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學習tiffany123
法律人都在用的IRAC案例分析法

今天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法律案例分析法——IRAC,可說是全球通用,十分知名。 IRAC是組織法律案例分析題答案或進行法律問題研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結構為:問題、法律規定、分析、結論。 ISSUE 立問題: ISSUE的確立是第一步,也是決定整個思路大方向的重要步驟。這裡的ISSUE不該是籠統的法律問題,而應該是與特定案情相結合的具體問題。如:被告A能否在涉案專利被智財局宣告無效的情況下,提起確認不侵權之訴? RULE 套規則: 法律規則用於描述哪些法律適用於上面確定的問題。這裡的規則應為普遍適用的一般規則,而不是對某案件的結論性概括。常見的如法律、部門規章等各級規範性文件。RULE部分要盡可能將相關規則按照效力等級排列齊全,尤其是特定主管部門的文件。 ANALYSIS/APPLICATION 鋪分析: ANALYSIS部分是整個IRAC方法的核心,也是答案中或研究中最重要、最長的部分。它涉及將上述法律規則應用於具體案件事實。應該用案件事實來推導說明具有普遍性的法律規則是如何得出本案具體結論的。分析要將大小前提融合在一起。 CONCLUSION得結論: 這部分是研究成果/答案的體現,要將ANALYSIS部分的精華內容提煉成BULLET POINTS,對ISSUES給出相應的結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以把CONCLUSUON放在第一位,先將自己的結論展現給讀者,讓讀者更快得到想要了解的東西。

0
35
470
學習vv499jfg
為什麼明明學過了,關鍵時刻卻無法派上用場?(上)

你是否曾遇過「徹夜苦讀,一看到題卻腦袋空白、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狀況? 小弟是一個考上司律,卻誤打誤撞進入補教業的人。老實說,許多學生都遇過這種狀況,因此今天我特來解答是什麼導致這個問題發生,又,如何能避免它發生。 學過≠學會 有個學生曾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感覺自己已學會的單元、概念,卻無法靈活運用在答題上,取得高分呢?」 關於這題,我的回覆是,「學過」不等於「學會」。 你可能會想,兩者有什麼差別? 「學過」和「學會」最大的差別在於輸出品質與頻率。學過者也許能在剛學完後產出高品質的成品,卻無法保證往後每一次輸出,都能與這一次一樣。相反的,其所產出的成品不穩定率極高,時好時壞,而通常學過的時間越久,不良率也會相應地提高。 學會的人則完全相反,產出品質高且穩定,不受學過時間的長短所影響,即便在非常緊張的關鍵時刻,也能保持平常水準發揮。 相信聽完兩者的解釋後,各位可以輕鬆明瞭「學習留存程度」的重要性。所以在學習如何成為「學會者」前,我們要先釐清一件事:學習留存程度最高的方法是哪一個? 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learning pyramid),不同的學習方法,對知識的留存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甚至可以說有著人壤之別。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重點: https://i.imgur.com/hbzcgzE.png 圖片源自網路 (1)用到越多感官,知識留存率越高: 各位可以試著將金字塔中每個行為所會用到的身體部位列出來就會發現,越往下,所涉及的感官越多。而這個部分經我本人實際測試,也是相當準確的。 (2)學完後立刻輸出,成效最好: 金字塔最底端的「實習」、「教導他人」留存率之所以高,是因為抽象具體化,白話文來講,我喜歡將之比喻為「知識從2D轉為4D」。且教別人的過程中,你的記憶同時又進行了一次「再輸入」,所以不易忘記。 此外,我也親自測試了這兩個方式,發現許多同學怕知識傳遞錯誤,教別人之前會更加仔細的去檢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當然,這些也都是記憶再輸入,強化了你的知識留存程度。(所以,千萬不要信那套知識藏私不要教別人的鬼話) 知道以上的兩個提高知識留存程度的方式後,現在我們來談談如何應用它們。 A、上完課立刻總結出重點: 你可能會想說:這跟上課做筆記有什麼差別?差別在於,主動與被動。雖說課堂講授本身是一種被動學習的方式,但你仍能從中掌握部分的主動權,具體作法如下: 上課前,依照教授的課程大綱或進度提出一些自己預設的問題,聽講時,只注意聽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你得先預習,且問的問題要夠多),這麼做可以確保課堂結束後,一定能得到的收穫基本盤。 1.課堂錄音: 錄音檔的大小通常不會超過幾百mb,即使用手機錄也不會站太多內存容量。此外,你還可以將檔案轉為文字稿,方便考前複習。 2.課堂結束後立即統整出總結: 必須承認這點難度蠻高的,新手前幾次基本不太能成功,至少要做個五到十次才能上手,但經過我個人的實際演練(講師也是需要進修的),它的效果是三者裡面最好的。不是說不能課後再做總結,是因為大學生的課堂往往都是連在一起的(除非你大四),基本上你的free time只有放學回宿舍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腦中衝斥著一整天所上的課,記憶遠不如上課時清晰鮮明,效果就會一定程度的縮減。 好的,剩下的部分有空會再繼續做分享,小弟我要先去備課了!謝謝大家

2
33
480
學習0922ginascu
拖延症自救法:待辦清單

你有拖延症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遇到不想做的作業、超難的考試、繁瑣的工作,心裡多多少少會抱有:「還有一點時間,不然我等等再去做好了」的想法,於是這些事情就一拖再拖,直到最後真的火燒屁股,才趕著去完成,導致成果差強人意。 本人曾是個拖延症晚期患者,嚴重到曾因兩天趕6個報告,結果期末考昏倒在教室裡,最後下定決心要改善狀況,經過1年多的努力最後終於成功擺脫拖延症!所以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方法與心得。 怎麼擺脫拖延症? 制定待辦清單(畫重點):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寫成一張待辦清單(如下圖) https://i.imgur.com/i2kQiDr.png A. 拖延其實是帶有選擇性的,如果現在只有一件事可以做,拖延症患者就會覺得:「啊...我還有時間呀」,導致不專心處理當下該完成的事情 B. 如果有很多項任務要執行,大腦就會開始執行比較,挑出「最簡單的」開始執行 C.於是,拿去玩手機或做其他不重要事情的時間就會被「按照難易順序逐步進行任務」取代 怎麼有效制定代辦清單? 目標具體化:設定目標時,越具體越好,最好是一看就能馬上具體了解要幹嘛 E.g.完成論文的導言部分(至少800字)、複習刑總 ch5 1-3~1-6 避免「看書」、「學習」、「運動」這種模糊的目標,因為它們無法真正達成「執行」的目的 用任務計劃取代時間制: 相信許多國考生都曾做過類似下圖的時間計畫表,並不是說它沒用或不好,只是這種計畫要發揮真正的效用,需要列表者的高度自制,能夠依照表上的時間點嚴格執行才行,但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這個方式真的太難成功了,而且一旦不成功,就很容易影響到自身的情緒。 https://i.imgur.com/8vcGvWc.png 任務計劃的形式取代時間計畫表有什麼好處? 任務計劃會把當天所需完成的任務一一列舉,再一一完成打勾,不規定具體完成時間,是依照自己心中對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做的先後順序,如此一來,只要今天結束前完成所有事情即可。 將完成的任務「打勾」很容易讓人產生滿足充實感,且不會因為臨時有事延誤到某些計畫而影響心情。跟時間計畫表兩者相比之下,會發現任務計畫能被更好的執行。 如何有效執行任務? 我自己非常推薦「番茄時鐘法」,因為他對拖延症患者而言可說是最無痛的執行模式,具體步驟如下: a. 拿出「代辦清單」,根據自己現在想完成的任務,又或者事情的輕重緩急來選擇任務 b. 根據任務難易程度,估算出大致需要幾個番茄鐘的時間 c. 「設定」與「切割」任務,將大任務切割為數個小任務,並且設定不同小任務需要花費的番茄鐘 如此一來,就可以在無形中將地任務的難度,提高執行動力,即便能利用的時間比較零碎,也能馬上切入某個環節或步驟,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最後想告訴各位同有拖延症的朋友,沒關係的,只要下定決心,隨時都能開始改變,雖然一開始不能期望取得巨大的成效、進步,但只要今天比明天進步一些,那事實就是:你的生活在進步!

0
32
437
學習110988ghu
TO法律系新生的一些建議

轉眼間離開學不久了,你各位法律系新生準備好了嗎?🌝🌝身為一個公館遊樂園大三的法律系學生,想趁現在簡單分享一下去年一整年的心得,希望能多少幫到你們,以下我列出3件上法律系之後覺得最重要的事: (偷偷os:希望小編可以轉一下我這篇) 1. 英文: 你一定會想說,蛤?我看網路上說參考書、教科書都中文啊!是沒錯,但如果想進好的事務所或大公司,英文能力巨重要的。很多外商或台灣大公司比起有照律師,更喜歡用在國外念JD的人,就算這些人對台灣法一竅不通也沒差,英文好就是屌,洋墨水的威力你各位真的不要小看。所以建議新生可以趁現在還沒踏入校園,先檢視一下自己的英文能力到哪,我當初是指考完直接去考了一次多益,當初大概是900左右,其實可免修大一英文,但為了怕生疏我還是另外修了高階英語(事實證明蠻有效的)。如果英文不好的話,那建議現在開始補,相信我,它比想像中重要200倍。 2. 社團活動: 法律系的課業雖然重,但我真心建議各位不要因此就完全不參與社團活動,因為其實不少社團都能為你的未來起到加分作用。而且還能順便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讓我不邊緣),整個賺爆!以我個人來說,大一就參加法律服務社,顧名思義,就是幫別人做法律諮詢的,雖然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課外還要花個人時間研究不同case的問題,可是後面發現,這其實蠻棒的,能順便檢視自己是否能學以致用,所以建議各位學弟妹可以看看自己的學校有沒有相似性質的社團,即使沒有也沒關係,選一個你有興趣的參加,也能為你的大學生活增添不少趣味跟人脈。(如果有人想看還有哪些其他社團也很加分,可以留言告訴我) 3.邏輯思考: 這其實是我覺得3件事裡面最重要的,尤其對上法律系的你來說。相信現在的你多少都會有:我要會背許多法條!這種想法,但事實上,以案例分析導出適用的法規才是常見的作法(你寫申論題也是這樣),重點在你是否能理解立法的理由,整個架構跟脈絡,並且應用到實際的案例之中,因此邏輯思考非常重要,而要訓練這點,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開始檢視自己的言行,有沒有符合一些基礎原則(e.g.全面性、找出共通特性問題、提出假設並驗證……),以下也推薦這篇好文,個人覺得寫得很好!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8/post/201908220043/原來邏輯可以靠後天訓練! 好啦~以上3點就是給法律系新生的一些小建議,希望各位都能如期踏入校園、想修的課都能搶到!我們下次再見886

2
28
471
學習vv499jfg
為什麼明明學過了,關鍵時刻卻無法派上用場?(下)

上次提到了提高知識留存程度的第一個方式,今天繼續來談談其他方法: B. 把所有吸收新知的載體換成你擅長的形式: 每個人都有最擅長的吸收方式,有些人是聆聽、有些人是文字,但誠如我前文所提之學習金字塔概念,閱讀文字比上課聽講的知識留存率高上不少,因此我個人偏好將所有媒介都轉為文字形式留存。(e.g.大學課堂錄音、之前考司律的函授等) 你可能會想,這麼做的成本很高,而且太花時間,一定要這樣嗎? 經本人親身測試後發現,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這麼費功夫。首先,已有許多應用程式能做到錄音檔、影音轉文字,而且正確率極高。其次,它同時能為你帶來三個好處: 1、增加耐心:從音頻轉文字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會在結束後讓你有種「得到某項成果」的感覺。具體一點形容,就像這個檔案從「冷冰冰的音頻」變成「花錢買的商品」(真的會這樣,大家可以試試看),你對它的耐心大幅提升。同時會更有動力去複習(畢竟前期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前置作業)。 2、加速看完:轉成文檔後,你可以為不同章節、重點製作索引(你不太可能會記住某重點是幾小時幾分幾秒,對吧?),增加複習效率。此外,也可根據個人讀書方式,在檔案上新增自己的筆記。 3、隨時可以倒帶:我自己覺得,音檔最大的bug在不能隨時播放、倒帶,找出關鍵內容或爭點,但文字就不一樣了,所有的行動裝置都兼容文字,等於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重新「看」、重新複習。 C. 找出剛學會的概念在試題上的應用方式: 這個方式在準備對國考生來說非常有效。很多學生都曾找我我抱怨自己只看了一堂函授就想睡覺,而根據我對約二十名學生的觀察,得出結論:無法在函授課中找到與國考、司律的關鍵考點。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有時在看函授的時候,明明已瞭解概念,卻不知道「會怎麼考」,所以時間一久,概念自然就忘光光,因此我建議各位在上完一堂函授後,最好可以將概念轉為關鍵字,並找出相關的考古題、坊間參考書題目,舉個例子:刑28「受賄罪」概念,104年司法特考四等刑法的申論第一題就有相應的例子,你甚至還可以找到這題的範例、作答架構。而即便不是申論題,你還是可以在阿摩上找到許多選擇出題範例,讓你可對概念出題的方式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D. 設計出自己專屬的解題思路: 有進過補習班的各位都知道,老師常會灌輸你作答架構標準,所以你就會慣性的帶入架構出現的前後順序,去思考如何作答。當然,沒有說這樣的方法不對,但我這邊想強調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雖然架構是架構,但你想出解題思路沒有先後順序的對錯,如果你比較習慣先想結論,也沒有關係!所以各位在練習申論題的時候,不妨可以多試試不同的解題思路,找到最適合你的方式後,勤加練習,相信一定可以順利上榜。 感謝各位看到這邊,以上是我個人根據自己補教經驗統整出的一些小心得 若有任何指教歡迎在留言區回覆我

0
28
409
學習lavly1207
法律人如何增加溝通效率?這兩個方式讓你口條、邏輯更通順

1️⃣ 結論先行,再鋪陳依據與過程,最後再強調一次結論 一般人講話通常都習慣零散的表達出不同的訊息點。 舉例:小明今天非常苦惱畢業後要不要立即參加司律,或者該申請研究所,因此想咨詢一下學長姐。這個時候當面你會開口說的話可能是:「司律跟研究所的準備都好難喔~學長/姊你能不能救救我?跟我分享一下你的心路歷程呢?」 這個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他有可能get到的資訊是:「你是不是有可能會透過我提供的資訊當作反面案例?」、「每個法律系都會經過的難題怎麼你不上網爬文?」(請注意以上解讀不是必然,好的大多數學長姐都是很好的人,這邊只是強調如果沒有好好梳理自己問問題的方式,可能導致的錯誤解讀...) 然而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表達方式換成:「嗨~xx學長/姐,最近在畢業該選擇考司律還是申請研究所的問題上有一些疑問,透過網路爬文還是有部分問題沒有獲得解答,不知道能不能跟你詢問一下你個人在準備這兩者的過程中,所遇到或者可能遇到的問題呢?」又或者直接了當的請求學長姐幫你看看申請研究所的準備資料、司律讀書計畫等等,接著再去展開「問這些問題的原因」。 比如說,現在司律一次就錄取的比例太低了,自己擔心還沒準備好,所以.......、目前讀書計畫有確實實行,但寫考古題時還是遇到xxxx的問題,所以想知道........。 如此一來,學長姐就可以直接了當的瞭解到「你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自己是否想要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這兩個重要的點,有效提升溝通效率。 2️⃣ STAR 法則 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個方法不僅用在溝通論述中好用,在面試中同樣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以下還是簡單的介紹一下: situation - task/target - action - result situation:描述事件發生的情境 task/target:如何確立自己的目標? action:在這樣的情境與目標下,採取了什麼行動? result:透過這樣的行動得到什麼結果(好的/壞的/有其他想法)? 基本上任何事情用STAR法則去描述,都可以變得有條理、對方好理解,我自己個人覺得這個方法尤其適合推薦給女生(跟直男男友溝通的時候),因為男女思考的方式真的蠻不一樣的,以下舉例說明: 當你跟直男男友抱怨自己今天分組遇到雷包,只是想要從他身上獲得同理、安慰的感覺,但他不知道,反而開導你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讓你很不是滋味... 這時候你有兩種選擇,其一,直接中斷對話,留下一臉問號的男友(他無法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其二,用STAR法則告訴他自己當去需要的東西,那大概會是這樣:「今天分組遇到雷包這件,我認了,有夠心累,但因為老師說沒辦法更換組員,所以我決定要讀當一面扛下他的部分,但這個決定我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所以我現在才會覺得很阿雜,現在真的很需要你的關心、同理一下我的處境,今天的課從早8一路上到晚6,你只回過我5次訊息,現在還在打手遊,我希望你可以多站在我的立場陪我一起抱怨一下那個雷包,而不是告訴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有沒有~馬上把你的需求講得明明白白,讓男生不用自己猜來猜去,徒增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以上是我總結出來的兩個好方法,身為曾經也很不會溝通的人,希望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4
28
533
學習bettykuo
司律備考生的5個時間管理方法

好久沒發文,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準備司律的5個時間管理方法,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1. 自省法則:分析時間的使用方式:分析時間使用的方式 👉 找到你的時間管理黑洞 缺乏計劃、沒有條理、低效溝通、拖延症 👉追蹤你的時間使用狀況 學會用清單做規劃,記錄自己的時間分配情況 👉自我時間規劃五步法 收集任務一理清任務一管理清單一回顧與檢查一開始行動 👉用好情緒提升時間利用率 找出讓自己感到疲乏、無力的根源,面對並解決它! 2. 四象限法则: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 將學習依照緊急性與重要性分為四類。 👉劃分優先處理、可延後處理事项 立刻進行「緊急又重要」得任務,再將注意力轉移到「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上。 👉给任務貼上標籤順序 由「ABCDE」或「12345」重要性一次遞減。 👉落實優先級較高先處理原則 確定自己最有效進行工作的時段、方法與環境(盡力排除周遭干擾) 3. 目標法則:用SMART法則提高效率 👉目標明確,行動才有效 先釐清目標是?如何執行?在什麼地點最適合?這樣做的原因?怎樣做更高效? 👉目標量化要到位 3個關鍵的量化指標:耗時、數量和任務完成品質 👉拆分遙不可及的大目標 目標應該在有能力的範圍內,且應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我今年多益一定要考到950❌ ➡️ 我每天練習單字、文法30分鐘,兩週做一次考古題測試程度,目標今年考到950分⭕️ 👉 設定deadline 以確切的時間點管控進度,給出任務完成的最後期限 4. 80/20法則:把時間用於少數重要的事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衡量工作任務價值的標準:預期的成果數量、個人成就感、對達成目標的影響 👉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取消無意義、自我感動的活動或任務,對最重要的事情投入最多專注力 👉 減少多餘責任的時間消耗 捨棄不重要的事,學會說不 👉在高效的時間段做重要的事 根據目標完成的過程對任務分階段,注意勞逸結合(玩、放鬆也是很重要的!!!) 5. 韻律法則:讓每一分鐘都有價值 👉全力保持工作韻律 在固定時間開展同類工作,公示自己的忙碌時間,安排可被打擾的時間,不浪費他人時間 👉 檢視任務分配細節 弄清任務類型,任務執行時間,原因、目的 👉 減少干擾 確切落實任務分配後,避開會幹擾自己的元素(物理上),根據截止時間進行合理時間利用 👉將隱藏的時間加進計畫 善用碎片時間,將他們最大化,批次處理同類任務(還是要視自己情況調整)

2
24
789
學習bb997008
法律系英文能力很重要嗎?

首先,我可以直球回答這個問題——「很重要」。 對於那些抱持「我唸法律,之後就是要從事相關職業」的學弟妹們啊,千萬不要看到大學課程表後發現沒英文,就覺得不用念,錯,大錯特錯。 台灣法律的確是用中文撰寫,司律考試英文佔比很低,因此英文不好的確還是可以從學校順利畢業、考取執照。但問題來了,一進入職場,英文能力的優劣直接決定你能選擇的工作。 這邊簡單以我本人過去擔任非訟律師的例子說明一下,大的律師事務所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用英文,信件往來是英文、合約內容是英文、甚至你抓出來有疑義的部分也得用英文來更正、說明,最後真的會很懷疑自己到底是在當翻譯還是律師。 你可能會想,那我當法務不行嗎?老實告訴你,如果沒附上多益、雅思或者英文檢定的證書,要從事非訟相關業務幾乎是不可能的,連最基礎的初階法務都沒辦法。因為會有法務部門的公司基本都有一定規模,有規模的公司通常都會有海外市場,那與海外市場間的合約總不可能還用中文寫吧?所以當然囉,不太可能避免看到英文契約或者法務文件。 依照我個人的經驗,英文如果不夠好,不論訴訟或非訟的所,都很難找到好的缺。最後只能去處理台灣民、刑事的小所,才真的用不到英文(如:竊盜、搶劫、離婚、土地糾紛),相對應的問題在於,案件品質不佳,有時候律師費能不能回收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這邊簡單做個結論:法律系在學時用不到英文,但在職場上英文卻很重要。 建議各位有計畫要填法律系,或者剛上法律系的學弟妹,現在就開始唸英文吧!

1
24
535
學習joan0921
筆記的重要性

法律的專業領域很多,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多而且複雜,有很多法律概念相近,容易分不清楚,學起來一定非常困難,所以要從最簡單又是最難的地方開始就是做筆記!!筆記做得好人生應該都是彩色的吧~ 所以就來聊聊看該怎麼作筆吧。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呢? (標準的法律人思維~ What--Why--How) 寫筆記都是因為害怕忘記所以才要記下來,在課堂上覺得一定記得住的事情,回家就忘了,套用一句小學老師的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剛開始上法律,老師一定會說法律學的是體系、架構、類型化方法 .....既然老師都這樣說學法律是學法律建構的體系,那麼上課的時候,當然就是要聽聽老師如何說明、分析這套體系,然後再把他們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記下來。 1.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這應該是每個人剛開學都有的想法,老師講到哪裡就跟著複習到哪裡,但通常沒有人堅持的下去,按照老師講課的速度複習,我相信期中期末複習起來也不會這麼慌張了,就能順順的看過。 2.錄音:這裡我就必須推薦ipad了(絕對不是業配,apple這麼大的公司怎麼可能需要我呢)ipad有個app叫notability,你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把錄音功能開啟,可以邊聽老師講課邊做筆記,做筆記的速度也會和老師講課的速度是一樣的,回家後聽錄音檔,你的筆記就會按照當時老師的速度出現,就等於回家又上了一堂課的概念,這個功能陪我度過了無數個大小考試😭 3.要有付出才能收穫:千萬不能因為一兩次考不好而放棄,我相信每個人經歷是明明考前很認真的準備真的準備但沒有考到心中理想的分數,但這個真的是常態,放平常心,下一個科目繼續準備,下次繼續努力,換一個方式讀書,適當的放鬆,然後在繼續用功讀書,有讀書一定會有收穫的,沒有收穫一定是因為方法用錯了~ 我的讀書方法大概就是這些了,大一大二的基礎一定要打好,大三大四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無從下手,弄得自己很慌張~ 祝大家讀書順利 共勉

0
23
625
學習板lawsunny
法官助理//準備方向&職務經驗分享

壹、準備方向 當年主要是以司法特考為目標,剛好得知法助招考科目有重疊+無撞日,且一直嚮往法律實務工作,索性給自己嘗試的機會,幸運能夠獲得錄取資格。 🔺鑑於各法院招考方式不盡相同,僅以當初自己報考的狀況大致說明 ㄧ、應考資格和應試比重 (ㄧ)甄選組:具律師合格證書或碩士以上法律系所畢業//中文看打測驗+口試(100%) (二)甄試組:公私立大學以上法律系畢業//筆試(70%)+中文看打測驗+口試(30%) 二、筆試科目 (ㄧ)民法、民事訴訟法(含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強制執行法 :採實體、程序混合題型,題目篇幅類似司律,子題很多,考點有出現連帶關係、共同訴訟、共有物等 (二)刑法、刑事訴訟法 :採實體、程序分開題型,題目篇幅類似司特,有一題在考當年剛出爐的大法官釋字#775 ✏️時間分配 通常一科四題,答題時間90分鐘,因題目篇幅長短難以預估,所以時間控管極其重要。再來考場不一定會有時鐘提醒,建議考生都要配戴手錶。 ✏️答題篇幅 在有掌握重點且非贅言的前提,一題盡可能寫「至少一面」以上。 ✏️學說vs.實務 比起學說爭議,法助考試更著重基本定義、請求權基礎和「實務見解」。 三、口試 (ㄧ)基本自我介紹、報考動機 (二)法官助理工作內容 (三)法官交辦助理非職務範圍事項之應對 (四)專業法律問題:如實務案件處理方式或引用法條來源等 ✏️口試工作內容敘述 基於面試者大多都還未有實務經驗,這問題只是想瞭解面試者對應徵職務是否有初步認識,故可參考「法官助理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辦法第24條」。 貳、工作內容 🔺由於目前僅待過地方法院刑事庭, 對民事、行政或簡易案件尚未熟悉, 因此下述以刑事庭法官交辦內容為主。 (實際工作量和案件繁雜程度, 還是要以當前分配的法官要求為準) ㄧ、程序審查 (ㄧ)免訴、不受理、管轄錯誤等 (二)前科表、減刑、定應執行刑案件 (三)時效計算、自首、新舊法比較、緩刑 (四)法官迴避事項、沒收、累犯等 二、卷證整理 (ㄧ)製作附表(含犯罪事實或定應執行刑) (二)製作證據清單(含簡式及繁式) 三、勘驗:勘驗錄音帶、錄影帶及光碟片、製作譯文 四、資料蒐集及問題分析研究:依照法官交辦之個案爭點或法律問題,蒐集或整理學說及實務資料 五、裁判書類整理:草擬裁判初稿 六、電子卷證 (ㄧ)註解辨識掃描後之圖檔、個資遮隱 (二)彙整電子卷證、製作卷證索引等 七、其他交辦事項:如校對裁判書類 八、其他行政事項:必要時支援法庭,如疫情期間採遠距視訊開庭 九、訴訟輔導:於訴訟輔導科協助民眾法律諮詢(不含實體事項),常見為支付命令、強制執行等 ✏️程序審查是入職後學習的首要任務 不同案件(毒品、沒收或累犯)審查方式均不同,共同點在於要懂得精確審閱「前科表」。 ✏️草擬、校對裁判書也是協助法官的一環 刑庭裁判偏向「例稿式」居多,參考前輩先例,同時也學到不同判斷流程和思維脈絡。 ✏️電子卷證、證據清單佔工作的一大部分 兩者目的都是為了使法官能便於審閱、開庭提示全卷重要證據。透過pdf、word 將各式案件之證據名稱、內容、摘要等編排、歸納,除了基本操作能力,更需要「重要性判別」能力。 礙於篇幅不小心太長😅 有其餘疑問歡迎再提問🙌🏻

1
2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