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113年外交特考 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一)上榜心得

hsi
By hsi.2025-04-22

一、背景&前言

各位好,我去年有幸上榜外特三等英文組一,在備考期間看本版許多前輩的心得文受益良多。現在來這裡分享一下備考歷程,希望能給正在準備外特、或是正在觀望是否要準備外特的夥伴們小小的幫助。

我於112年大學畢業後應屆考過一次;因為之前都在忙大學課業,到大四下學期才開始唸書,不出意外地落榜了。而後全職一年,順利達成目標。

心得文篇幅較長,包含筆試各科(除了國文)的準備、第二試口試的準備、學歷驗證及心路歷程,可以依標題選擇需要的部分閱讀。

二、考試成績

三、準備方式

(一)外國文:英文

我這科的準備非常單純;翻譯及選擇題的部分就練習考古題,主要準備作文。

去(113)年每一期的Foreign Affairs我都有買來讀,看到文章裡覺得還不錯,或可能可以用在作文的句子/單字/片語就抄下來。考前開始熟讀及記憶這些單字/片語,寫作文時感覺能用得上的地方就用進去。

我兩次考試的準備方法都相同,自覺程度也差距不大,成績上的進步(73.5000➡️93.5000)我認為是113年的成績給得比較甜的緣故。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在所有考生中自己處在什麼位置。

📚推薦閱讀: Foreign Affairs Magazine

(二)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

這科我覺得我二次考試的表現都不太好,就不分享準備方式,改為寫出我犯錯的部分,讓各位同學可以引以為戒。

首先,外交史的部分不要只記憶歷史事件,還要代入國關理論進行分析。 就算每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行為者以及後續影響都已經非常熟悉,也要練習在國關理論(例如權力平衡)的框架下進行輸出,避免像說故事那樣以流水帳的方式答題。

其次,考試時先寫選擇題!先寫選擇題!先寫選擇題! 這科申論部分有四題,時間分配不佳的話很容易申論寫過頭,導致只剩下一點或甚至沒有時間寫選擇題。考試的大原則是「把握能把握的分數」;建議先把選擇題的分數拿到,再全力衝刺申論題。

(三)國際公法

我將《現代國際法》的內容濃縮成三份筆記:名詞與概念(承認、管轄與豁免、國家責任、無害通過等等);條文(條約法公約、海洋法公約、外交關係公約、聯合國憲章、國際法院規約等等);國際法實務(國際法院判決、仲裁案、聯大決議等等)。

其中名詞與概念及條文為「骨幹」,需要記熟乃至背誦,申論答題時我也會先以名詞解釋或默寫條文為主。而國際法實務為「血肉」,以案件或決議對名詞及條文進行補充,會讓答案看起來更豐富。例如,若遇到有關和平解決爭端的題目,我會先帶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3項及第33條,再輔以聯大2625號決議重申和平解決爭端原則,後提到諸如「北海大陸礁層案」、「美國在德黑蘭外交領事人員案」、「阿拉巴馬號仲裁案」等等以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的案例。

記憶條文和條號是準備這科最重要的部分,但不要從第一條開始背到最後一條,也不要一條從第一個字背到最後一個字。以主題式的方式記憶會更有效率(例如,海洋法公約第5條、第7條及第14條為一組)。有些條文的文字非常繞口,可以適時「中譯中」,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而非硬記原本的條文,TKB聞仲老師上課時也會幫忙這個部分。

國際法是我準備起來比較沒有壓力的科目,也是我第一次考試中表現得最好的;但因為擔心自己無法維持實力,第二年準備考試時依然戰戰兢兢,最後有微幅的進步(78.2500➡️82.7500)。

如果是第二次準備考試的同學,雖然把大部分時間分配給弱科是對的,但對於自己的強科建議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弱科救起來,強科維持住實力,就能把筆試名次拉到前面。

📚必讀書籍: 丘宏達、陳純一《現代國際法》(修訂四版)

(四)國際經濟

在國經的準備上,「理解」以及「勤練」非常重要。

第一年準備考試時我試圖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模型,結果就是全部搞混。第二年捲土重來,重新開始理解每個理論的前提假設、與其他理論有什麼不同之處、模型中每一條線的變數有哪些等,這樣前期會比較花時間,但一通百通。

我約從四月(考前五個月)就用補習班前一年度題庫班的教材開始刷題。我用的是TKB王喆老師題庫班的書,非常厚,但幾乎所有國考國經這科的考古題都在裡面了。國經的題目重複性也挺高;最主要包含貿易政策(關稅/補貼/VER/關稅同盟)的福利分析、外匯市場(匯率)、貨幣市場(利率)、獨占市場(規模經濟)等等,寫到後期會像反射動作一樣,看到題目裡的關鍵字馬上就知道要用什麼模型,其實會蠻有成就感。

改變準備方式後這科我進步了四十幾分(32.7500➡️75.2500)。所以我也想以親身經歷鼓勵國經準備得有點辛苦的同學,我底子那麼弱都救得起來了,你一定也可以。

📚必讀書籍:

Paul Krugman《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十版)

Paul Krugman 《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十版)

這兩本書包含對準備考試沒有太大用處的推導部分,內容也比較深,但去(113)年的考題,不管是第二題的CC-PP模型還是第三題的休謨金本位自動調節機制,書裡都有很詳盡清楚的解釋,因此還是列為必讀。 我覺得這兩本要先聽懂補習班的課或是有了基本瞭解後再來讀,才會比較有心得。裡面可能藏有一些未來的考點,就抱持著「能看懂多少是多少,就算不懂也至少有個印象,考試時還能多少掰出來一點、擦到一點邊」這樣比較輕鬆的心態來讀就好。

(五)綜合法政知識

這科包含憲法、兩岸關係及比較政府與政治。因為它科目多、只佔10%又有包山包海的時事題,我是以「把握能把握的分數」的心態去進行準備。

憲法的部分,熟讀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是基本功,有數字出現的地方再稍微記一下。市面上有很多國考專用書籍收錄重要的釋字及憲法法庭判決,挑一本喜歡的來看。還有阿摩多做。

兩岸關係的部分,須熟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重要條文。另須瞭解中共組織層次、我國過去以及現在的政策,這部分我是靠補習班講義。

比較政府與政治的部分,我將近十年考古題中題目及選項出現過的國家蒐集出來,針對各國憲政體制、選舉制度、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的關係、司法審查等等項目進行整理。

這科準備起來不輕鬆,但如果能夠有所提升的話對於總分不無小補;我第二次考試的分數較第一次進步了二十多分(60.0000➡️86.0000),總分就能再提高兩分。

(六)第二試口試

我有報名TKB中文口試的課程,它主要是教你答題的架構(或者說「骨幹」),而讓答案能夠更豐富及突出的「血肉」部分則包含「個人學經歷」及「我國外交實務」;前者在筆試錄取後寫書面報告時就可以一併進行整理及潤飾,把學經歷變成一則則故事,後者則可以透過外交部網站等管道,去記憶幾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理念相同國家友臺議案、我國榮邦計畫等等的例子。

中文口試的部分我有組連號讀書會。很多人會有顧慮,但考試時身邊是熟悉的人,有成功緩解我的緊張。

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口試,都須持續練習。除了連號的讀書會,在考前一個月我固定與一位非英文組的考生練習中文口試,以及一位英文組的考生練習英文口試;我幾乎每天都在練,這樣的好處是考試腦子一片空白時還能習慣性地掰出一點東西來。

四、總結

(一)學歷驗證

如果是以外國學歷報考的話,報名前畢業證書需要先在外館進行驗證。建議是畢業典禮結束、拿到畢業證書之後馬上去辦理,如果回臺灣再辦理的話會麻煩很多。

外館的網站上可以查到辦理驗證需要什麼文件。一般來說成績單是必備的,且須彌封並蓋章。若是應屆報考,外特報名時還未拿到畢業證書,則需要提供在學證明,在學證明正本(蓋有學校註冊章)也需要進行驗證。

每個外館驗證學歷文件所需要的作業時間不同;雖然好不容易完成學業了當然歸心似箭,等不及回家,但還是記得先預留一段時間處理這件事。

(二)心路歷程

我很幸運,在大學畢業後家裡能給我一年的時間全職讀書,也更幸運地能夠就此順利上榜。

這一路上受到家人、朋友、老師與同學非常多的幫助,然而還是遇到很多必須自己面對的課題。感到寂寞、自我懷疑、同儕壓力等等考生常有的情緒,如果妳/你現在正在經歷這些的話,想告訴妳/你,這些我全部都經歷過,希望這個事實能讓妳/你稍稍感到不那麼孤單。

我現在深有體會,上榜之後才是努力的開始,所以想清楚了再把頭洗下去噢。

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我敬佩所有踏上這趟旅程的人;請各位同行的旅人,相信自己,相信我們比我們自己以為的更強大。

天道酬勤,祝妳/你金榜題名!

  • 國考
  • 外交特考
  • 心得
你就是下一位上榜者!
從他們的成功故事中找到靈感,現在就行動!加入我們的國考線上課程,成為下一位上榜者!

相關文章

  • 國考
  • 專利師
  • 心得

113年專利師高考上榜心得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
  • 國考
  • 專利師
  • 心得

112年專利師高考上榜心得

本篇文章經由作者授權,從Dcard轉貼分享到本平台,期待透過本篇上榜心得,幫助更多還在備考的考生早日上榜。
hsi
By 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