同科目但不同敘述方式的書,我覺得加深印象有點幫助。
刑分就只有看周易,希望老師早日康復。
四、刑訴
靠黎律刑訴法研析打底,再配Jango解題上下冊。
洗澡熊實例研析拜託一定要看,今年考場上看到犯罪挑唆、賣安非他命根本直接照搬書上範例,寫刑訴的時候心裡一直在偷笑。
五、財產法
蘇台大全修班函授,看完之後沒有回頭重刷,也沒回頭翻講義 賴川爭點地圖精煉,但不適合接近二試時回頭看,突然冒出來陌生的東西會慌 張璐債法題破、物權有聲書,極推!張璐真的寫太好,每題寫的分析都很引人入勝,不拗口又好理解,二試準備期才有看,獲益良多,一定要看。
總複習沒看。
六、身分法
基本上靠以前在帝大上課的底在撐,反正這次也沒考,只有把學稔題破看過一遍,確定裡面爭點還看得懂就好。原本是打算上考場再慢慢來翻法條硬掰肯否兩說,結果沒考出來,真的運氣很好
七、民訴
民訴我認為是自己看得最完善的一科;雖然學的東西不同,但大學時被民事訴訟拉過成績很不爽,英美法下贏不過,回母國主場總要一雪前恥。(不過不管哪一派的見解,都還是沒看教科書) 先用喬律打底,打完底馬上看一次溫語,二試準備期第一次翻爭點HERE,然後再翻一次溫語。考前最後幾天有把總複習課程再快速看過一次,不虧!
八、家事法
有翻完喬律家事法焦點掃描,但印象可以說幾乎沒有:二試準備期只看康熙總複習,獲益良多。
九、商事法
公司法:看了公司法爭點解讀,發現沒基礎完全看不懂;之後翻了保成的三合一商事法解題,其實還是看不太懂。最後算是靠齊軒總複習建立體系感才救起來的。實際上考場我也就跟大家一樣,都在寫禁反言跟誠信原則之類的東西,最後居然給我34/50,真的沒有懂怎麼辦到的?此生大概無法重現此等運氣。
保險法:林予保險法爭點即時通,深度、篇幅皆適中,適合排個三天把它看過一遍。之後配合一樣的三合一保成商事法解題書,以及吳瑀老師精煉的總複習授課和講義。
證交法:有看黃程國證交法爭點整理,以及保成三合一解題(大家都推韓特但我覺得太厚了,就沒有再另外買)。齊軒老師總複習也很受用,推薦。
商事法能拿到高分,完全要感謝總複習的老師們。
十、選試:智財法
有看的是智慧財產權法爭點解讀,大概花了四五天看完,再加上齊軒老師總複習,架構變得很清晰。只是分數不知道為什麼不到一半,明明該寫的應該都有寫到才對。
(三)應試當天建議
- 一定要帶透明桌墊
若有分題本需求,寫完的考卷就可以壓在桌墊下,讓桌子不亂,很好用 - 每節下課都吃點東西,在考場唸書會徒增不安
每科中間我都有下樓抽煙、喝提神飲料或是能量果凍,科目中間都讓腦袋休息。中間碰到菸友,就有討論到一些憲判字,結果偶然講到的112憲判9就成了刑訴律師秘密溝通權的寫作題材,代表不一定要待在教室裡,也有機會能抱到佛腳。如果中間沒下樓抽煙,我壓根不知道從何論起;就是因為菸友講了這號判決,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印象在講什麼,所以才趕快拿手機出來翻,也剛好有派上用場,撿到寶的感覺特別爽 - 調整作息很好,但不用太強求
大家當然希望考試時間當下是腦袋清楚的,所以最後關頭可能都會希望自己能習慣自己早上八點起來唸書,然後讓自己到晚上六點半之前腦袋都能好好運轉;惟本文以爲,備考已經很可憐了,想睡就睡吧。只要確定自己不至於日夜顛倒,就算要睡到十點、十一點都沒關係,唸書的時候有清醒最重要。考試時只要起得來、不睏,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要讓調整作息成為讀書以外的額外壓力,自找挫折是最沒必要的事。好好睡覺真的很重要。
其他建議不外乎分配時間、記得分題本、戴手錶等老生常談,本文在此不贅述。
(四)備考期間WLB
沒在備考的時候,真的很愛到處跑音樂祭或是專場表演,也因為備考也放棄了一些看表演的機會。但事後細數,其實備考期間還是跑了不少現場,甚至也有跑去日本看的。作為休息,只要是事先安排好,都不要給自己綁太緊。只不過在看表演的時候,時常腦袋裡都還是在跑考試的東西,真的沒辦法很專心。
四、總結
上榜真的很開心,昨天放榜到今天都還在笑,無聊的時候還會打開成績單來看一下,覺得自己努力有成果的感覺真的太舒服。我用了相對比較少的時間在準備,能有如此佳績,真的是非常幸運。備考期間,大致上也都遵循上榜前輩的準備方針,只是從中排除了某些(對我來說)不必要的堅持。給其他備考或是已經考過的朋友們看我的進度表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每天150-200頁、四到五天一本書的課表太硬了。後來我的進度表確實也在不停調整,若當天狀態不好因而看得比較少,就會把看不完的部分往後丟,或是根據各書籍每頁的字數,重新分配進度再執行,不會因為一天沒完成進度就索性放棄跟進。跟進度不可能沒有壓力,但至少能夠掌握自己是不是暫時無法達成當下的任務,也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能耐在哪。
祝大家早日上岸,希望三試也有能有機會錄取囉!
- 司律
- 司法官
- 國考
-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