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國民法官選任辦法第 二 章 選任程序之準備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二 章 選任程序之準備
  1. 法院應於選任期日前與檢察官及辯護人充分討論,擬定下列事項: 一、選任程序進行之原則。 二、預定抽選候選國民法官之人數。 三、抽選候選國民法官之時間及處所。 四、抽選候選國民法官之方式。 五、對候選國民法官詢問事項及詢問方式。 六、選任期日之時間及處所。 七、選任期日進行之方式及進行事項之次序。 八、其他選任程序預定進行之事項。
  2. 被告於準備程序期日到庭者,法院亦應聽取其對上開事項之意見。
  3. 輔佐人、被害人、告訴人告訴代理人刑事訴訟法所定訴訟程序參與人及其代理人、陪同人(以下簡稱其他訴訟關係人)於準備程序經通知或傳喚到庭者,法院得聽取其等對於第一項各款事項之意見。
  1. 法院為調查候選國民法官是否不具積極資格,或具本法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所定消極資格(以下簡稱消極資格)情事,得於選任期日前先行擬定預定詢問候選國民法官問題,並與檢察官及辯護人確認及整理問題內容。
  2. 檢察官及辯護人認有必要者,得先行擬定預定詢問候選國民法官之問題並提出於法院。
  1. 法院斟酌前條問題之內容及性質,認為適當者,得以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之候選國民法官調查表(以下簡稱調查表)先行詢問收受到庭通知之候選國民法官。
  2. 檢察官、辯護人於法院為前項決定前,得檢閱問題內容及陳述意見。

除前條情形外,法院得於聽取檢察官、辯護人之意見後,決定下列事項: 一、是否以書面問卷詢問到庭之候選國民法官。 二、檢察官或辯護人聲請詢問之問題,係由法院提問,或由檢察官、辯護人自行提問。 三、以全體、分組或個別方式詢問候選國民法官。 四、詢問進行之原則或限制。 五、其他與本法第二十六條所定詢問有關事項。

  1. 第六條所定詢問候選國民法官之問題,應基於正當目的,在合理範圍內為之。
  2. 法院認為檢察官、辯護人所擬問題有下列情形之一,得限制或禁止之: 一、使候選國民法官產生預斷或偏見之虞。 二、不當刺探個案心證。 三、不當刺探候選國民法官隱私,且與選任目的顯無正當合理之關聯。 四、不當洩漏當事人、被害人或其家屬、證人或其他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之內容。 五、涉及另案偵查不公開或其他依法應予保密之內容。 六、洩漏其他候選國民法官個人資料之內容。 七、有偏見、歧視或侮辱性之用語。 八、違反公平審判、證據裁判無罪推定原則之表現。 九、提問顯然不具鑑別實益,且有妨害程序順暢進行之虞。 十、有其他具體事由認為提問違反前項規定或有其他不當之情形。
  3. 第七條之情形,調查表不得有不當透露個案資訊之內容。
  4. 法院為前二項決定前,宜給予檢察官、辯護人陳述意見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