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測繪法第 一 章 總則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為建立完整之國土基本資料,健全測繪及地名管理制度,提昇測繪品質,達成測繪成果共享,特制定本法。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測繪:指土地之測量及製圖。 二、測量:指以土地為標的,對地表及其上下具空間分布特性之地理資料,進行蒐集、分析、計算、加值、整合、管理等相關之處理。 三、製圖:指依據測量成果,展現地貌、地物或各類自然或人文資料之處理。 四、地圖:指製圖之成品或相關成果。 五、基本測量:指為建立全國統一之測量基準及基本控制點,以作為測繪基礎之測量。 六、測量基準:指實施國土測繪之基本準據,包括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及重力基準等。 七、參考系統:指依據測量基準,作為基本控制測量參考所訂定之系統,包括坐標系統、高程系統、重力系統及其他相關系統。 八、基本控制測量:指以精密測算點位坐標、高程或其他相關資料,提供測繪作業之依據,並以全國整體控制測量需求為目的之測量。 九、加密控制測量:指以基本控制測量為依據所為之次級控制測量,並以區域性控制測量需求為目的者。 十、應用測量:指基本測量以外,以特定效益為目的所為之測量。 十一、測量標:指辦理測繪業務所設置之控制點;其需永久保存,並於現場設有明確標示者,為永久測量標;保存至測量目的完成之日止者,為臨時測量標。 十二、測繪成果:指依測繪目的所測得之影像、數據、圖籍、資訊及其他相關結果。 十三、基本地形圖:指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基本比例尺測繪之地形圖,包括主要地貌、地物及基本地理資料。 十四、行政區域圖:指包括行政區界、政府所在地及相關地理資料等主題之地圖。 十五、海圖:指以低於最低低潮線之海底地形及水文資料為主題之地圖。 十六、航空測量攝影及遙感探測:指以測繪為目的,運用航空器或衛星為載臺,以攝影機或感測器等器具,對地面獲取影像或其他相關資料之作業。 十七、地名:指地表上特定地點、區域或地理實體之名稱,包括自然地理實體、行政區域、聚落、街道或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十八、標準地名:指依本法公告為政府機關統一使用之地名。 十九、測繪業:指依本法經營測繪業務之技師事務所、公司或技術顧問機構。
-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測繪政策、制度及法規之制(訂)定。 二、中央測繪業務之規劃、實施及管理。 三、國際測繪事務之聯繫協調及規劃合作。 四、測量基準及參考系統之訂定。 五、全國性測繪計畫、成果、資訊之登錄及管理。 六、全國基本地形圖、行政區域圖及海圖之測繪及發行。 七、全國性地名普查計畫及地名管理制度之訂定。 八、直轄市及縣(市)測繪及地名業務之督導。 九、測繪業之管理。 十、其他有關全國性測繪事項之實施及管理。
- 中央主管機關得將前項第二款、第三款、第五款至第十款之事項,委任所屬機關、委託其他機關、團體或個人、委辦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之。
-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其轄區內之下列事項: 一、加密控制測量業務之規劃、實施及管理。 二、應用測量業務之規劃、實施及管理。 三、測繪計畫、成果、資訊、永久測量標之登錄及管理。 四、行政區域圖及鄉(鎮、市、區)行政區域圖之編製及發行。 五、地名事項之實施及管理。 六、其他有關測繪事項之實施及管理。
-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將前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至第六款之事項,委任所屬機關、委託其他機關、團體或個人、委辦鄉(鎮、市)公所辦理之。
各級主管機關應指定專責機關或單位,統籌協調所轄有關測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