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礦場安全法施行細則第 五 節 坑內防火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五 節 坑內防火

坑內不得使用明火。但因作業需要,需用明火時,應經礦場負責人指定地點,並採取適當之防火措施。

坑內自然發火或有自然發火之虞作業場所,礦場安全管理人員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日應測定該作業場所之溫度、濕度、有害氣體含量一次以上及判斷有無臭味,並將測定結果載入礦場安全日誌。 二、發現有自然發火徵兆時,應即將該作業場所及其影響範圍內之作業人員撤出至安全地點,同時採取滅火或封閉及揭示警告標誌等緊急安全措施,並於採取措施後立即報主管機關備查。 三、應選定安全有效之地點作為封閉場所,在場指導作業人員實施封閉作業,並於封閉後立即報主管機關備查。 四、經封閉場所,應預留鐵管通入內部,供採取有害氣體樣品分析之用,並揭示警告標誌。礦場安全管理人員應切實檢查其封閉部分,必要時應測定封閉內部之有害氣體含量,並記載於礦場安全日誌。 五、封閉地點之啟封作業,應先報主管機關准,並指導作業人員實施啟封作業。

礦業權者應於坑內有自然發火或火災之虞場所,設置滅火或防火設備,並應就近儲備封閉器材。

曾自然發火或有自然發火之虞之廢棄坑道、採掘跡或其他場所,礦場負責人應採取緊急之填充及封閉等措施,並應注意其回風不流經其他工作面。

坑內曾自然發火或有自然發火之虞礦場,礦場負責人應將下列事項詳訂於礦場安全守則: 一、採掘方式。 二、可能發生自然發火地區之處理事項。 三、處理採掘跡應注意事項。 四、直接或間接滅火時,應注意事項。 五、善後處理事項。

為防止坑內火災之發生,礦場安全管理人員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主要變壓設備或空氣壓縮機設置場所之電路應為專屬回路。但經主管機關准者,不在此限。 二、油脂應置於不燃性容器內,儲藏時,應予密閉並遠離機電設備。

坑內發生火災時,對人員之撤退、緊急安全措施、通風、封閉、啟封及應報主管機關准等事項,準用第九十八條及第一百條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