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非本科系 兼職考生 律師(智財組)上榜心得
一、背景&前言
非本科系畢業,所讀大學是學店中的學店,不用分數也能讀的那種,我的國中基測還有高中統測的分數上不了任何一間有分數門檻的學校,高中生活糜爛,下課不是打工就是改車,上課不是跟同學打牌刁四支刀就是在睡覺,要不就是爬牆出去開包廂唱歌,活像個滋事份子,而如今,我的高中母校在前年停招,大學母校也被中信買下並改名,我的學歷上還存在的最高學歷的學校是國中。
出了社會後受到同樣是高三那年翹了一百多堂課的好友啟發而踏入國考,報考了法警,順利在隔年錄取,到機關報到後就開始補修法律學分,開啟兼職考生的旅程。
110年是我第一次報考司律,當時學分尚未修足律師門檻的20學分,只能報考司法官(4學分就能報名),該年司法官名次22XX,111年名次18XX,112年13XX,到113年終於有幸吊車尾上榜,雖然沒有飛躍式的分數成長,但每年穩定地進步讓我相信準備方向是對的,剩下該做的就是穩住心態,排隊排久了總會輪到我的。
二、考試成績
一試成績
二試成績
三、準備方式
兼職考生的讀書時間不比全職,所以效率就顯得重要,每天五點五十分起床,上班前至少還有兩小時的讀書時間。上班時利用瑣碎時間,讀個幾頁也好,縱然時間短又零碎,但想趕進度的心態會快速使自己進入狀態,所以效率頗高。下班吃完飯就一路唸到9點,一整天下來大概能讀五個小時,回到家洗完澡就不會再唸書了,躺在床上滑手機看影片到12點睡覺。假日8點半開始唸,唸到晚上9點,中間休息約2小時。
科目安排的部分,我習慣讀完一科再讀下一科,並不會有同一個科目讀到膩的問題,且不喜歡一堆書帶來帶去的,好不笨重,一本書跟一本法條輕鬆帶著走,路才走的遠。
教材部分以參考書跟解題書為主,打底用的教科書為陳聰富老師的民總及侵權行為法原理、王澤鑑老師的物權及許士宦老師的兩本磚頭書,沒有另外購買全修班的函授,原因不外乎太花時間,上完一輪都大半年過去了,上完最後一堂忘了前面29堂,人的記憶有限,扎扎實實把一本書多啃幾遍效果會好很多。
另外我並沒有做筆記,原因在於做筆記會耗費大量時間,且對後續的複習幫助不大(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字太醜不想看)。對時間有限的兼職考生來說,多次反覆閱讀並畫記重點不妨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法。
再來我是一本書主義,各科挑一本最順眼的書(解題書或參考書都可以),然後會看很多次(至少三次),當然可以再搭配一本書交互參考,以免有盲點,一本書主義的目的是減少自己的負擔及心理壓力,透過反覆閱讀加深記憶,且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讀得完的錯覺」,法律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實務判決跟學者見解,不會有讀完的一天,考生的目的是要考上,而不是要做學術研究,好好扎實讀完一本書,勝過讀兩三本書卻好像什麼也沒讀進去要好,加上考試科目之多,不要給自己製造負擔,可以跑完全程的人才是贏家,千萬不要還沒考試就把自己壓垮。
再來是我使用解題書的方法,第一遍看完題目直接看擬答,用鉛筆或原子筆把重點括弧起來;第二遍唸題目以外的內容,用螢光筆畫記,實務見解用橘色、通說用黃色、有力說用綠色;第三遍含題目重頭到尾唸一次,然後一天唸一百頁到一百五十頁,這個方法有三種功效:
1.快速讀完,有進度唸起來比較有動力
2.顏色區分各種說,用視覺印象加深記憶
3.擬答通常含有大量立法目的,能看幾次是幾次,千萬不要忽視它 我通常都是讀完一本書後做實例演練,進度優先(可以設定一個章節或一本書)再練習題目,理由不外乎就是拖到進度會使自己焦慮進而失去信心,對我來說,進度就像是定心丸,保持進度的前進絕對是在長期抗戰中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採一本書主義,因為你絕對唸得完。
近年考試趨勢已經不同於十幾年前那種純粹背誦式的申論考題,也不再是「有背爭點就有分」的模式,反而更強調基本概念的掌握,因此,基本概念的紮實程度遠比爭點背誦更為重要,多練習考古題有助於釐清法律概念,我在考前一個月練習112-107年的司律考古題,沒有完整作答,只有寫關鍵字,並盡可能地寫出立法目的,為了節省時間,我是以打字的方法做輸出練習,每寫完一題就會接著詳讀評分要點及閱卷委員的話,時常會有種醍醐灌頂的爽感,「立法目的、涵攝、邏輯一致」,就是閱卷委員不斷提醒的重點,我想考前有過這樣的練習,可能就是我吊車尾上榜的關鍵。
四、書單
以下書單是我備考期間讀過至少三遍的主力用書
憲法:
歐律師解題書
鍾禾二試總複習講義
行政法:
淺培ISSUE解題書
兆熙爭點解讀
鍾禾二試總複習講義
刑法:
陳肯PLUS題型破解
楊過二總講義
刑事訴訟法:
Jango題型破解上下冊
民法:
張璐債法題型破解*(此著有大量的tips,建議可以多讀幾遍,有助釐清觀念)
賴川爭點地圖
程穎二試總複習講義
民事訴訟法:
李淑明民事訴訟法(含家事事件法)解題書
溫語8週破解民事訴訟法學霸筆記本* (此著有大量的tips,建議可以多讀幾遍,有助釐清觀念)
商事法:
韓特題型破解
齊軒公司法二試總複習講義
向楊證券交易法二試總複習講義
五、關於找實習
關於非本科畢業是否會找不到(或不好找)實習?我開始投履歷後不到一週,面試了兩間,隨後都接到這兩間的錄取通知,甚至其中一間的老闆面試時直說,是因為看了我豐富的打工背景(學生時期都做餐飲業居多)以及非本科系出身,覺得這個人很有趣才決定通知我去面試的,所以我想非本科系不會影響,反而多元的成長背景與經驗,能讓你顯得突出,更快從人才海中脫穎而出。
六、總結
「訂下如奔向月亮的遠大志向,縱使不能到達,也會擠身於繁星之中。」這是一段我非常喜歡的句子,我自己也有一套「慢跑理論」,其意義正好跟這句話不謀而合。
所謂「慢跑理論」是這樣的,如果我今天慢跑前訂下了三千公尺的目標,那麼當我跑完這三千公尺時,通常會累到快虛脫。但如果我訂下的目標是五千公尺,當我跑到三千公尺時,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喘,彷彿潛力被推進了更遠的距離。這說明了一個道理——極限,從來都不只是我們以為的那麼近。
因此,設立一個更高、更遠的目標是發掘潛能的關鍵。若我們把目標設定為司法官,即使最終無法到達那個高度,也可能在這條路上擠身於律師榜單之中。目標的遠大,會帶動潛能的爆發,預祝各位考生順利上岸,一起加油!
- 司律
- 國考
- 律師
- 心得
- 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