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少年福利法第 四 章 保護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四 章 保護

少年不得吸菸、飲酒、嚼檳榔。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吸菸、飲酒、嚼檳榔。 菸、酒、檳榔營業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不得供售菸、酒、檳榔予少年吸食。對顧客之年齡、身分有疑者,得請其出示身分證明;無身分證明或不出示證明者,應拒絕供售其菸、酒、檳榔吸食。

少年不得出入酒家、酒吧、酒館 (店) 、舞廳 (場) 、特種咖啡茶室及其他足以妨害少年身心健康之場所。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出入前項場所。 第一項場所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應拒絕少年出入。對顧客之年齡、身分有疑者,得請其出示身分證明;無身分證明或不出示證明者,應拒絕其出入該場所。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施用毒品、迷幻物品或管制藥品,並應防止少年觀看或閱覽有關暴力、猥褻之錄影帶或書刊。

少年不得充當第十九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或從事其他足以危害或影響身心發展之行為。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為前項行為。 任何人不得利用、僱用或誘迫少年為第一項之行為。

發現有第九條、第十條、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足以影響少年身心健康之情事者,應通知當地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 前項警察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接獲通知後,應迅即處理,並通知主管機關;處理遭遇困難時,應即交由主管機關處理,並予必要之協助。 少年從事賣淫或營業性猥褻行為者,主管機關接獲通知後,應將少年安置於適當場所,派員觀察輔導二週至一個月,若發現少年有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三條之情形時,應即移送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處理。 少年法庭調查後,認前項少年不宜責付法定代理人者,得命責付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時,得將少年安置於專門機構,施予六個月以上,兩年以下之輔導教育。 受安置之少年患有性病者,應強制治療,其費用必要時得責付其扶養義務人負擔。

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少年第九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一條第三項之行為者,檢察官、少年最近尊親屬、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得向法院聲請宣告停止其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之監護權。對於養父母亦得向法院聲請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監護人時,得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而指定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為少年之監護人。

少年有左列情事之一者,經其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申請或同意,由當地主 管機關協調適當之少年福利機構予以輔導或保護: 一、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不知悔改者。 二、不服教養管理滋生事端者。 三、品行頑劣、浪蕩成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