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校園sky0912zz
實習律師對法學生期中/期末考的建議

我自己在大學期間是一個很喜歡臨時抱佛的人,背了忘、忘了再背,當時總想著:「我今天把書的內容全背起來了,第二天考試一結束又會再忘掉,那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前幾天收到了同校系學弟妹的私訊,他們表示自己也都正在苦惱同一件事情,作為一個過來人,回看過去的經歷,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在此想分享給大家。 很多人法律系學生常會認為在大學課堂上的收穫不多,因為學習到的東西有極大一部分根本不會在職場上實踐。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在上大學前對法學專業幾乎沒什麼了解,上了大學後接觸的是一個全新領域,此時我們就開始上法學基礎、民法、刑法等基礎法律科目,看到那晦澀的法律術語時,當下只會下意識地將過去高中念書、學習的模式帶入,像背註釋一樣,機械化的背誦那些術語含義,但實際上,並沒有深入去理解每個術語背後所代表的含義。 2. 初入大學的學生未經世事,但法律這門社會性學科是需要歲月積累、了解社會的法則後才能明白其深意的。我在學期間也常對自己所學處於一種矇懂的狀態,到了讀研才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歐美國家只有研究所才能開始學法律的緣故吧) 3. 實踐機會少,台灣法律系在學生要唸的書實在太多了,套句我學妹的話:「考司律都來不及了,實什麼習?」的確,我身邊真的只有極少數的人曾有短暫的在寒假或暑假期間去過律所獲法院實習(三個以內,而且都是學霸) 以上三點我想結合自己到目前的工作經驗,給各位一些小建議: a. 學習真的不要臨時抱佛腳,務必經常複習、反思: 老實說,學習這件事從長遠來看真的沒有所謂的「捷徑」,每個科系、每個學科在學習後都會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消化、沈澱。 我在工作中研究一個從未接觸的領域,也是需要經歷反覆閱讀大量paper、翻閱資料後才能最後產出一份報告,但這個資訊也要在我看過的隔1~2天,才會在大腦中慢慢被整合出架構,形成自我的理解,由此可見定期複習的重要性 b. 有機會多去實習,向法律這種實踐性學科,「實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能加深你對理論的理解,第二能知道自己目前在哪方面是需要加強的(如:進去律所實習,發現自己的英文程度仍需加強) c. 多看新聞、書以及學習影片等等一些能獲取新知的東西,這是為了讓你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很日常且基本,卻也很重要。 目的是為了涉獵不同行業的知識,了解多元化的資訊。不僅是目前學科延伸的書,也可以再去看看經濟、政治或其他你有興趣的書籍。 我自己很喜歡一句話:「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這句話套到期中考、期末考也是一樣的。相同時間內與別人一起準備考試,都是臨時抱佛腳,為何最後他的成績比你好?真的是他更聰明嗎? 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對方平時就會涉獵到相關資訊、知識,他的思維中早就對這門學科有了基礎概念,當你還需要消化那些最基礎的術語。在表面上看都是學習一門新課程,但實際上只有你才是0基礎。就好像他已經在蓋高樓層了,你還在打基礎。 所以,你接觸和掌握的知識最後都會變成城堡的一磚一瓦。

0
43
549
校園root
法律系助教給大學生的一些建議

1. 盡可能抓住機會:打消「我還沒準備好」的想法,很多機會是不等人的,錯過了就是真的錯過了,嘗試才能讓自己不後悔,即便結果是失敗也能讓自己學習到寶貴的成長經驗 2. 不要一次就設定過於遠大的目標:週期過長、太難達成的目標很容易讓人看不到希望,最大的問題在「反饋不足」,所以建議以「階段性目標」來取代「大目標」,小目標能有效的為自己帶來動力與成就感 3. 善用「小習慣」:小習慣即以小任務來養成「好習慣」,如:將一天背200個英文單字的目標變成一天背20個,讓自己不會對「背單字」這個行為產生抵觸的情緒,進而可以細水長流的去完成,最後得到很大的進步 4. 即時進行反饋:堅持進行一件事時,通常會遇到兩道難以跨越的坎,第一即「萬事開頭難」,但想行動就必須與自己的慣性思維和慣性行動做對抗,來微調自己原有的習慣,第二,當行動開始進行後,遇到瓶頸時,可以適當的設定一些獎勵機制,例如:如果提前背完這週設定的英文單字,就可以點一頓好吃的炸雞,犒賞一下自己,增加自己對目標的動力,這就是「即時進行積極反饋」 👁👁常見的迷思: a. 一開始進行就太注重結果:我自己一開始就是這樣,稍微一沒達到目標就開始自我責備,這樣不僅無法繼續按表操課,還會陷入負面情緒中。正確做法應該是「先肯定自己開始做某件事」,並設定一段時間的彈性,才能使目標進行慢慢漸入佳境 b. 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我們都會積極尋求自己在乎的人的認同,但總會有跟他們意見相反的時候,這個時候,與其一昧討好身邊人,不如果斷的相信自己,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不要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人生只有一次啊,不要留有遺憾或後悔) c. 完美主義:容易一沒達到目標就直接放棄,開啟「我就爛」模式,呈第一點,應該開始認清「本來就不可能有人是完美」的事實,將重心調整成關注目標/事情間的連接性與更多的衍生可能性 d. 「我準備好再開始」:這完全就是曾經拖延症晚期的我最痛的點,這個想法會導致事情都積累到最後的最後,沒辦法游刃有餘的去處理或完成(自然結果也沒辦法到多好),所以,換個想法吧!每天都可以是「最適合做某件事的那天」,越早開始,越快達成目標,畢竟機會,也不會等你「準備好」才出現,對吧?

1
36
541
校園wang80888
法研所 V.S. 科法所 兩者差異

首先來看法研所,分各種不同專業組別,一般來說,通常財經法組、民商法組及刑法組報考人數較多,若選的是科技法律、智慧財產權法領域,跟業界的連結度較高;若選的是刑法、公法組,則較研究導向。 法研所重視「案例式教學」,相較於大學法律系教的是純法律、法條的解釋跟適用,法研所強調要融入社會生活的經驗法則,避免爭議。在教學中加入很多法院判決當成實例,讓學生去發掘、討論,法官判決時有何未顧及的面向,並釐清爭議。 身為一個執業律師,我真心建議想當律師的法律系同學「要唸法研所」。 因為在法研所寫論文、做報告的過程對從事律師這個職業有相當大的助益,且如果擁有碩士資格的話,也會比其他單有執照的人更容易取得實習律師職位(尤其是大所),法研所的課程與論文撰寫過程,都能有效的培養你的邏輯思考、搜集資料等能力,且也能有效加強口語表達與寫作能力,對律師未來執業有莫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很重要,研究所不像大學一樣動輒一班50~60人,相反的,大多數研究所都是小班制,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機會與教授面對面接觸,學習教授對問題的思考方式,怎麼問、怎麼分析、又要如何解決,對於律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學習點,而這些東西,都只能在研究所中學到。 所謂科法所,全名「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又或是「法律學研究所法律專業組」,其設立目的皆在於招攬大學非法律本科生前往研讀法律,整合法律以外的專業,拓展法學與社會進行對話的可能。 許多名校都有科法所,錄取與準備方式上有些差異(以下資料援引自我弟兩年前申請的個人經驗,實際情況依目前各校官網為主),比如台大是先筆試再口試,以下稍微分享他的書審內容: 1. 學法律的動機跟目的 2. 畢業後的生涯規劃 3. 就學期間為專職學生的準備與規劃 4. 預定研究主題 我弟表示,其實四題中以第一題的答案最為重要,別的不說,教授們非常關心學習動機,只要能言之有物、打動他們,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清大與交大書審部分蠻相似的,基本只需改校名跟微調部分內容(資料包括求學經歷、報考動機、讀書計畫)。 筆試的部分網路上很多資料,這邊不贅述,我直接跳到口試的部分。 台大是4人一組進行團體面試,這4人通常會是科系相似的,教授問的問題會著重在研究計劃上,所以對於自己的研究計畫請務必要非常熟悉、經的起反覆詢問。 清大會要求你進行一場約5分鐘左右的個人演講,沒有題目,所以可以選擇讓教授耳目一新的題目(最好可以跟你大學所學相關,承先啟後嘛),之後教授會針對你的演講內容書書審中的資料進行提問。 Ok最後來到交大,交大我個人覺得是三間裡面最難的,面試分兩關,它第一關要求5分鐘全英文自我介紹,並且教授的提問也會是英文的,如果英文不好真的會當場嚇爆,個人覺得如果要面交大,書審最好可以加一張多益超過900分的證書。 第二關回歸中文問答,會根據書審中最後的社會議題論說文進行提問(對剛剛忘記提到),貼心小叮嚀,交大的教授很注重儀態,大方自然、有自信的那種超加分,如果太害羞或太緊張還會被教授當面小虧一下(我弟表示:怕爆.png),所以建議要面試前最好多練習幾次。 最後總結一下,非法律系一般只能報名法專所,而法研所則大部分是for法律系本科生。 好啦今天大概分享到這邊,感謝大家🙇🏻‍♀️

1
22
417
校園root
法律人素養第一課:閱讀習慣

各位好,我是一個法律系的助教 最近在法律人上看到許多實用的文章,深受啟發,因此也想來回饋一下大家。 我覺得,每個法律人都應該養成閱讀的習慣,為什麼呢? a. 幫助轉換視角,排解迷茫 b. 提高規劃與執行力,將計畫變成現實,用目標指引前進 c. 減少胡思亂想與不必要的擔憂 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閱讀能帶來數不清的好處,但問題在:「沒有時間啊」、「不知道該讀什麼」、「讀完就忘了怎麼辦」等等常見狀況需要解決,今天,我們先來講「怎麼養成閱讀習慣」。 A. 規劃閱讀時間:把日常生活劃分為固定時間、碎片時間和休閒時間,安排不同書籍閱讀 B. 創造讀書條件:建立條件反射式的讀書習慣、經常整理書 C. 制定每週、每月的讀書計畫:為了避免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從哪本開始下手,要提前制定好閱讀計畫 D. 邊讀邊做筆記:有目的性的閱讀,才能發揮閱讀的最大效益,同時,做出的筆記也能方便日後實踐與複習 👀
閱讀計畫怎麼制定? 制定讀書計畫前,應先檢視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閱讀,這邊提供給各位三個小問題,方便各位快速計算出能利用的時間: 1. 我每天有哪些時間能用來閱讀? 2. 累計一個月的閱讀時間是多少小時? 3. 去掉1~3天可能有突發狀況或社交聚會的時間後,總共剩下多少時間? 接著,各位可以以計時的方式估算出自己的閱讀速度 以我自己的速度來說:53頁/小時 一個月的閱讀量=53頁 x 30(當月可利用小時數)=1590頁 計畫讀書量(不同類型會稍微有所差異,這邊以一本平均值300頁計算)=1590 ➗ 300 =大概5本左右 書籍選擇建議: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類型開始嘗試,大概列出2~3個類型,每個類型選擇1~2本來讀,可以參考「葷素搭配」的方式進行,就是小說、散文或詩集與硬知識相互搭配的形式 👀閱讀準備:建議建立閱讀紀錄,或者可以直接用app把當週在讀的書記錄起來,方便年底總結 此外我個人也很推薦「為自己創造儀式感」的做法,這個做法對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尤其有效,可以放一些輕音樂、泡一杯茶或咖啡,讓自己習慣這個「我現在在閱讀」的感覺 👀定期複習:我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會要求自己讀書筆記,這個做法可以方便自己複習閱讀中看到的重點,不一定要很多,只要能記錄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1
41
624
校園annisjj5509
無痛學英文的好辦法

👉🏻以興趣輔助:不要單純只抱持著「我是為了考試或升學而學習英文的」,應該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小說、電影或遊戲,切換英文版本,用興趣「幫助」學習,提升效率 👉🏻勇敢說出來,不要怕被人家笑:直接告訴各位,一定會有人笑你,但你不要屌他們,快使用你的社交牛逼症,你不尷尬,尬的就是別人! 👉🏻嘗試「用英文思考」:點餐、與朋友交談、看書時,可以試著在講/讀出中文後思考「如何用英文表達出一樣的意思」,這個方法如果有效執行,可以快速補足生活詞彙量不足的問題 👉🏻有目的性的學習:設立短、中、長期的學習目標,紀錄自己慢慢朝向里程碑邁進的過程,會創造出一種自信與成就感,也能讓自己明顯看出現在做的事情「對未來的幫助」 👉🏻上線上口語課:這個真的進步超快,這邊沒有要業配,放心,其實許多菲律賓老師的價格蠻便宜的,再者,我覺得線上口語課最大的好處是,不會有人笑你,老師都會很有耐心的聆聽、教學,可以慢慢培養開口說的自信,最好可以每週都抽固定時間上課,養成「每週說英文」的習慣,增加學習效率 👉🏻以「訪談節目」代替戲劇:許多美劇的對話並不是這麼生活化,經典美劇如「六人行」、「破產姐妹」等甚至在角色對話後加入罐頭笑聲,使對話並不是這麼「真實」。相較之下,訪談節目的對話量與實用性絕對超過連續劇,這邊強烈推薦影集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跟Jimmy Fallon的The Tonight Show,每天看一個小時(甚至可以同一個影集一直重複看,看到背起來),英文進步速度真的超快 小提醒:但這邊還是要稍微告訴各位挑節目的方式,建議挑選比你目前程度高一點點的節目(大概就是一集節目能聽懂70~80%,但還是有些不懂的某些地方),這樣才不會導致學不到東西或者根本聽不懂,扼殺信心的情況產生

0
17
319
校園lavly1207
讀法律系好嗎?一個律師的自白

最近被高中母校的老師邀請,以視訊的方式做了一場演講給高中生,意外發現許多想上法律系的學弟妹幾乎都對「競爭力」相關的問題抱持焦慮,故在此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給同有這樣問題的高中生一些方向。 不可否認的,身在大斜槓時代,許多非法律系本科的人跨足去念法律系已成為常態,這造成了「法律圈內捲」嚴重,所有人都在不斷比較,除了成績與國考外,還要另外兼顧外語能力、抗壓性、獨立與批判性思考等能力。這些種種讓年紀輕輕的高中生望而卻步,更雪上加霜的是,不少網路媒體刊出了「念什麼都好,不要唸法律」等從業者言論,又讓台灣法律界潛在的幼苗不知所措。 這些相關投書觀點我也稍微花了點時間讀過,不外乎三個面相:「缺>優」、「抗壓性」、「職業選擇」。首先來聊聊「缺>優」,不知道各位高中生有沒有發現,今天不論你想念什麼系所,只要關鍵字上google一搜尋「不要念xx系」,都會跑出一坨卡車的勸世文,告訴你這個系所怎樣怎樣不好,又怎麼怎麼的會後悔。 我並不是在批判那些勸退文誇大,相反的,我認為那些問題都是事實。但同時,我也想告訴你,這些問題不光是法律系會遇到,其他系所,如電機、醫科、資工等夯系也全都有,並且各有各的壞處。簡單來說,不管你想念什麼系,優點與缺點都會存在,問題只是在「你個人主觀」怎麼去衡量、取捨。 呈前文所述,許多非法律專業的人現在也會去修法律的東西,努力用功最後闖出一片天,那反向思考一下,想念法律系的你,別人能這樣跳進來唸法律,你為什麼不能也跳出去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或技能呢? 再來「抗壓性」,法律系要唸的書絕對多到各位難以想像,面對各種考試、作業,很多人都會開始懷疑人生。但依照我的過來人經驗,這算是「法律人的必修課」,如果各位未來想從事法務、律師、司法官等法律相關工作,那「抗壓性」可說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未來要面對的壓力,只會更多,不會變少。 好的,最後是「職業選擇」的部分,的確,不論是圈內或世俗眼光上都普遍存在「法律系就是成為律師、司法官或教授才算功成名就」的刻板印象,要成為「成功者」,你就得擠進司律這道窄門,這導致許多高中生望而卻步。 但在我想告訴各位一個重要的觀念,法律系其實沒有「一定要考司律」。 對,並沒有,「職業選擇」本來就不是一道有標準答案的習題。 我也有不少大學同學選擇畢業後直接投入公職考試,最後當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維持安穩的工作與有品質的生活。讀法律系的好處在於,所有的公職考試一定都會有「法科」,而法律系在大學就已修習過那些科目,相比非本科考生,優勢絕對是很顯著的。 最後想告訴各位高中生,不要還沒開始就想著放棄,可塑性與創造力是你們擁有的珍貴資產,人生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實在不需要一味聽從爸媽或其他家長的安排,去探索不同於既往的路吧!人生只有一次,找到適合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各位都能成為「放對地方的人才」。

0
25
530
校園ikea33
考研第二外語重要嗎?

如題 想請教板上各位大大 小弟目前大三 已確定未來會考法研所 在中英雙語皆精通的情況下(多益920) 有需要再去準備第二外語嗎? 上網爬了一下文好像沒怎麼提到第二外語的部分 希望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1
5
207
校園0193
該如何選擇法律系

第一次發問,文筆及排版不太好,敬請見諒。 我有查詢過每間大學的法律系入學標準、排名以及學費等等,目前心中第一是高雄大學,但因位處高雄讓我有點猶豫😔(雖然學測門檻比某些私大高) 再來,因為我的英文成績太不穩定,所以也有考慮文化大學,網路上有蠻多人說師資還不錯,缺點是學費有點高⋯⋯ 冒昧請問大家會如何選擇呢? (留言區有更新回覆

10
4
504
校園apple123
才開學就想轉學

如題 小女子今年剛上大一 最近好不容易才回歸校園 上了一個多禮拜的課就覺得自己不喜歡目前的系所 因為我是從高中就立志要進法律系的人 最後卻因為成績的關係差了一點點沒上理想學校 但又不想去唸私立或不有名的學校 最後近了公行(學校就不透露) P.s. 班上與校園的同學、環境都很好 目前系上科目不會唸不下去 就只是唸的東西不是我最喜歡的 想詢問板上各位前輩 我現在應該直接開始準備寒假轉學考 還是要再適應一下呢?

3
6
448
校園ruam1209
給法律系新生的通識課建議

最近終於可以回學校了,首先恭喜辛苦的末代指考生終於可以開始大學新生活~ 想說在這邊分享一些通識課建議,畢竟各位在過去基本沒什麼機會去「選擇」想上什麼課、不想上什麼課。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重點: A.弄懂選課規則: 不同科系所要修習的通識學分有可能會稍微有些差異,但在入學的時候,學校一定會統一公佈你的系所畢業前要修滿哪些領域的通識學分。以我自己的學校來說,分為A、B、C、D四個領域,每個領域須修滿4學分,才達到畢業門檻。 這邊請注意,每個領域的學分是獨立計算的,即便某一領域超修很多,也無法列入畢業學分計算! 而法律系跟別的系所不一樣的點在於:司律。我們不像別的系所畢業就可以直接找工作,所以,在此真心建議各位新生,不想延畢最好先把遊戲規則弄清處,從現在(現在大家應該選完課了,可以從下學期開始)就制定好選課策略,好讓大三、大四的自己可以專心準備考試。 這邊也提到一個機制:「加簽」。所謂加簽是指某門課程在經歷兩階段網路選課後,教室容量許可下,授課教師願意加收同學的特殊選課流程。某些課程為了保障當系學生都可以選到課,在網路選課期間會註記「現本系學生修習」,但這其實不代表身為外系學生的你不能修。在「加簽」階段,你可以透過出席課堂、當面與教授討論來爭取修課機會,依照我自己的經驗,大多數狀況下,只要不是教室位置不夠坐,教授都很歡迎有心學習的同學(即便真的沒有座位,你還是可以徵求「旁聽」的機會)。 B.不要過於依賴課程評價: 我知道這邊一定也有許多同學在選課前會積極查詢「歷年評價」,但這就跟買網拍是一樣道理,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你要先釐清的,是自己究竟想透過這堂課得到什麼,是甜甜的分數?真正可以學到一生都受用的知識?跟法律延伸相關的領域?又或者單純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這些都是在選通識課前,要先搞清楚的事情。 最好的辦法,就是趁第一週還能加退選的時候,「親自」出席那堂課,試聽教授的授課大綱、講話語速、教科書是否符合心中的期待。 總而言之,把自己的需求與感受放在第一位才是選課重點。 C.善用學校FB社團買二手書: 這點非常重要,由於法律系本身的教科書+參考書的量就十分可觀(當然買書的錢也很可觀),通識課算是唯一能幫你省點錢的地方了,大部分教授都會沿用去年的參考書,所以基本上你可以先去加入自己學校賣二手物的社團,隨便一搜一定能找到一堆便宜狀況又好的參考書,比起直接去買新的,CP值高上不少。 甚至這點還可以沿用在你主科必修的教科書上,通常一年內的改版不會差太多,有些書動輒破千,對錢包君真的極其不友善,這時候建議各位善用各校社團買進二手書,讓你月底不吃土(哇雙壓😏) D.與同學建立交情: 最重要的來了!新生一定要注意這點,你之後只會越來越忙,所以建議「主動」認識同學、建立交情,關鍵時刻真的會救了你的命!在請假、分組的時候,才不會落單、沒準備到作業。
因為通識課同學來自全校,藉由認識同學你也可以知道其他系所在幹嘛,相互交流切磋(我現在身邊也有蠻多朋友是通識課認識的,真的幫了我大學四年不少的忙),一方面讓你不會成為邊緣人,一方面還可以幫助思考輔系/雙主修的可能性。 相信我,真的不虧!

0
11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