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113年不動產經紀人上榜分享

hsi
By hsi.2025-04-23

一、背景&前言

113年不動產經紀人上榜,以60.93分低空飛過。我不是一個會讀書的人 常需要花很多時間 頭腦很硬反應偏慢。

寫下準備紀錄希望可以幫助到跟我一樣的人!

二、考試成績

三、準備方式

■準備時間:5個月(全職上班族兼準備考試)

■補習班:高點–>我買的是113不動產經紀人課程函授

■教材:使用補習班給的講義跟書籍,僅另自行購買「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歷屆試題詳解(112~104年)」這本寫考古題(後附圖)

(一)各科準備分享

  1. 國文(作文)
    1. 因為購買課程的時間已經有點晚了,加上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及假日能念書,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我沒有把國文的課程全部看完,但看了其他科的課程後發現課程有一個規律,就是在課程前期(我的經驗是前面2、3堂)老師就會先對考試做一個大概的講解,考試走向或者歷年出題的方向跟未來可能的出題方向。
      • 我認為很有幫助的是,例如常去思考哪一次旅行印象深刻?
    2. 哪一次任務富有成就感?我的家鄉特色?類似這些個人經驗、抒發情感、自我察覺或者對於社會議題想法的主題,因為這些類型的延伸都可能會成為作文題目。
      • 跟2、3堂聽完大概講解、日常生活或通勤時就會開始思考主題。
  2. 民法概要
    1. 民法的篇幅很長,光是講義就有7本,準備民法這科過程有扎實的跟完課程,但後續時間不夠所以沒有重新讀一次就直接開始寫考古題了(但也沒有全部年份都寫完),當時想法是覺得考古題應該可以縮小重點範圍,抓出大重點下去細讀就好是我的目標(要細讀全部真的好困難QQ)。
      例如:繼承、分割、物權、租賃、契約(都跟不動產相關的內容)
      • 實跟課程、做部分考古題、用考古題整理大重點再細讀。
  3. 不動產估價概要
    1. 這一科是我從最沒把握到可以掌握的一科,上完課程且考完試後的我會建議要準備經紀人考試的大家,在聽到老師念出或寫出複雜公式的時候請不要害怕,只需要知道每個公式怎麼套、什麼時候用就好,不需要知道他是怎麼推倒過來的,會建議可以將公式都整理在筆記本上,可以清楚掌握有哪些公式以外,寫考古題的時候會更知道哪一個公式更常出題(圖示)。

      另外,估價只有134個條文,補習班會發薄薄的一本法條本,細看會發現內容都是有規律的,需要地毯式的閱讀法條,這裡建議大家可以到Youtube搜尋「不動產估價概要 法條朗讀」,在通勤、洗澡、考前幾周睡前的時候我都會聽著,腦海回憶上課內容或者考古題(有時都會恍神)。
      • 扎實跟課程、課本再讀一次、寫考古題、法條地毯式反覆閱讀及聽朗讀、再寫一次考古題。
  4.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
    1. 這兩科範圍廣,但是是鞏固枝幹的科別(尤其是土地法規),我覺得這一科沒有捷徑(因為很廣所以盡量聽),扎實跟完課程後再自己重新閱讀,很常時候是老師講的時候都懂,當自己讀的時候就會發現到底是在工甚麼?這兩科是我花最多時間上課的科別,除了我理解能力沒這麼快以外,會很常重撥片段也花很多時間在整理筆記,考前我也是一樣會找法條朗誦的影片來聽。

      另外我覺得因為土地法跟土地稅法的範圍很廣,且幾乎全部都跟我們應考經紀人極為相關,所以我會將本科考古題的用意傾向於是「知道這一科會怎麼出題」(例如:選項中會少字或多字讓你覺得這個是對的,做完考古題會對選項更有敏感度),而不是用考古題去抓範圍,因為範圍真的很廣,什麼都可能會出。
      • 扎實跟完課程、重新閱讀、寫考古題、法條盡量讀、聽、後續再寫一次考古題
  5.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
    1. 這一科是我第一個準備的科目,建議先從這一科開始準備建立信心,還有要注意的一點是本科的題目會出的比其他科更細(但也不用太擔心,上課時老師都會提醒,慢慢建立對題目的敏感度,就會發現是考科中最容易掌握的)
      • 背多芬,網路上也有條文朗誦,扎實上課、寫考古、讀法條,That’s all!

(二)小撇步

  1. 補習班出的考古題一定要寫,我把補習班老師出的考古題放在最後才寫,老師們的敏感度肯定大於考生,也比較常接觸或關注相關消息,所以有幫助(上課時老師也會提)。還有最後的課程中有的「不動產經紀人重點暨測驗題庫」這本書也很有用,集結重點可以快速回憶上課內容聯想考題(考試當天我也是帶這本而已)
  2. 前面提到的可以在Youtube搜尋「XXX概要或法規 法條朗讀」(要注意是不是最新的唷怕條文有修改),我會在閒暇時、洗澡時、早上通勤上班時、考前睡覺之前反覆聽。
  3. 不確定是不是每年都可以這樣,但這次考申論題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可以回答的內容在選擇題的文章中可以看到,真的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時候就去看選擇題有沒有提到相關的,秉持著有寫總比空白好的原則,讓改題老師知道沒有放棄
  4. 接近考試的時候我有上網參考一些別的老師的影片,偶然看到有一位老師說選擇題五科總共170分的人幾乎都會上榜(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值,可以以此為目標的數值),這次選擇題解答出來時我拿166分,我還是很擔心申論題會寫得不好QQ,畢竟我的申論準備的不多…..

(三)考古題的使用方式

這點是我開始準備時最困惑的問題,會建議課跟完以後將講義或課本重新閱讀過至少一次再開始寫考古題,另外除了民法、土地法以外上課採用的課本編排的順序都是先主課章節然後接跟這個章節有關的考古題總集合,所以其實除了另外的考古題本以外事實上已經練習至少兩次的考古題了。寫考古題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別慌!!!,因為可以現在錯但不要錯在考試的時候,所以錯了反而要開心(?)然後深入探討訂正觀念。

(四)邊上班邊準備考試的進度安排

我的上班時間表訂早上8點半到晚上6點,若準時下班我會在晚上8點開始唸書到11或12點,但也不是每天都有辦法這樣,畢竟有時加班或有時已精疲力竭QQ

  1. 跟課階段:大概是一天會完成3堂(須倍速上課)–>大概平均一堂1個半小時
  2. 複讀階段:有安排進度,例如這一科的這本講義100頁,我會按進度一天20頁(可依照自己的閱讀速度跟能力與科別難易度調整),一周會有兩天是補進度用的天數。
  3. 考古題階段:一樣以安排進度的方式前進,以難易程度分成一天要完成幾年的考古題。
  4. 考前重新復盤階段:一天一科,講義重新翻閱、考古題重新刷(速度已經變快了),聽法條整理自己容易忘記的小抄。

四、總結

最後心得分享:準備過程中對自己會不會考上總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就連放榜那天我的朋友幫我查榜單看到一個前後兩個字跟我相同的人時,我都還不覺得是我自己,確認是自己的時候也沒有想像中的開心,反而更加關心我考的是幾分,想知道這樣的付出拿到幾分了?看到分數的時候我是很失望的,不是失望自己的分數不高,而是懷疑自己真的可以考上嗎?晚上我想著有哪一個畫面是可以發在限時動態上記錄放榜嗎?我不敢發成績單,心裡想著60.93這好尷尬的分數呀……是不是自己幸運居多而導致的結果?直到晚上看到threads上好多網友分享自己失利要再繼續奮鬥一次的消息,我突然發覺不管有沒有考上,這一路都是自己選擇然後走過來的,只需要為自己負責就好,無關他人。而讓我最有感的時候是當我開始整理課本、講義或筆記要打成心得的時候,看著這些痕跡推疊出來是下定決心且很堅定要完成一件事情的自己,已與分數無關。

另外購買的考古題本
筆記整理範例
筆記整理範例
  • 不動產經紀人
  • 國考
  • 心得
你就是下一位上榜者!
從他們的成功故事中找到靈感,現在就行動!加入我們的國考線上課程,成為下一位上榜者!

相關文章

  • 國考
  • 專利師
  • 心得

112年專利師高考上榜心得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
  • 不動產經紀人
  • 國考
  • 心得

113年不動產經紀人上榜心得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