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畜牧法第 二 章 畜牧場登記及管理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二 章 畜牧場登記及管理
  1. 飼養家畜、家禽達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飼養規模以上者,應申請畜牧場登記。
  2. 飼養同一種類之家畜或家禽,使用共同之水表、電表、排水口或同一圍籬(牆)內者,應合併計算其飼養規模。
  3. 中央主管機關依前條第一款、第二款指定家畜或家禽時,應同時指定其有關第一項之飼養規模。

申辦畜牧場登記,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負責人或主要管理人員須具有職業學校以上畜牧、獸醫或畜牧獸醫科系畢業,或曾受各級政府機關辦理或委辦之畜牧專業訓練一個月以上有結業證明書,或具有二年以上現場工作經驗經鄉(鎮、市、區)公所證明其資格者。 二、土地應屬依法可作畜牧設施使用者;畜牧設施使用之土地面積不超過畜牧場土地總面積百分之八十;有建築物者應依法領有建築執照。 三、應設置畜禽廢污處理設備,並應符合有關法令規定之標準。但取得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同意委託代處理業處理廢污之證明或有足夠土地還原畜牧廢污經環境保護主管機關認可者,得免設置。 四、主要畜牧設施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之設置標準。

  1. 申請畜牧場登記,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經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審查准之污染防治措施計畫,報請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辦。
  2. 經取得畜牧設施容許使用之畜牧場,應於一年內完成建場。但有正當理由無法如期完成者,得報請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延長;畜牧場並應於建場完成後三個月內,報請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勘查。主管機關應自收件之日起一個月內,會同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勘查,合格者發給畜牧場登記證書,並副知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

畜牧場登記證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場名。 二、負責人及主要管理人員。 三、場址。 四、場地面積。 五、主要畜牧設施。 六、飼養家畜、家禽種類及規模。

  1. 前條各款登記事項變更時,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填具畜牧場變更登記申請書,報請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准予變更登記後,應將變更登記事項副知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
  2. 畜牧場擴大飼養規模而新建、增建、改建、修建、遷建畜舍、禽舍或變更場址或家畜、家禽種類時,準用第六條規定辦理。
  1. 已領有畜牧場登記證書之畜牧場,因故歇業、停業或復業時,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歇業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填具歇業報告書,連同畜牧場登記證書,報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廢止其畜牧場登記並註銷登記證書。 二、停業在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填具停業報告書,報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備查。復業時,亦同。 三、停業超過一年或場內主要畜牧設施已搬遷者,視為歇業,應依第一款規定辦理。屆期不辦理者,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逕為廢止其畜牧場登記,並註銷登記證書。 四、無法於停業期限屆滿前復業,且具正當理由者,得申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准延長停業期限;其申請以一次為限,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2. 前項各款情形,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副知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

畜牧場應置獸醫師或有特約獸醫師,負責畜牧場之畜禽衛生管理,遇有家畜、家禽發病率達百分之十以上時,獸醫師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1. 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檢查畜牧場或飼養戶之規模、畜牧設施、疾病防疫措施及有關紀錄。畜牧場或飼養戶無正當理由不得規避、妨害或拒絕。
  2. 檢查人員執行任務時,應出示身分證明文件。

主管機關應設專責單位或置專責人員,輔導畜牧場之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