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 第 54 條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雇主對於原木施工架,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立柱應垂直或稍向構造物傾斜,應有適當之排列間距,且不大於二點五公尺。 二、立柱柱腳應依土壤性質,埋入適當深度或襯以墊板、座鈑等以防止滑動或下沈。 三、立柱延伸之接頭屬搭接式接頭者,其搭接部份應有一公尺以上之長度,且捆綁二處以上,屬對接式接頭者,應以一點八公尺以上長度之補強材捆綁於二對接之立柱,並捆綁四處以上。 四、二施工架於一構造物之轉角處相遇時,於該轉角處之施工架外面,至少應裝一立柱或採取其它補強措施。 五、施工架之橫檔應確實平放,並以螺栓、鐵鉤、繩索或其他方法使與立柱紮結牢固。橫檔垂直間距不得超過四公尺以上,其最低位置不得高於地面三公尺以上。 六、水平位置連接之橫檔接頭,至少應重疊一公尺以上,其連接端應緊紮於立柱上。但經採用特殊方法,足以保持其受力之均衡者,不在此限。 七、施工架上之踏腳桁,應依下列規定: (一)應平直並與橫檔紮牢。 (二)不用橫檔時,踏腳桁應紮緊於立柱上,並用已紮穩之三角木支撐。 (三)踏腳桁之一端利用牆壁支撐時,則該端至少應有十公分深之接觸面。 (四)踏腳桁之尺寸,應依預期之荷重決定。 (五)支持工作臺之兩相鄰踏腳桁之間距,應視預期載重及工作臺舖板之材質及厚度定之。以不及四公分厚之踏板構築者,間距不得超過一公尺;以四至五公分厚之踏板構築者,不得超過一點五公尺;以五公分厚以上之踏板構築者,不得超過二公尺。 八、施工架之立柱、橫檔、踏腳桁之連接及交叉部分,應以鐵線、螺栓或其他適當方式紮結牢固,並以適當之斜撐材及對角撐材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