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後備軍人會組織通則第 三 章 組織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三 章 組織

縣 (市) 組織後備軍人會,鄉、鎮 (區) (縣轄市) 組織後備軍人分會,各冠以所在縣 (市) 鄉、鎮 (區) (縣轄市) 之名稱;機關、學校、廳、場有後備軍人五十人以上者,得由縣 (市) 後備軍人會組織支會,稱為某縣 (市) 後備軍人第某支會;鄉、鎮 (區) (縣轄市) 及機關、學校、廠、場後備軍人不足五十人者,設直屬小組。

縣 (市) 後備軍人會由後備軍人十五人以上之發起,申請所隸縣 (市) 政府許可後,組織縣 (市) 後備軍人會籌備會,辦理會員登記,擬定會章,輔導建立分 (支) 會等事項,於縣 (市) 後備軍人會組成後撤銷之。

縣 (市) 後備軍人會置理事九人至十五人,鄉、鎮分會 (支會) 置理事五人至九人,各互選一人為理事長;縣 (市) 後備軍人會置監事三人至五人人,鄉、鎮分會 (支會) 置監事一人至三人,各得互選一人為常務監事;各級後備軍人會均得酌置候補理、監事,其名額不得超過理監事名額二分之一。 理、監事由會員 (或會員代表) 大會選舉之,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必要時得聘請德高望重熱心後備軍人福利之人士為名譽理事或名譽理事長。

縣 (市) 後備軍人會及分 (支) 會各置總幹事一人,幹事若干人,並得設組織、輔導、總務等三組,處理業務,其人選由理事長就會員中提名,經理事會會議通過後聘任之。各組之職掌如左: 一、組織組:主管會員登記、調查、組訓、考及有關協助徵召動員工作等事宜。 二、輔導組:主管本通則第三條所列,除協助徵召動員工作外,各項任務之策劃、準備、實施等事宜。 三、總務組:主管文書、出納、交際事務及不屬於其他各組之事宜。

縣 (市) 後備軍人會為執行本通則第三條所列各項任務,得設各種委員會,並得視任務需要,將會員編為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