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

  • 異動日期:106 年 09 月 12 日。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 法規類別:行政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水質保護目
  • 附件:

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以下簡稱本標準)依水污染防治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訂定之。

本標準專用名詞之定義如下: 一、一級公共用水:指經消毒處理即可供公共給水之水源。 二、二級公共用水:指需經混凝、沈澱、過濾、消毒等一般通用之淨水方法處理可供公共給水之水源。 三、三級公共用水:指經活性碳吸附、離子交換、逆滲透等特殊或高度處理可供公共給水之水源。 四、一級水產用水:在陸域地面水體,指可供鱒魚、香魚及鱸魚培養用水之水源;在海域水體,指可供嘉臘魚及紫菜類培養用水之水源。 五、二級水產用水:在陸域地面水體,指可供鰱魚、草魚及貝類培養用水之水源;在海域水體,指虱目魚、烏魚及龍鬚菜培養用水之水源。 六、一級工業用水:指可供製造用水之水源。 七、二級工業用水:指可供冷卻用水之水源。

  1. 陸域、海域地面水體分類係依水體特質規範其適用性質及其相關環境基準,為限制水體之用途。
  2. 其相關環境基準關係保護人體健康及保護生活環境,分別規定保護生活環境相關基準如附表一及保護人體健康相關環境基準如附表二。
  1. 陸域地面水體分類分為甲、乙、丙、丁、戊五類,其適用性質如下: 一、甲類:適用於一級公共用水、游泳、乙類、丙類、丁類及戊類。 二、乙類:適用於二級公共用水、一級水產用水、丙類、丁類及戊類。 三、丙類:適用於三級公共用水、二級水產用水、一級工業用水、丁類及戊類。 四、丁類:適用於灌溉用水、二級工業用水及環境保育。 五、戊類:適用環境保育。
  2. 海域地面水體分類分為甲、乙、丙三類,其適用性質如下: 一、甲類:適用於一級水產用水、游泳、乙類及丙類。 二、乙類:適用於二級水產用水、二級工業用水及環境保育。 三、丙類:適用環境保育。

陸域、海域地面水體經自淨或整治後達到相關環境基準時,即不得降低其水體分類及相關環境基準值。

本標準所列水質之檢驗方法,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公告之。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