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熱門話題

校園0922ginascu
刑法第零課:那些最基礎卻不會在課堂上聽到的重點

實例演習之重要性 首先,我想問各位一個問題,假設你今天想考機車駕照,會只看一堆youtube影片跟網路上的教學文字就衝去考,還是大致看一下資料後就去河堤練習場,瘋狂練習後才應考呢?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屬於後者。 其實學刑法與上述學騎車的例子有個共通點——「實際演練」佔據了極重要的位置。不論你對法條與教科書的內容被的有多熟悉,都不算真的「懂」刑法,因為兩者的重點都在於「你是否能將理論運用在實際操作中」,只有透過實際操作演練,才能真正明白法條的邏輯架構。 法條 ≠ 教條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爲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爲狂信。」-Harold J. Berman 任何的刑法理論都應以落實在現實生活為目的,非空泛的框架約束,亦或為建構、服務單一意識形態的手段。基於這個前提,我們必須釐清一個重點——刑法與科學一樣,隨時在迭代更新,我們要理解、批判、質疑、改良它,但絕不可將它視作教條般一昧遵循。 你應該開始養成的習慣:兩書對照 不可否認的,考機車駕照與學刑法最終是不同的兩件事,不可能一邊做題庫一邊直線七秒;但學刑法卻時時需要邊想解答實例,邊找相關法條。更重要的是當你找到法條後,還要一字一句反覆思量,想出其背後的邏輯、原因,因為你要交出的解答必須要有憑有據,這些憑據的來源不是別的,正是法條的規定。 所以,作為刑法初學者的你必須從現在開始養成「兩書對照」這個有些麻煩的習慣,即一本教科書與法典相互對照的讀書方式。不習慣嗎?那也沒辦法,你必須認清判決並不是「我認為…所以判…」,而是「因為刑第xx條這樣定,所以我判…」這個現實。 你可以開始做的事:以小型判決書解答實例 簡而言之,你可將學刑法這件事當作「模擬獨任制刑事法官」,就一件已查清事實的事件,根據法條依據,套用在這件事上,並以書面形式說明這個已得出的正確判斷。 在此我也要提出一個新生常出現的盲點:以學生立場答題。這點在其他科系可能沒什麼,但依我個人經驗,認為這點在法律系真的是一大硬傷。因為若抱持著這樣的心態,當你審視自己答題內容時就會相對沒有這麼謹慎,沒有意識到「判決要昭告天下,且攸關某個人的一生」這一大重點。 我同學曾在某次期中考上,把殺人的甲與被殺的乙名字寫反,但他的答題論述與引用法源都沒有什麼問題,最後卻被教授打了0分,該教授的話讓我印象深刻:「在你來說,可能只是人名寫反,但在我來看,你在這瞬間毀了許多人的身家性命!」 以上純屬我的一些小建言,希望各位新進法律人在踏入校園課堂前,共勉之。

0
23
423
心情wja112
案件做多了...法律人就會變得麻木

近期迎來了執業生涯的第100個案子,以前無數次期待的瞬間突然降臨時,我竟發現自己比想像中要冷靜的多,唯一小小的慶祝儀式只有一杯清心半糖多多綠,在事務所頂樓喝著喝著,開始回憶這些年的種種... 透過觀察諸位前輩、同僚,我發現一個問題-好多法律人對手中的案子變得越來越冷漠,漸漸失去了一開始從事法律職業時的熱誠、衝勁,還有憐憫。比如說吧,傷害罪的案子,對於當事人來說真的是天大的事,可對現在的我(以及許多法律人)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待處理的案件。結果就是當事人很著急,但案件卻反而沒有太大的進展,而且經常是因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原因... 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我認為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像一把雙面刃一般,既是律師的執業操守,又同時讓我們漸漸麻木的理由-要保持冷靜且理性,不能讓自己的情緒跟著當事人走。但當我們看到不幸的時候,自己心中那種人性光輝自然已被激發,卻無法隨著感性行事,反倒要壓抑自己不陷入情緒,盡力去幫助當事人,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讓他獲得最大利益,久而久之,共情的能力漸漸變得麻木(我真的深深感受到這個職業傷害...)當事人也許最後勝訴了、獲得補償,但對律師而言,這個過程本身卻成為一種無法還原的職業傷害。 最後還有一點成上所述-看過太過黑暗的案件後,慢慢的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不為所動,變得過分理性,甚至不近於人情,但這恰恰與當初大學初學法律時的初衷背道而馳。讓我非常感慨,唉~感覺晚上又要去喝酒了...

2
23
870
心情su19920129
面對考期焦慮的一些反思

我慢慢覺得,如果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就做好自己該做的,不張揚、有點耐心,別時刻抱有過多的希望,過一段時間後,水到渠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如果特別心急,特別用力,最後往往什麼都做不成,真的,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過度用力,容易疲憊,當你有所執念,發自內心不care時,反而好結果會如約而至,當你真正放下後,一切都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 當然這意思也不是不用努力,勤勤懇懇的學習、工作,按時完成與制定計畫,不拖延,這本來就是基本中的基本。但與此同時,適時嘗試接觸新領域,看書、運動、烹飪,甚至看部新的劇也很重要,主要是要對世界充滿熱誠與好奇心。 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別人比你提前擁有。人跟人的生活節奏不一樣,當你平靜地把該做的事都做好,生活就會把該給你的東西,在合適的時候一樣一樣都給你,好的人生,是不慌不忙的。


0
23
208
心情501zz
一個曾經的受害者對小玉網紅換臉事件的想法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後,還是掉下眼淚 我也曾是受害者,過去遇到了不好的人 將交往中偷拍的影片上傳到網路上 在接受了長達3年多的心理治療與家人陪伴後才慢慢回復正常 「那樣的痛不像跌倒挫傷,經歷一段時間後就會自然癒合,相反的,它就像懸在痂上的一根刺,每當想起那段回憶,傷口就會再度被劃開。」 當時做心理諮商的時候,遇到一個跟我有相同經歷的女生,她的這些句話讓我時至今日都印象深刻 想告訴各位的是,一支影片是真的能夠毀掉一個人 最恐怖的是,那種影片現在甚至只要「累積足夠多當事人照片跟影片」就可以被製作出來 我雖然不是公眾人物 完全能夠理解那種感覺,3年多來 無時無刻都在擔心自己的影片會不會被身邊人看過甚至被陌生人轉發 根本沒辦法專心工作、學習,甚至跟朋友間正常的人際交流的感到恐懼 即使只看過一次影片,每一幀卻會死死印在腦中 只能靠安眠藥睡著 情況最糟的時候甚至一度有輕身的打算(錯誤示範,請勿模仿) 到現在都還沒辦法與伴侶進行那方面的行為 我來告訴各位散佈影片的對方得到了什麼刑責 20萬罰金、民事賠償22萬,完全不用被關 對,造成我一生都無法抹滅的傷痛,3年多無法正常工作與學習,受害者只得到22萬的民事賠償 把賠償的部分列出來,不是想為自己抱屈 而是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夠正視這個問題 附上相關的現行法條: 刑法第315條之1: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竊聽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二、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刑法第319條: 第三百十五條、第三百十五條之一及第三百十六條至第三百十八條之二之罪,須告訴乃論。 刑法第 235 條: 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 前二項之文字、圖畫、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這邊引用呂秋遠律師貼文:「如果網路性暴力、性霸凌,竟然可以輕輕放下,搭配這個社會許多人對於女性的偏見,例如『就是因為她平常的行為不檢點,才讓人家有機會』之類的論調,台灣距離性別平等的目標,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畢竟,今天我們不發聲,明天事情就會在我們身上發生。」 沒有人應該要為「自己不同意或根本沒做過」的行為買單 很幸運的,我遇到現在的男友 現在慢慢走出來了,已經能夠正常的工作生活 希望台灣能夠盡快立定相關法律 也願這個世界上不要再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2
22
271
校園wang80888
法研所 V.S. 科法所 兩者差異

首先來看法研所,分各種不同專業組別,一般來說,通常財經法組、民商法組及刑法組報考人數較多,若選的是科技法律、智慧財產權法領域,跟業界的連結度較高;若選的是刑法、公法組,則較研究導向。 法研所重視「案例式教學」,相較於大學法律系教的是純法律、法條的解釋跟適用,法研所強調要融入社會生活的經驗法則,避免爭議。在教學中加入很多法院判決當成實例,讓學生去發掘、討論,法官判決時有何未顧及的面向,並釐清爭議。 身為一個執業律師,我真心建議想當律師的法律系同學「要唸法研所」。 因為在法研所寫論文、做報告的過程對從事律師這個職業有相當大的助益,且如果擁有碩士資格的話,也會比其他單有執照的人更容易取得實習律師職位(尤其是大所),法研所的課程與論文撰寫過程,都能有效的培養你的邏輯思考、搜集資料等能力,且也能有效加強口語表達與寫作能力,對律師未來執業有莫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很重要,研究所不像大學一樣動輒一班50~60人,相反的,大多數研究所都是小班制,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機會與教授面對面接觸,學習教授對問題的思考方式,怎麼問、怎麼分析、又要如何解決,對於律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學習點,而這些東西,都只能在研究所中學到。 所謂科法所,全名「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又或是「法律學研究所法律專業組」,其設立目的皆在於招攬大學非法律本科生前往研讀法律,整合法律以外的專業,拓展法學與社會進行對話的可能。 許多名校都有科法所,錄取與準備方式上有些差異(以下資料援引自我弟兩年前申請的個人經驗,實際情況依目前各校官網為主),比如台大是先筆試再口試,以下稍微分享他的書審內容: 1. 學法律的動機跟目的 2. 畢業後的生涯規劃 3. 就學期間為專職學生的準備與規劃 4. 預定研究主題 我弟表示,其實四題中以第一題的答案最為重要,別的不說,教授們非常關心學習動機,只要能言之有物、打動他們,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清大與交大書審部分蠻相似的,基本只需改校名跟微調部分內容(資料包括求學經歷、報考動機、讀書計畫)。 筆試的部分網路上很多資料,這邊不贅述,我直接跳到口試的部分。 台大是4人一組進行團體面試,這4人通常會是科系相似的,教授問的問題會著重在研究計劃上,所以對於自己的研究計畫請務必要非常熟悉、經的起反覆詢問。 清大會要求你進行一場約5分鐘左右的個人演講,沒有題目,所以可以選擇讓教授耳目一新的題目(最好可以跟你大學所學相關,承先啟後嘛),之後教授會針對你的演講內容書書審中的資料進行提問。 Ok最後來到交大,交大我個人覺得是三間裡面最難的,面試分兩關,它第一關要求5分鐘全英文自我介紹,並且教授的提問也會是英文的,如果英文不好真的會當場嚇爆,個人覺得如果要面交大,書審最好可以加一張多益超過900分的證書。 第二關回歸中文問答,會根據書審中最後的社會議題論說文進行提問(對剛剛忘記提到),貼心小叮嚀,交大的教授很注重儀態,大方自然、有自信的那種超加分,如果太害羞或太緊張還會被教授當面小虧一下(我弟表示:怕爆.png),所以建議要面試前最好多練習幾次。 最後總結一下,非法律系一般只能報名法專所,而法研所則大部分是for法律系本科生。 好啦今天大概分享到這邊,感謝大家🙇🏻‍♀️

1
22
421
學習板lawsunny
法官助理//準備方向&職務經驗分享

壹、準備方向 當年主要是以司法特考為目標,剛好得知法助招考科目有重疊+無撞日,且一直嚮往法律實務工作,索性給自己嘗試的機會,幸運能夠獲得錄取資格。 🔺鑑於各法院招考方式不盡相同,僅以當初自己報考的狀況大致說明 ㄧ、應考資格和應試比重 (ㄧ)甄選組:具律師合格證書或碩士以上法律系所畢業//中文看打測驗+口試(100%) (二)甄試組:公私立大學以上法律系畢業//筆試(70%)+中文看打測驗+口試(30%) 二、筆試科目 (ㄧ)民法、民事訴訟法(含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強制執行法 :採實體、程序混合題型,題目篇幅類似司律,子題很多,考點有出現連帶關係、共同訴訟、共有物等 (二)刑法、刑事訴訟法 :採實體、程序分開題型,題目篇幅類似司特,有一題在考當年剛出爐的大法官釋字#775 ✏️時間分配 通常一科四題,答題時間90分鐘,因題目篇幅長短難以預估,所以時間控管極其重要。再來考場不一定會有時鐘提醒,建議考生都要配戴手錶。 ✏️答題篇幅 在有掌握重點且非贅言的前提,一題盡可能寫「至少一面」以上。 ✏️學說vs.實務 比起學說爭議,法助考試更著重基本定義、請求權基礎和「實務見解」。 三、口試 (ㄧ)基本自我介紹、報考動機 (二)法官助理工作內容 (三)法官交辦助理非職務範圍事項之應對 (四)專業法律問題:如實務案件處理方式或引用法條來源等 ✏️口試工作內容敘述 基於面試者大多都還未有實務經驗,這問題只是想瞭解面試者對應徵職務是否有初步認識,故可參考「法官助理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辦法第24條」。 貳、工作內容 🔺由於目前僅待過地方法院刑事庭, 對民事、行政或簡易案件尚未熟悉, 因此下述以刑事庭法官交辦內容為主。 (實際工作量和案件繁雜程度, 還是要以當前分配的法官要求為準) ㄧ、程序審查 (ㄧ)免訴、不受理、管轄錯誤等 (二)前科表、減刑、定應執行刑案件 (三)時效計算、自首、新舊法比較、緩刑 (四)法官迴避事項、沒收、累犯等 二、卷證整理 (ㄧ)製作附表(含犯罪事實或定應執行刑) (二)製作證據清單(含簡式及繁式) 三、勘驗:勘驗錄音帶、錄影帶及光碟片、製作譯文 四、資料蒐集及問題分析研究:依照法官交辦之個案爭點或法律問題,蒐集或整理學說及實務資料 五、裁判書類整理:草擬裁判初稿 六、電子卷證 (ㄧ)註解辨識掃描後之圖檔、個資遮隱 (二)彙整電子卷證、製作卷證索引等 七、其他交辦事項:如校對裁判書類 八、其他行政事項:必要時支援法庭,如疫情期間採遠距視訊開庭 九、訴訟輔導:於訴訟輔導科協助民眾法律諮詢(不含實體事項),常見為支付命令、強制執行等 ✏️程序審查是入職後學習的首要任務 不同案件(毒品、沒收或累犯)審查方式均不同,共同點在於要懂得精確審閱「前科表」。 ✏️草擬、校對裁判書也是協助法官的一環 刑庭裁判偏向「例稿式」居多,參考前輩先例,同時也學到不同判斷流程和思維脈絡。 ✏️電子卷證、證據清單佔工作的一大部分 兩者目的都是為了使法官能便於審閱、開庭提示全卷重要證據。透過pdf、word 將各式案件之證據名稱、內容、摘要等編排、歸納,除了基本操作能力,更需要「重要性判別」能力。 礙於篇幅不小心太長😅 有其餘疑問歡迎再提問🙌🏻

1
22
355
心情dannylee2
TO:疫情籠罩下的國考生們

大家好,我是即將在台北考第二年司律的北漂考生,有鑒於最近疫情真的頗為嚴重,我自己剛好又是經歷過去年、今年,兩年疫情嚴重期間的人,特想分享一些有關調適心情、在家也能進入學習狀況的方式與個人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前言 我自己其實一直都是不太能在家唸書的類型,因為家裡誘因真的太多了,租屋處就五坪左右,床佔了一大部分,大家也知道國考的書基本99%都特別枯燥,導致我連聽函授都沒辦法在家完成... 但去年好死不死升了三級,不要說圖書館了,連付費自習室也不開門了,想回老家又怕跨縣市移動傳播病毒,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在家開啟「足不出戶,在家苦讀」模式。老實說,剛開始的前一個月這種改變讓我很不習慣,原本擺放化妝品、保養品的桌子被換成一疊一疊的講義、參考書,硬逼著自己唸書,效率卻怎麼都高不起來,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念什麼,感覺自己像行屍走肉一樣,負面到爆,覺得自己不論怎樣都不會上... 直到一個月多的某天,我大失眠,在床上翻滾了8小時後看到藍藍的天,心裡突然出現一個聲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依去年那個狀況看,根本不知道會封多久,萬一一路向北封到考試前,難道我就都真的要繼續這樣下去,陷入無限重考嗎? 所以,我開始改變: 📌 規劃分區 我將租屋處分成「唸書」與「休閒」兩區,當然啦因為剛剛提到過租屋處就五坪多一點,其實真的很難做到物理上的分區,這邊推薦給大家一個很好用的方式——「用彩色膠帶區分」,我的房間分為書桌、窗戶一側以及床、衣櫃一側,當我今天決定要開始唸書時,就會在跨過交代告誡自己「我現在要開始唸書了,一旦進入學習區,就要唸完今天的範圍,不然不能回去躺」,在心態上為自己塑造出「外出去圖書館念書」的感覺。 🤍 貼心小建議 每個人房間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雜物會存在,像我個人就是有一堆長年累積在衣櫃旁邊,我自己發現它們的存在其實蠻影響觀感的(一回頭就打回原形,提醒我在家的事實),所以我都會在唸書的時候拿一塊布蓋起來,至少短期不會影響心情。 📌 設定一個你專屬的「開關」 我自己覺得如果確定要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在圖書館唸書」的場景,那就要為自己設定一些開關,這麼比喻好了,假設今天真的要出門去圖書館念書,要先穿著外出服、準備今天要唸的書放到書包中對吧?你不會穿著睡衣、蓬頭垢面的直接跑到圖書館唸書對不對? 沒錯,我自己就是把「換衣服」這一動作視為進入學習前的「開關」,就是當你確定要進行某些行為前的條件。讓外在條件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出門」的樣子,可以有效幫助你進入狀況!(真心推薦這個方法) 📌 基本運動量 我一開始會想要運動是因為發現每天一直坐著、躺著體力消耗超快,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每況愈下,大概是去年六月吧,真的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開始了運動~ 運動可以分泌腦內啡,讓人獲得幸福感,同時還能增強免疫力!這是我過去一直缺乏的(最後被朋友強制推坑,感謝朋友~),我的運動主要分兩種方式:夜跑或跳帕梅拉。 如果讀書上遇到什麼很難的點,或者心情真的很鬱悶,我就會選半夜沒人的時間去家裡附近的公園夜跑半小時,回來滿身是汗就洗個澡、睡一覺之後,整個就會神清氣爽!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外食為主,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變胖了,那麼推薦給你帕梅拉的有氧,跟著跳一~兩遍真的會瘦! 📌 保持與人交流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獨居的人,真的很建議你要跟朋友保持聯絡!(獨居的孤獨感真的太重了...)不論是傳訊息、打電話或約一起線上打遊戲都可以,人都是需要排解壓力的,防疫已經心很累,不要再讓孤獨侵蝕你的心,希望大家一切安好! 好啦以上分享給各位辛苦的考生,不論你考得是不是司律,都希望能夠幫到你~祝大家則日上岸,邁向人生新階段

6
22
581
心情corrine
國考生為什麼容易焦慮?

不論你準備的是高普考、地特、警特、司特、司律還是任何一種形式的國考,想必都對“焦慮”這種情緒不陌生。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焦慮? 焦慮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一個面對威脅與危險時極為重要的生存本能,但對於不用隨時面對生存危機的現代人(尤其是國考生)來說,焦慮的源頭更多是來自“害怕不確定性和對未來不可控的感覺”。 國考之於升學考試,特別不一樣的點在於”贏者全拿“,它不像申請高中或大學,分數考差了,大不了還有第二志願、社區高中、國立普大、私立名校可以任君挑選,不,國考不是這樣的,有就是有,上就是上,不上就是不上,即便是差了0.x分,很抱歉,答案就是來年重新來過。 這個特點導致國考生們的未來充滿超多不確定性,再加上要準備的科目、書好像永遠都讀不完,時間好像不論怎麼擠都不夠...焦慮的情緒變接踵而至,從擔心自己是否會上榜,到擔心身邊人會怎麼看自己,到最後甚至連微不足道的小事(如:買東西被插隊、網路上發表留言被網友反駁等)都會被無限放大,讓你無法集中精神在學習上,非常可怕。 當焦慮過於強烈,且維持情緒的時間又過於持久,就會干擾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甚至還有可能像我一樣被確診為焦慮症。 由於曾經因準備國考罹患焦慮症,因此對這個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現特別有感,以下提供給各位參考: 1. 坐立不安 2. 疲乏無力,難以集中注意力 3. 嚴重緊張、擔憂、焦躁(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的等級) 4. 睡眠障礙 5. 肌肉緊繃 6. 呼吸急促、手心出汗、心跳加快 (以上症狀如果你有超過兩個的話,我建議去做個心理諮商,千萬不要當作沒事,小看了焦慮症對你帶來的傷害...因為我當年也是這樣) 焦慮症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對不確定性的耐受程度很低,過度憂心未來可能會發生、但卻不可自控的事情,(白話文:杞人憂天),負面思維會從小事延伸到大事上,到最後對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抱有負面消極的應對方式,整個人像快死了一樣(不是誇飾)。 如何減輕焦慮? 1. 練習正向思考,感受活在當下的每一刻(拿紙寫下今天讓你開心的小事) 2. 練習和自己的想法保持距離(尤其是負面的) 3. 提醒和重溫那些過去曾發生的順利計畫、事情、目標 4. 做好那些可在你可控範圍中的小事情 “You are stronger than your anxiety. ” I hope everyone can think positively, or work towards thinking positively.

4
22
328
心情tiffany123
各位法律人們有後悔過嗎?

如題 今年已是我重考司律的第二年 雖然家人很支持我 身為全職考生的兩年多來從沒有一句責備、冷嘲熱諷 但昨天看到公告 司律一試又要延期到10/24 心真的好累 真的 我每一天都很努力的唸書 10小時、12小時 基本上一起床就是書不離手 考古題做了不下百次 補習班的講義翻到爛掉 雖然這麼努力了 去年還是差了一點點沒上 今年又被疫情搞得一團糟 最近越來越覺得好後悔自己當初填法律系 當初年輕不懂事 當純覺得法律系能伸張正義 又可以穿的美美的去工作 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想打當時的自己一巴掌 不 兩巴掌吧 現在的我要睡覺要靠安眠藥 有時候還會壓力大到眼睛張開看不到東西 除了念書 我其實不知道有什麼能夠證明自己的存在 真的好累 身心都是 想問各位是否曾後悔唸過法律呢? 你們都怎麼排解壓力呢?

12
21
620
學習jack0907
暑假也要學習!免費的憲法訴訟法學習資源底加

暑假不知不覺過快一個月了,不知道大家這個月過得如何? 最近發現一個很棒的免費資源,就是吳信華老師(中正法的教授)的憲法訴訟法微講堂!!! 總共會有18個講次,每次講次10多分鐘而已,且課堂是免費的!! 聽完一定有所收穫(*•̀ᴗ•́*)و ̑̑~ 還不快來聽看看! https://www.angle.com.tw/media/GroupDetail.aspx?iMG=4029

2
21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