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 期貨經紀商設置標準第 一 章 總則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一 章 總則
本標準依國外期貨交易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七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本標準規定之各種書件如係以外文作成者,應提出中文譯本。
期貨經紀商經營業務之處所及設備,應符合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或本會指定機構規定之條件,並應先函報本會或本會指定機構派員實地勘察,經認為符合規定後,始得開始使用營業,其遷移營業處所亦同。
期貨經紀商之發起人、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業務員不得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 一、有公司法第三十條各款情事之一者。 二、曾任法人宣告破產時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與其地位相等之人,其破產終結未滿三年或調協未履行者。 三、最近三年內在金融機構使用票據有拒絕往來紀錄者。 四、違反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者。 五、受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或證券交易法第五十六條、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解除職務處分,未滿五年者。 六、違反本法、公司法、證券交易法、銀行法或管理外匯條例規定,經受罰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未滿五年者。 七、有事實證明曾經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期貨業者。 發起人、董事或監察人為公司者,前項規定,對於該公司代表人或指定代表行使職務者,準用之。
期貨經紀商業務章則,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組織結構與部門職掌。 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 三、內部稽核制度。 四、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五、人員配置、管理與培訓。 六、資金運用對象及方針。 七、客戶輔導、徵信、投資教育。 八、經營業務之原則與方針。 九、業務操作程序及權責劃分。 十、受託與執行買賣相關程序。 十一、營業紛爭之處理。 十二、其他經本會規定應行記載之事項。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