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行政法院 104 年 12 月份第 1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按行為時(民國 93 年 1 月 2 日修正發布)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99 條第 1 款、第 2 款規定:「投資損失:一、投資損失應以實現者為限;其被投資之事業發生虧損,而原出資額並未折減者,不予認定。二、投資損失應有被投資事業之減資或清算證明文件。」本題乙公司之設立目的僅在持有丙公司股權,別無其他營運活動,實際上運用甲公司投資款產生營運虧損者為丙公司,而非乙公司。則乙公司即使外觀上辦理減資彌補虧損,甲公司並依上開規定提出乙公司之減資或清算證明文件,因丙公司並未辦理減資彌補虧損,對甲公司而言,其投資乙公司之資本額,未因此而折減;至於乙公司雖形式上辦理減資,折減甲公司之出資額,實質經濟上難認甲公司投資損失確已實現,並不符合上開規定之投資損失認列要件。
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 3 月份第 1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二)
財政部民國 81 年 1 月 13 日修正發布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36 條之 1 第 2 項規定,既經司法院釋字第 650 號解釋宣告自該解釋公布日之 97 年 10 月 31 日起失其效力。對於高等行政法院維持稽徵機關援用上開規定所為設算利息收入處分之個案,其尚未確定者,本院應依司法院釋字第 650 號解釋意旨而為裁判。至於 98 年 5 月 27 日增訂公布所得稅法第 24 條之 3,並無溯及既往之規定,尚無適用之餘地。
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 9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62 條、第 94 條(75 年 12 月30 日修正發布)、第 103 條第 1 款(86 年 2 月 26日修正發布)、第 2 條、第 99 條(87 年 3 月 31 日修正發布)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 6 條第 1 項第 11 款第 1 目(93 年 10 月30 日訂定發布)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行受益憑證編製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陸(84 年 11 月 27 日修正發布)
行政法院 82 年 5 月份庭長評事聯席會議
所得稅法 第 24 條 (82.07.30)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 94 條 (82.12.30) 商業會計法 第 63 條 (82.12.30) 證券商管理規則 第 12 條 (81.11.20)
行政法院 75 年 12 月份庭長評事聯席會議
以『應收收益』科目列帳。」為行為時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二十七條前段所明定。則A公司六十九年度對國內廠商融資所應收取之利息,自屬已確定之收益,即應按權責發生年度 (六十九年度) 決算時,就估列數字以「應收收益」科目列帳。稅捐稽徵機關就該年度應收利息收入發單補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並無不合。 註:本則係行政法院八十三年三月份庭長評事聯席會議作成文字修正之決議。 參考法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 27 條 (71.02.08) 商業會計法 第 9 條 (57.01.08) 所得稅法 第 22、49 條 (74.12.30)
行政法院 68 年 6 月份庭長評事聯席會議
自仍以當年度核定之水準核定之。 參考法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 58 條 (65.02.10) 所得稅法 第 28 條 (68.06.18)