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非主流司律二試準備方法

hsi
By hsi.2025-05-08

一、背景&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司律二試準備方法, 但可能會被說太非主流(遲遲不敢分享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想先聲明一下,「每種準備方法,只要能考上,都是好方法」

而我也真的靠這個方法,一年順利考上(成績大概落在中間,沒有到很頂)。

二、準備方式

(一)首先,我的方法主要有5個階段:

  1. 第1個階段:「建立法感-在學」,上課認真,勤作筆記,有問題就問
  2. 第2個階段:「觀念釐清-函授」,把函授當作復習的方法,補充闕漏
  3. 第3個階段:「觀念加深-筆記-摘要」,將函授的教材濃縮成自己的筆記
  4. 第4個階段:「觀念加深-筆記-補充」,將解題書的重點補充在上面的筆記中
  5. 第5個階段:「觀念統整-復習」,把筆記內的所有觀念讀熟、讀透即可

從上面可以發現,在準備司律的時候,我沒有完整的練過和寫過考古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我的方法非主流和遲遲不敢分享的原因。

次者,分享各個階段我所花的時間:

第1個階段:

因每個人的學校而異,就我而言,大學非法律系,所以大概花快3年的時間修到畢業門檻(約78學分),過程中有拿過幾次書卷獎。

第2個階段:

我在第1個部分打底時就有利用空閒時間聽函授,直到寫完論文時,大概另外花2個多月把函授聽完(包含選修、國公、國私那些)

第3個階段:

因為第1個階段跟第2個階段過程中有太多雜事,例如研究助理、辦研討會、寫論文、投稿等,所以跑完前2部分,腦中對於相關考科都只停留在有印象,但講不出什麼高深的概念,白話來說,就是上完課、聽完函授等於什麼都沒有留住。因此,我開始思考要如何加深自己的印象,讓腦中深刻的記下那麼多法律知識,於是我選擇濃縮筆記,透過閱讀(輸入)跟寫筆記(輸出),把所有法律觀念加深,也因為是全部重新打底,所以花了我大約3個多月的時間,才把所有科目濃縮成自己的筆記(因為考科非常多,在要求速度的情況下,選擇電腦打,非手寫)

第4個階段:

重新建立好基礎知識後,我覺得第3個階段的輸出與考試要的輸出不同,所以我透過參考解題書的方式(輸入),建立自己的答題模板(輸出),並將模板寫在上面的筆記中,大概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因為考試是手寫,為練寫字速度,選擇手寫,非電腦打)

第4.5個階段:

中間卡到1試考試,我大概花1個月的時間,依照我之前分享的方法準備(藉由這個方法,讓我對於各科的法條位置非常熟悉)

第5個階段:

熟讀自己的筆記,大概花了快2個月的時間(至少讀3遍以上),讀完後,我能說出每個章節的考點,也會有一種如果我是出題老師,我會怎麼出題的感覺

如果在學時間不算的話,第2個階段到第5個階段,我花了約10個多月的時間準備。

(二)分享每個階段我的每日作息

第1個階段的作息:
跟隨學校課表

第2、3個階段的作息:
7:30 起床盥洗
8:00 出門
8:30 進圖書館
8:30-12:00 聽函授;作筆記
12:00-13:00 吃午餐
13:00-17:00 聽函授;作筆記
17:00-18:00 吃晚餐
18:00-21:00 聽函授;作筆記
21:00 回家(到家後完全沒有碰書)

p.s. 我聽函授、作筆記的科目,是隨心情變化,當天比較想聽(讀)刑法,會整天聽(讀)刑法

第4、5個階段的作息(適逢3級警戒,圖書館關閉,在家準備):

奇數日
7:30 起床
8:00-11:00
公法 11:00-12:40
吃午餐 12:40-15:40
刑法 16:00-19:00 運動、吃晚餐
19:00-21:00 公法或刑法,看心情讀

偶數日
7:30 起床
8:00-12:40 民法
12:40-14:00 吃午餐
14:00-16:00 商法
16:00-19:00 運動、吃晚餐
19:00-21:00 民法、商法或選考科目,看心情讀

p.s. 第4個階段會依照考試時程安排讀書計畫,並會一直戴著耳塞,讓耳朵習慣長時間戴耳塞的感覺

第4.5個階段的作息:如同之前分享,也是依照考試時程安排讀書計畫

復者,分享在準備考試時,我其他有做過的事

  1. 想到就會查一下的實務見解跟最有價值參考判決
  2. 準備公法的時候,我最常看的是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最後,分享我覺得關於考試,大家會有興趣知道的事

  1. 答題寫到實務見解時,都沒有附上判決字號(讀到後期,覺得實務見解真的太多,與其背一堆數字不如好好搞懂實務見解的內容比較重要)
  2. 答題寫到學說見解時,直接寫「有學說認為…」或「肯∕否定說認為…」
  3. 答題寫到自己見解時,會用「本文認為…」
  4. 考試時,我幾乎每科都有翻考場附的法條(但因為我一試那樣準備,所以翻法條只是確認條號有沒有引錯而已)
  5. 考前沒去過考場,但有用google map看一下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司律二試的準備方法, 有其他問題可以私訊問我,也可以留言, 我會再找時間回覆,謝謝。

三、總結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
我並不是特別聰明的天才,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偏笨、理解比較慢,一直以來讀書考試都是偏努力型選手,再加上大學非法律科系,其實剛上研究所就深刻感受到與別人的差距,所以我完全是靠研究所在學期間非常努力的讀書惡補、認真的上課來補上我的法律基礎;準備考試的過程一開始也是因為覺得練考古題非常吃力,才選擇重新審視自己的法學基礎,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筆記,最後再熟記此筆記,畢竟吸收自己的文字總比毫無頭緒的閱讀生硬的教科書來得容易也心安!

因此我認為準備方法中成功的關鍵便在於:前面階段的上課與函授(輸入)盡可能大量吸收,再透過梳理自己的思路脈絡,反覆咀嚼消化知識,由這個產出筆記(輸出)的過程對原本陌生困難的考科,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進而建立自己的一套「讀題、解題、答題」的邏輯。

準備考試時真的非常辛苦,沒準備過的人真的很難同理我們所受的壓力,並且外界眼光也常以世俗標準或最後考試結果,審視評價我們過程中的努力,這邊想和大家說一聲「辛苦了」,希望所有考生都能早日上岸,祝福你們。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
你就是下一位上榜者!
從他們的成功故事中找到靈感,現在就行動!加入我們的國考線上課程,成為下一位上榜者!

相關文章

  • 勞社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

111年律師勞社三寶媽兼職上榜心得/自製試卷紙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
  • 海海

人生40才開始?兼職考生112年律師上榜經驗分享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