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國家機密保護法第 一 章 總則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一 章 總則

為建立國家機密保護制度,確保國家安全及利益,特制定本法。

本法所稱國家機密,指為確保國家安全或利益而有保密之必要,對政府機關持有或保管之資訊,經依本法核定機密等級者。

  1. 本法所稱機關,指中央、地方各級政府機關與其設立之實(試)驗、研究、文教、醫療、特種基金管理等機構及行政法人
  2. 受機關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法人或團體,於本法用範圍內,就其受託事務視為機關。

國家機密等級區分如下: 一、絕對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常重大損害之事項。 二、極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重大損害之事項。 三、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損害之事項。

  1. 國家機密之核定,應於必要之最小範圍內為之。
  2. 核定國家機密,不得基於下列目的為之: 一、為隱瞞違法或行政疏失。 二、為限制或妨礙事業之公平競爭。 三、為掩飾特定之自然人法人、團體或機關(構)之不名譽行為。 四、為拒絕或遲延提供應公開之政府資訊。

各機關之人員於其職掌或業務範圍內,有應屬國家機密之事項時,應按其機密程度擬訂等級,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即報請核定;有核定權責人員,應於接獲報請後三十日內核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