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 第 166 條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 駕駛員於任一機場、航路或空域執行飛航勤務時,除非於最近十二個月內,取得或維持飛航該機場及之航路資格外,否則不得於該次飛航中,擔任機長之職務。
- 前項航路資格之取得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具有所飛經航路及使用機場之知識,包括: (一)地形及最低安全高度。 (二)季節性氣候情況。 (三)氣象、通信、航管等設施、服務及程序。 (四)搜救程序。 (五)助航設備情況。 (六)其他程序,包括空中交通頻繁或人口密集地區、障礙物、燈光、進場助航設備、離到場、等待、儀器進場及最低天氣飛航限度等程序。 二、依下列方式之一取得飛航至該機場,以取得相關之資格或飛航經驗: (一)同行飛航組員中至少有一位駕駛員具有飛航該機場之航路資格。 (二)所降落之機場無明顯或足以妨礙進場之地障,且駕駛員已熟悉該機場之儀器導航程序及設備。 (三)經民航局核可,於最低飛航限度正常降落標準增加一適當之安全範圍。 (四)進場及降落時之天氣情況符合日間目視天氣情況。 (五)飛航前曾經接受具有詳盡圖文說明之航路簡報。 (六)已具有飛航鄰近機場之航路資格。
找編章節

這條法條還沒有人寫下共筆

寫些筆記,幫助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